铁路工程地基检测PPT课件.ppt
28页铁路工程试验检测人员培训班v 地 基 检 测v v xxx(编著)v 二0一五年三月地基检测v1、概念:地基是指建筑物下面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作为建筑地基的土层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和人工填土v2、分类: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v(1)天然地基:凡天然土层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不须经人工改良或加固,可直接承担上部建筑荷载的称为天然地基v(2)人工地基:当建筑物上部的荷载较大或地基土层的承载能力较弱,缺乏足够的稳定性,须预先对土壤进行人工加固后才能承担上部建筑荷载的称为人工地基v 人工地基一般可分垫层地基(如:素土、灰土、砂石垫层等)和复合地基(如:灰土挤密桩、水泥土桩、CFG桩复合地基等)二、地基检测涉及的有关标准、规范和规程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修订板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3、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5、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7、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8、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TB10041-2003)9、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2010)10、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10)v三、地基检测方法v地基检测主要采用原位测试方法,包括:平板载荷试验、靜力触探、圆锥动力触探、标准贯入、十字板剪切、旁压试验及扁铲侧胀试验等。
一)平板载荷试验v1、目的和范围v平板载荷试验,是通过一定面积的承压板向地基土施加逐级荷载,观测地基土在各级荷载作用下的沉降量,利用p-s曲线分析确定地基土的承载力同时还能确定地基土的变形模量和地基系数等v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各类土、软质岩和风化岩体承压板应置于基础底面标高处,若其设计标高未能事先确定,应将承压板置于自然地面下0.5m处平板载荷试验对地基土的影响深度一般为承压板直径或边长的2倍 v2、 试验设备(1)反力装置v地锚法:以若干个地锚作为反力装置;v堆载法:以铁块、砼块、土袋放置在压重平台上作为反力;(2)加载装置:油泵、千斤顶(或带压力表千斤顶)、力传感器等3)观测装置:基准桩、基准梁、百分表或位移传感器及记录处理仪;(4)承压板:圆形、方形v地基土的承压板面积为0.25m20.5m2;v人工垫层地基的承压板尺寸应能反应地基下卧层土的应力情况;v复合地基的承压板面积为一根桩承担的处理面积v3、浅层平板载荷试验要点(1)适用于确定浅部地基土层的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的承载力承压板面积不应小于 0. 25 m2,对于软土不应小于0.5m2;(2)试验基坑宽度不应小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的三倍。
应保持试验土层的原状结构和天然湿度宜在拟试压表面用粗砂或中砂层找平,其厚度不超过20mm;(3)加荷分级不应少于8级,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要求的2倍; (4)每级加载后,按间隔10、10、10、15、15分钟,以后为每隔半小时测读一次沉降量,当在连续两小时内,每小时的沉降量小于0.1时,则认为已趋稳定,可加下级荷载; (5)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即可终止加载:v承压板周围的土明显地侧向挤出;v沉降S急骤增大,荷载沉降(PS)曲线出现陡降段;v在某一级荷载作用下,24小时沉降速率不能达稳定;v沉降量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之比大于或等于0.06v当满足上述前三种情况之一时,其对应的前级荷载为极限荷载 (6)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v当PS曲线上有比例界限时,取该比例界限所对应的荷载值;v当极限荷载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荷载值的2倍时,取极限荷载的一半;v当不能按上述二款要求确定时,当压板面积为0.250.50 m2,可取sb=0.010.015所对应的荷载,但其值不应大于最大加载量的一半 (7)同一土层参加统计的试验点不应少于3点,当试验实测值的极差不超过其平均值的30%时,取此平均值作为该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
v2、深层平板载荷试验要点v所谓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就是将承压板置于地基土中一定深度处的原位试验其要点如下:(1)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可适用于确定深部地基土层及大直径桩桩端土层在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的承载力2)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的承压板采用直径为0.8m(0.5m2)的刚性板,紧靠承压板周围外层的土层高度应不少于80cm3)加荷等级可按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101/15分级施加v. (4)每级加载后,按间隔10、10、10、15、15分钟,以后为每隔半小时测读一次沉降量,当在连续两小时内,每小时的沉降量小于0.1mm时,则认为已趋稳定,可加下级荷载; (5)当出现下列情况下之一时,可终止加载:v沉降S急骤增大,荷载沉降(PS)曲线上有判定极限承载力的陡降段,且沉降量超过0.04d(d为承压板直径)v在某一级荷载作用下,24小时沉降速率不能达稳定;v本级沉降量大于前级沉降量的5倍;v当持力层土层坚硬,沉降量很小时,最大加载量不小于设计要求2倍6)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v当PS曲线上有比例界限时,取该比例界限所对应的荷载值;v满足前三条终止加载条件之一时,其对应的前一级荷载定为极限荷载。
当该值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荷载值的2倍时,取极限荷载值的一半;v不能满足上述二款要求确定时,可取s/d=0.010.015所对应的荷载,但其值不应大于最大加载量的一半7)同一土层参加统计的试验点不应少于3点,当试验实测值的极差不超过其平均值的30%时,取此平均值作为该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v3、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要点v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分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和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用于测定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复合土层的承载力和变形参数 (1)承压板应具有足够刚度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承压板可用圆型或方型,面积为一根桩承担的处理面积;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承压板可用方形或矩形,其尺寸按实际桩数所承担的处理面积确定桩的中心(或形心)应与承压板中心保持一致,并与荷载作用点相重合v注:一根桩所承担的处理面积的等效圆直径de:v按等边三角形布桩de =1.05sv按正方形布桩de =1.13sv按矩形布桩de =1.13s1s2vs、s1、s2分别为桩间距、纵向间距和横向间距 按等边三角形布置试桩平面图; 按矩形布置的试桩平面图ssss1s2dede (2)承压板底面标高与桩顶设计标高相适应。
承压板底面宜铺设粗砂或中砂垫层,垫层厚度取为50150mm,桩身强度高时宜大值试验标高处的试坑长度和宽度,不应小于承压板尺寸的3倍基准梁的支点应设在试坑之外 (3)试验前应采取措施,防止试验场地地基土含水量变化或地基土扰动,以免影响试验结果v(4)加载等级可分812级,最大加载压力不应小于设计要求压力值的2倍 (5)每加一级荷载前后均应各读记承压板沉降量一次,以后每半小时读记一次当一小时内沉降量小0.1mm时,可加下一级荷载 (6)当出现下列现象之一时可终止试验:v沉降急剧增大,土被挤出或承压板周围出现明显的隆起;v承压板累计沉降量已大于其宽度或直径的6%;v当达不到极限荷载,而最大加载压力已大于设计要求压力值2倍 (7)缷载级数可为加载级数的一半,等量进行,每一级,间隔半小时,读记回弹量,待缷完全部荷载后间3小时读记总回弹量 (8)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v当ps曲线上极限承载力能确定,而其值不小于对应的比例界限的2倍时,可取比例界限;当其值班小于比例界限的2倍时,可取极限荷载的一半v当ps曲线是平缓的光滑曲线时,可按相对变形值确定:v1)对于砂石桩、振冲桩复合地基或强夯置换墩:当以粘土为主的地基,可取s/b或s/d等于0.015所对应的压力(当b或d大于2m时,按2m计算);当以粉土或砂土为主的地基,可取s/b或s/d等于0.01所对应的压力。
v2)对于挤密桩石灰桩或柱锤冲扩桩复合地基,可取s/b或s/d等于0.012所对应的压力.;对于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可取s/b或s/d等于0.008所对应的压力v3)对于CFG桩或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当以卵石、圆砾、密实粗中砂为主的地基,s/b或s/d等于0.008所对应的压力;当以粘性土、粉土为主的地基,s/b或s/d等于0.01所对应的压力v4)对水泥土搅拌桩或旋喷桩复合地基,可取s/b或s/d等于0.006所对应的压力v5)对有经验的地区,也可按当地经验确定相对变形值v按相对变形值确定的承载力特征值不应大于最大加载压力的一半v6)试验点数量不应少于3点,当满足其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时,可取平均值为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二)静力触探v1、原理:静力触探是采用静力仪,通过液压千斤顶或其它机械传动方法,把带有圆锥形探头的钻杆以一定的速度压入土层中,通过电子测量仪器将探头内的力传感器接收到的贯力阻力记录下来根据贯力阻力通过各土层的变化,可达到了解地层工程性质的目的v2、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软土、粘性土、粉土、砂土及含少量碎石的土层静力触探可根据工程需要采用单桥探头、双桥探头或带孔隙水压力量测的单、双桥探头,可测定比贯入阻力(ps)、锥尖阻力(qc)、侧壁摩阻力(fs)和贯入时的孔隙水压力(u)。
v3、主要设备v 静力触探试验的主要设备包括:探头及探杆、贯入系统、试验采集、记录处理设备v4、试验技术要求 (1)探头圆锥锥底截面积采用10cm2或15cm2,单桥探头侧壁高度分别采用57mm或70mm,双桥探头侧壁面积采用150300cm2,尖锥角应为60; (2)探头应匀速垂直压入土中,贯入速率为1.2m/min; (3)探头测力传感器应连同仪器、电缆进行定期标定,室内探头标定测力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重复性误差、滞后误差、温度漂移、归零误差均应小于1%FS,现场归零误差应小于3%,绝缘电阻不小于500兆欧; (4)深度记录的误差不应大于触探深度的1%; (5)当贯入深度超过30m,或穿过厚层软土后再贯入硬土层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孔斜或断杆,也可配置侧斜探头,量测触探孔的偏斜角,校正土层界限的深度; (6)孔压探头在贯入前,应在室内保证探闲应变腔为已排除汽泡的气体所饱和,并在现场采取措施保持探头的饱和状态,直至探头进入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层为止;在孔压静探试验过程中不得上提探头; (7)当在预定深度进行孔压消散试验时,应量测停止贯入后不同时间的孔压值,其计时间隔由密而疏合理控制;试验过程不得松动探杆。
v5、静力触探成果分析内容 (1)绘制各种贯入曲线:单桥和双桥探头应绘制ps-z曲线、qc-z曲线、fs-z曲线、Rf -z曲线;孔压探头应绘制ui-z曲线、qt-z曲线、ft-z曲线、Bq-z曲线和孔压消散曲线:ut-lgt曲线v其中:Rf 摩阻比;vut 孔压探头贯入土中量测的孔隙水压力((即初始孔压);vqt 真锥头阻力(经孔压修正);vft 真侧壁摩阻力(经孔压修正);vBq 静探孔压系数, Bq=(ui-uo)/( qt-vo);vuo 试验深度处静水压力(kPa);vvo试验深度总上覆盖压力;vut 孔压消散过程时刻t的孔隙水压力 (2)根据贯入曲线的线性特征,结合相邻钻孔资料和地区经验,划分土层和判定土类;计算各土层静力触探有关试验数据的平均值,或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提供静力触探的空间变化规律v6、根据静触探资料,利用地区经验,可进行力学分层,估算土的塑性状态或密实度、强度、压缩性、地基承载力、沉桩阻力、进行液化判别等根据孔压消散曲线可估算土的固结系数和渗透系数v(三) 圆锥动力触探v1、原理:动力触探是通过把锤提升到一定高度,令其自由下落冲击探杆上的锤垫,使探头贯入土中。
其贯入阴力是通过贯入一定深度的锤击数N来衡量v2、适用范围:动力触探适用于强风化、全风化的硬质岩石,各种软质岩石及各类土圆锥动力触探类型类 型轻 型重 型超 重 型落 锤锤的质量(。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