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义和团运动起源及经过.doc
12页一、简介: 义和团本来是长期流行在山东、直隶〔今河北〕一带的民间秘密会社,义和团原称义和拳,其参与者被称为“拳民〞,贬称那么为“拳匪〞清人有人认为与白莲教等传统民间秘密团体有关,这一观点为现今大多数人所接受;然而也有局部人认为义和团源于一种勤王的民团组织 他们利用设立神坛、画符请神等方法秘密聚众,称为“义和拳〞,其中掺杂有大量教授信众“刀枪不入〞的愚昧成分最初义和拳同当时清朝大部份秘密团体一样,反对满族统治,以“反清复明〞为口号,遭到镇压随着中国近代史形势的开展,以帝国主义侵略为先导的西方势力的冲突代替华夷之辩满汉之争成为主要历史矛盾,义和团开始支持清朝抵抗西方,改名为“虎神营〞,口号也改为“扶清灭洋〞二、义和团运动的起源: 就义和团运动的起源有多种说法,1、 白莲教说,这一看法的代表是劳乃宣的?义和拳教门源流考?认为义和团起源于白莲教白莲教是中国民间宗教渊源于中国佛教净土宗北宋时,净土念佛结社盛行,多称白莲社或莲社,主持者既有僧侣,亦有在家信徒南宋绍兴(1131~1162)间,吴郡昆山(今江苏昆山)僧人茅子元(法名慈昭)在流行的净土结社的根底上创立新教门,称白莲宗,即白莲教。
而后劳乃宣所著?义和拳教门源流考?一卷,?庚子奉禁义和拳汇录?一卷,?拳案杂存?三卷合为?拳案三种?2、 大刀会说,大刀会是清代华北由贫苦农民为主的一个团体,成员演练“金钟罩〞,认为可以刀枪不入,也被认为是义和团的起源之一3、 乡团说,也有局部人认为义和团起源于民间的乡团组织4、 拳会说,在清代有许多传播武术的民间团体,如义和拳、梅花拳,特别是义和拳在长期开展中蒙上了浓厚的民间宗教色彩被认为是义和团的前身三、 义和团运动经过: 义和团运动起初与其他秘密团体无异,打着“反清复明〞的大旗,反对满清的统治,政府也不断镇压然而随着中国近代史的推进以帝国主义侵略为先导的西方势力的冲突代替华夷之辩满汉之争成为主要历史矛盾,义和团开始支持清朝抵抗西方 1897年,山东冠县梨园屯村民与教堂因历史上的土地纠纷引起冲突威县梅花拳师赵三多应村民阎书勤等的邀请,前往援助后赵三多将梅花拳改名为义和拳 1898年6月,山东巡抚张汝梅上奏朝廷,认为义和拳本属乡团,建议“改拳勇为民团〞并明确说义和拳就是“义和团〞,在清朝官员中首次提出了“义和团〞的概念 同年10月赵三多等人在冠县蒋家庄竖起“扶清灭洋〞的旗帜“起义〞,遭清军镇压而失败。
次年〔1899年〕,山东平原县知县蒋楷镇压义和团,当地义和拳首领李长水请求荏平、高唐等地的义和拳首领朱红灯支援,朱红灯在杠子李庄整齐队伍正式竖起了“天下义和拳兴清灭洋〞旗帜10月11日,蒋楷率领勇役数十人前来镇压,被义和拳打败这次事件后来被称为“平原起义〞 后来清廷加派袁世敦等人前来镇压,在森罗殿战斗中击败义和拳其后清军游击马金叙活捉义和拳首领朱红灯、心诚和尚等人 当时的山东巡抚是毓贤,他仇视外国侵略者,对民众反洋教斗争比拟同情他罢免了蒋楷、袁世敦等,对义和拳采取剿抚兼施,以抚为主的措施,有说法指出正是毓贤改拳为团,还向朝廷上奏将民教矛盾的责任归结于教会一方1899年冬,山东肥城发生英国圣公会传教士卜克斯被杀案件,在西方各国连续抗议后,毓贤被清廷免职新任巡抚袁世凯带着北洋新军在山东大力镇压义和团 毓贤离职后到北京觐见慈禧太后,向她提出招安义和团;之后获得调任山西巡抚,戊戌政变后完全控制朝廷的慈禧,对西方反对她废黜光绪感到十分不满 1900年1月,慈禧不顾西方外交人员的抗议,发布维护义和团的诏令直隶总督裕禄于是由本来剿灭义和团,转变成扶助义和团。
除了向团民发放饷银外,裕禄还邀请义和团的首领大师兄到天津开坛聚众于是山东的拳民涌入直隶由天津至涿州、保定都有拳民起坛请神、烧教堂、杀洋人、杀清军、并到处毁坏铁路及电线杆等洋物涿州知府更被三万名拳民占据慈禧派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刚毅和顺天府尹赵舒翘到涿州调查结果刚毅回京后,向慈禧报告“拳民忠贞,神术可用〞朝中庄亲王载勋、端郡王载漪、辅国公载澜亦主抚义和团,向洋人开战1900年6月20日,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代表各国前去总理衙门要求保护,途中被清兵伏击,酿成战争的导火线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以光绪的名义,发布?对万国宣战诏书?,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奥十一国同时宣战 事件最终演变为国际军事冲突,在事件平息之前,约有45,000名来自日本、美国、奥匈帝国、英国〔英军中包括英在威海卫训练的由中国人组成的中国兵团〕、法国、德国、意大利及俄国的八国联军以及对抗拳乱的中国军队与义和团拳民对战 1900年7月14日,联军占领了天津,1900年8月14日凌晨,联军来到北京城外,经两天的激战,到15日逐步攻占了北京各城门,随即与清军在京城各处展开巷战1900年8月16日晚,八国联军已根本占领北京全城。
慈禧及皇室在北京陷落之后立即仓皇离开,逃到西安而清朝皇室逃往西安途中,就已命令各地官兵剿灭义和团1900年9月7日,清廷发布上谕,称“此案初起,义和团实为肇祸之由,今欲拔本塞源,非痛加铲除不可〞中外势力的联合导致了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同时,清政府派庆亲王奕劻及李鸿章为全权特使,与各国和谈慈禧在出走时发布上谕,将战争的责任推到义和团头上,并命令各地清军予以剿杀义和团迅猛的开展局部得益于清廷的支持,在清廷态度变化后,许多义和团组织迅速消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