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见问题整理陕西知识产权局.doc
13页附件7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验收原则阐明 通过系统梳理全国各地开展知识产权试点企业、优势企业和示范企业培育工作状况、研究评价企业知识产权水平各类指标以及分析不一样行业经典企业知识产权现实状况,并结合新发展阶段对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引导方向,现制定并实行全国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验收新原则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验收原则共设置四大类:知识产权发明、知识产权运用、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奖励加分项,总分为150分其中企业填报项合计103分,省局专家评审为47分 在制定优势企业各项指标时,兼顾了指标科学性、经典性、可操作性、导向性以及优势企业培育工作延续性如下对各向质变予以详细阐明优势企业验收指标包括:一、知识产权发明(35分)1. 知识产权产出导向(知识产权信息运用)(5分)指标规定:对知识产权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和运用指标阐明:评价企业对于知识产权信息管理和运用水平本指标为约束性指标,总分为5分,共10个小项根据企业对知识产权信息管理和信息运用状况进行评价与否对竞争对手专利信息进行分析(是得0.5分,否得0分),与否充足运用失效、无效专利及他国专利(是得0.5分,否得0分),在各过程中与否进行了专利信息检索与分析(①战略布局与积极防御②新产品开发、科研立项③专利申请④专利诉讼⑤产品、技术进出口⑥专利许可⑦专利投融资⑧中外合资合作)(各项分别为:是得0.5分,否得0分)。
2.截止上一年终有效专利总量(5分)指标规定:企业掌握、且目前处在有效状态专利数量指标阐明:企业掌握、且目前处在有效状态专利数量,包括本企业自行申请和通过转让、许可等途径获得、且目前处在有效状态专利数量(需提供已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立案证明材料)本指标能反应企业专利竞争力,并一定程度反应了企业知识产权收储运行能力本指标为综合性指标,总5分,有效专利有效量=发明专利有效量+实用新型专利有效量+外观设计专利有效量通过将企业数据与行业设定值进行比较计算出得分例如:发明专利有效量:15件 实用新型专利有效量:22件 外观设计专利有销量:36件即,有效专利拥有量:73件与行业设定值比较,计算得出最终分数3.近三年专利申请总量(5分)指标规定:近三年专利申请总量指标阐明:优势企业培育以技术创新为关键,因此将专利指标作为培育成果重要评价内容根据培育指南规定,优势企业培育期为三年设置近三年专利申请量指标,可以直观地评价优势企业在经培育后创新能力变化本指标为综合性指标,总分5分,通过将企业数据与行业设定值进行比较计算出得分近三年专利申请总量=近三年发明专利申请总量+近三年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总量+近三年外观设计申请总量例:近三年发明专利申请总量:121件近三年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总量:254件近三年外观设计申请总量:465件即:近三年专利申请总量:840件与行业设定值比较,计算得出最终分数4 .其他知识产权布局(5分)指标规定:企业在商标、版权、计算机软件、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其他知识产权方面布局状况。
指标阐明:商标是标明企业商品或服务来源标识,是知识产权重要构成部分商标著名度是衡量企业商品或服务市场竞争力重要指标根据国家工商总局《有关开展国家商标战略实行示范都市(区)、示范企业工作指导意见》中有关原则,评价时重要考虑企业与否具有明确商标战略规划,以及拥有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状况版权、植物新品种、计算机软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仅限于特殊行业企业因此统一作为其他知识产权指标中辅助原因考虑本指标为约束性指标,总分5分,其中中国驰名商标拥有不小于等于1件,得满分5分;中国驰名商标件数为0状况下,国内注册商标、国外注册商标、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总数及计算机软件著作登记总数每项有件数即各得1分本指标由专家根据企业申报材料进行评分5. 近三年发明专利申请占比(5分)指标规定:近三年专利申请总量中发明专利申请占比值指标阐明:发明专利申请代表着质量较高专利申请发明专利申请占比重要反应专利申请质量另首先,也可一定程度地反应企业在三种不一样类型专利申请方面布局本指标为综合性指标,总分5分,根据企业填报近三年专利申请数量进行评分发明专利申请占比值=(近三年发明专利申请总量)/(近三年发明专利总量+近三年实用新型专利总量+近三年外观设计专利总量)例如:近三年发明专利申请总量:121件近三年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总量:254件近三年外观设计申请总量:465件近三年专利申请总量:840件即:发明专利申请量占比为:121/839=0.14,14%与行业设定值比较,计算得出最终分数。
6.近三年专利授权率(7分)指标规定:近三年专利授权率指标阐明:近三年专利授权率考察企业专利授权占申请数量比重近三年专利授权率=(近三年发明专利授权量+近三年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近三年外观专利授权量)/(近三年发明专利申请量+近三年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近三年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本指标为综合性指标,总分为7分,根据企业申报近三年专利申请数量和授权数量计算得出7.近三年海外专利申请量(3分)指标规定:近三年海外专利申请量指标阐明:鼓励优势企业实行“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化竞争,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本指标为综合性指标,总分3分截至近来一年海外专利申请量分别填报两个指标(PCT\巴黎公约)近三年海外专利申请量=近三年(PCT)申请量+近三年(巴黎公约)申请量例如,近三年(PCT)申请量为100件 近三年(巴黎公约)申请量为200件即,近三年海外专利申请量为:100+200=300件与行业设定值比较,计算得出最终分数 二、知识产权运用(25分)8. 近三年专利产品收入占企业销售收入比重(18分)指标规定:近三年专利产品收入占企业销售收入比重(近三年专利产品收入占企业销售收入比例之和除以3)指标阐明:专利产品收入占企业销售收入比重反应了专利产业化状况。
体现了企业创新技术孵化能力、技术含金量和产业竞争优势本指标为综合性指标,总分18分,通过将企业数据与行业设定值进行比较计算出得分 例如,第T-2年专利产品收入与企业销售收入比为a 第T-1年专利产品收入与企业销售收入比为b 第T年专利产品收入与企业销售收入比为c 即,近三年专利产品收入占企业销售收入比重为:(a+b+c)/3 与行业设定值比较,计算得出最终分数 其他知识产权收益(取9.10.11三项考核内容最高分值):9.近三年知识产权许可、转让收益10. 近三年知识产权融资额11.知识产权作价作为注册资本额 9、10、11为专家评审项目,不在系统中 三、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40分)12.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认证国标认证(10分)指标规定: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原则认证指标阐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标已于3月1日实行,其目是指导企业建立科学、系统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增进企业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对于优势企业,实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并通过认证是其知识产权规范化管理基本规定本指标为排除性指标不满足条件直接排除,满足条件得10分。
其中A.是,已经通过认证,得10分;B.是,参与贯标,尚未验证,得5分;C.否,没有参与贯标认证,得0分13.制定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和实行状况(2分)指标规定:制定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并纳入整体发展规划指标阐明:本指标是排除性指标,总分2分制定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并纳入整体发展规划得2分,未制定了知识产权战略(规划)并纳入整体发展规划得0分14.建立企业职务发明人权益保护和奖励机制3分) 指标规定:建立企业职务发明人权益保护和奖励机制 指标阐明:本指标是排除指标,总分为3分,包括劳动协议中与否有界定职务发明条款、签订协议步与否有约定知识产权权利归属和保护知识产权条款、与否建立了企业职务发明人权益保护和奖励机制三项,每项是即得2分,否即得0分15.设置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专职人员不得少于2人5分)指标规定:设置专门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专职人员至少2人指标阐明:专门管理机构及一定数量专职人员是企业深入开展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基础资源规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中仅规定了要设置专职或兼职人员,但未详细规定最低人员规定考虑到优势企业需较为深入开展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并兼顾不一样行业及不一样规模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状况,故设定最低人员规定为2名。
本指标为排除性指标不满足条件直接排除,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从属部门名称为领导主管即得5分,除此,按照专职人数评分:人数为0-1,得0分;人数为2,得2分;人数为3,得4分;人数不小于等于4,得5分16.近三年研发经费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比重均值(3分)指标规定:近三年研发经费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比重平均值,是将三年研发经费投入比例之和除以三得到指标阐明:根据国家记录局与科技部对研发经费记录口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重要是指研发经费占企业销售收入比重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和中长期科技规划,“十一五”期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占GDP比例应到达2%(非约束性指标),到,这一比例应到达2.5%数据显示,当研发强度不超过1%时候,技术研发处在使用技术阶段;研发强度在1%到2%之间时候,技术研发就处在技术改善阶段;而在研发强度超过2%时候,技术研发就处在技术创新阶段因此本指标不仅可以直接衡量企业对于研发投入,还能反应出企业技术研发所处创新阶段本指标为综合性指标,总分3分,通过将企业数据与行业设定值进行比较计算出得分17. 近三年知识产权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投入比重均值(5分)指标规定:近三年知识产权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投入比重均值,是将三年知识产权经费投入比例之和除以三得到。
指标阐明:知识产权经费指用于知识产权战略制定与实行、申请/注册、维护、诉讼、检索分析、培训和奖励等方面经费投入设置本指标,首先直接反应了企业对知识产权投入状况另首先,申请、维护、注册费等与知识产权数量直接有关,本指标一定程度反应了知识产权产出状况本指标为综合性指标,总分5分,通过将企业数据与行业设定值进行比较计算出得分18.近三年关键人员知识产权培训率(2分)指标规定:每年对企业关键人员开展知识产权培训关键人员”包括企业管理人员、知识产权工作人员和研发人员培训率为被培训关键人员占关键人员总数比例指标阐明:知识产权培训体现了企业对于知识产权重视程度,是培育知识产权文化重要手段之一本指标为约束性指标,评分时需综合考虑培训率和培训内容考察近三年培训率本项总分2分19.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及应对方案(5分)指标规定: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及应对方案指标阐明:本指标是约束性指标,共5分分为5个小项:与否建立贯穿生产经营全流程知识产权侵权预警机制和风险监控机制、与否认期开展知识产权风险测评、与否通过开展知识产权尽职调查获得知识产权许可等方式,防止主观恶意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与否推进建立行业知识产权维权协作机制,参与行业专利纠纷处置、与否建立了应对国际、国内知识产权纠纷机制,编制并适时调整有关预案,每项“是”即得1分,“否”即得0分,成果为五项得分之和。
20.近三年有效处理国内外知识产权纠纷获得赔偿或防止损失(5分) 指标规定:近三年有效处理国内外知识产权纠纷获得赔偿或防止损失 指标阐明:本指标为约束性指标,共5分,分为专利行政调处、专利司法诉讼、商标、版权和其他五项知识产权类纠纷,每项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