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doc
18页word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一、专题提要 中考考纲关于古诗词鉴赏有两大考试内容:根据中考考纲的要求,初中古诗词鉴赏有五个考点:〔1〕鉴赏形象〔2〕鉴赏语言〔3〕鉴赏表达技巧〔4〕点评思想内容〔5〕点评作者的观点态度因此,古诗词的鉴赏要注意以下几点:1、关注题目,读懂题眼如李白的《行路难》,其题眼为“难〞,由此可推知作者是写人生路难行之意;《渡某某送别》,其题眼为“送别〞, 由此可推知作者是写离愁别绪之情2、把握关键,了解诗意如陆游《游某某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把握这些关键句〔联〕,也就是把握了诗歌最关键的内容3、体味炼字,理解情意古诗词最讲究炼字,最擅长写景中之情和情中之景如X方平的《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前两句描摹了夜静更深、斜月映照、天宇寥廓、寒气袭人的月夜之景后两句中的“偏〞字透露出作者在料峭寒夜中敏感地捕捉到微弱的春之气息的惊喜;“暖〞字一现即冲淡了逼人的寒意,天地间顿时掠过一丝温暖;“新〞字蕴含着久盼寒去春来的人初听春之声那种新鲜、欢愉之感4、熟知意象,丰富联想“意象〞即寄情藏意的物象。
如冰雪喻忠贞高洁,杨柳寓意离愁别绪,流水喻绵绵愁思,琴瑟寓切切情意,月亮喻乡思怀人,浮云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子规〔杜鹃〕寓哀怨悲凄之情……积累和熟知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在阅读的过程中迅速把握意象,并联系意象的特定含义加以诠释,诗词的主旨即能呈现5、积累典故,随诗释义如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X,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如果不了解“遣冯唐〞、“ 射天狼〞这两个典故的意思,就无法理解作者渴望自己被朝廷重用,为国杀敌,希望能够建功立业的决心因此,积累典故,对正确理解诗人所抒发的情感,是很有帮助的6、运用技巧,学会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包括的内容很多,常见的有:行文构思、修辞特点、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学习和积累一些诗歌鉴赏常有的艺术技巧,能够帮助我们提高诗歌阅读鉴赏力,正确表达出我们的鉴赏感受二、知识归纳1、意象归纳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寄托了诗人的情感或思想的物象〔事物或独特的艺术形象〕意象情感 / 思想例句与出处酒,饮酒多表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醉花阴》李清照〕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渔家傲》X仲淹〕5、酒酣胸胆尚开X,鬓微霜,又何妨!羌笛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1、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2、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X仲淹〕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遇门关〔《某某词》王之涣〕柳,折柳“柳〞与“留〞谐音,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而“折柳〞就有相留之意1、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月〔残月、明月、新月、玉盘〕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枫桥夜泊》X继〕2、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渡某某送别》李白〕3、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无题》李商隐〕流水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短歌行》曹操〕 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1、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王维〕2、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渔家傲》X仲淹〕3、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望江南》温庭筠〕4、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李白〕风、霜、烟多传达哀怨、惆怅、凄苦、苍凉等情思1、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X颢〕 2、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雁门太守行》李贺〕 3、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武陵春》李清照〕4、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落花〔落红、残红〕多传达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和哀愁1、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武陵春》李清照〕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晏殊〕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龚自珍〕松坚贞高洁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赠从弟》X桢〕梅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卜算子·咏梅》陆游〕菊坚贞高洁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陶渊明〕萍多传达惆怅和哀愁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过零丁洋》文天祥〕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相见欢》李煜〕草木多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1、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杜甫〕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短歌行》曹操〕 杜鹃〔子规〕凄凉哀伤的象征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鸿雁、青鸟多传达相思相爱、离愁、孤寂的情思1、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无题》李商隐〕2、乡书何处达? 归雁某某边〔《次北固山下》王湾〕舟表达离情别绪、思乡、愁苦之情1、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武陵春》李清照〕2、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某某送别》李白〕3、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次北固山下》王湾〕2、鉴赏诗歌的语言1、熟记常用术语,如:准确、生动、形象、传神、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隽永、新奇、优美、绚丽、工丽、含蓄、质朴、自然、奔放等。
2、注意“诗眼〞〔“炼字〞〕如:“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梅影疏淡,幽香缕缕,梅花神态活现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用字新鲜,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3、注意 “炼句〞由于诗歌篇幅、韵脚的约束或修辞的需要,诗人往往会对诗句进展特殊的处理,所以我们必须掌握一些古诗词的语法知识,才能读懂诗歌,进而鉴赏诗歌A、词类活用如:李商隐《无题》:“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悦,使……欢快;空,使……空明B、互文见义如: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烟月笼罩着寒水,烟月笼罩着沙杜甫《客至》“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花径不曾缘客扫而今始为君扫,蓬门不曾缘客开而今始为君开C、倒装如: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3、艺术手法归纳 艺术手法,又称为表达技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间接抒情的方式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描写:可分为白描和细描,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2〕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偶、夸X、比照、反复、设问、反问、借代、用典等诗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其作用大体和其它文体中的修辞作用一样要发现修辞,直接说明作用比喻——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拟人——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反问——强调〔两情假如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夸X——强调和突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对偶——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增强诗歌外在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巧用典故,化用前人诗句——精炼含蓄;扩展内容;富有文采〔这方面对课外阅读量和历史知识要求较高,但有时十清楚显〕例如:姜夔《某某慢》中杜牧的诗句;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拓跋焘的故事;王实甫《长亭送别》中的“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明显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修辞中有一点尤其要引起注意,即反衬专用术语“以静衬动〞,“以响衬静〞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3〕表现手法:渲染、烘托、比兴、象征、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抑扬变化、联想、衬托、比照、想象、照应、点染、托物言志、乐景写哀、哀景写乐、情景交融等。
〔4〕行文结构:开门见山、以小见大、点面结合、层层深入、曲笔入题、卒章显志、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5〕思想感情: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6〕语言风格:朴素自然、明白晓畅、绚丽明快、清新淡雅、言简意赅、含 蓄委婉、苍劲悲凉、豪放雄健等〔7〕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 味、言近旨远等附:诗歌鉴赏常见的表达程式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其他必备的知识和能力:1、诗词流派——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咏物诗;词有豪放派、婉约派2、诗歌的个人风格大而言之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各诗家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形成各自的艺术风格陶渊明—朴素自然、李白—豪迈飘逸、杜甫—沉郁顿挫、白居易—通俗易懂、杜牧—清健俊爽、王维—诗画一体、王昌龄—雄健高昂、李商隐—朦胧隐晦、苏轼—旷达豪放、柳永—柔美婉丽、陆游—悲壮爱国3、鉴赏诗歌应懂得“知人论世〞知人论世〞最早由孟子提出,他认为要理解作品,一定要对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
〔有些题会给出背景,请注意结合〕4、鉴赏诗歌应善于联想、想象外表上,读者阅读诗歌时似乎跟着诗的形象走,处于被动地位事实上,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积累、审美习惯和美学理想等,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的意境,给诗的形象和诗人意到而笔未到的艺术空白加以补充和丰富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不仅使读者看到杏花盛开的情状,而且还可想象出花丛中鸟儿的嬉闹,鸟语花香,有声有色,把春的意境写活了三、例题精析 主要题型:〔一〕鉴赏形象题例题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如下问题早春呈水部X十八员外韩 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①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②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分析:这首诗歌的第一题考查的就是对“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画面形象的鉴赏,答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