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池河镇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14课 各民族的团结与发展教案1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doc
5页第14课 各民族的团结与发展课题第14课 各民族的团结与发展授课类型新授课标依据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全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的重要意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少数民族跨入社会主义的基本情况;知道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区;了解党和国家实行各族人民共同繁荣政策过程与方法知晓各族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史实,归纳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政策,培养学生通过具体事件发现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倡导积极思考、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并鼓励学生用此方法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注重历史学习与现实的密切联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各族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证我们要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各族人民大团结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教学难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知识点学习目标媒体类型教学 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 时间媒体来源石榴图片知识目标图片BG导入新课2分钟下载示意图过程与方法图片AE民族区域自治分布3分钟下载少数民族图片过程与方法图片BE帮助理解5分钟下载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设疑_播放_概括.I讨论_交流_总结J.其他教学过程设计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如果用一种水果来比喻我国56个民族的关系,你会选择什么?学生展开想象,用各种水果来比喻教师引导学生石榴果成熟后,多室多籽,籽粒饱满,颗颗相抱,正如我国56个民族紧密团结在一起 二、学习新课:(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1.民族知识竞赛教师组织学生以抢答的方式进行民族知识竞赛,让学生猜民族、品民俗、话历史学生通过民族知识竞赛可以意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并且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局面教师根据课本81页的小字,引导学生分析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各少数民族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引导学生说出民族区域自治2.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教师设问:通过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可以看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何特点?学生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即在少数民族的聚居区,民族自治和区域自治相结合。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及发展教师设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怎样确立并发展的呢?学生阅读课本,找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和发展的过程及其作用,填写表格时 间事 件作 用1949年1952年1954年1984年(二)各民族共同发展1.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且展示图片:2.教师提问: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在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了什么措施?提示: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了主人,迈入社会主义社会3.教师强调:对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地进行政治改革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提那么,党和政府为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采取了哪些政策?提示: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遣大批人员,还通过技术、物资、资金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4.教师过渡:各民族共同繁荣包括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繁荣,那么党和政府是如何对待少数民族文化的?提示: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国家按照自愿原则,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创造条件;国家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国家还有计划地进行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等等5.史料展示:材料:西部地区由于受历史、自然和区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总体发展水平与东部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近十几年来,这种差距还呈拉大趋势。
6.教师提问:在20世纪末,国家针对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大量欠发达的自治州和自治县提出了一项什么发展战略?提示:西部大开发战略三、课堂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这一发展过程可以看出,民族区域自治在不断的法律化、制度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凸显了国家对民族问题的重视四、课堂练习:同步导练1-6题五、作业布置:必做题:7-12题 选做题:第13题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通过民族知识竞赛的方式,创设历史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分析、综合等思维过程,让学生形成历史概念,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