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式教学的特征、模式及实施策略.doc
3页探究式教学的特征、模式及实施策略常德市一中唐爱屏一、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特征探究学习是指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科学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取科学知识,并 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 精神的过程作为探究式教学而言,在施教过程中,其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 五个方面:1・问题情境持征问题与疑问是探究学习的起点,也是探究式学习的一个基本特征初中物理 探究式课堂教学,必须努力创设生物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物理问题情境中不断发 现地问题,提出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能积极的参与课堂教 学2 •思维开放特征探究性学习是通过发现问题,研究探索,从而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学习形 式探究性学习关注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主动探究问题 结果的过程,关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和途径因此, 实施高中生物探究式课堂教学,必须具有思维开放特征,所有问题应启迪学生充 分思考,必须给予学生广宽的思维空间3 •实践探索特征实践是探究式学习的灵魂实施高中探究式课堂教学,必须加强实践探索活 动,让学生围绕研究的问题,在实验、观察、统计、读书、查阅资料、搜集信息、 访问、调查、分析现象和数据等大量实践、探索活动中,丰富感性认识,训练、 提高实践能力。
加强实践探索活动,一是要组织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指导 学生在做好实验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得出结论;二是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 象,记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三是要重视引导学生掌握查阅资料、 搜集信息、调查访问等方法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没办法对各个过程都进行培 养,我们只要在每一堂课当中强调一个坏节达到教师的教学目的就够了4 •学生主体特征探究式学习以发展学生个体、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的因此,初中物理探究 式课堂教学,必须保证学生的主体特征,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独立思 考,自主时间,主动学习教师只是在教学过程中起了引导的作用,教学活动全 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特征5 •方法教育特征探究式学习,是通过探究过程,让学生体会探究真理的方法的一种学习方式 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学习内容,适时对学生进行上述研究方法的教 育,让学生体验和学习物理学的基本方法6 •能力培养特征探究式学习,以提高学生综合索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在完成某个问 题的研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观察分析、实践探索能力;在研究某个 物理知识与科技、生产、生活的联系的问题中,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发现问 题,分析研究问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二、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倡导学生的主体作用,其教学模式的设计是多样化的从根据学 生口主获取的信息的现成程度分,可将探究式教学模式区分为两大类:接受式探 究和发现式探究1•接受式的探究教学模式强调学习者在学习中,其信息由学生主动从现有 资料或现有资源(如从图书馆、互联网、科技场馆等)中直接搜集或向有关人士 直接咨询,所收集到的信息现成的,顶多只需略加整理即可2.发现式的探究教学模式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是没有现成的信息可以 直接搜集到的,而必须由探究者经过观察、实验、调查、解读、研讨等活动过程, 通过整理分析來获得或发现所以该教学模式一般乂定型为这样一个过程步骤: 提出问题一一决定探究方向一一组织探究一一搜集并整理资料一一得出结论一 一表达交流三、教学实施策略探究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和学的方式,对教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需要教 师在观念、知识、技能等方面发生较大的转变和提高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培训提 高口己,主动接受新课程的挑战,改变口己的思想和行为方式,白觉地适应新课 程的要求是不要的在课堂教学中施用什么样的手段、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准备 了什么样的策略,应该是因人而界,因环境而异从传统延续到至今,为培养手 中的有用Z材,各位仁师的确应验了“八仙过海,各施神通”Z说。
但我以为即 使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探究式教学,其“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烘 不发” Z教育思想是不可舍弃•的当然,就探究式教学方式而言,也有他口己的 特征和核心,其核心就是探究,通过探究过程获取信息、获得知识,达到学习的 目的所以,我以为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就实施策略上,应努力把握好以下一些 原则:1 •探究中要辩证地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的指导关系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的口主性,但并不忽视教师的指导应该特别强调教师 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有效的指导,以追求真止从探究中有所收获,包扌舌增 进对世界的认识和学生探究素质的不断提升,从而使学生的探究实践得到不断提 高和完善2.探究中教师首先要有充分地倾听学生想法的思想准备教师要重视学生口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学生的个人知识),首先倾听他们现 在的想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來,并鼓励学生Z间和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 此的想法,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彼此丰富和调整口己的理解有一种十分重要 的教育理念,叫〃倾听着的教育〃,强调不仅要让〃学牛倾听教师〃,更强调首先要〃教师倾听学生〃应该说,这是十分重要的教育新理念,十分深刻,应引起广泛 的重视实际上,正是通过倾听学生,通过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学生的观点和发言, 通过关注学生的兴奋与疑惑,教师对口己何时参与、如何参与做出决策。
由于学生的经验与知识背景的缺少,由于教师的专业出身和经验阅历,在学 生交流探究感受与体验的过程中,由于教师的参与,整个研讨过程发生了令人兴 奋的喜剧性变化在学生首先讲透了各自的理解Z后,教师以一个研讨者的身份, 适时地、平等地参与学生的讨论,当学生们听到教师的赞赏与评价,他们很可能 会折服于教师深刻的分析但也会有少数学生表示不同意,或表现出疑惑,而且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岀异议和进-步质疑,这说明了学生的理解在进-步深化 探讨式教学的过程,是在教师、学生、教材之间开展交流、对话等相互作用(〃 互动〃)过程中进行的,是〃视界〃的交接、冲突、介入与融合过程3.珍视探究中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是执教者需具备的品格探究活动中,学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对问题也会出现不同的理解和看 法这些,都是学生积极投身和亲历探究实践Z后所获得的,应该珍视4•在探究过程中要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即相互倾听)探究过程中需要学生们合作、解释和各种协调一致的尝试,这些合作与交流 的实践和经验,可以使学生的认知水平相互提高学会准确地与他人交流,向别 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获得更正确 的认识,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叭等等。
这种客观开放精神是科学与 民主这一国民精神的基石教师要重视〃学生Z间的相互倾听〃在整个探究过程中,由于经验背景的差 异,探究者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在探究者的共同体小,这种差异本身便构成 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1)探究者在相互倾听中,明口了对问题别人也可以 有其他的不同解释,有利于他们摆脱自我中心的思维倾向;(2)在合作、相互 表达与倾听中,探究者齐自的想法、思路被明晰化、外显化,探究者可以更好地 对自己的理解和思维过程进行审视和监控;(3)在讨论中,探究者Z间相互质 疑,其观点的对立及相互指出对方的逻辑才盾,可以更好地引发探究者的认知冲 突和自我反思,深化各自的认识;(4)探究者Z间交流、争议、意见综合等有 助于激起彼此的灵感,促进彼此建构出新的假设和更深层的理解;(5)探究中 的合作、分享与交流,可以使不同探究者贡献齐自的经验和发挥齐自的优势,从 而使探究者完成各单个探究者难以完成的复杂任务研讨、交流,彼此表达与相 互倾听,具有上述一,系列价值同时,也反映学习不仅耍从书本中学习,从大自 然中学习,述要从他人那里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