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单元《厘米和米》-2024-2025学年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卷(苏教版).docx
12页2024-2025学年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卷第五单元《厘米和米》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填空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1.(2分)黑板的宽是1米,也可以说黑板的宽是()厘米2.(2分)橡皮长()cm3.(2分)一只蚂蚁,第一次向前爬了36厘米,第二次向前爬了34厘米,两次一共爬了()厘米,它再爬()厘米就是1米了4.(2分)在括号里填“米”或“厘米”教室的门大约高2(),讲台大约高90()5.(2分)仔细看图,填写出物体的长度铅笔的长度是()橡皮的长度是()6.(2分)在下面的尺子上,从刻度0到4是()厘米要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如果从刻度1开始画起,应该画到刻度()结束7.(2分)三个幼儿园小朋友比身高林林高98厘米,比华华矮得多,芳芳比林林高一些最高,()最矮8.(2分)一根彩带对折1次后长度是6厘米,这根彩带原来长()厘米9.(2分)小明用米尺量一条线段,发现正好从刻度“”到刻度“”,这条线段长()厘米;再添上()厘米就是米。
10.(2分)在下边的图形中,有()个四边形,图中最长的一条线段长()厘米二、判断题(满分10分,每小题2分)11.(2分)从直尺的刻度“3”画到刻度“9”,一共画了9厘米12.(2分)黑板长40米13.(2分)长2米的绳子要比长200厘米的木棒短一些14.(2分)把12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4段,每段长3米15.(2分)下图中的树叶长5厘米三、选择题(满分10分,每小题2分)16.(2分)操场的跑道有多长?( )A.90米 B.9米 C.90厘米17.(2分)指甲盖的宽度大约是1( )A.厘米 B.米 C.元18.(2分)下面是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A.B.C.19.(2分)将一根竹竿插入水中,水面以上部分长28厘米,水面以下部分长72厘米,这根竹竿长( )A.100米 B.10厘米 C.1米20.(2分)下面有5个点,在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一共可以画多少条线段?( )A.5 B.10 C.15四、操作题(满分18分,每小题6分)21.(6分)画一画,在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22.(6分)画一条长2厘米的线段,再画一条比它长1厘米的线段。
23.(6分)你能在下面的尺子上找到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吗?请你画出来 五、解答题(满分42分,每小题6分)24.(6分)把2根10厘米的铁丝接在一起,形成一根长长的铁丝,两根铁丝的重叠部分是2厘米如图所示,接好后的铁丝长是多少厘米?25.(6分)小桃红家的小区每层楼高3米,小桃红家住在3楼,她从一楼乘电梯回家,上升了多少米?她从家乘电梯到住在6楼的小石头家玩,上升了多少米?26.(6分)有一把破损的厘米刻度尺,上面有些刻度已经看不清楚了,用它可以直接量出哪些长度?27.(6分)小红家、小丽家和公园在一条直线上小红家和小丽家相距多少米?28.(6分)小蜗牛家到学校有40厘米,一天早上它上学走了25厘米后,想起忘记带铅笔盒了,又返回家拿了铅笔盒再到学校,它这天早上从家到学校一共走了多少厘米?(画一画,算一算29.(6分)你能根据下面这些数据提出两个数学问题并解答吗?30.(6分)一个文具盒长2分米,宽8厘米,将5个这样的文具盒拼在一起最长多少厘米,合多少米?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1.100【分析】根据1米=100厘米解答即可解答】由分析可得,黑板的宽是1米,也可以说黑板的宽是100厘米。
2.5【分析】被测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束刻度-测量起始刻度;据此解决解答】由题意分析得:6-1=5(cm)即,橡皮长5cm3.70;30【分析】把第一次向前爬的长度和第二次向前爬的长度加起来,结果就是两次一共爬的长度用要爬的总长度减去前两次一共爬的长度(注意单位的统一),结果就是需要再爬的长度,据此解答解答】36+34=70(厘米)1米=100厘米100-70=30(厘米)故,两次一共爬了70厘米,它再爬30厘米就是1米了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100以内数加减法的应用,关键是要找准数量关系4.米;厘米【分析】要表示一般的门的高度时,一般都是用米做单位;如:教室的门大约高2米要表示讲台的高度时,一般都是用厘米或分米做单位;如:讲台大约高90厘米解答】由题意分析得:教室的门大约高2米,讲台大约高90厘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长度单位的选择,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完成5.4厘米; 2厘米【分析】已知铅笔起点的刻度是0厘米,终点的刻度是4厘米,据此可知铅笔长4厘米;已知橡皮起点的刻度是1厘米,终点的刻度是3厘米,用3-1即可求出橡皮的长度解答】3-1=2(厘米)铅笔的长度是4厘米;橡皮的长度是2厘米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长度测量的方法,注意物体起点是否在0刻度上。
6.【分析】测量物体的长度时,用直尺的“0”刻度线和物体的一端重合,另一端在直尺上的刻度,就是物体的长度若测量时一端未与直尺的“0”刻度线重合,则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束的刻度-测量开始的刻度解答】4-0=4(厘米);1+5=6(厘米)从刻度0到4是4厘米要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如果从刻度1开始画起,应该画到刻度6结束7.【分析】由题可知,林林比华华矮得多,说明华华比林林高的多,又根据芳芳比林林高一些,可知芳芳比华华矮,据此解答解答】由分析可得:三个幼儿园小朋友比身高林林高98厘米,比华华矮得多,芳芳比林林高一些华华最高,林林最矮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要熟练掌握8.12【分析】对折一次,将彩带平均分成了2段,每段都是6厘米,根据乘法的意义,每段长度×段数=彩带原来的长度,据此列式计算解答】6×2=12(厘米)这根彩带原来长12厘米点评】关键是理解乘法的意义,熟练运用6的乘法口诀求积9.【分析】线段的长度=测量结束刻度-测量起始刻度;1米等于100厘米,用100厘米减去线段的长度,结果就是需要添上的长度解答】60-1=59(厘米)1米=100厘米100-59=41(厘米)故,这条线段长59厘米;再添上41厘米就是 1 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长度单位的换算及计算,要熟练掌握10.【分析】四边形:由四条线段首尾依次连接而成的封闭图形单个的四边形有4个,由2个单个的四边形组成的四边形有4个,由4个单个的四边形组成的四边形有1个,共9个最长的一条线段是下面这一条,用尺子测量出长度即可解答】在下边的图形中,有9个四边形,图中最长的一条线段长3厘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四边形的认识,要熟悉四边形的特征二、判断题(满分10分,每小题2分)11.× 【分析】测量时不是0刻度与线段的端点对齐,要用结束刻度减去起始刻度才是线段的长度解答】9-3=6(厘米)即:从直尺的刻度“3”到刻度“9”是6厘米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在直尺上读刻度,不管是从零开始还是其它刻度开始,直接用大刻度减去小刻度即可12.×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可知,黑板的长度一般是4米或40分米;据此判断即可解答】由题意分析得:黑板长40米;此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长度单位的选择,要熟练掌握13.× 【分析】1米=10分米=100厘米;把两个名数的单位化成相同的再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解答】200厘米=2米长2米的绳子和长200厘米的木棒一样长,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长度单位换算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14.√ 【答案】√15.× 【分析】被测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束刻度-测量起始刻度,据此算出树叶长度,即可判断原题对错解答】由分析可知:树叶的结束刻度是5厘米,起始刻度是2厘米,树叶长是:5-2=3(厘米)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三、选择题(满分10分,每小题2分)16.A【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测量较长的物体用米作单位,二年级学生双臂展开的长度大约是1米,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通常用厘米作单位,食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由此分析各选项是否符合操场跑道的长度即可解答】A.90米大约是操场跑道的长度,符合题意;B.9米大约是一间教室的长度,不符合题意;C.90厘米大约是桌子的高度,不符合题意所以操场的跑道有90米长故答案为:A17.A【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人民币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通常用厘米作单位,食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测量较长的物体用米作单位,二年级学生双臂展开的长度大约是1米;元是常用的人民币单位,由此选择即可解答】A.1厘米符合指甲盖的宽度;B.1米比指甲盖的长度多得多,不符合题意;C.1元大约为1支铅笔的价格,不能表示长度。
所以指甲盖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故答案为:A18.C【分析】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正确放置:刻度尺边缘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物体的一个端点要与刻度尺的刻度线对齐;尺的刻面必须紧贴被测对象,不能“悬空”解答】A.由图示可知,物体的端点在刻度尺的左侧,故不符合题意;B.由图示可知,物体两端点均没有与刻度尺的刻度尺对齐,不能正确测出物体的长度,故不符合题意;C.由图示可知,刻度尺的摆放与读数方法均符合要求,故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9.C【分析】水面以上的部分加上水面以下的部分就是这根竹竿的长度,然后根据100厘米=1米换算单位,最后得出结论即可解答】28+72=100(厘米),100厘米=1米故答案为:C20.B【分析】先把这5个点两两连接起来,然后数一数有几条线段;据此解答解答】4+3+2+1=10(条)通过连线发现,5个点,在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一共可以画10条线段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线段的认识,连线时,要细心,防止遗漏四、操作题(满分18分,每小题6分)21.【分析】3个点,两两之间连接起来即可解答】由题意分析得:【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线段的初步认识,要熟练掌握。
22.【分析】根据线段的含义:线段有两个端点,有限长,然后画出长2厘米的线段即可;比2厘米长1厘米的线段长应该是2+1=3(厘米),即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即可解答】作图如下:23.【分析】观察题图可知,断尺的刻度是从4厘米到9厘米找到一条4厘米的线段,可以从4厘米画到8厘米,也可以从5厘米画到9厘米等等,答案不唯一解答】如图: 【点评】本题较易,考查了有关直尺的基础知识,同时要清楚线段的初步认识五、解答题(满分42分,每小题6分)24.【分析】接好后的铁丝长度=第一根铁丝长度+第二根铁丝长度-重叠部分的长度代入数据计算即可解答】10+10-2=18(厘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