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套教案.doc
98页扬州市邗江区瓜洲中心中学七年级《地理》教案 主备教师:dyj1第一章第一章 地球地球 第一节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描绘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通过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结构3、通过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重点和难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学准备】1、每两人一个小地球仪、一个大地球仪2、收集地球形状的证据3、制作简易地球仪的材料(乒乓球、铁丝、胶布、橡皮泥等)【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神州五号”升空的视频,观看后提问:通过观看你有什么感想?地球的形状怎样?(学生回答)地球是一个球体,在我们看来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在古代科技极端落后的年代,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下面让我们追寻古人的足迹经历以下古人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2﹞学习新课 板书:一、认识地球的形状活动一:分角色扮演:活动准备:1、学生自己挑选角色,角色一:天圆地方;角色二:天如斗笠,地如覆盘;角色三:麦哲伦;角色四:杨利伟学生准备 5 分钟,要充分发挥想象)2、学生自由组合一组,通过表演,演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教师总结: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之所以现在比较容易得认识到地球的形状,是因为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请一名同学进一步阅读《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谈谈自己的体会,(学生发言)活动二:让我来展示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地球是球体的图片或资料,并在班级交流教师演示帆船、月食动画)过度:我们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你能用数学的语言来描述地球的大小吗? 扬州市邗江区瓜洲中心中学七年级《地理》教案 主备教师:dyj2板书 二、地球的大小学生看图 1.2 表述教师总结:表面积 5.1 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 4 万千米;平均半径 6371 千米;赤道半径 6378 千米;极半径 6371 千米对比地球的几个半径,你发现了什么问题?教师总结:地球并非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过度:古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在地球上很难看清楚地球的全貌为了研究地球的方便,我们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板书 三、地球仪活动三:自已动手制作地球仪学生按照 P4 活动用 10 分钟的时间制作一个简易的地球仪请部分学生拿自己制作的地球仪进行展示并讲解地球仪的结构。
提问:地球仪为什么做成正圆呢?(学生回答)教师演示讲解 地球仪由底座、固定架、球、地轴组成的;地球仪上有各种符号、文字、颜色用来表示陆地、河湖、海洋、山脉、城市等还有经线、纬线、南北极;地球仪是绕地轴转动的,它指向北极星附近,是一个假想的轴,与球面的交点为北极点和南极点总结:学生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对本节课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巩固练习 A一、填空题1.通过精确测量发现,地球并非是 ,而是一个 的球体2.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是 ,长约 千米地球表面积为 平方千米平均半径为 千米巩固练习 B一、填空题1.地球旋转时假想轴叫 它与地球表面交于两点,其中北端与地球表面的叫 2.在地球仪上,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 ,连接南北两极并于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 扬州市邗江区瓜洲中心中学七年级《地理》教案 主备教师:dyj3地球和地球仪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地球仪,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2、学会判断东西经度和南北纬度 【重点和难点】 经线、纬线的特点,经度纬度划分 【教学准备】 每两人一个小地球仪,一个大地球仪,一个经纬网模型 【教学过程】 (1)复习上节课知识,导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内容教师提问:1.地球的形状是什么?2.怎样描述地球的大小?3.什么是地球仪?4.地球仪与地球的区别教师提问:大家有没有发现地球仪上面有很多线?这些线就是纬线和经线,今天, 我们一起学习地球仪上的一个重要的图示──纬线和经线板书:一、纬线和经线 (2)学习新课 教师展示并提问:(展示经纬网模型)在经纬仪上指示纬线但不说出定义,请同学 们概括什么是纬线?什么是纬线? 学生概括,教师补充说明: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连接南北 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 活动一:让我来试试 请同学们在自己制作的小地球仪上,用彩色水笔画出两到三条纬线和三条经线教 师到各小组巡视,同学 (评价活动结果)教师提问: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纬线、经线各有什么特点?(展示经纬仪并提示: 纬线、经线的形状、长度的变化规律、指示方向等)两人一组,观察地球仪完成下列表格学生交流完成情况,师生共同总结经线纬线概念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 垂直相交的线地球仪上顺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 一周的圆圈形状半圆,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可以组 成一个圆圈圆,每条纬线可以自成一圈长度每一条经线长度相等赤道最长,向两侧递减,到极点 为零扬州市邗江区瓜洲中心中学七年级《地理》教案 主备教师:dyj4指示方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数量无 数 条总结过渡:为了区别这些经纬线,我们给他们确定了不同的度数,也就是我们常说 的纬度和经度。
板书:二、纬度和经度我们先来了解纬度教师引导:首先我们要找到一条 0°纬线,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 ,那么 0°纬线 在哪里,它经常被人们叫做什么名字?学生观察地球仪回答师生共同归纳:0°纬线就是我们早已认识的赤道教师提问:纬度是从 0°纬线开始的,其度数变化有什么规律?最大的纬度是多少度? 它在什么地方?学生观察地球仪回答教师小结:纬度是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增的最大的纬度是 90°,它们在北极和南 极承转:细心的同学会发现纬度沿赤道呈两边对称,那么怎样区分两条度数相同的纬 线呢?(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小结:我们把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字母“N”表示,也就是英文北方“North”的开头字母;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做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就是英文南方 “South”的开头字母学生活动:在地球仪上找出 30°N、30°S 的纬线,同桌之间一方任意指示一条纬线, 请另一方读出或写出该纬线的纬度(强调纬度的正确写法) 教师引导提问:如果我们要选择一条纬线把地球平均分为两个半球,选择哪条纬线 作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最为合适?为什么?(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小结:我们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赤道以北是北半球, 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学生活动: 1、在地球仪上找出下列特殊的纬线:00 ;23.50;66.50并说出他们各有几条? 2、说出他们的其他名称? 教师引导:我们共同完成了纬度的学习,你们能否用同样的思路完成对经度的学习:学生分小组自主探究:(教师了解学生学习进度,并进行指导) 学生分小组汇报学习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或评价教师引导:在地球仪上找出的东经 30°和西经 150°、西经 30°和东经 150°这两 组经线都有什么特点?它们是不是分别构成了经线圈?任何一条经线都可以找出与之相扬州市邗江区瓜洲中心中学七年级《地理》教案 主备教师:dyj5对应的一条经线和其构成一个经线圈每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分为两个均等的半球, 同学们想想看哪条经线圈最适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以西经 20°和东经 160°这两条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 分东西半球的界线因为这个经线圈大部分通过的是海洋,这样就避免了把非洲、欧洲 等一些国家分在不同的半球上给带来的不便教师提问:1.北纬一定在北半球,南纬一定在南半球,是否正确?2.东经一定在东半球,西经一定在西半球,是否正确?(学生回答)学生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并对学习知识进行总结 巩固练习 A 一、选择题 1.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是 ( ) A.赤道 B.本初子午线 C.1800经线 D.回归线 2.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 A.200W,1600E B.200E,1600W C.00,1800 D.赤道 3.有关本初子午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C.属于北半球 D.属于西半球 二、填表题经线纬线概念形状长度指示方向经纬度变化规律巩固练习 B 一、选择题 1.下列哪条线经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 ( ) A.赤道 B. 本初子午线 C. 1800经线 D.子午线 2.从赤道某点向北行 1000 千米,折向东行 1000 千米,再向南行 1000 千米,最后再向西 行 1000 千米。
则回到原出发点的 ( ) A.正东 B.正西 C.西北 D.与原出发点重合扬州市邗江区瓜洲中心中学七年级《地理》教案 主备教师:dyj6二、填表题经线纬线概念形状长度指示方向经纬度变化规律扬州市邗江区瓜洲中心中学七年级《地理》教案 主备教师:dyj7地球和地球仪地球和地球仪 第三课时第三课时【教学目标】能熟练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点的位置【重点和难点】利用经纬网定位【重点和难点】每两个学生一个小地球仪【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纬线和经线以及纬度和经度的有关知识,请问:纬线和经线的特点有哪些?纬度和经度的变化规律怎样?(学生回答)游戏引课:新的学期开始以后,班主任总是重新该我们排定座次,刚开你是怎样记住自己的位置的?学生回答今天我们来玩记座次的游戏:教师安排座次方法:由东到西分为 1——8 排;由南到北分 1——8 列(安排可根据班级布局而定) 在回答自己的座次时先说东几排,南几列一分钟准备让学生主动说出自己的位置。
(学生熟练后,加快速度)教师引导:我们班所有同学的座次是否都能用这种方法表示?是否有位置相同的两个同学?联系地球的经线与纬线,想想我们刚才分的组号和经纬线及经纬度有什么相同之处? 教师总结:地球上任何一点的位置都可以用经度和纬度精确的标示出来教师讲解用经纬网表示位置的一般方法活动一:让我来找位置联系用经纬网表示位置的方法,请你们在地球仪上找到以下几个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2001 年 3 月 23 日,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第一批碎片安全坠入 44.4°S、150°W 的南太平洋海域,请找出碎片的具体位置;20 时,台风“桑美”的中心位置在哪里?(课本第八页)扬州市邗江区瓜洲中心中学七年级《地理》教案 主备教师:dyj8教师评价 活动二:请完成课本第 8 页活动 2,找出其中的差错活动三:完成 P8 活动 3教师提问:请你们说说对全球定位的理解学生回答,教师评价总结:学生说出自己的学习收获巩固练习 A一、综合题1、读经纬网回答下列各题(经纬度 A B C D 四点中位于中纬度的有 ,位于低纬度的有 。
巩固练习 B一、综合题(1)写出A、B、C 各点的经纬度坐标A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