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立秋的五大习俗.doc
13页南京立秋的五大习俗篇一: 2016 届高三南京市六校联考调研测试2016 届高三南京市六校联考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2015.12一、选择题(共 6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36 分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进行划分的, 它能反映季节变化读图 1,回答 1~2 题图 11. 图中A. 立春 —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B. 立夏 —我国各地正午的日影朝北C. 立秋 —北温带各地区日出方向为东北D. 立冬 —南极大陆仍有部分地区处于极夜2.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雨水前后,江淮地区出现连续性降水,称为梅雨B. 处暑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一年中最热时期C. 霜降前后,冷空气活动逐渐增多,北方降温明显D. 大雪前后,云贵高原多发生寒潮,降雪量达最大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 / 流出量),读 “南半球某水库多年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图 ”(图 2)回答 3~4 题图 23. 关于该水库储水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12 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B.3 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小C.6 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小D.9 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小4. 该水库库区水量变化若只受气候影响, 则其所处的自然带最有可能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图 3—甲为台湾岛沿回归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其上部是该区相关气象要素沿剖面线变化图) ,图 3—乙为台湾岛地形示意图。
读图,回答 5~6 题甲乙图 35.图 3—甲中曲线 ①②③ 分别表示A.气温、气压、降水 B.光照、降水、气温C.气压、光照、气温 D.降水、气压、光照6.中央山脉的物种非常丰富,其主要原因是A.沿岸暖流增温增湿 B.所处纬度较低且相对高度较大C.东南季风带来充足降水 D.地壳活跃为多种生物提供栖息地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处在不断地运动过程中读图 4,回答 7~8题7.若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且乙、丙为近地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处气温比丙处高 B.丙处等压面向上弯曲C.b 可示意云雨 D.白天, a 可示意陆风8.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 乙、丙分别表示陆地和海洋,则环节A.a 不容易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B.b 使大洋表层海水的盐度降低C.c 的运动方向不受下垫面影响 D.d 是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来源图 5 为某区域等值线(面)示意图,读图回答9~10 题9.若 L 表示某区域某时刻 490 百帕等压面,且甲、乙两地海拔相同,则A.气压:甲>乙 B.气温:甲<乙 C.甲地气流上升 D.乙地气候干早10.若 L 为北半球某大洋表面等温线,且甲、乙两地纬度相同,则A.甲处可能受暖流影响气温较高 B.甲处沿岸地区受离岸风影响干旱少雨C.乙处附近海域可能有世界性大渔场 D.乙处沿岸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读 “某区域图 ”(图 6),回答 11~12 题。
11.关于该区域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处乳畜业发达 B.河流乙从 P 到 Q 河段水量不断增加C.图中大型水库丙,北半球冬季水位最高 D.丁海域可能有丰富的鱼类资源12.该区域发展工业,应侧重发展A.原料导向型工业 B.市场导向型工业 C.技术导向型工业 D.资金导向型工业南京主城通往高淳的重要交通走廊 “宁高新通道 ”,于 2015 年 10月 31 日通车图 7 为宁高新通道路线图, 图 8 为全长 12.617 公里的石臼湖特大桥据此完成 13~14 题13.在宁高新通道建设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地形、气候因素 B.水文、地质因素 C.社会、经济因素 D.科技、地形因素14.宁高新通道建设跨越了石臼湖,主要是为了A.减少占用耕地 B.减少噪音扰民 C.方便沿线居民出行 D.方便游客观光2015 年年初,农业部发布消息称, 今后要推进土豆主粮化, 土豆将成为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生产的马铃薯产量高、品质优,被称为 “中国马铃薯之都 ”图 9 为我国马铃薯优势产区分布图表 1 为乌兰察布市四个代表旗气候资料统计表 (1970~2014 年)据材料,回答 15~16 题。
表1图 915.关于 a、b、c、d 四处的叙述,正确的是A.a 处,多冻土 ,土壤贫瘠 B.b 处,围湖造田,灌溉水源不足C.c 处,降水丰沛,光热条件不足 D.d 处,石漠化现象严重16.乌兰察布市成为 “中国马铃薯之都 ”主要区位条件有① 热量充足 ② 国内市场需求量大 ③ 草原土壤肥沃 ④ 高原地形A.①③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7.GIS 的数据存储采用分层技术,叠加不同图层后可以分析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现已有某城市交通线路分布图层、地形图层等,若在该城市进行污水处理厂选址,还应增加 ① 大气污染图层 ② 土地利用图层 ③ 水系分布图层 ④ 土壤类型图层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18.下列人口迁移属于生态移民的是A.叙利亚移民潮 B.“民工潮 ”C.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 D.知识青年 “上山下乡 ”(二)双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24 分图 10 为 2015 年 6 月 11 日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 读图,回答 19~20 题19. 此时A. 甲地气压小于 1010 百帕 B. 乙地风向为偏北风 C. 丙地风力大于乙地 D. 丁地的昼夜温差较戊地大20.图中A. ①锋面过境时可能带来寒潮天气 B. ②锋面过境时可能带来降水C. ③ 锋面过境后气温会升高 D. ④线区域受到冷锋的控制图 11 为某河谷剖面图。
读图回答 21~22 题21.该河谷A. 最可能位于河流上游 B. 位于背斜构造的顶部C. 甲处可能位于河流的凸岸 D. 右岸侵蚀,左岸形成沙洲22.图中A. 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②①④ B. ③ 处地层断裂下陷C. 沉积岩层因地壳运动而弯曲 D. 甲地适合聚落的发展“马桶盖的日本自由行 ”——今年春节期间, “马桶盖 ”火了,原因是中国游客跨洋去日本购买马桶盖,还买断了货但在日本大受追捧的“马桶盖 ”实际上是由位于杭州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 “松下电化住宅设备机器 (杭州 )有限公司 ”生产,而且该企业生产的马桶盖不仅销往日本,而且销往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地,在国内也早有销售,令质疑国内制造企业能力的民众大跌眼镜根据材料回答 23~24 题23.日本企业选择在中国设立工厂生产马桶盖,再返销日本,主要考虑的因素是在中国A.劳动力成本低 B.管理成本低 C.土地成本低 D.运输成本低24.为了避免 “马桶盖的日本自由行 ”这一尴尬现象,中国制造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A.降低进口关税,降低进口产品在国内市场的价格B.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产品质量,赢得国民认可C.大力引进国外知名品牌,让民众在国内购买更方便D.加强自主创新,创立民族品牌图 12 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示意图。
产业结构相似系数高是长江中游城市群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据此回答 25~26 题篇二:立秋立秋字源:甲骨文金 文小 篆楷 体(1)指事字甲骨文从大(正面人形) ,从一(表地)用以表明一人站在地上不动之意既表示站立,也表示站立的地方2)竖起 ;树立 ;建立 ;开始甲骨文金 文小 篆隶书象形甲骨文字形为蟋蟀形 ,虫以鸣秋 ,借以表达 “秋天 ”的概念另一写法 ,是蟋蟀形下加 “火”字,表示秋天禾谷熟 ,似火灼籀文又添加 “禾 ” 旁本义 :收成 ,成熟的庄稼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是秋季开始的节气立秋一般预示著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 秋天即将来临 立秋(节气)以后,秋后下一次雨凉快一次,因而有 “一场秋雨一场寒 ”的说法节气概述立秋( autumn begins):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 8 月 7、8或 9 日我国以立秋为秋季的开始每年 8 月 7 日或 8 日视太阳到达黄经 135°时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 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 ”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 还有 “秋老虎 ”的余威,立秋又称交秋, 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
由于全国各地气候不同,秋季开始时间也不一致气候学上以每 5 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 22℃以下的始日作为秋季开始,这种划分方法比较符合各地实际,但与黄河中下游立秋日期相差较大立秋以后,我国中部地区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进入重要生长发育时期秋的意思是暑去凉来,秋天开始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气候特点“立秋 ”到了,但并不是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了划分气候季节要根据 “候平均温度 ”,即当地连续 5 日的平均温度在 22℃以下,才算真正秋天的时节中国地域辽阔,虽各地气候有差别,但此时大部分仍是未进入秋天气候,况且每年大热三伏天的末伏还在立秋后第 3 日尤其是中国南方此节气内还是夏暑之时, 同时由于台风雨季节渐去了,气温更酷热,因而中国医学对从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日子称之为 “长夏 ”自然现象秋后一伏热死人 ”,立秋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然较高,各种农作物生长旺盛,中稻开花结实,单晚圆秆,大豆结荚,玉米抽雄吐丝,棉花结铃,甘薯薯块迅速膨大,对水分要求都很迫切,此期受旱会给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