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计算标准化死亡率.ppt

38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604968708
  • 上传时间:2025-05-19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642.50KB
  • / 3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十章,,分类变量的统计描述,,一、相对数的概念及意义,第一节 相对数,是分类变量资料的主要统计指标相对数,(,Relative number,):,是两个有,,联系事物的统计指标之比,表示某事物,,的相对大小, 便于对比分析例:,某,农村蛲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甲地蛲虫感染,156,人,,,乙地蛲虫感染,101,人,,甲地调查,244,人,,,乙地调查,158,人,,甲地蛲虫感染率=,156/244,×,100,%=,63.9,%,,乙地蛲虫感染率=,101/158,×,100,%=,63.9,%,,甲、乙两地都用,100,做基数,,,便于进一步分析比较从计算结果来看,甲乙两地蛲虫感染的严重程度都是一样的二、相对数的种类,,常用的相对数指标很多,按联系的性质和说明的问题不同,主要分为:,率、构成比、相对比,三类1.,构成比(,constituent rate,),定义:,表示事物内部某一构成成分在全部构成中,,所占的比例或比重常以,100,为比例基数,,,故又称为百分比(,percentage,)。

      用途:,常用来表示疾病或死亡的顺位、位次或所,,占比重计算公式:,构成比的特点:,,各构成部分的相对数之和为,100,%或,1,事物内部某一部分的构成比重增大,会影响,,其他部分相应减少,各构成部分之间相互制,,约,其比重的增减互有影响如正常人,WBC,,分类计数就属于构成比资料某正常人的白细胞分类计数构成比,白细胞分类,分类记数,构成比(,%,),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140,,50,,5,,4,,1,70.0,,25.0,,2.5,,2.0,,0.5,合计,200,100.0,2.,率(,Rate,),定义:,为频率指标,是某现象实际发生数 与可能发,,生某现象的总数之比用以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常以百分率(,%,)、千分率,,(,‰,)、万分率(,1/,万)、十万分率(,1/10,,,万)等比例基数表示原则上使算得的率至,,少保留,1,位整数 常用率:,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病死率、治愈,,率等率的计算方法:,,K,为比例基数,取,100,、,1000,、,1,万或,10,万,,原则:①保留,1,~,2,位整数 ②惯例,举例,注:观察单位数不等的几个率的平均,,率不等于这几个率的算术平均值!,某县某年恶性肿瘤死亡统计,,年 龄 人口数 死亡数 死亡专率,(1/10,万,),,0,~,356980 11 3.08,,15,~,232505 22 9.46,,30,~,205032 142 69.26,,50,~,121882 443 363.47,,85,~,,20047 107 533.75,,,合 计,936446 725 77.42,例:,3.,相对比(,Relative ratio,),定义:,表示,两个有联系,的指标之比,如,A,、,B,两个,,指标之比,说明,A,为,B,的若干倍或百分之,,几,通常用倍数或分数表示。

      特点:,,两个比较指标可以性质相同,也可以性质不同,,两个比较指标可以是绝对数、相对数或平均数等,,计算公式:,常用相对比指标,,对比指标,,关系指标,,计划完成指标,对比指标,定义:,指两个同类事物某种指标的比,,说明 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几倍或百分之几,两指标,,可是绝对数、相对数或平均数举例:,,某市某年肺癌死亡率城区为,19.39/10,万,郊区为,9.99/10,万,则两者相对比为:,19.39/9.99=1.94,,2000,年我国人口普查,男子,65355,万人,女,,子,61228,万人,男女性别比为,,,65355/61228=1.0674,关系指标,定义:,指两个相关的、但非同类事物的数量比计算公式,:,,,,,举例:,,,,,某医院,1995,年医护人员为,875,人,同年平均开放病床,143,张,医护人员与病床数之比为:,(875,÷,1436),×,100=61(,人),表示该医院每,100,张病床平均配备,61,名医护人员病床与医护人员之比为:,1436,÷,875=1.64,,表示每名医护人员平均负责,1.64,张病床计划完成指标,定义:,说明计划完成的程度,常用实际数达到计划数的百分,,之几或几倍表示。

      计算公式:,,,,举例:,,,1.,某县原计划在一个伤寒疫区周围的人群对,1500,名居民接种伤寒疫苗,而实际上接种了,1958,人,计划完成指标为:,(1958,÷,1500),×,100%=130.5%,,即完成了计划的,130.5%,,也可用倍数表示,即完成计划的,1.305,倍2.,某县原计划对城区居民,1500,名易感人群接种乙肝疫苗,而实际上之接种了,1350,人计划完成指标,=,(,1350,÷,1500,),×,100%,=90.5%,,即完成了原计划的,90.5%,4.,动态数列(,dynamic series,),,指一系列按时间顺序排列起来的统计指标(包括绝对数、相对数和平均数),用以说明事物在时间上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常用的分析指标有:,,绝对增长量、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1,)绝对增长量:,说明事物在一定时间内某指标增减的绝对数量,表现为两指标之差①,累积绝对增长量:,见表,10-2,第(,3,)栏,它以各,,年份医护人员数-,1998,年医护人员数②,逐年绝对增长量:,为相邻两年的医护人员数相,,减,见表,10-2,第(,4,)栏2,)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用来说明事物在一定时期内发展变化的幅度和速度。

      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均为比,可计算,定基比和环比,①,,定基比发展速度:,是以某基期指标作分母,其他各时期指标与之相比见表,10-2,中第(,5,)栏②,环比发展速度:,即以前一时期的指标作基数,以相邻的后一时期指标与之相比,见表,10-2,中第(,6,)栏③,定基比增长速度:,,定基比增长速度=定基比发展速度-,100,%(或,1,),说明某现象在一定时间内的变化速度见表,10-2,第(,7,)栏④,环比增长速度:,,环比增长速度=环比发展速度-,100,%(或,1,),说明某现象逐期的变化速度,见表,10-2,第(,8,)栏表,10,-,2,某医院,1998,年人力资源发展动态,,年 份,医务人员,,绝对增长量,,,发展速度,(%),,,增长速度,(%),,,,,累计,,逐年,定基比,,环比,定基比,,环比,(1),(2),(3),(4),(,5,),(6),(7),(8),1998,4721,,-,,-,,-,,-,,-,,-,1999,4833,112,112,102.4,102.4,2.4,2.4,2000,5162,441,329,109.3,106.8,9.3,6.8,2001,5884,1163,722,124.6,114.0,24.6,14.0,2002,6997,2276,1113,148.2,118.9,48.2,18.9,三、应用相对数时的注意事项,,,1.,计算相对数的分母不宜过小,,-------------------------------------------------------------,,,治疗数 有效数 总体率,95%,可信区间,,-------------------------------------------------------------,,2 1 1,,99 %,,4 2 7,,93 %,,50 25 36, 65,%,,500 250 45, 54,%,,5000 2500 49, 51,%,,-------------------------------------------------------------,,,可见,当,n,足够大时,相对数才稳定。

      2.,注意率与构成比的区别,,------------------------------------------------------------------------------------------,,,,,年龄组(岁) 人口数 癌肿病人数 构成比(,%,) 患病率(,%,),,------------------------------------------------------------------------------------------,,,<30 633000 19 1.3 3.0,,30- 570000 171 11.4 30.0,,40- 374000 486 32.6 129.9,,50- 143000 574 38.5 401.4,,60- 30250 242 16.2 800.0,,------------------------------------------------------------------------------------------,,,,,合 计,1750250 1492 100.0 85.2,,------------------------------------------------------------------------------------------,,3.,计算几个率的平均率时,不能直接将几个率相加求其平均率,,,应该分别将分子,分母合计,再求出合计的率,即为平均率。

      平均率又称总率或合并率4.,相对数的相互比较应注意可比性,,1,)研究对象是否同质,(,方法、时间、种族、地区、环境等,),,2,)其它影响因素,(,年龄、性别,),在各组的内部构成是否相同,,3,)同地区不同时期资料对比时,,,应注意客观条件是否一致,,5.,样本率或构成比之间作比较时,应遵循随机抽样,并要作假设检验第二节 率的标准化法,,一、标准化法的意义和基本思想概念,当两组资料内部各小组的,率,明显不同,,,而且各,,小组观察单位的,构成比,也明显不同时,,,则不能,,直接比较两组的总率定义:,,,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总体率时,如果两个总体的内部构成有所差别,就不能直接拿两个总体率来做比较和下结论只有通过采用统一的标准消除其内部构成上的差别之后,才能进行比较,这种消除内部构成差别,使总体率能够直接进行比较的方法就叫做,率的标准化法,采用统一标准调整后的率为标准化率,简称为标化率(,standardized rate,)标准化的基本思想:,,,采用统一的,“,标准人口构成,”,,以消除人口构成不同对各组总率的影响,,,使算得的标准化率具有可比性,1.,选择标准的方法,选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内部构成相对稳定的较大人群作为标准,,,将要比较的两组资料内部各相应小组的观察单位数相加,作为共同的标准,,,从要比较的两组中任选一组的内部构成作为标准,二、标准化率的计算,直接法的使用条件,是已经有被观察的人群中各年龄组的患,,病率(或发病率、死亡率等)资料。

      第一步:选择方法,直接法或间接法,若缺乏各年龄组的患病率资料,仅有各年龄组的观察单位数和总的患病率,则选择,间接法,,2.,标准化率的计算,计算公式,,直接法,,已知标准组年龄别人口数时,,,,已知标准组年龄别人口构成比时,什么是,SMR,?,间接法:,标准化死亡比(,SMR,),定义:,,标准化死亡比(,standard mortality ratio,,简称,SMR,)是在死亡资料分析用的较多的一个相对数指标,是指某人群中实际观察到的死亡人数与该人群标准化后计算出的期望死亡人数之比计算标准化率的数据符号,,返回,,例,:,,某医生欲了解甲乙两所大学,35,岁以上知识分子高血压的患病情况,检查了两校,35,岁以上的全部知识分子,资料如下试对两校的患病情况进行比较,得出正确的结论年龄,标准人口数,,,N,i,,,甲学校,,,乙学校,,,,,原患,,病率,,,p,i,,预期患,,病人数,,N,i,p,i,原患,,病率,,p,i,预期患,,病人数,,N,i,p,i,35~,,45~,,55~,,65~80,714,,754,,619,,559,,6.78,,7.20,,9.90,,14.68,48,,54,,61,,82,6.90,,7.39,,10.21,,15.29,49,,56,,63,,85,合计,2646,,10.02,245,8.73,253,标化率,,,,9.26,,,9.56,,直接法计算准化患病率,(,%,),返回,甲校高血压患病标化率,,乙校高血压患病标化率,,年龄,,标准组人,,口构成比,,,N,i,/N,,,甲学校,,,乙学校,,,,,原患病率,p,i,分配患病率,,(N,i,/N) p,i,原患病率,,p,i,分配患病率,(N,i,/N) p,i,35~,,45~,,55~,,65~80,,0.2698,,0.2850,,0.2339,,0.2113,6.78,,7.20,,9.90,,14.68,1.8292,,2.0520,,2.3156,,3.1019,6.90,,7.39,,10.21,,15.29,1.8616,,2.1062,,2.3881,,3.2308,合计,,1.0000,10.02,,9.2987,8.73,,9.5867,直接法计算准化患病率,(,%,),返回,甲校高血压患病标化率,p,′,=1.8292+2.0520+2.3156+3.1019=9.2987%,,乙校高血压患病标化率,p,′,=1.8616+2.1062+2.3881+3.2308=9.5867%,间接法计算标准化患病率,(,%,),年 龄,标准组高血压患病率(%),,甲 校,,,乙 校,,,,人 数,预期患病率,人 数,预期患病率,,,,,,,35,~,6.90,236,16,478,33,45,~,9.45,375,35,379,36,55,~,15.16,384,58,235,36,65,~,80,24.79,402,100,157,39,合 计,16.32,1397,209,1249,144,,,年龄组,标准人口数,,Ni,甲 地,,乙 地,,,,原死亡率,,Pi,预期死亡数,,Ni Pi,原死亡率,,Pi,预期死亡数,,Ni Pi,0,~,264624,0.88,233,0.92,243,20,~,45882,1.64,75,1.67,77,40,~,35602,2.68,95,2.74,98,>,60,26597,2.91,77,4.00,106,合 计,372705,1.35,480,1.28,524,表,10,-,4,甲乙两地用合并的,“,标准人口数,”,计算标准化死亡率(,‰,),甲地标准化死亡率,,= 480 / 372705,×,1000,‰,=1.29,‰,,乙地标准化死亡率,,= 524 / 372705,×,1000,‰,=,1.41,‰,,乙地高于甲地,与两地各年龄别死亡率的对比结果一致。

      年龄组,标准人口,,构成比,,Ni/N,甲 地,,乙 地,,,,原死亡率,,Pi,分配死亡率,,(Ni/N) Pi,原死亡率,,Pi,,分配死亡率,,,(Ni/N) Pi,,0,~,0.7100,0.88,0.6248,0.92,0.6532,20,~,0.1231,1.64,0.2019,1.67,0.2056,40,~,0.0955,2.68,0.2559,2.74,0.2617,>,60,0.0417,2.91,0.2078,4.00,0.2856,合 计,1.0000,1.35,1.2904,1.28,1.4061,,表,10-5,标准人口构成比计算标准化死亡率(,‰,),,甲地 =,1.29,‰,,,,乙地 =,1.41,‰,,,,与同一标准人口数计算结果相同率的标化注意事项,,选定的标准不同,算得的标准化率也不同当比较几个标,,准化率时,应采用统一标准标准化后的率并不表示率的实际水平,只能表示相互比较,,资料间的相对水平如不算标准化率,而分别比较各分组的率,也可得出正,,确结论,但不能比较总率的大小。

      两样本标准化率是样本值,存在抽样误差,若想得出标化,,组和被标化组的总率是否相等的结论,还应作假设检验小结,掌握率、构成比、相对比的概念、计算方法,,标准化法的基本思想和计算方法,(了解间接法),,,分类变量数据的统计描述方法包括计算相对数指标和必要时计算标准化率常用的相对数指标包括:率、构成比和相对比用率的大小反映某现象发生的频率和强度,用构成比说明事物中某部分在全体中的比重大小, 用相对比表明甲事物的大小是乙事物的多少倍或几分之几相对数的计算比较容易,但也容易发生错误常见的错误有:,,,①把构成比的大小当事物发生的强度或频率来解释; ②计算率的分母较小;③用率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平均率;④比较总体率时未注意可比性进行总率的比较时,影响率高低的某因素内部构成不同,需首先进行率的标准化处理,其步骤包括选择方法、标准和计算标准化率。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