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提纲.doc
5页《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提纲第一章《地球和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 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 平均半径:6371千米 大小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作用:便于了解地球面貌及地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地轴:人们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两极:地轴与地表的交点,指向北极星的为北极点 概念: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 特点:形状为圆;长度不等;指示东西方向 概念:给纬线标定的度数 点和线 纬度 分布规律:以赤道0°,向南北各分作90° 地球仪 表示方法 赤道以北为北纬,用N表示 赤道以南为南纬,用S表示 概念: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 特点:形状为半圆;长度都相等;指示南北方向 概念:给经线标定的度数 经度: 分布规律:以本初子午线为0°,向东西各分作180° 表示方法:0°经线以东为东经,用E表示 0°经线以西为西经,用W表示 经纬网 概念: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网 作用:确定地面某一点的地理位置二、地球的运动 概念: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方向:自西向东 自转 周期:一天,约24小时 昼夜更替 出现地方时差:较东地点的地方时刻较早; 地理意义 水平运动发生偏向 北半球右偏 南半球左偏 对地球形状的影响。
概念: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 方向:自洗向东 周期:一年,约365日6时9分10秒 公转 春季:春分日前后的3、4、5三个月 地理意义: 四季 夏季:夏至日前后的6、7、8三个月 秋季:秋分日前后的9、10、11三个月 冬季:冬至日前后的12、1、2三个月 划分: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五带 界线 南北回归线:温带与热带界线 南北极圈:温带与寒带界线三、地图1、地图的三要素 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比例尺 计算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表示方法: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常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方向 指向标定方向 经纬线方向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图例和注记: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和文字2、地形图的判读 地面高度的计算 海拔:某点到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点到另一点的垂直距离 等高线地形图 用等高线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判读 等高线的疏、密表示地面坡度的缓、陡 等高线分布形状表示不同地形 分层设色地形图:在等高线间着上不同的颜色 地形剖面图: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状况3、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了解地图的类型和用途 根据目的选择适当的地图 类型适当 比例尺适当 比例尺大,表示实地范围小,内容详细 比例尺小,表示实地范围大,内容简单第二章 《陆地与海洋》一、大洲和大洋 海、陆面积所占比例分别为:71%、29% 海洋连成一片,陆地分成很多块 海陆分布特点 陆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海洋大部分在南半球。
北极附近为海洋,南极周围为陆地 任意半球上,海洋面积总是大于陆地面积 大陆:面积较大的陆地;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 半岛:陆地伸入海洋的凸出部分 海陆基本概念 大洲:大陆与伸入海洋的凸出部分 海:大洋的边缘部分,其中伸入陆地的部分叫海湾; 海峡:位于陆地之间,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名称: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州 七大洲 分布:见大洲大洋分布图 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洲界: 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四大洋 名称: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分布:见大洲大洋分布图二、海陆的变迁 地壳的变动 海陆变迁的原因 海平面的升降 人类活动 创立:魏格纳,德国科学家 大陆漂移学说 内容: 2亿年前地球上只有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海洋。
后来原始大陆 分裂成几块大陆漂移分离形成现在的海陆分布状况 证据:拼合大陆 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古生物分布的相似性 全球岩石圈划分六大板块 内容 各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中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分布 山脉: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 碰撞:形成 海沟:马里亚纳海沟 板块运动 岛弧:日本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 张裂:裂谷、海洋,如红海、大西洋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一、多变的天气 概念:某一地区在某一短时间内大气状态(如气温等)和大气现象(如风、云、降水等)的综合。
天气及其影响 特点: 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 多变 影响:与人类息息相关 天气预报的重要性 天气预报的产生 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的内容:阴晴、风雨、气温、降水等 绿色表示陆地 卫星云图 蓝色表示海洋 白色表示云区 常用天气符号 判断空气质量的依据: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 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 自然因素:气压、风力等 人类活动二、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大气的冷热程度气温和与生活 气温 测量 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 气温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关系 以一天为周期的变化。
日变化 表现 最高气温:14时(午后2时)左右 最低气温:日出前后 气温日较差:最高与最低气温的差 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陆地 最高气温:7月 北半球 最低气温:1月 气温变化 海洋 最高气温:8月 年变化 表现 最低气温:2月 陆地 最高气温:1月 南半球 最低气温:7月 海洋 最高气温:2月 最低气温:8月。
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 气温变化曲线 通常用等温线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气温的分布 纬度位置:低纬度地区气温高,高纬度地区气温低 影响因素 海陆位置:夏季陆地气温高于同纬度海洋气温,冬季相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