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石潭记 .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530003661
  • 上传时间:2023-01-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1.51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学习目标】  1、 了解作者、作品常识,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把握重点语句的翻译,疏通文意,初步背诵课文  3、品味形象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4、学习寓情于景的写法,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学习重点】积累文言字词,把握文意,体会作者情感  【学习难点】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资料链接】  1. 有关作者: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  思想家,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之一他与韩愈齐名,并称“韩柳”,都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对当时文风的改革、散文的发展起过重大的推动作用他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  2、写作背景  由于永贞革新失败,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375年)被贬到永州任司马永州当时是一个荒僻未完全开化的地区但永州山脉起伏,丘壑幽深,河川纵横,风景雄奇美丽  由于政治上的失意,无法施行自己的抱负,他的精神极为痛苦、悲愤、忧郁  作为贬官,柳宗元在永州有职无权,无所事事,于是有时间出游。

      为排解内心的愤懑痛苦之情,柳宗元常常不避幽远,游山访水,寄情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成为后世写作山水游记的楷模  在永州期间,柳宗元共写了八篇知名的山水游记,后人称《永州八记》这八篇游记各自成篇,但前后连贯,构成一个整体,展现出永州美丽的山光水色《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原题是《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描述了一个清幽宁静的小石潭风景  2.关于“记”: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因此,它可以写景状物如《核舟记》,也可以叙事如《桃花源记》,也可以将写景状物与议论抒情结合起来像《小石潭记》  3.寓情于景  即在景色的描写中寄托情感,作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自己的感情这样可以避免直白的感情渲泻,显得委婉、含蓄  【预习导学】1、自由朗读课文,给加点字注音  簧竹( ) 清冽( ) 为坻( ) 为嵁( )  俶尔( ) 翕忽( ) 怡然( ) 幽邃( )  2、熟练而准确的朗读课文,注意准确把握下列句子的停顿用“|”画出停顿)  全 石 以 为 底 皆 若 空游 无 所 依  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 潭 中 鱼 可 百 许头  3、翻译下列句子  A、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覆。

        B、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C、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4、理清本文写作思路本文是按 顺序来写的,思路为:发现小潭——(  )————小潭源流————( )  5、我的疑问:【合作探究】  1、作者 初见小石潭的感受是怎样的?你从原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后来作者感情发生了怎样变化?为什么  2、这篇文章选取了哪些景物来刻画小石潭的?你最喜欢这些景物里的哪一处?它的什么特点让你觉得特别美?请选择一处进行赏析  3、探索尝试:小石潭如此之美,请你分析分析:柳宗元是如何把这小石潭写美的?  4、柳宗元虽“记之而去”,但那一汪小潭而今已成永州的著名旅游景观,一日,作为导游的你带队到此游览,你将如何向游客介绍呢?请结合课文的描写,展开想象,写一段导游词  【达标测试】:  1、请结合句子,写出加点的词的含义:  以:全石以为底 ( ) 为:全石以为底 ( )  以其境过清 ( ) 为坻,为屿…… ( )  卷石底以出 ( )  清:水尤清洌 ( ) 可:潭中鱼可百许头 ( )  以其境过清 ( ) 不可知其源 ( )  2、析佳句,探深情:  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山水如此多娇,哪能不让人触景生情?请再读课文,作者游小石潭时的心路历程。

        1) 请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说说,柳宗元游小石潭时心情如何?  2)寄情于景是山水游记的通用法则,我们该如何体会这类文章的款款深情呢?  3、展文采,撰美文:  柳宗元虽“记之而去”,但那一汪小潭而今已成永州的著名旅游景观,一日,作为导游的你带队到此游览,你将如何向游客介绍呢?请结合课文的描写,展开想象,写一段导游词  四、课堂小结,背诵美文: 作者一行游小石潭,赏美景,留下千古美文,这其中佳景,佳句,及其寓情于景之妙法,不能背诵,岂不遗憾?  五、检测拓展:  1、请结合句子,写出加点的词的含义:  以:全石以为底 ( ) 为:全石以为底 ( )  以其境过清 ( ) 为坻,为屿…… ( )  卷石底以出 ( )  清:水尤清洌 ( ) 可:潭中鱼可百许头 ( )  以其境过清 ( ) 不可知其源 ( )  2、古人登山临水,赏花抚木,往往有所寄托,有所感悟在中国古代文学领域,写景抒情,托物言志,已经成为一个通用的艺术法则来看看这些句子通过写景,抒发了什么情  (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 )  (2)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 ( )  3、(挑战题):阅读选文,做题:  道州①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②。

      两岸悉皆怪石,敧③嵌④盘曲,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⑤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⑥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节选元结《右溪记》)  〔注释〕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②合营溪:汇入营溪  ③敧:倾斜④嵌:凹陷(又作“张开”)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⑥置州:设置州郡  1)、文中描写溪水的语句是   2)、解释下面加横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⑴南流数十步 南:  ⑵不可名状 名:  3)、面对美景,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怅然”的情绪?(用原文回答)  【学习反思】  学习收获: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