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依托内审机构夯实政府审计全覆盖.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151****513
  • 文档编号:244950820
  • 上传时间:2022-01-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43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选word文档 下载可编辑  依托内审机构 夯实政府审计全覆盖  依托内审机构 夯实政府审计全覆盖  审计全覆盖的要求下,一方面,所有公共资金、公共资源及领导经济责任均纳 入政府审计的范围,政府审计工作量增加;另一方面,审计人员稀缺、人才素质急 需提升、审计技术与方法有待改进,这些状况制约着审计全覆盖工作的展开公共 服务外包与上下审计机关联动成为解决审计全覆盖的两项重要途径,但也存在着一 些问题基于此,理论分析审计全覆盖与现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内审 机构解决政府审计全覆盖思路  一、审计全覆盖的理论分析  29年3月5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人大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  “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李克强总理 213年底在听取审计  署工作汇报时提出,凡使用财政资金的单位和项目,都要接受审计监督,实现审计 全覆盖刘家义审计长在随后召开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要求,努力实现审计全覆 盖214年1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十重大问 题的决定》中提出,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十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 实行审计全覆盖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首次将审计全覆盖 写入政府文件。

      至此,政府审计迎来“全覆盖”时代  审计全覆盖两阶段整理21年至215年《审计署绩效报告》发现,审计历 年发展轨迹一直朝着审计全覆盖开展212年提出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 能,完善国家治理213年提出强化问责,从治理层面考虑问题  214年从促进 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创新上考虑审计全覆盖也是从国家治理层面出发,维护国家 经济安全  一阶段审计全覆盖之前,要求审计围绕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开 展;方法上强调查处重大违法违纪问题作为突破口;从体制机制上发现与分析问题, 发挥免疫系统功能  二阶段倡导审计全覆盖214年审计长在绩效报告中提到,“由单纯的局 部审计向全覆盖审计转变”,“有深度、有重点、有步骤、有成效地推进审计全覆 盖”,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面面俱到,要逐步展开,要有效果,逐步开展而来审计 范围为公共资金、国有资产与国有资源,以及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审计方法上, 214年还要求从体制机制揭示问题,反映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与风险, 215年  提出要追究个人履职责任,可见与之前审计方法的不同之虚在于,更注重经济责任 审计,并以此带动审计全覆盖目标方面,提出与经济责任审计相衔接的“促进党 风廉政建设”,与政策落实相对应的“推动制度创新”,与国家安全相配套的“维 护国家经济安全”,最终达到“完善国家治理”,可见全覆盖最终目的是完善国家 治理,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

        审计全覆盖的理论与可行性分析  审计全覆盖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审计理念的自然延伸科学  发展观要求审计理念、方法与手段必须与时俱进,而审计全覆盖正好能够与此 相适应,无论从全国或全省,或全局与局部,必须全面了解与掌握被审计单位情 况,才能提出好的建议与方法,供领导层参考  与新公共管理理论相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尽可能退出市 场,减少市场十预,放手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从体制机制”完善国家治理,审 计可以通过提出改进与完善体制机制,为完善国家治理机制服务  审计实务历史发展的自然延伸在解决真实性审计、合规合法性审计、绩效 审计之后,一些审计手段与方法日臻成熟,审计与被审计方对此都非常了解,为此  需要更多新的思路与想法激励审计人员更新思路,打开新局面,因而审计全覆盖适 应这一新的形势  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与区块链在审计领域的应用,为审计全覆盖 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如区块链的应用,更好解决了信任问题,原来的函证现 在变得更加简单方便,与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连接更加便利,查核信息更加方便, 原来无法全面审计的财务信息现在成为可能  二、审计全覆盖成就与待改进情况分析  成就。

      215年审计署在仅比审计全覆盖之前 213年增加165人的情况下,从 214年开始实施审计全覆盖两年以来,取得显著成就  审计了更多单位214年比之前212、213年分别增长% %而215年审 计单位包括延伸审计单位达到 9个,为214年的倍  、215年与之前相比,可用货币量化成果增长速度较快 21至215年促进  增收节支金额环比增长分别为-%、% %购%逐年增长如果将215年与实施 全覆盖之前的213年相比,增长%尤其显著214、215年人均成果为947万 元、168万元,分别是全覆盖之前 212年的倍、2倍214、215年投入与产出 比达到1:256、1:26 , 213年8至9月审计署组织的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中,审 计人员投入产出比为1:1339212年11月至213年3月,审计署组织城镇保障 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中,审计署投入 726人 投入产出比为1:1573而根据相关 网站公布的数据,21、211年英国同比为1:11、1:13,日本为1:81、1:26,美 国为1:1、1:82,就美国而言,即使到 215、216年同比也仅为1:134、 1:112,增长幅度不大审计署的投入与产出是西方国家最高的美国审计署的 2倍  多。

      可见,审计署的成果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关注问题查处与落实整改两个领域,不可量化成果也显著增加,并不断拓展 新的审计领域从215年开始促进新开工与完工项目1862,取消行政审批与收费  486项;移送问题线索95项,为213年的2倍多,还首次公布涉及人员55个; 推动整改措施263项,与213年比增加%审计全覆盖以来,所提出的改进建议越 来越多,如215年提出156条  待改进情况分析  审计全覆盖理解存在一些偏差一些审计人员将其理解为审计单位的覆盖 率,并将其作为考核指标审计全覆盖应当是审计工作  前期准备、实施方案、现场审计、审计报告与落实整改等审计全链条的覆盖  一是从审计内容上看,对财政一级预算单位的全覆盖,以及对所有财政资金的全覆 盖;二是从审计深度上看,全覆盖是有深度的覆盖,不是浅显的、表面上的覆盖, 而是要对每个项目都审深审透;三是从审计方式上看,全覆盖是有重点的审计,围 绕党和政府的核心工作,全面掌握有关领域的整体情况,针对主要矛盾 ;四是从审  计成效上看,在落实监督范围“广”的同时,也要加强工作的深、准、透、实,既 要保证数量,还要保证质量它是原有审计的继承与发展,针对的是审计查处的力 度、方式与方法。

        被审计单位覆盖率不高严畅统计,28年至212年审计署预算执行审计 中央一级预算单位分别为54、56、53、49和57个,易除重复审计的审计对象,5 年来共审计单位11个,占全部167个中央一级预算单位的%邹小平发现每年审 计的中央一级预算单位不足13215年审计44个中央部门以国有资产监督管 理委员会网站上公布的112家非金融机构央企来看,214年审计14户,215年 1户,至少需要1年才能轮审一遍,远未达到全覆盖程度  审计资金未达到全覆盖我国政府规模较大,机构和公职人员数量庞大,每 年政府支出总量超过2多万亿元,高达同期GDP勺4恕上徐薇统计,截至 213年底,118家中央政府直届企业资产总额达到 35万亿元,并没有全部审计  尤其是境外经营单位资产在资产总额中占比咐算,央企境外资产总额已超过万亿 元除国家审计署境外审计司开展过少量对央企驻港机构的延伸审计外,境外资产  基本上没有进行审计  审计报告未能全覆盖式披露除了涉及国家机密的报告,审计报告都应当详 尽披露审计署的审计报告披露已经相当充分,但是还存在改进空间从 21年 开始,审计署绩效报告,每年的贞码分别是 39、52、4、42、35、47,最多为 211年的52贞。

      美国的绩效报告215年为156,216年146,贞码增多, 包含的信息自然更丰富,尤其他们还披露了具体的审计报告信息,而我国未披露  有的地方审计机关公告中,对问题资金的整改情况表述,只是用文字简单阐述,表  明“对问题均已采取或正在采取措施纠正、整改”,未列示具体的整改金额和比例 有的列示了部分整改金额,但与应整改的违规资金总额、项目等没有对应关系,使 读者很难了解整改落实的程度与真正的效果  审计整改落实难以全覆盖审计难,审计整改更难” 21年新的《国家  审计准则》正式出现“审计整改”的提法,从 215年起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当面 听取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就重点情况专题询问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将  整改情况纳入督查办事项,健全责任追究机制但是陈洁统计发现, 2年至  27年整改比例最高的为%最低的为% 215年12月22日审计署公告,截至 215年1月底,14个省国税部门已补征税款亿元,中央部门已上缴资产出租出借 或处置收入亿元,其余资金正在继续活缴,地方非税收入方面,已补征亿元,其余 亿元已下发催缴通知或待评估后补征 216年12月23日审计署公告,截至216  年1月底,整改问题金额共计  15亿元,整改率为%有所提高。

      建议与意见的落实情况无法从相关资料中获 取整改率,估计也不可能达到白分之白可见审计整改尚未做到 1滁覆盖当  然,根据美国审计总署的报告,美国 211年至216年整改率分别为8% 8%  79% 78% 79% 73% 始终在8知右,也未达到1% 但是216年他们对议会 的及时回应达到94%非常及时  审计人员人数与素质不能完全适应全覆盖要求根据审计署绩效审计报告,  215年与211年相比,行政编制仅增加17人,事业编制增加62人,同期实际在 职人员增幅仅为% %行政满编率仅从%曾至%按照目前仅审计13左右被审单 位,至少需要增加一倍以上审计人员由于无法获取全国政府审计机关人员缺额, 估计会更大从年龄结构看,212年至215年,审计署41-5岁的黄金年龄减 少人数分别为7、9、51与54人,同期51岁以上增加人数分别为14、15、16、 17, 214年至215年51岁以上增加人数不足以弥补 41 — 5年龄段减少人数,说 明一些骨十力量离开审计机构,其吸引力有所下降尽管人数不多,但是对在职年 轻人才的职业生涯规划及招聘新员工形成巨大挑战,在全覆盖需要更多更好的高素 质人才条件下,这不能不说是现实问题。

        三、现有解决审计全覆盖的方法分析  为了破解现有审计全覆盖中人员不足问题,目前主要大力倡导购买审计服务、  借调下级审计人员与增加新员工三种方法  购买民间审计服务李克强总理 213年在审计署调研时提出  要求,探索建立政府购买审计服务机制,如可以和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建立联  系,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十八条提出,根据审计 项目实施需要,探索向社会购买审计服务 213年中央财政预算中划拨两亿元预  算资金用于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美国、英国、澳大利业等政府将公共服务外包给私 人部门已应用于多个领域,利用私人部门提供审计服务也成为了一贯做法由于政 府审计与民间审计要求不同,导致民间审计人才难以适应政府审计要求一是我国 政府审计全覆盖的内容与民间审计不一样,尤其是经济责任审计内容与民间审计方 法完全不一样,民间审计人员需要学习与培训,且人员难以固定,对审计难以长期  跟踪服务,每年更换不同人员需要重新学习,影响审计效率与质量二是民间审计  前十五强是从事证券业务资格事务所,除了 多家主板上市公司,还有1 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