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保定市里村中学2020年高二地理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
12页河北省保定市里村中学2020年高二地理月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3. 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 )①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 ②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 ③促进产业结构的转移 ④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34. 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②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③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 ④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参考答案:33. D 34. C33. 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展开,煤炭输出减少,可以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①对图中没有显示出煤炭产量的变化,②错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的相互关系和数量比例,结构讲调整或优化,不会转移从图中显示的生产结构看,山西省改变了过去以煤炭开采、输出为主的生产结构,对煤炭进行了深加工,长了产业链,增加了当地的收入,④对所以D正确A、B、C错误。
34. 从图中看,二氧化硫只是部分回收,没有实现废弃物的零排放,①错图中产业部门中煤炭的深加工,焦化、炼钢等会加剧温室气体排放,加重当地大气、水的污染,不会减缓气候变暖的趋势,②错山西黄土高原地区,位于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煤炭钢铁等重工业耗水量大,会加剧当地水资源短缺,④对故以C正确A、B、D错误2. 下面四幅图中等高距相等,读后回答下面小题:13. 关于四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地势均为东北高西南低 B. 反映的区域面积甲图最大C. 反映实际地形最详细的是丁 D. 甲图的比例尺是丙图的3倍14. 若把四图反映地区用同一比例尺绘图,则图幅面积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丁 B. 丙>甲>乙>丁C. 丁>乙>甲>丙 D. 丙>丁>甲>乙参考答案:13. C 14. B【13题详解】该图不能显示地势高低,A错误;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则表示的实际面积越小,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实际面积越大据图可知,丙图比例尺最小,反映的区域面积最大,B错误;丁图比例尺最大,内容最详细,C正确;甲图的比例尺是丙图的2.5倍,D错误14题详解】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则表示的实际面积越小,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实际面积越大。
图中比例尺大小关系为丙最小,丁最大;若把四图反映地区用同一比例尺绘图,则图幅面积从大到小排列为丙>甲>乙>丁,故选B3. 读下图,一艘由西向东航行的船经过P点,此时船员的影子长度为一天中最短据此回答7~8题7.该船经过P点时,北京时间是( ) A.10分40分 B.11时20分 C.12时40分 D.13时20分8.该船正进入( )A.麦哲伦海峡 B.莫桑比克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英吉利海峡参考答案:D C 略4. 右图1为世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图,据图回答1~4题1.人口增长模式决定于 ( ) A.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 B.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社会生产力C.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D.人口出生率、人口总数、社会生产力2.在a b c d四点中,能代表目前世界人口增长总体状况的是( )A.a B.b C.c D.d 3.“十五”计划中要求我国人口控制在13.3亿,我国应采取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A.a B.b C.c D.d4.近年来,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 )A.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D.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参考答案:C C D B5. 下图是“我国某盆地的局部地形剖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5-6题5.最适合形成天然绿洲的地带是( )A.① B.② C.③ D.④6.该区域河流水文特征是( )A.夏季流量小 B.补给以降水为主C.水量向下游增大 D.径流年际变化大参考答案:C D6. 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23. “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A. 自然植被改善 B. 风力侵蚀减弱C. 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D. 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24. “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A. 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B. 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C. 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 D. 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参考答案:23. C 24. D23.结合材料,在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根据图例读图分析,“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首先是地下水水位下降,所以附近的交错带的地下水流向绿洲区,C对根据材料,自然植被恶化,A错该地位于干旱区,生态环境退化,风力侵蚀增强,B错固定沙丘可能转为流动沙丘,D错24. “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D对。
森林消耗水量大,不适宜在荒漠区植树造林,A错在交错带生态环境恶化,不适宜发展灌溉农业,B错地下水是绿洲区的主要水源,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不现实,C错7. 读30N线附近四个地区简图(图1),回答5—7题5.①、②、③、④四城市气候特征相似的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6.关于图中四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为该国最大的城市和港口 B.②附近海域有著名渔场C.③为该国重要的金融中心 D.④所在地区有飓风灾害7.3月21日(春分日),当①地日出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半球仍处于3月20日 B.太阳位于②地的正东方向C.③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值 D.④地的区时为22∶00参考答案:C D D8. 澳大利亚地势低平地区,地下水位较高,盐分容易随地下水蒸发而上升到地表,造成盐碱危害科学家发现在南部小麦带盐渍化农田上种植一种根系发达、吸水性强的盐生灌木滨藜,3~4年后,土壤盐分明显降低,并可在盐生灌木行间种植大麦、燕麦等作物,发展畜牧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 图中M地土壤盐分含量最低时为该地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8. 种植滨藜能使土壤盐分明显降低的主要原因是A. 降低地下水位,吸收土壤盐分 B. 枝叶茂盛,减少土壤水分蒸发C. 增加大气降水,稀释土壤盐分 D. 根系较发达,增加土壤地下水参考答案:7. D 8. A7. 据图可知,M地处澳大利亚东南部,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多,土壤盐分含量最低。
故选D8. 据材料可知,滨藜是一种根系发达、吸水性强的盐生灌木,种植滨藜可以吸收大量地下水,降低地下水位,吸收土壤盐分,因此可降低土壤盐分9. 少儿抚养比是指某地区人口中少年儿童人口数(0~14岁)与劳动年龄人口数(15~64岁)之比,用以度量劳动力对少年儿童的负担程度,通常用百分比表示读图10(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示意图)和图11(人口年龄结构图),回答22-23题图10 图1122.从图10中可得出2006年我国少儿抚养比与1990年相比 ( ) A.减少了14.2% B.增加了7.9% C.减少了9.7% D.增加了14.2%23.图11中能反映2008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参考答案:A C10. 下表为七大洲面积资料,下列有关各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大洲代号①②③④⑤⑥⑦面积:万平方千米440010002400900180030001400 A.①大洲跨经度最多 B.③大洲临接四个大洋 C.赤道穿过⑤大洲的中部 D.⑦大洲淡水资源最丰富参考答案:D 11. 北京时间是( )A.东八区内120E的地方时 B.北京所在经线的地方时C.亚洲各国共同使用的时间 D.与世界时保持一致参考答案:A本题考查时区。
北京时间是指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中央经线120E的地方时,故A项正确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区域发展与地理条件、发展水平、经济区位、历史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并且表现为维持平衡的过程 B.粗放型的区域开发方式,以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生态环境的大范围破坏为代价,谋求地方经济在短期内的高速增长 C.只有到区域发展的后期,再生阶段的人地关系才是和谐的 D.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区域,区域是相对封闭的 参考答案:B解析: 区域开发初期,人口少,对环境影响小,人地关系基本协调;此后为了寻求发展,这种协调关系被打破,人类也可能在特殊阶段自觉打破这种平衡单纯片面抓地方经济在短期内的高速增长,以自然资源掠夺式开发和生态环境毁灭性破坏为代价,这时经济发展的利益被环境的污染或恶化冲淡,人地关系不和谐在高层次的发展阶段,区域是动态的暂时的相对的平衡,和区域外的各种联系会更为密切、广泛 13. 我国天然气最丰富的省区是A.新疆、山西、四川 B.新疆、甘肃、陕西C.新疆、青海、四川 D.青海、陕西、山西参考答案:C 略14. 读右图完成17~18题17.E处的一批物资要运到F处,走水路依次要经过:A.苏伊士运河、曼得海峡、霍尔木兹海峡B.苏伊士运河、土耳其海峡、霍尔木兹海峡C.红海、曼得海峡、土耳其海峡D.曼得海峡、马六甲海峡、波斯湾18.F地扩大种植业的决定性因素是:A.光照 B.热量 C.水源 D.土壤参考答案:17.A 18.C略15. 读山西省某地区工业增加值结构图,回答7~9题。
7.改革开放初期,该地区经济的核心是( )A.原料工业 。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