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水解(酸化)工艺.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501723020
  • 上传时间:2023-10-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7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水解(酸化)工艺水解(酸化)工艺属于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的改进型,适用于处理低浓度的 城市污水,它的水力停留时间为3~4小时,能在常温下正常运行,不产生沼气,流程 简化,并在基本不需要能耗的条件下对有机物进行降解,降低了造价和运行费用水解池内分污泥床区和清水层区,待处理污水以及滤池反冲洗时脱落的剩余微生 物膜由反应器底部进入池内,并通过带反射板的布水器与污泥床快速而均匀地混合 污泥床较厚,类似于过滤层,从而将进水中的颗粒物质与胶体物质迅速截留和吸附 由于污泥床内含有高浓度的兼性微生物,在池内缺氧条件下,被截留下来的有机物质 在大量水解—产酸菌的作用下,将不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溶解性物质,将大分子、难于 生物降解的物质转化为易于生物降解的物质(如有机酸类)经过水解后的污水的可生 化性进一步提高,通过清水区排出池外进入后续好氧系统进一步处理由于上述原因 以及水解酸化的污泥龄较长,所以在污水处理的同时,污泥得以稳定减容在水解酸 化池中,主要以兼性微生物为主,另含有部分甲烷菌水解酸化池中COD的降低,主 要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过程中吸收有机污染物作为营养物质,以及大分子物质降解为 有机酸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同时还包括硫酸盐的还原、氢气的产生及少量的甲烷化 过程等。

      总之,水解(酸化)工艺具有以下特点:1)在城市污水处理中,多功能的水解(酸化)池较功能专一的传统初沉池对各类 有机物的去除效率高,节能降耗以多功能的水解池取代功能专一的初沉池,水解(酸化)池对各类有机物的去除 率远远高于传统的初沉池,其 COD、BOD、SS 去除率分别达到 25-30%、15-25%、65-70%,从数量上降低了对后续处理构筑物的负荷水解池用较短的时间和较低的能耗完成了部分有机污染物的净化过程,使该组合工艺较常规工艺节能20%〜30%2) 污泥相对稳定水解(酸化)—曝气生物滤池工艺较常规工艺污泥量减少了 15〜30%,整个工艺 的剩余污泥最终从水解酸化池排出由于采用缺氧处理技术,在处理水的同时,也完 成了对部分污泥的减容处理,简化了传统处理工艺流程,同时水解(酸化)池内污泥 稳定,容易处理与处置3) 基建费用低,运转管理方便 水解(酸化)工艺基建费用较常规初沉池基建费用低,且不需要大量的水下设备维护, 处理效果稳定,管理方便水解酸化生物处理工艺出现于 20 世纪 80 年代该工艺不具有厌氧消化过程 中对环境条件严格要求,及降解速度较慢的甲烷发酵阶段,将系统控制在缺氧状 态下的水解酸化阶段。

      其原理是通过水解菌、产酸菌释放的酶促使水中难以生物降解 的大分子物质发生生物催化反应,具体表现为断链和水溶,微生物则利用水溶性底物 完成胞内生化反应,同时排出各种有机酸水解酸化过程能将废水中的非溶解态有机物截留并逐步转变为溶解态有机 物,一些难于生物降解大分子物质被转化为易于降解的小分子物质如有机酸等,从而 使废水的可生化性和降解速度大幅度提高,以利于后续好氧生物处理因此,后续的 好氧生物处理可在较短的水力停留时间内达到较高的COD去除率⑴ 水解池的启动通过调整水力停留时间利用水解、产酸与甲烷菌生长速度的不 同利用水的流动造成甲烷菌在反应器中难于繁殖的条件省去了气体回收部分⑵具有较好的抗有机负荷冲击能力⑶水解过程可改变污水中有机物形态及性质有利于后续好氧处理水解、产酸阶 段的产物主要为小分子的有机物,可生物降解性一般较好因此水解池可以改变原污 水的可生化性,从而减少反应时间和处理的能耗⑷对固体有机物的降解可减少污泥量,其功能于消化池一样工艺仅产生很少的 难厌氧降解的剩余污泥,故能实现污水、污泥同时处理,不需要经常加热的中温消化 池⑸池子不需要密闭,不需要搅拌器,不需要水、气、固三相分离器,降低了造价 和便于维护。

      ⑹由于反应控制在第二阶段完成前,出水无厌氧发酵的不良气味此废水的CODS度为3500mg/L且可生化性差,单纯依靠好氧生物处理,不仅能耗高、产生 大量污泥,而且处理后不能达标从技术和经济角度分析,在好氧生物处理设施前需先把非溶解 态有机物截留并逐步转变为溶解态有机物,把难于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污染物水解为易于生物降解 的小分子污染物,水解酸化正好实现了此功能,同时使废水的可生化性和降解速度大幅度提高, 使之后的好氧生化处理更容易、更彻底、去除有机物更完全传统的厌氧方法存在水力停留时间长、有机负荷低、工艺复杂、投资过大等缺点水解酸化 生物处理工艺出现于 20世纪 80年代该工艺不存在厌氧消化过程中对环境条件的严格要求及降 解速度较慢的甲烷发酵阶段,将系统控制在缺氧状态下的水解酸化阶段其原理是通过水解菌、 产酸菌释放的酶促使水中难以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质发生生物催化反应,具体表现为断链和水溶, 微生物则利用水溶性底物完成细胞内生化反应,同时排出各种有机酸本方案我们用水解酸化工艺,在水解酸化池中挂上膜,这样既节省占地、又节省投资、管理方便、运行费用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