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工艺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大纲.docx
226页课 程 教 学 大 纲(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沈阳化工学院教务处编2007年9月目 录《无机与分析化学B》课程教学大纲 1《有机化学AI》课程教学大纲 15《有机化学AⅡ》课程教学大纲 27《物理化学AI》课程教学大纲 37《物理化学AII》课程教学大纲 48《线性代数》课程教学大纲 5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大纲 57《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课程教学大纲 61《化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65《电工学》课程教学大纲 71《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77《化工原理I》课程教学大纲 83《化工原理II》课程教学大纲 87《化工热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90《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95《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英语I》课程教学大纲 100《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英语II》课程教学大纲 102《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英语III》课程教学大纲 105《化学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108《化工分离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113《化工传递过程》课程教学大纲 117《化工系统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121《化工数学》课程教学大纲 125《无机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128《有机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136《石油炼制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139《催化剂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144《催化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149《催化剂制备与表征》课程教学大纲 153《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大纲 157《化工环境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164《化工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173《化工计算》课程教学大纲 178《新药研究与开发》课程教学大纲 181《化工安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184《相图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190《石油产品及其添加剂》教学大纲 193《无机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197《精细有机合成化学与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207《化工新型分离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213《生物化学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217《化工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221《无机与分析化学B》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编号:1213064001 课程计划学时:72 学分:4.5课程简介《无机及分析》化学是我校化工、制药等工艺类专业的第一门化学方面的重要基础课。
是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融为一体,组成一个新的教学体系,其任务是运用化学原理和物质结构知识来探讨元素及化合物的基本性质,鉴定物质的化学成分及测定各成分的含量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一是承担在中学与大学的化学学习上起的桥梁作用,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和掌握学习化学的科学方法;二是通过分析化学基本原理和测定方法的学习,使学生准确树立量的概念,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掌握有关的科学实验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一、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章 绪论(1学时)第一节 化学发展史 本节要求了解化学发展史(考核概率0%)1 古代化学2 近代化学的萌芽3 化学的现状态第二节 化学学科的分支 本节要求了解化学学科的分支(考核概率0%)第三节 研究化学的方法 本节要求了解化学的方法(考核概率0%)1 离开实验就没有发现2 细致观察是成功的基础3 实验手段的不断进步是化学发展的关键第三章 化学平衡(1学时)教学重点:化学平衡的特征平衡常数表达式的写法教学难点:平衡常数表达式的写法第一节 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和化学平衡 本节要求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考核概率50%)。
掌握化学平衡的特征(考核概率60%)第二节 平衡常数1 平衡常数与化学反应的程度 本节要求了解平衡常数与化学反应的程度(考核概率10%)第三节 化学平衡的移动本节要求理解浓度、压强及温度对平衡的影响(考核概率40%)理解平衡常数表达式的写法(考核概率30%) 本章用CAI课件向学生讲授相关知识点,并采用习题集做辅助资料,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章重点内容第四章 化学反应速率(1学时)教学重点:活化能和活化分子的概念解释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质量作用定律和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式教学难点:质量作用定律和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式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及其表示方法 本节要求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及表示方法(考核概率40%)第二节 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本节要求了解碰撞理论(考核概率10%)理解活化能和活化分子的概念(考核概率20%)掌握过渡状态理论(考核概率50%)1 碰撞理论2 过渡状态理论 1 活化配合物 2 反映历程-势能图 第三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本节要求理解用活化能和活化分子的概念说明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考核概率50%)。
掌握质量作用定律(考核概率50%)1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 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2 反应分子数与反应级数3 速率常数2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3 催化剂的选择 本章用CAI课件向学生讲授相关知识点,并采用习题集做辅助资料,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章重点内容第五章 原子结构(7学时)教学重点:波函数和原子轨道、电子云和概率密度四个量子数的意义以及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鲍林的轨道填充顺序图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规律教学难点:鲍林的轨道填充顺序图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第一节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本节要求了解氢光谱,核外电子运动的能量量子化特征,核外电子运动的波粒二象性特征(考核概率5%)理解波函数和原子轨道、电子云和概率密度,s、p、d波函数和电子云的角度分布示意图(考核概率60%)掌握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以及对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的描述(考核概率70%)1 氢光谱和玻尔理论 1 氢光谱 2 玻尔理论2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1 光的波粒二象性 2 电子的波粒二象性 3 海森堡测不准原理3 波函数和原子轨道 1 薛定谔方程——微粒的波动方程 2 波函数和原子轨道4 概率密度和电子云 1 电子云的概念 2 概率密度和电子云 3 概率密度分布的几种表示方法5 波函数的空间图像 1 径向分布 2 角度分布6 四个量子数 1 主量子数 2 角量子数 3 磁量子数 4 自旋量子数第二节 核外电子的排布和元素周期系 本节要求掌握鲍林的轨道填充顺序图(考核概率20%)。
掌握核外电子排布原则并能写出一般常见元素的电子构型,掌握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其原子电子构型的关系,掌握元素周期表的分区、周期及族的结构(考核概率80%)1 多电子原子的能级 1 鲍林的原子轨道近似能级图2 核外电子的排布的原则 1 能量最低原理 2 泡利原理 3 洪特规则3 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和元素周期系 1 原子的电子层结构 2 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元素的分区 3 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周期的关系 4 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族的关系第三节 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本节要求理解电离能、电子亲合能、元素电负性等概念的意义及它们与原子结构的关系(考核概率30%)1 原子半径2 电离能3 电子亲和能4 元素的电负性 本章用CAI课件向学生讲授相关知识点,并采用习题集做辅助资料,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章重点内容第六章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7学时)教学重点:共价键的形成、类型及特征杂化轨道理论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分子间力和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教学难点:共价键的形成、类型及特征杂化轨道理论第一节 离子键 本节要求了解离子键的形成、特点、特征(考核概率10%)。
掌握晶格能的概念(考核概率50%)1 离子键的形成2 离子键的特点3 离子的特征4 晶格能第二节 共价键 本节要求掌握价键理论的基本观点,成键特点及成键类型(考核概率60%)掌握杂化轨道理论的基本内容(考核概率60%)1 价键理论2 杂化轨道理论第三节 晶体的基本类型本节要求了解晶体的基本类型(考核概率10%)1 晶体的基本类型第四节 金属键理论(自阅) 本节要求了解金属键理论(考核概率0%)第五节 分子间作用力 本节要求了解分子偶极矩的概念并能用分子偶极矩的概念判断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考核概率60%)了解键长、键角、键的极性(考核概率20%)理解氢键的形成条件、氢键的特点(考核概率40%)理解离子的极化作用(考核概率20%)掌握分子间作用力(考核概率70%)1 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2 分子间作用力3 离子的极化4 氢键 本章用CAI课件向学生讲授相关知识点,并采用习题集做辅助资料,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章重点内容第七章 定量分析概论(6学时)本章重点:滴定反应的条件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方法基准物概念滴定、终点、等当点、标准溶液、指示剂、滴定误差、物质的量、物质的量的浓度、滴定度等概念。
误差的来源、分类及减免方法准确度、误差、精密度、偏差、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绝对偏差和相对偏差、系统误差、偶然误差、过失误差、有效数字等基本概念有效数字的演算规则,准确处理有效数字平均偏差、标准偏差的计算可疑数据的取舍教学难点:滴定度概念基准物质的概念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的区别有效数字位数的判断,有效数字的演算规则,准确处理有效数字 滴定分析的计算第一节 概述本节要求了解分析方法的分类,定量分析过程,定量分析结果的表示考核概率10%)1 分析方法的分类 1 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 2 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 3 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 4 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和微量分析 5 例行分析和仲裁分析2 定量分析过程 1 取样 2 试样的分解 3 测定 4 计算分析结果3 定量分析结果表示 1 待测组分的化学表示形式 2 待测组分含量的表示方法 3 气体试样第二节 滴定分析本节要求了解滴定分析方法的分类(考核概率10%)理解滴定反应的条件,理解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方法,理解基准物概念(考核概率50%)掌握滴定、终点、等当点、标准溶液、指示剂、滴定误差、物质的量、物质的量的浓度、滴定度等概念(考核概率40%)。
1 滴定分析概述2 滴定分析法的分类与滴定反应的条件3 标准溶液4 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 1 物质的量浓度 2 滴定度第三节 试样的采用和制备 本节要求了解取样的基本原则,试样的采用和制备以及试样的分解(考核概率5%)1 取样的基本原则2 取样操作方法 3 湿存水的处理第四节 试样的分解 本节要求了解湿法分析中选择溶剂的原则(考核概率0%)第五节 活度与活度系数(自阅)第六节 实验误差与有效数字 本节要求理解误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