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语文617答案.doc
7页七年级语文期末复习617参考答案一、根据提示默写1. 《题破山寺后禅院》写出了禅院幽静的环境,以及这幽景给人生的启示的句子: , 2.杜甫《登岳阳楼》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的诗句是: , 3. 虞世南的《蝉》借蝉抒写做官做人应该立身高处,品行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的句子是: , 4.《孤雁》中诗人杜甫以雁自比,表现了他孤凄忧虑的羁旅之情的句子是 , 5.《木兰诗》中写木兰矫健雄姿的诗句:“ , 写边塞夜景表现军旅的苦寒生活的句子:“ , 。
写战争的激烈悲壮的诗句:“ , 6.白居易《观刈麦》表明劳作艰辛的诗句:“ , 从侧面表现农民劳动繁忙的句子:“ , 7.辛弃疾《破阵子》写战斗场面的诗句:“ , 抒发词人一生中的事业与抱负的句子是“ , 8.《使至塞上》写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景象的诗句:“ , 暗示诗人因为受到排挤而激愤和抑郁的内心的句子:“ , 9.崔颢《黄鹤楼》颈联是“ , 表达人们吊古思乡情怀的诗句:“ , 10. 陶渊明《归田园居》表明隐居之地和劳动结果的诗句:“ , 。
写辛勤劳动的心情和感受的诗句:“ , 反映劳作艰辛,但躬耕田园的志向不改,表达作者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句子: ,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2013年9月28日是孔子dàn chén ( )之日,首届“全球华人中华经典诵读日”活动正式启动本届活动zōng zhǐ( )为 A 祭拜圣贤, B 文脉;hóng yáng( )美德,传承文明;诵读经典,提升素养; C 力量,共筑梦想 1.根据拼音在括号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2.在横线A处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1分) A处应填: 3. 根据文意,分别填入B处和C处横线上的两个词语是 和 备选词语:凝聚、承继)(2分)4. 光明中学准备举行“中华经典诵读”系列活动请你参加6分)(1)请结合活动主题拟写一则标语悬挂在活动现场。
2分) (2)学校“青苗文学社”准备邀请著名古典文学教授吴锦先生于5月4日上午9点来校作一场关于“弘扬中华文化传统”的讲座请你以文学社的名义拟写一份请柬2分)(3)《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也是儒家文化的经典之作请你根据《〈论语〉八则》的相关内容以及自己对它的了解,为《论语》一书向全校同学写一段阅读推荐语80字左右) 1.(3分)诞辰 宗旨 弘扬 2.(1分) :(“冒号”)或——(破折号)3.(2分)B承继 C凝聚4.(6分)(1)(2分)示例:诵读中华经典,提升文化素养(要求:结合活动主题,语言简洁明了) (2)(2分)(内容1分,格式1分;注意落款日期务必要早于5月4日) 请 柬尊敬的吴锦教授:我社邀请您于5月4日上午9点来校作一场关于“弘扬中华文化传统”的讲座,敬请届时拨冗指导。
光明中学青苗文学社 2014年4月25日(3)(2分)示例:它是人们敬奉的经典,它是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它用油墨之香,承载着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它是智慧的化身,一个个生动的字符蕴含着古老的力量让我们一起在《论语》中洗涤我们的心灵吧!(要求:地位或价值1分,语言1分)三、文言文阅读晏殊初仕晏元献公为童子时,张文节荐之于朝廷,召之阙下①,适值御试进士,便令公就试公一见试题,曰:“臣十日前已作此赋,有赋草尚在,乞别命题上极爱其不隐及为馆职,时天下无事,许臣僚择胜燕饮②当时侍从文馆士大夫,各为燕集③,以至市楼酒肆,往往皆供帐为游息之地公是时贫甚,不能出,独家居,与昆弟讲习一日选东宫官,忽自中批除④晏殊执政莫谕所因,次日进复,上谕之曰:“近闻馆阁臣僚无不嬉游燕赏,弥日继夕惟殊杜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公既受命,得对,上面谕除授之意公语言质野,则曰:“臣非不乐燕游者,直以贫,无可为之臣若有钱,亦须往,但无钱不能出耳。
上益嘉其诚实知事君体,眷注日深仁宗朝,卒至大用节选自《梦溪笔谈》,有删改)【注】①阙下:殿下②择胜燕饮:择胜景之处宴饮③各为燕集:各自宴饮欢会④批除:御点上任1. 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上 极 爱 其 不 隐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⑴适值御试进士( ) ⑵公是时贫甚( )⑶上益嘉其诚实( ) ⑷卒至大用(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臣非不乐燕游者,直以贫,无可为之 4. 选文通过 、 两件事来刻画晏殊的形象2 分) 5.同为写人的记叙文,选文与《赵普》一文在人物描写方法和人物性格特点上有明显不同,请作比较分析4分)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8.(2分)上/ 极 爱/其 不 隐9.(4分)①正值、正逢、适逢、恰好 ②这 ③更加 ④最终10.(4分)我并非不喜欢宴游玩乐,只是因为家里贫穷,没有钱可以做这些事11.(4分)晏殊不隐瞒自己曾经做过试题,请求另出题;受命后老实说出不能去宴游的原因12.(4分)选文主要用语言描写,写出了人物的质朴、诚实、谨慎、忠厚;《赵普》主要用动作描写,写出了人物的耿直、刚毅三、散文阅读萧萧池塘暮最早知道“池塘”二字为何含义,源于一副残对:烟锁池塘柳在老家陈坊,池塘都叫塘,每一口塘都有一个朗朗上口的名字:锅底塘、门口塘、养鱼塘、莲花塘、青山塘……它就像是村里人共有的孩子,每一声对塘的呼唤,经风吹都能传到塘的耳朵里水草轻摇,青蛙鸣叫,蜻蜓风舞,燕子贴水,波光荡漾,都是池塘的应答和故乡的其他风物一样,池塘是极通人性的,年年岁岁见证着村人的喜忧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一阵村风暖,池塘岸边各色水草倒挂而长,一根根亲水而去,犹如一串串清脆玉润的珠帘,将蓄满春水的池塘装饰得如梦如幻。
蓄积了一冬的力气,妇女们挽起衣袖,在抽枝长叶的青柳下,浣纱洗衣池塘中央,开始脱毛的水鸭在和煦的阳光下畅游,荡起层层涟漪鸭儿不时地“呱呱”乱叫,声音在池塘上空回荡远处聆听,像是柳树深处发出来似的,訇訇然,如乐一般美妙春江水暖鸭先知”,那一声声呱啼,应是报春的讯息吧!最热闹的要数夜里,无数青蛙齐鸣,叫醒暗夜,那是临产前的阵痛,更是即将身为父母的幸福欢唱青蛙鸣春,是江南池塘不朽的胜景夏日的池塘是孩子们的世界太阳还在半山腰,孩子们就在池塘里玩耍了在岸上一个猛扎,静静的池塘便溅起灿烂的水花孩子们排成队列,挨个儿跳水,珠圆白嫩的颗颗水滴飞入浓密的柳荫里,打得青叶脆响,像是一场急雨孩子们玩腻了,就在厚厚的泥层里摸螺蛳,在水草里抓鱼夜幕降临,他们用旧衣服一裹,满载而归农人在月满中天时分才收工,钻入池塘,洗去一天的尘与汗,洗去一天的疲劳人在水里,话农桑,谈天气,是再惬意不过的事了池塘在一拨又一拨人的折腾下,泥沙翻涌,浑黄浊黑经过一夜的沉淀,它一早又澄澈清冽,一眼就看得见水里的游鱼,厚软的肥泥,以及泥上的走蚌和挪动的螺蛳池塘静默、博大,容纳故乡人身上所有的灰土污垢,而它自己永远是碧澄如镜秋来水瘦,池塘花容失色,只剩寥寥一些残水,像是哭干了眼泪的小妇人的杏眼。
但它依然接纳万物,吐故纳新,洁净如初农人依然来塘里洗澡,一天胜过一天地喊:“啊,水好凉呀!”故乡的秋天,在这一声声水凉的叫喊中,悄悄地不为人知地到来水凉好个秋冬天,村里以鱼闹年,以祈年年有余每到年终,我们村前村后的池塘都要抽放积蓄了一年的水一群人赤足在冰冷的泥中捉鱼,笑声在空旷辽远的上空久久回荡他们不怕冷,俗话说,鱼头上藏了三点火!见了冒火的鱼,还有谁怕寒冷呢?一筐又一筐的肥鱼小虾壮螺蛳从塘里往岸上挑,笑声随之在岸上塘里一阵一阵炸响池塘鲜活了四季,更鲜活在所有子民的记忆里而今,再寻如此池塘,也许只有在梦里吧!岁月在风里萧萧如秋木,池塘在现代的作用下,萧萧至迟暮回到陈坊,池塘触目惊心:锅底塘已被人填平,在上面盖了两层楼房,粗粝的土砖和硬冷的水泥在绿树旁狰狞着;门口塘已被淤泥壅塞,深处没不了8岁小孩,跳水已是不可能了,及至深秋,不用抽放,水就只剩一线了;养鱼塘里没有鱼也没有水,长满肥美杂草,牛可以在上面行走了;莲花塘深居田畈①一侧,早已没有了莲花,还算清澈的残水里,漂浮着各式各样的塑料袋、农药瓶,难以让目光停留半秒;青山塘已不存在,被房子取代了……我固执地认为,故乡年年难逃的水患与池塘迟暮有关。
如果每年有人罱塘②,如果池塘还鲜活劲道,雨水可以蓄积在里面,何以在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