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市锦绣育才教育科技集团2024届八上数学期末复习检测试题附答案.doc
19页杭州市锦绣育才教育科技集团2024届八上数学期末复习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一组数据:,若增加一个数据,则下列统计量中,发生改变的是( )A.方差 B.众数 C.中位数 D.平均数2.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是( ).A. B. C. D.3.王老师对本班40名学生的血型作了统计,列出如下的统计表,则本班A型血的人数是()组别A型B型C型O型频率0.40.350.10.15A.16人 B.14人 C.4人 D.6人4.张老师和李老师同时从学校出发,步行15千米去县城购买书籍,张老师比李老师每小时多走1千米,结果比李老师早到半小时,两位老师每小时各走多少千米?设李老师每小时走x千米,依题意,得到的方程是( )A. B. C. D.5.如图,△ABC的一角被墨水污了,但小明很快就画出跟原来一样的图形,他所用定理是( )A.SAS B.SSS C.ASA D.HL6.对称现象无处不在,请你观察下面的四个图形,它们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其中,可以看作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7.在的方格中涂有阴影图形,下列阴影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8.角平分线的作法(尺规作图)①以点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A、OB于C、D两点;②分别以C、D为圆心,大于CD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③过点P作射线OP,射线OP即为所求.角平分线的作法依据的是( )A.SSS B.SAS C.AAS D.ASA9.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2xy3)2=4x2y5 B.(﹣2x+1)(﹣1﹣2x)=4x2﹣1C.(x﹣2y)2=x2﹣2xy+4y2 D.(a﹣b)(a+c)=a2﹣bc10.如图所示,在中,是边上的中线,,,,则的值为( )A.3 B.4 C.5 D.611.如图1,点F从菱形ABCD的顶点A出发,沿A→D→B以1cm/s的速度匀速运动到点B,图2是点F运动时,△FBC的面积y(cm2)随时间x(s)变化的关系图象,则a的值为( )A. B.2 C. D.212.一组数据3、-2、0、1、4的中位数是( )A.0 B.1 C.-2 D.4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13.如图,在△ABC中,∠ACB=90°,∠BAC=40°,在直线AC上找点P,使△ABP是等腰三角形,则∠APB的度数为____________.14.某校规定:学生的单科学期综合成绩是由平时、期中和期末三项成绩按3∶3∶4的比例计算所得.已知某学生本学期数学的平时、期中和期末成绩分别是90分、90分和95分,那么他本学期数学学期综合成绩是__________分15.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则其顶角为________.16.若实数满足,且恰好是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则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_____.17.如图,等边的边长为2,则点B的坐标为_____.18.已知:如图,、都是等腰三角形,且,,,、相交于点,点、分别是线段、的中点.以下4个结论:①;②;③是等边三角形;④连,则平分以上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把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上)三、解答题(共78分)19.(8分)如图,四边形ABCD的顶点坐标为A(—5,1),B(—1,1), C(—1,6),D(—5,4),请作出四边形ABCD关于x轴及y轴的对称图形,并写出坐标.20.(8分)已知,与成反比例,与成正比例,且当时,,.求关于 的函数解析式.21.(8分)解方程:解下列方程组(1)(2)22.(10分)如图,在正五边形ABCDE中,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分别按下列要求作图。
1)在图1中,画出过点A的正五边形的对称轴;(2)在图2中,画出一个以点C为顶点的720的角.23.(10分)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1)求证: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若△ABC的两边AB、AC的长是方程的两个实数根,第三边BC的长为1.当△ABC是等腰三角形时,求k的值24.(10分)某地农民一直保持着冬种油菜的习惯,利用农闲冬种一季油菜该地农业部门对2017年的油菜籽的生产成本、市场价格、种植面积和产量等进行了统计,并绘制了如下的统计表与统计图(如图): 请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种植每亩油菜所需种子的成本是多少元?(2)农民冬种油菜每亩获利多少元?(3)2017年该地全县农民冬种油菜的总获利是多少元?(结果用科学记数法表示).25.(12分)如图,正方形是由两个小正方形和两个小长方形组成的,根据图形解答下列问题:(1)请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表示正方形的面积,并写成一个等式;(2)运用(1)中的等式,解决以下问题:①已知,,求的值;②已知,,求的值.26.甲、乙两人分别从距离目的地6千米和1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甲、乙的速度比是3:4,结果甲比乙提前20分钟到达目的地,求甲、乙的速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A【分析】依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定义和公式求解即可.【题目详解】解:A、原来数据的方差= [(0-2)2+(1-2)2+2×(2-2)2+(3-2)2+(4-2)2]=,添加数字2后的方差= [(0-2)2+(1-2)2+3×(2-2)2+(3-2)2+(4-2)2]=,故方差发生了改变;B、原来数据的众数是2,添加数字2后众数仍为2,故B与要求不符;C、原来数据的中位数是2,添加数字2后中位数仍为2,故C与要求不符;D、原来数据的平均数是2,添加数字2后平均数仍为2,故D与要求不符;故选A.【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众数、中位数、方差、平均数,熟练掌握相关概念和公式是解题的关键.2、A【分析】根据实数的性质即可依次判断.【题目详解】A. ,正确; B. ,故错误; C. ,故错误; D. ,故错误,故选A.【题目点拨】此题主要考查实数的化简,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实数的性质.3、A【解题分析】根据频数、频率和总量的关系:频数=总量×频率,得本班A型血的人数是:40×0.4 =16(人).故选A.4、B【解题分析】设小李每小时走x千米,则小张每小时走(x+1)千米,根据题意可得等量关系:小李所用时间-小张所用时间=半小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即可.【题目详解】解:设小李每小时走x千米,依题意得:故选B.【题目点拨】此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5、C【分析】根据现有的边和角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即可得到答案.【题目详解】根据题意可知,都是已知的,所以利用ASA可以得到△ABC的全等三角形,从而就可画出跟原来一样的图形.故选:C.【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6、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这时,我们也可以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题目详解】解:4个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故选D.【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定义.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7、D【解题分析】直接利用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判断得出即可.【题目详解】解:A.是轴对称图形, 不合题意;B.是轴对称图形,不合题意;C.是轴对称图形,不合题意;D. 不是轴对称图形, 符合题意;故选:D.【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8、A【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作法步骤,连接CP、DP,由作图可证△OCP≌△ODP,则∠COP=∠DOP,而证明△OCP≌△ODP的条件就是作图的依据.【题目详解】解:如下图所示:连接CP、DP在△OCP与△ODP中,由作图可知:∴△OCP≌△ODP(SSS)故选:A.【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求证过程,从角平分线的作法中寻找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9、B【解题分析】试题解析:A、结果是 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结果是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结果是 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结果是,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10、B【分析】首先过点A作AE⊥BC,交CB的延长线于E,由AE⊥BC,DB⊥BC,得出AE∥BD,由中位线的性质得出BC=BE,然后由∠ABC=120°,得出∠ABE=60°,∠BAE=30°,AB=2BE=2BC,即可得解.【题目详解】过点A作AE⊥BC,交CB的延长线于E,如图所示:∵AE⊥BC,DB⊥BC,∴AE∥BD,∵AD=CD,∴BD是△ACE的中位线,∴BC=BE,∵∠ABC=120°,∴∠ABE=60°,∴∠BAE=30°,∴AB=2BE=2BC,∵∴BC=4故答案为B.【题目点拨】此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以及中位线的性质、特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即可解题.11、C【分析】通过分析图象,点F从点A到D用as,此时,△FBC的面积为a,依此可求菱形的高DE,再由图象可知,BD=,应用两次勾股定理分别求BE和a.【题目详解】过点D作DE⊥BC于点E.由图象可知,点F由点A到点D用时为as,△FBC的面积为acm1..∴AD=a.∴DE•AD=a.∴DE=1.当点F从D到B时,用s.∴BD=.Rt△DBE中,BE=,∵四边形ABCD是菱形,∴EC=a-1,DC=a,Rt△DEC中,a1=11+(a-1)1.解得a=.故选C.【题目点拨】本题综合考查了菱形性质和一次函数图象性质,解答过程中要注意函数图象变化与动点位置之间的关系.12、B【分析】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重新排列后为-2、 0、1、3、4;最中间的那个数1即中位数.【题目详解】解: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重新排列后为-2、 0、1、3、4;最中间的那个数1即中位数.故选:B【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中位数的意义,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13、20°或40°或70°或100°【题目详解】解:在Rt△ABC中,∠C=90°,∠A=40°,分四种情况讨论:①当AB=BP1时,∠BAP1=∠BP1A=40°;②当AB=AP3时,∠ABP3=∠AP3B=∠BAC=×40°=20°;③当AB=AP4时,∠ABP4=∠AP4B=×(180°﹣40°)=70°;④当AP2=BP2时,∠BAP2=∠ABP2,∴∠AP2B=1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