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福建省東北部沿海土地生態適宜性分析.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26084623
  • 上传时间:2021-12-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6.18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福建省東北部沿海土地生態適宜性分析[摘要]以福建省東北部一項目區為例,說明瞭土地生態適宜性分析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中的作用[關鍵詞]土地生態適宜性環境影響評價福建省東北部沿海地區地理位置、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 隨著溫福高鐵的通車,滬、浙資本的大量引入、土地成片開發的 不斷發展,隨之出現瞭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如土地資源浪費和 退化嚴重,非農業用地占用大量良田,耕地銳減,人地矛盾日趨 突出等土地是自然諸要素相互依賴和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種自然 資源,也是人們進行工、農、園、林業生產的基礎不同類型的 土地具有不同的特征,其生產力和利用的適宜性各不相同隨著各項開發活動的迅速發展,現階段對土地的需求日益加 重,現有的可開發土地已不能滿足長期發展的需要但如果對所 要開發的土地及整個自然環境認識不清,忽略其自然環境的承受 能力以及土地使用的適宜性過度開發將導致自然災害的發生、 生態系統的破壞等嚴重的生態環境負效應所以要科學、合理的 開發使用土地資源,就應該對土地進行生態適宜性分析土地的 生態適宜性分析是規劃環境影響評價中資源與承載力分析的一 部分生態適宜性主要考慮開發區域內各個不同使用功能的土地 排序位置是否合理,是否遵循生態優化排序的規律1 土地生態適宜性分析方法土地生態適宜性分析方法現己推出瞭很多種。

      常用的一些方 法有地圖重疊法、因子加權評分法和生態因子組合法等地圖重疊法是一種形象直觀的方法,可以將社會、自然環境 等不同量綱的因子進行綜合系統分析因子加權評分法的基木原理與地圖重疊法的原理相似加權 求和的方法克服瞭地圖重疊法中等權相加的缺點以及地圖重疊 法中的繁瑣的照相制圖過程生態因子組合法可以分為層次組合法和非層次組合法層次 組合法首先用一組組合因子去判斷土地的適宜度等級然後將這 組因子看作一個獨立的新因子與其他因子進行組合判斷土地的 適宜度這種按一定層次組合的方法便是層次組合法相反則為 非層次組合法顯然非層次組合法適用判斷因子較少的情況當 因子過多時,采用層次組合法要方便得多2項目區概況本文所指的項目區位於福建東北部項目所在區域面臨東海, 背靠太姥山脈,地處低緯度中亞熱帶區域,受海洋性季風氣候影 響,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夏長冬短,平均氣溫18.5C ,月平均最高氣溫28.3C ( 7月),月平均最低氣溫8.6C ( 1月),極端最咼氣溫40.1 C ,極端最低氣溫-4.3C ,歷年平均年無霜期約280天多年平均降雨量1790.3mmo項目所在區域盛行東北 風和西南風,其中9月至翌年3月以東北風為主,6月至8月以 東南風為主,7至9月為壘風雷雨季節項目區范圍為低山丘陵和濱海平原地貌,海岸線迂回曲折, 多為巖岸。

      由基巖構成的海灣與島嶼迎風的一側,在風浪長期沖 蝕下,形成瞭不少海蝕地貌景觀區域內基本上為近海灘塗圍墾 而成,其北部、南部是海拔2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質構造主 要受新華夏系和南嶺緯向構造的控制,由於太姥山脈斜貫西北部 邊緣,造成瞭西北和西南部群山連綿、峰巒疊嶂,溝多谷深,坡 陡峰尖,地勢比降大省道沙呂線從項目區中穿過,公路以西的 是地塊規整的原國營鹽場,地表平坦;公路以東是水產養殖區, 地勢為西北向東南傾斜3 土地利用生態適宜度分析3.1生態因子的篩選在生態調查的基礎上,按照項目所在地環境區劃的要求篩選 瞭生態適宜度分析所需要的生態因子在此共篩選出的4個生態 因子:人工與自然特征(位置L氣象因子(風向)、大氣質量指數 和土地利用評價值3.2 土地利用評價土地利用現狀評價就是使土地利用的可能性(土地條件)和現 有土地利用狀況相平衡用下式表示:式中:L為土地條件等級參照其他研究成果,土地條件等 級一般可分5級,如表1所示表1 土地開發利用分類分級表U為土地利用狀況等級主要按人口密度(常住人口/平方公裡) 來劃分人口密度小於500為1級;人口密度在501-1000為2 級;人口密度在1001-5000為3級;人口密度在5001-10000 為4級;人口密度大於10000為5級S為綜合評價值,可通過與平衡點的比較來確定開發適宜程 度。

      當s>s平,表示開發不足;若s=s平,表示開發平衡;若 S這是城市生活系統中又一重要指標,本次以人均居住面積大 於28m2為完全滿意度,而以人均居住面積小於18m2作為完全 不滿意度,建立如下函數關系:第三產業是反映城市居民生活是否方便舒適的一個重要因 素,包括商業、服務業、教育、醫療衛生、文化設施等等,根據 類比資料,評價中以人均第三產業建築面積6m2是完全滿意的, 而2m2則認為是完全不滿意的,建立瞭如下函數關系:城市生態系統是一個不完全的生態系統,它沒有‘生產者”, 也缺少足夠的‘分解者”,故要使一個城市生態系統能夠滿意地正 常運轉,則需將大量的能源物資從區界外運進,再將大量的廢物 從區中運出,因此城市交通道路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例如, 華盛頓道路面積占市區面積的43%,巴黎為25%,倫敦占23% ,都達到瞭一個較高水平根據有關部門制定的要求,可以將道路覆蓋率達20%作為完全滿意的指標,而將道路覆蓋率低於10% 作為完全不滿意指標據此建立瞭如下的函數關系:這是城市生態系統中的一個重要指標縱觀世界上城市生態 質量高的城市,無不以大面積的人均公共綠地作為其顯著特點 例如華沙的人均公共綠地達70m2/人,華盛頓的人均公共綠地達 40m2/人,一般城市越大,人均綠地面積越小。

      根據《福鼎市城 市總體規劃》,2000年福鼎市人均綠地面積為2.4m2 ,規劃近期 至2005年 綠地面積達101.8x104m2,人均綠地面積為8.9m2 ,遠期至2010年綠地面積達150.0x104m2 ,人均綠地面積 10.3m2o將該項目的人均公共綠地以12m2作為完全滿意;而將人均公共綠地面積低於6 m2確定為完全不滿意度,建立函數關系如下:根據上述情況,我們可以將5個指標的完全滿意和完 全不滿意的標準建立起來,這樣通過計算,就可以將具體的指標 變為抽象的無量綱指標,能夠更加清楚地看出項目區的生態滿意度評價結果見表6表6項目區生態滿意度評價結果由表6可知,就評價的指標來看,項目區人口密度、人均居住建築面積、人均第三產業建築面積以及人均綠地面積均達到瞭 完全滿意的程度但是,工業園內的道路覆蓋率為10.6% ,滿意 度為0.06 ,因此在規劃中應增加道路面積,加大區內各塊區的聯系,以利於物資的輸送以及人群的疏散4結語本文在提出生態適宜性分析方法的基礎上,采用生態因子組 合法,基本上實現瞭區域環境影響評價中的土地生態適宜性分析 對區域規劃佈局的指導作用參考文獻:[1] 國傢土地管理局•縣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規程.1997[2] 傅伯傑•土地評價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3] 朱坦•開發區區域環境影響評價與規劃[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4] 李孝芳•土地資源評價的基木原理和方法[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盧瑛,龔子同•土地適宜性評價的研究進展[M] •北京:中國大地出版社,1998.。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