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颐和园石舫介绍导游词.docx

2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528464170
  • 上传时间:2024-01-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22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现在我们来到了长廊的西端,石丈亭颐和园石舫建在昆明湖西北部水中,坐落在万寿山西麓岸边,是园中著名的水上建筑始建于1755年,石舫体长36米,高约8米由,巨石雕砌而成舫上有舱楼,1860年被毁,1893年重建,取“河清海晏”之义,定名为清晏舫,是慈禧太后观景和饮宴的地方中国园林里面,有水就有舟因为舟是石头做的,所以不用担心会象木船一样顺水漂走,不用缆绳去系着因此,这些石舫往往有一个“不系舟”的题字古诗中说,“野渡无人舟自横”,这真是中国文化下最妙的绝句之一中国文化讲究含蓄,什么事情都要自己想一想,不像西方人那么直白在园林里面建石舫不仅仅是为了证明我这个水是活的,是可以坐舟来游的,为的正是在“舟自横”中,突出“野渡无人”的境界来在万寿山西侧的岸边,夕阳斜照,湖畔停泊着一艘大石船,这就是著名的清晏舫(俗称石舫)静静停泊在那里船体用巨大的石块雕凿而成,上建两层中国传统式的木制舱楼,舱内花砖铺地,窗上镶嵌五色玻璃,顶部用砖雕装饰,并采用内排水的方法,使舱楼顶上承接的雨水,通过四角落的四根空心柱,由船体上的龙头口内泻入湖中,设计十分巧妙在上下两层舱楼内各有一块大水银镜,据说每逢细雨绵绵之季,慈禧太后常在舫上品茶、赏雨景。

      您也许会问,这喝茶看雨景跟镜子有什么关系呀是这么回事儿,人家慈禧太后不是直截了当看雨景,那多俗呀!人家看的是镜子里的雨景,讲究的是“半梦半醒之间”的朦胧之美如若你站在船头往下看,就会觉得船好像真的往前开呢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清漪园(颐和园原名)时,石舫的船体因石制而幸存,但船上舱楼却被焚毁1893年(光绪十九年),慈禧太后重修石舫,在船体上仿建起洋式舱楼,顶部用砖雕装饰,显得精巧华丽并在船体两侧添建了两个西洋火轮船式的机轮.改建后,仍不失皇家气派,石舫成为颐和园内唯一的西洋式建筑,颐和园内最美的水上建筑取“河清海晏”之义,定名清晏舫,是慈禧太后观景和饮宴的地方那么这个大石舫有什么寓意呢大家都听说过“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古语吧!统治者好比船,老百姓是水如果是和平共处,那船就不会翻,如果官逼民反,那统治者这条船恐怕就要底儿朝天了这是统治者所不愿看到的,于是建了这么一个大石舫,任凭风吹浪打永不会被顷覆,取“江山永固”之意人家都说乾隆皇帝聪明,我看这便是他的一个败笔,大家都知道,水涨船高的道理吧!您想,如果造条大木船,如果遇到水涨、巨浪什么的,水涨船高,可能还会保住性命但造条石船,如果遇到水涨,船就不会升高。

      最终,这条象征统治阶级的大船被孙中山先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洪流所淹没了……如今,远看石舫恰如一艘大船;近观石舫颇有皇家气势,船上的楼阁为两层,船外侧长满水苔,让人眼前顿时浮现出历史的沧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