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地震的成因及作用.ppt
21页2.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教科版 五年级上,新知导入,地面的震动简称为地震,是岩石圈内能量积累到一定时候释放的一种形式,是自然界经常发生的一种地质作用 地震可以分为天然地震和认为地震,天然地震一种是“构造地震”又称“断裂地震”,是地下岩石的构造活动产生的;另一种是有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地震”人工地震是人为方式产生的,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等聚焦,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地震发生时的情景是怎样的? 会给地球表面带来哪些改变呢?,合作探究,探索1-了解地震的成因,(1)交流我们对地震成因的看法,合作探究,探索1-了解地震的成因,(2)地震模拟实验,两半拼接的小盒代表地壳中的两个板块; 铺在小盒中的泥代表岩层; 拉开或挤压是模拟岩层受到的作用力实验材料:泡沫小盒(中间截开)、保鲜膜、泥土、水、铲子,模拟实验材料分别代表什么?,合作探究,探索1-了解地震的成因,(2)地震模拟实验,实验过程: 1、将一次性塑料饭盒,从中间剪开 2、将小盒的两半拼接起来,在上面铺上一层塑料薄膜 3、将土和成泥后,把它铺在小盒上 4、等泥变干后,将小盒的两半迅速拉开或挤压模拟地震,合作探究,探索1-了解地震的成因,(2)地震模拟实验,实验现象:拉开时“板块”对接边界的位置“地面”断裂,挤压时“板块”对接边界的位置“地面”隆起。
新知讲解,组成地球岩石圈的六大板块在不停地运动,它们相互碰撞、彼此分离板块边缘构成了地球表面的活动带,是火山、地震的高发地区在这样的过程中,地壳或岩石圈会发生机械变形、变位,比如升降、漂移、褶皱、断裂等 模拟实验中,当两个半截小盒(板块)受到的作用力达到一定程度时会相互分离或碰撞,小盒上的泥(岩石圈)内的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会强烈释放,“板块边缘”附近的泥(岩石圈)发生断裂或隆起,这样就发生了地震岩层发生弯曲,岩层断裂、错动,合作探究,探索2-了解地震发生时的情景及给地面地带来的变化,(1)试着描述在电视或网络上看到过的地震情景,地震后房屋倒塌,道路损坏,地震时地下出来轰鸣声,吊灯在晃动,房屋在摇晃合作探究,探索2-了解地震发生时的情景及给地面地带来的变化,(2)分析地震发生后给地表带来的变化,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8秒,号称震撼世界的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中国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东经118.2,北纬39.6)发生了强度里氏7.8级(矩震级7.5级)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持续约23秒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16.4万人重伤,位列20世纪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数第二,仅次于海原地震。
地震使地面出现裂缝、塌陷,铁轨也扭曲变形合作探究,探索2-了解地震发生时的情景及给地面地带来的变化,(2)分析地震发生后给地表带来的变化,512汶川地震,发生于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震级达里氏8.0Ms,地震烈度达到11度严重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其中,极重灾区共10个县(市),较重灾区共41个县(市),一般灾区共186个县(市)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 地震使山体滑坡,阻塞河道,形成了堰塞湖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地震会使地面断裂、隆起,引起山体滑坡、泥石流、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强烈的地震会使一个地区的地形地貌发生巨大的改变探索2-了解地震发生时的情景及给地面地带来的变化,新知讲解,合作探究,探索3-地震自救,1、地震发生时不要慌乱;要冷静 2、如果只是短时间轻微晃动的,不必惊慌跑出屋外,因为如果是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必然造成人踏人 3、若是晃动强烈,身处高楼层的,接近房门的,应该立即走到走廊上;在屋内的,立即躲在桌子底下,双手抱头。
4、若是晃动的强烈,身处屋外的,原地不动,双手保护头部,并留意身边建筑物、玻璃、广告牌等是否有倒下 5、地震被困在屋内的倒塌物内,小心搬开身边物件,想办法用木棍或是砖块把倒下的墙支撑住 6、当听到废墟外有声音时,要发出声音,让外边的人知道你在里面,比如敲击身边能发出声音的物件合作探究,探索3-地震自救,学校避震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者危险物 不要回到教室去 震后应到有组织的撤离 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前!不要到阳台上去!,知识拓展,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 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 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 震级是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根据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用级来表示 同样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同为衡量地震破坏程度,科学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一一地震烈度研讨,1、根据我们所掌握的事实,我们能为先前对岩石弯曲原因的猜测找到依据吗?,组成地球岩石圈的六大板块在不停地运动,它们相互碰撞、彼此分离板块边缘构成了地球表面的活动带,是火山、地震的高发地区。
在这样的过程中,地壳或岩石圈会发生机械变形、变位,比如升降、漂移、褶皱、断裂等研讨,2、地震是怎样发生的?能给地表带来哪些改变?这个改变是剧烈的还是缓慢的?,地下岩石由于地壳运动会长期受到力的作用而发生形变一旦这种作用力的强度超过了岩石的承受强度,岩石就要破裂或者错开,同时将积累的能量迅速释放出来从而形成地震 地震会使地面断裂、隆起,引起山体滑坡、泥石流、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强烈的地震会使一个地区的地形地貌发生巨大的改变 这种改变是剧烈的课堂练习,1、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的运动 B地下的温度太高 C人类的活动 2、地震对地形地貌的改变是( ) A剧烈的 B缓慢的 3、地震属于( )灾害 A气象 B地质 C人为 4、下列现象是地震带来的是( ) A长白山天池 B堰塞湖 C敦煌雅丹地貌 D黄土高原的沟壑,A,A,B,B,课堂总结,1、通过模拟实验,我们知道:地壳运动是地震发生的原因 2、通过阅读资料、观察图片,我们知道:地震的发生会使地表形态发生巨大变化 3、通过制作关于抗震防灾的手抄报,宣传抗震防灾的常识作业布置,制作关于抗震防灾的手抄报,宣传抗震防灾的常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