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心理学重要名词解释总结.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亦***
  • 文档编号:220288639
  • 上传时间:2021-12-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5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心理学重要名词解释总结 1 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根本形式,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体内外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应答活动 2 第一信号系统:但凡以直接作用于各种感觉器官的具体刺激为信号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这是动物和人共有的 3 第二信号系统:但凡以词语作为信号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它是人和动物条件反射活动的根本区别 4 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注意是人们对事物更清晰的认识和做出更有准备反映的保证,是人们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完成各种智力活动和实际操作的重要心理条件 5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的对一定事物所产生的注意 6 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的对一定的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7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它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识的起点是一切知识和经验的根底 8 绝对感受性:人的感觉器官觉察刚刚能够引起人的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9差异感受性:对两个同类的刺激物,只有到达一定差异强度,才会引起人的感觉对刚刚能引起差异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的感受能力。

      10 绝对感受阈限:刺激物只有到达一定程度才会引起人的感觉,刚刚能够引起人的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11 差异感受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异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 12 知觉:在感觉的根底上产生的,它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13 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方案、持久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观察力是指人迅速、敏锐的发现事物细节和特征等方面的知觉能力 14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的经验的保持和再现,是人脑对经验的印留、保持和再作用的过程包含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三过程 15 识记:是指个体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具有选择性的特点 16 保持:已获得的知识在人脑中稳固的过程,是记忆过程的第二环节 17 遗忘:是识记过的内容在一定条件下不能或错误的恢复或提取 18 回忆: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眼前,人们在头脑中把它重新呈现出的过程 19 再认: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时,能够识别确认它的过程 20 表象:是指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21 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22 再造想象: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23 创造想象: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的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小说蓝图 艺术家的构思 孙悟空) 24 语言: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书写、手势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是人类所特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5 言语:是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活动过程,也就是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过程 26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27 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它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28 聚合思维:也叫求同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将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好的解决方案的思维形式 29 再造性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用惯常的方法、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30 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形式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 31 情绪和情感: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产生的态度体验需要是其产生根底 1 32 心境是一种微弱、持久的、带有弥散性的心理状态 33 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 34 应激:是由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迫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35.理智感:是指人们认识事物或探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它对人们学习知识、认识事物、发现规律、探求真理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36.道德感: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他人的思想、意图和言行时产生的主观体验 37 意志:是人们自觉确实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是人的心理主观能动性、积极性的集中表达 38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里的反映 《心理学重要名词解释总结》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下一页查看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