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水果蔬菜知识.doc

18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415425277
  • 上传时间:2023-09-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58.82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11111111111茄子植物简介是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热带为多年生其结出的果实可食用,颜色多为紫色或紫黑色,也有淡绿色或白色品种,形状上也有圆形,椭圆,梨形等各种  茄子直根系,根深50厘米,横向伸展120厘米,大部分布在30厘米耕作层内茄子主茎上的果实称“门茄”’一级侧枝的果实称为“对茄”,二级侧枝的果实称为“四母斗”,三级侧枝的果实称为“八面风”,以后侧枝的果实称为“满天星”  全国茄子栽培面积约300多万亩,广东约10万亩,分布于全省各地,以湛江市等北运基地较为集中广东栽培的茄子果形以长茄为主,也有卵圆形和圆形等,果色以紫红色为主,也有白色、青色和紫黑色近年来,随着北运市场需求量的增大,北运基地也喜欢种紫黑色,有亮泽的长茄、卵圆茄和圆茄品种分类圆茄矮茄  茄子可分为三个变种:  (1)圆茄:植株高大、果实大,圆球、扁球或椭圆球形,中国北方栽培较多  (2)长茄:植株长势中等,果实细长棒状,中国南方普遍栽培  (3)矮茄:植株较矮,果实小,卵或长卵 茄子花 保鲜方法  茄子的表皮覆盖着一层蜡质,它不仅使茄子发出光泽,而且具有保护茄子的作用,一旦蜡质层被冲刷掉或受机械损害,就容易受微生物侵害而腐烂变质。

      因此,要保存的茄子绝对不能用水冲洗,还要防雨淋,防磕碰,防受热,并存放在阴凉通风处 质量鉴别  茄子以果形均匀周正,老嫩适度,无裂口、腐烂、锈皮、斑点皮薄、子少、肉厚、细嫩的为佳品嫩茄子颜色发乌暗,皮薄肉松,重量少,子嫩味甜,子肉不易分离,花萼下部有一片绿白色的皮老茄子颜色光亮发光滑,皮厚而紧,肉坚子实,肉子容易分离,子黄硬,重量大,有的带苦味 栽培技术相关综述圆茄的植株茄子喜温作物,较耐高温,结果的适宜温度为25~30℃对光周期长短的反应不敏感,只要温度适宜,从春到秋都能开花、结实以露地栽培为主,长江流域多于冬季至早春在苗床播种育苗,北方各省于早春利用温床或阳畦播种育苗由于茄子的结果期长,除要有充足的基肥外,还要求多次追肥(氮肥为主,适当增施磷肥、钾肥)主要的虫害有地老虎、28星瓢虫和红蜘蛛,主要的病害有猝倒病等  1、品种:选择耐低温、弱光、早熟的品种如:黑玉、沈茄一号、齐杂茄二号、绿圆茄、黑圆茄二号、永丰黑杂茄等  2、床土的准备:用无污染的大田土壤6份、腐熟优质鸡粪或猪粪2份、腐熟的马粪或稻糠2份,混匀后过筛备用  3、浸种、催芽:用1%高锰酸钾浸种30分钟,经反复冲洗后,放入55℃水中浸种15分钟,而后在20℃水中浸泡24小时。

      催芽前用细砂搓掉种皮上的粘液,然后包在湿布里,放在25-30℃处催芽,一般需5-6天出芽  4、播种:在温室内用育苗盘或木箱铺好10厘米床土,拍平浇透水然后将种子均匀播到床面上每平方米播种量35-40克长茄的植株 5、分苗:以8-10厘米的株行距移栽幼苗,分苗后浇透水前期提高昼温至25-30℃,夜温15-18℃缓苗后降低温度,白天25℃,夜间15℃,最低不能低于10℃茄子苗龄多在80天以上,由于苗龄长,后期易脱肥,可采用0.3%磷酸二铵根外追肥 6、定植  (1)定植前的准备  闷棚消毒:每立方米温室或棚室,用硫磺粉4克,加80%敌敌畏0.1克和锯沫8克,混匀后点燃,密封温室或大棚24小时,然后开口放大风  整地施肥:亩施优质农家肥5000千克,粪土混匀耙平,并按55厘米行距开10-15厘米深的定植沟亩施磷酸二铵20千克,硫酸钾30千克,施肥后覆土5厘米(要躲开滴水线)  (2)定植:以25-30厘米株距摆苗(注意避免苗坨破碎引起的缓苗慢),随后在沟内浇足定植水,渗后培土成垄第二天覆膜,用1.0-1.2米宽地膜,一次扣两垄,拉成与垄同长,然后用刀片在每个植株位置划成纵口,将苗从口中引出,最后拉紧地膜,用土压严,封好定植口。

        (3) 定植后管理  水肥:定植后3-4天浇一次缓苗水,缓苗后开始蹲苗,到门茄瞪眼时(13天左右)开始暗沟灌水,地温达到18℃后,明暗沟均可灌水,但要注意放风排湿门茄瞪眼时,亩追施尿素10-15千克或磷酸二铵10千克,每隔20天追一次也可用大民"绿兴"或"云大120"根外追肥  整枝打叶:采用双干整枝门茄形成后,剪去两个向外的侧枝,只留两个向上的双干一般到第7个果摘心,以促进果实早熟门茄瞪眼时打掉基部3片叶,以后随着植株生长,逐渐打掉底层叶,利于群体通风透光  7.采收:以萼片与果实连接处无白色环带时采收,早熟品种开花20-25天后就可采收 育苗技术   茄子幼苗牛长较缓慢,特别是在温度不足条件下,苗龄不足,难以培育出早熟的大苗,其苗龄一般需85-90天  为了防止苗期猝倒病厦立枯病,除注意维持适宜的夜间土温外,也可用“五代台剂”(即五氯硝基苯及代森锌等量混合)进行土壤消毒,每平方米苗床用消毒土8-9g.与床土拌均,用药后应适当增加灌水量,防止药害,床土应肥沃,不易过干  1.播种   茄果类的育苗基本相同,育苗的方式都是采用温室、温床或阳畦育苗但茄子催芽比较困难,对温度的要求较高,播种前用55-60℃的温水烫种,边倒边搅拌,温度下降到20℃左右时停止搅动,浸泡一昼夜捞出,搓掉种子上的粘液,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放在25-30℃的地方催芽,催芽期间应维持85%的环境湿度,有30%-500%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播种时,苗床先用温水洒透,然后将种子均匀撒到床内,覆细土0.8- 1cm厚播后立即扣上拱棚,夜晚加盖草苫保温,出苗前白天床温保持在26-28℃,夜晚20℃左右,约4-5天即可出苗50%-60%,出苗后及时降温,白天25℃左右,夜晚15-17℃,阴天可稍低些  2.分苗   当幼苗有2~3片真叶时,可以分苗分苗主要是分到阳畦或塑料拱棚中床土要肥沃,尤其要保持一定量的速效性氮肥另外,分苗单株要保留一定数量的营养面积,以10cm×10cm为宜分苗后要立即覆盖塑料拱棚,夜晚必须加盖草苫封严,并保持一定的高温(达20-25℃)缓苗后,开始通风降温,白天25℃,夜晚15℃,特别要注意防止晴天中午高温“烧苗”如果苗床肥力不足,要结合浇水进行追肥苗床板结可用小齿耙松土,定植前10天通风炼苗,但也要防止冻害,壮苗标准以苗高16-23cm,叶片5~7叶,茎粗0.5-07cm为宜[3] 病害防治   1.茄子黄萎病  发病特征:  茄子黄萎病,定植后不久即会发病,遇低温定植,发病早且重,但以坐果后发病面积最大,病情最重发病初期植株半边下部叶片近叶柄的叶缘及叶脉间发黄,后渐渐发展为半边叶或整叶,叶缘稍向上卷曲,有时病斑仅限于半边叶,引起叶片歪曲。

      早期发病茄株呈萎蔫状,早晚或雨后可恢复,后叶片变为褐色,全株萎蔫,叶片脱光,整株死亡严重时,往往全叶黄萎,变褐枯死该病多数为全株发病,少数仍有部分无病健枝发病时:多由植株下部向上逐渐发展,严重时全株叶片脱落发病株矮小,株形不舒展、果小,长形果有时弯曲纵切根茎部可见到木质部维管束变色,呈黄褐色或棕褐色   发病规律:   茄子的黄萎病是真菌浸染引起病菌以休眠菌丝、厚垣孢子和微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越冬,成为翌年的初浸染源病菌通过混有病残体的肥料、带菌土壤和茄科杂草,借风、雨,人、畜及农具传到无病田第二年病菌从根部的伤口或直接从幼根表皮、根毛侵入,后在维管束繁殖,并扩展到枝叶,该病在当年不进行重复浸染发病最适温度为19℃~24℃,菌丝、菌核在6℃时10分钟后致死一般气温低,定植时根部伤口愈合慢,利于病菌侵入;地势低洼,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灌水不本当及连作地发病重   防治方法:  (1) 与非茄科或瓜类作物轮作3~4年;  (2) 选用无病种子和抗病品种;施足腐熟有机肥;  (3) 及时拔除病株深埋或烧毁,并在根际土壤中灌注药液消毒杀菌   (4)种子消毒处理,种子先用冷水预浸3~4小时,再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阴干备用。

        (5)药剂防治方法,定植时施药:茄苗定植时用1菌根消1000倍液浸苗根部,定植后并用此药液灌根,每株灌药液250毫升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株500毫升每10~15天一次,连灌2~3次   2.茄子细菌性叶斑病  发病特征: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病斑多从叶缘开始,从叶缘向内沿叶脉扩展,病斑形状不规则,有的外观似闪电状或近似河流的分支,淡褐色至褐色患部病征不明显,露水干前,手摸斑面有质粘感  发病规律:  该病病菌以菌丝体随病残体遗落在土中存活越冬,依靠雨水溅射而传播,从水孔或伤口侵入致病,温暖多湿的天气及通风不畅有利于感病  防治方法:  (1)与茄科蔬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并对种子采用78——85 ℃的热水处理  (2)精选 无菌良种,并进行消毒  (3)对大棚和土壤进行杀菌消毒  (4)实行全方位地膜覆盖,防止浇水过大,并及时通风排湿5)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喷施叶叶青可湿性粉剂50%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3] 黄瓜黄瓜,也称胡瓜、青瓜,属葫芦科植物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并且为主要的温室产品之一黄瓜的茎上覆有毛,富含汁液,叶片的外观有3-5枚裂片,覆有绒毛   葫芦科,黄瓜属。

      一年生蔓生或攀援草本,茎细长,有纵棱,被短刚毛黄瓜,也叫青瓜、剌瓜,葫芦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黄瓜栽培历史悠久,种植广泛,是世界性蔬菜广州市黄瓜栽培季节较长,露地栽培可达9个月以上,利用设施栽培可达到周年生产与供应,年种植面积5-10万亩,是市销和出口的重要蔬菜之一   葫芦科(Cucurbitaceae)的一种一年生攀缘植物,学名Cucumis sativus可能起源于印度北部,现广泛栽培食用其果黄瓜植株柔嫩,茎被毛并多汁,叶被绒毛,具3~5枚裂片;茎上生有分枝的卷须,藉此缘架攀爬常见蔬菜中黄瓜需最多的热量在北欧,广泛搭架栽培于温室在美国气候温和地区,作大田作物种植以及种於庭院通常是超量播种後疏苗至合适的密度   黄瓜有3个品种群︰一类果很大,生长旺盛,但仅适应於温室或搭架栽培;一类果大,一般具白刺,室外栽培(主要用於刨片和腌制);一类果小而带刺,产量高,包括户外栽培,主要用于腌制的西印度黄瓜黄瓜的营养价值不高但很受欢迎,常用做沙拉和配菜新鲜黄瓜结实,形状美观,鲜绿色,在冰箱内约可存放两周  黄瓜根系分布浅,再生能力较弱 茎蔓性,长可达3米以上,有分枝叶掌状,大而薄,叶缘有细锯齿花通常为单性,雌雄同株。

      瓠果,长数厘米至70厘米以上嫩果颜色由乳白至深绿果面光滑或具白、褐或黑色的瘤刺有的果实有来自葫芦素的苦味种子扁平,长椭圆形,种皮浅黄色中国栽培黄瓜的主要类型有:华北型,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北各省;华南型,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各省;英国温室型、欧美凉拌生食型和酸渍加工型黄瓜属喜温作物种子发芽适温为25~30℃,生长适温为18~32℃黄瓜对土壤水分条件的要求较严格生长期间需要供给充足的水分,但根系不耐缺氧,也不耐土壤营养的高浓度土壤pH值以5.5~7.2为宜黄瓜可四季栽培冬春栽培时多用育苗种植多用支架栽培,不搭架的称地黄瓜生长期长,肥量大,中国概以基肥为主,并在生长期间多次追肥少雨地区适量浇水,多雨地区注意排水防涝 采收分次进行嫩果一般在雌花开后7~15天采收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疫病、角斑病和炭疽病等主要害虫有:棉蚜、红蜘蛛、温室粉虱、侧多食趺线螨、黄守瓜和种蝇等黄瓜属常异交作物,应隔离采种嫩果作蔬菜食用果肉可生食所含蛋白酶有助于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果实可酸渍或酱渍  【科属】为葫芦科(Cucurbitaceae.)黄瓜属(Cucumis)植物。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