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云南“直过民族”研究.doc
169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 云南云南““直过民族直过民族””研究研究主主 编:编: 晓晓 根根副主编:副主编: 刘文光刘文光2前前 言言“直过民族”特指新中国成立后,未经民主改革,由原始社会末期跨越几种社会经济形态而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云南是“直过民族”的集中省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使云南诸少数民族社会形态呈现出多元特征新中国成立后,云南各少数民族从不同的历史起点,跨越一个或几个社会发展形态,成功地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云南少数民族前所未有的历史性飞跃,而“直过民族”的飞跃尤为壮观直过民族”进入社会主义后,在党的领导和各族人民的帮助下,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就总体而言, “直过民族”仍是一个弱势群体,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人口整体素质不高,人们的生活较贫困,有相当一部分人口至今尚未解决温饱问题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云南“直过民族”来讲,意义更为重大:“直过民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其全面实现现代化和民族繁荣的必经之路;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过民族”不实现小康,就谈不上中华民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历史起点最低的弱势群体,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任务最为艰巨,对国际国内产生的影响也尤为重大。
云南“直过民族”跨越几个社会发展阶段,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历史奇迹但是,就“直过民族”发展的目标来讲,这次历史性跨越,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由于生产力水平的巨大差距, “直过民族”仍处于我国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低层次因此, “直过民族”只有实现历史的第二次飞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才能真正实现民族繁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云南“直过民族”研究》是在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云南“直过民族”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研究》最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课题组在总结“直过民族”第一次历史跨越的历史经验和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各种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对“直过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历史、现状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直过民族”的实际状况,重点探索了“直过民族”如何实现第二次飞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途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云南“直过民族”研究》在综合研究报告篇中,主要凸显了以下观点:一是“直过民族”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形态发展的特殊表现,其“直接过渡”的主要动力来自“合力”和“外力” ;二是“直过民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后,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跳跃式发展,才能缩短与其他地区的差距,最终实现民族繁荣;三是“直过民族”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直过民族”的小康社会,我国的小康社会就是不全面的;四是“直过民族”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机遇与挑战并存,优势与劣势同在;五是“直过民族”全面实现小康社会需要国家制定符合其实际的特殊政策措施和其他民族的扶持与帮助,更需要提高自身活力,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与发展;六是“直过民族”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是其自身民族社会实现现代3化的必要准备和必由之路;七是“直过民族”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过程中,既要努力向其他民族学习,融入主流社会,同步前进;又要保留自身特色,发扬优势,实现民族的现代化与现代化民族的辩证统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云南“直过民族”研究》作为实证性研究成果,其立论和调查研究的基点都立足于实践,该研究成果可直接用于“直过民族”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策的参考作为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低层次的弱势群体,其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对我国乃至世界各国的后进民族的发展也将起到积极示范作用编 者2009 年 9 月4目目 录录综合报告篇综合报告篇云南云南““直过民族直过民族””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综合研究报告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综合研究报告一、云南“直过民族”概述二、云南“直过民族”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历史探索三、云南“直过民族”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四、云南“直过民族”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与现代化的历史机遇五、云南“直过民族”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与现代化的条件六、云南“直过民族”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与现代化的阻力和难点七、云南“直过民族”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与现代化的总体构想专题报告篇专题报告篇布朗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专题研究报告布朗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专题研究报告一、布朗族概述二、布朗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条件三、布朗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四、布朗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对策建议德昂族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专题研究报告德昂族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专题研究报告一、新中国成立后德昂族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历史探索二、德昂族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三、德昂族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历史机遇和有利条件四、德昂族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阻力与难点五、德昂族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途径与对策独龙族经济社会发展专题研究报告独龙族经济社会发展专题研究报告一、独龙族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二、党和政府对独龙族地区扶持的经验总结三、独龙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四、独龙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策思考基诺族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专题研究报告基诺族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专题研究报告一、基诺族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历史探索5二、基诺族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三、基诺族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机遇与条件四、基诺族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阻力与难点五、基诺族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途径与对策景颇族地区建设小康社会的对策研究景颇族地区建设小康社会的对策研究一、景颇族地区落后的原因分析二、景颇族建设小康社会的对策傈僳族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傈僳族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一、傈僳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经验二、傈僳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三、傈僳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对策措施怒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调研报告怒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调研报告一、怒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经验和教训二、怒族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三、怒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策思考佤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佤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一、佤族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历史探索二、佤族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三、佤族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机遇与条件四、佤族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阻力与难点五、佤族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途径与对策主要参考文献主要参考文献后记后记6综合报告篇综合报告篇7云南云南““直过民族直过民族””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综合研究报告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综合研究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在本世纪头 20 年必须集中力量完成的重大历史任务。
通过全党努力,我们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令全国各族人民欢欣鼓舞的美好愿景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没有各少数民族的全面小康,也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云南作为边疆省份,省委、省政府也向全省人民表达了云南要与全国一道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决心和信心由于云南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低层次,边疆少数民族的贫困面大,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更加繁重和艰巨可以说,没有云南各少数民族的全面小康,云南就不可能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任因此,研究云南各少数民族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云南“直过民族”作为从前资本主义诸形态直接跨入社会主义的特殊群体,要与全省人民一起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前面的道路更加艰辛、困难更大、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多这就决定了对“直过民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问题作专题研究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和实践价值一、云南一、云南““直过民族直过民族””概述概述“直过民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使用的特定概念它是特指一部分保持浓厚原始公社残余的少数民族,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党和人民政府帮助下,不经过民主改革,跨越几个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各少数民族。
在云南省,实行“直接过渡”的主要是景颇、独龙、怒、傈僳、德昂(原称崩龙) 、佤、布朗、基诺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部分拉祜、哈尼、瑶族等居住区,人口共六十万实行“直接过渡”的少数民族地区,习惯上称为“直过区” 实行“直接过渡”的少数民族称为“直过民族”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要历史地对待每一种社会现象从这一观点出发,就不得不承认“直过民族”的发展是一个极其漫长的历史过程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是由其一系列特点所决定弄清云南“直过民族”的基本特征,是对其作出准确的政策界定的基础一)云南(一)云南““直过民族直过民族””的基本特征的基本特征解放前夕,展现在人们面前的云南“直过民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形态是一幅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同一时空中横向展开的云南二十五个少数民族分别处于原始公社制、奴隶制、封建农奴制、封建地主制诸形态中 “直过民族”处在人类社会历史形态纵向排列的最后一个梯次之上其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表现出同一和差异的统一一方面,相同或相似的自然地理环境、物质生产方式、精神文化氛围等历史与现实条件,使“直过民族”政治经济基本特征具有显著的同一性正是因为这种同一性,各“直过民族”才被作为一个类别放在云南少数民族整体构架中的同一个梯次上。
另一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8规律, “直过民族”也不例外各“直过民族”之间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因此表现出各“直过民族”间在经济文化上的差异 “直过民族”内部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因而表现出同一民族中不同地区在经济文化上的差异作为同一与差异统一体的“直过民族” ,同一与差异是不断变化的发展上的差异使原有的同一遭到破坏,产生新的差异;发展中差异的弥合,使旧的差异变成新的同一所以,我们在研究“直过民族”时,一方面,要把它作为一个同一体进行类的把握,寻找其共同发展规律另一方面,要充分看到其相互差异及个性特点,探索各“直过民族”发展的特殊规律同一与差异的统一,不仅是在现实的“直过民族”中存在着,而且就现实的“直过民族”与人类社会历史中与之相应的社会形态相类比,同样是同一与差异的统一一方面, “直过民族”之所以被作为一类划定在人类社会形态发展序列的某一梯次上,是因为这一梯次上的社会形态有着基本的同一性但是,现实中的“直过民族”与人类历史上本来意义上的同一形态中的人类共同体有着较大的差异性这是因为历史的发展和外部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的影响,使某一形态下的人类社会注入了其他社会形态的要素尽管新的要素尚未完全克服旧的要素,使旧体实现质的飞跃,但已足以使旧体或大或小发生变异。
“直过民族”虽然被归结为人类社会形态发展序列的某一梯次上,但不能将其视为与这一梯次上的社会形态是完全同一的它是一种不完整的、变异的社会形态,或称之为是原生态中派生出来的次生态社会形态 “直过民族”这种变异性特点,既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特殊现象,又是人类社会发展运动的必然结果正如恩格斯所说的:“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地、不自觉地、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愿望都会受到任何另一个人的妨碍,而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希望过的事物所以以往的历史总是象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而且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运动规律的但是,各个人的意志──其中的每一个都希望得到他的体质和外部的,终归是经济的情况(或是他个人的,或是一般社会的)使他向往的东西──虽然都达不到自己的愿望,而是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然而从这一事实中决不应作出结论,这些意志等于零相反地,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集,第 478-479 页)“直过民族”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虽然被归结为原始社会形态,但在共同处的其他民族的奴隶制、农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