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外园林之旅.ppt
18页第十九课 园林是城市中的山林,园林是城市中的山林, 园林是关于美的创造,园林是关于美的创造, 园林是精神的栖息园林是精神的栖息地,园林是理想化的生活今天,我们就来走进世界园林的风采吧!地,园林是理想化的生活今天,我们就来走进世界园林的风采吧!1外国园林之外国园林之西班牙阿拉伯园林西班牙阿拉伯园林公元公元710710年(年(8 8世纪)世纪),阿拉伯人攻入西班牙,给西班牙带来了伊斯兰宗,阿拉伯人攻入西班牙,给西班牙带来了伊斯兰宗教和文化,也带来了伊斯兰园林的风格,他们结合西班牙当地的条件,教和文化,也带来了伊斯兰园林的风格,他们结合西班牙当地的条件,并形成了西班牙式的庭园风格典型的西班牙庭园被称为并形成了西班牙式的庭园风格典型的西班牙庭园被称为PatioPatioPatioPatio的布局为:四周是建筑,围成一方形的庭园,建筑形式多为阿拉的布局为:四周是建筑,围成一方形的庭园,建筑形式多为阿拉伯式,带有拱廊,装饰十分精细在庭园的中轴线上,有一方形水池伯式,带有拱廊,装饰十分精细在庭园的中轴线上,有一方形水池或一长条形水渠,并有喷泉,常以五色石子铺地做成纹样阿尔罕布或一长条形水渠,并有喷泉,常以五色石子铺地做成纹样。
阿尔罕布拉宫建于公元拉宫建于公元1238-13581238-1358年,位于格拉那拉(年,位于格拉那拉(CranadaCranada)城北面的高地)城北面的高地上此宫建筑与庭园结合的形式是典型的西班牙伊斯兰园,它是把阿上此宫建筑与庭园结合的形式是典型的西班牙伊斯兰园,它是把阿拉伯伊斯兰式的拉伯伊斯兰式的““天堂天堂””花园和希腊,罗马式中庭结合在一起,这组花园和希腊,罗马式中庭结合在一起,这组建筑是由四个建筑是由四个““帕提奥帕提奥””和一个大庭园组成的此宫庭园的四个和一个大庭园组成的此宫庭园的四个PatioPatio的特征是:第一,建筑位于四周,围成一个方形的庭园,建筑形式多的特征是:第一,建筑位于四周,围成一个方形的庭园,建筑形式多为阿拉伯式的拱廊,其装修雕饰十分精细第二,位于中庭的中轴线为阿拉伯式的拱廊,其装修雕饰十分精细第二,位于中庭的中轴线上,有一方形水池或条形水渠或水池喷泉在夏季炎热干燥地区,水上,有一方形水池或条形水渠或水池喷泉在夏季炎热干燥地区,水极为宝贵,可取得凉爽湿润的感觉第三,在水池、水渠与周围建筑极为宝贵,可取得凉爽湿润的感觉第三,在水池、水渠与周围建筑之间,种以灌木、乔木,其搭配数量各不相同。
第四,周围建筑多为之间,种以灌木、乔木,其搭配数量各不相同第四,周围建筑多为居住之所,还有些地方将几个这类庭园组织在一起,形成居住之所,还有些地方将几个这类庭园组织在一起,形成““院套院院套院””,这一点同苏州园林相仿桃金娘宫庭院建于,这一点同苏州园林相仿桃金娘宫庭院建于13501350年,是一个及其简年,是一个及其简洁的,东西宽洁的,东西宽3333米,南北长米,南北长4747米,近似黄金分割比的矩形庭院正殿米,近似黄金分割比的矩形庭院正殿是皇帝朝见大使举行仪式之处,庭园南北向,两端柱廊是由白色大理是皇帝朝见大使举行仪式之处,庭园南北向,两端柱廊是由白色大理石细柱托着精美阿拉伯纹样的石膏块贴面的拱券,轻快活泼,建筑倒石细柱托着精美阿拉伯纹样的石膏块贴面的拱券,轻快活泼,建筑倒影水池之中,形成恬静的庭园气氛南面的柱廊为双层,其后是高耸影水池之中,形成恬静的庭园气氛南面的柱廊为双层,其后是高耸的科玛雷斯塔的科玛雷斯塔 2外国园林之外国园林之印度阿拉伯园林印度阿拉伯园林莫卧尔人莫卧尔人在印度建造了两种类型的园林:其一是陵园,它们位于印度的平原上,在印度建造了两种类型的园林:其一是陵园,它们位于印度的平原上,通常建造于国王生前。
当国王死后,其中心位置作为陵墓场址并向公众开放陵通常建造于国王生前当国王死后,其中心位置作为陵墓场址并向公众开放陵园的最佳实例即是建于印度古城阿格拉(园的最佳实例即是建于印度古城阿格拉(Agra)城内,闻名世界的泰姬)城内,闻名世界的泰姬·玛哈尔玛哈尔陵;其二是游乐园,这种庭园中的水体比陵园更多,且通常不似反射水池般呈静陵;其二是游乐园,这种庭园中的水体比陵园更多,且通常不似反射水池般呈静止状态游乐园中的水景多采用跌水或喷泉的形式游乐园也有阶地形式,如克止状态游乐园中的水景多采用跌水或喷泉的形式游乐园也有阶地形式,如克什米尔的夏利马庭园即是莫卧尔游乐园的典型一例泰姬陵总体设计采用对称的什米尔的夏利马庭园即是莫卧尔游乐园的典型一例泰姬陵总体设计采用对称的布局,全园占地布局,全园占地17公顷,陵园呈长方形,宽约公顷,陵园呈长方形,宽约304米,长约米,长约580米,周围环绕着红米,周围环绕着红砂石砌成的院墙,整个陵园布置极为工整对称,前后分成两重院落陵园的中心砂石砌成的院墙,整个陵园布置极为工整对称,前后分成两重院落陵园的中心部分是大十字型水渠,将园分为四块,每块又有由小十字划分的小四分园,每个部分是大十字型水渠,将园分为四块,每块又有由小十字划分的小四分园,每个小分园仍有十字划出四小块绿地,前后左右均衡对称,布局简洁严整。
小分园仍有十字划出四小块绿地,前后左右均衡对称,布局简洁严整"4”字在字在伊斯兰教中,有着神圣与圆满的意思中心筑造一高出地面的大水池喷泉,十分伊斯兰教中,有着神圣与圆满的意思中心筑造一高出地面的大水池喷泉,十分醒目建筑与园林结合,弯顶倒映水池中,画面格外动人陵墓寝宫高大的拱醒目建筑与园林结合,弯顶倒映水池中,画面格外动人陵墓寝宫高大的拱门镶嵌着可兰经文,宫内门扉窗权雕刻精美,墙上有珠宝镶成的花卉,光彩闪烁门镶嵌着可兰经文,宫内门扉窗权雕刻精美,墙上有珠宝镶成的花卉,光彩闪烁寝宫四壁均有尖拱状的凹壁和透雕的花窗装饰屋顶为双重弯隆,外层鼓状石座寝宫四壁均有尖拱状的凹壁和透雕的花窗装饰屋顶为双重弯隆,外层鼓状石座承托着一个硕大的球形圆顶,举高承托着一个硕大的球形圆顶,举高58米大圆顶底部四角环峙四座小圆顶凉亭,米大圆顶底部四角环峙四座小圆顶凉亭,造型简洁精确,节奏明快和谐陵寝的水池与环境的设计颇具匠心,天光水影,造型简洁精确,节奏明快和谐陵寝的水池与环境的设计颇具匠心,天光水影,交相辉映,又不乏端庄肃穆之感,给这座陵墓增添了梦幻般的色彩,因此有交相辉映,又不乏端庄肃穆之感,给这座陵墓增添了梦幻般的色彩,因此有“大大理石之梦理石之梦”的说法。
融合了印度古建筑的独特风采她体形明确,比例匀称,色的说法融合了印度古建筑的独特风采她体形明确,比例匀称,色彩柔和,施工精巧,具有较浓的世俗气息较完好地表现了上层穆斯林对来世生彩柔和,施工精巧,具有较浓的世俗气息较完好地表现了上层穆斯林对来世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伊斯兰天国乐园的向往之情建筑和园林艺术的高度融合;活的乐;观态度和对伊斯兰天国乐园的向往之情建筑和园林艺术的高度融合;大理石陵墓的洁白纯净:常绿树的端庄凝重;纤纤草坪的绿茵如毡;各式喷泉的大理石陵墓的洁白纯净:常绿树的端庄凝重;纤纤草坪的绿茵如毡;各式喷泉的迷蒙飘渺;粼粼倒影的虚实涵映;真可谓是相辅相成,相应交辉,使得陵墓倍增迷蒙飘渺;粼粼倒影的虚实涵映;真可谓是相辅相成,相应交辉,使得陵墓倍增艺术魅力泰姬艺术魅力泰姬·玛哈尔陵的建筑包含着复杂的隐喻它是世界上极为珍贵的象玛哈尔陵的建筑包含着复杂的隐喻它是世界上极为珍贵的象征主义杰作征主义杰作3外国园林之外国园林之西方园林1•意大利、法国、英国的造园艺术是西方园林艺术的典型代表,虽然它们同属西方园林艺术体系,具有许多共同特征,但由于受到各种自然和社会条件的制约,也表现出了不同的风格。
但总体而言西方园林艺术与中国园林艺术迥然不同西方园林的造园艺术,完全排斥自然,力求体现出严谨的理性,一丝不苟地按照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发展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成为西方造园艺术的基本信条 4西方园林2•外国园林之外国园林之西方园林2•西方园林的艺术特色突出体现在园林的布局构造上体积巨大的建筑物是园林的统率,总是矗立于园林中十分突出的中轴线起点之上整座园林以此建筑物为基准,构成整座园林的主轴在园林的主轴线上,伸出几条副轴,布置宽阔的林荫道、花坛、河渠、水池、喷泉、雕塑等在园林中开辟笔直的道路,在道路的纵横交叉点上形成小广场,呈点状分布水池、喷泉、雕塑或小建筑物整个布局,体现严格的几何图案园林花木,严格剪裁成锥体、球体、圆柱体形状,草坪,花圃则勾划成菱形、矩形和圆形等5外国园林之外国园林之西方园林3欧洲美学思想的奠基人亚里士多德说:“美要靠体积和安排”,他的这种美学时空观念在西方造园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西方园林中的建筑、水池、草坪和花园,无一不讲究整一性,一览而尽,以几何性的组合而达到数的和谐追求形似与写实被恩格斯称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巨人的达·芬奇认为,艺术的真谛和全部价值,就在于将自然真实地表现出来,事物的美应“完全建立在个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因此西方园林艺术在每个细节上都追求形似,以写实的风格再现一切。
6外国园林之外国园林之西方园林4•西方古代建筑多以石料砌筑,墙壁较厚,窗洞较小,建筑的跨度受石料的限制而内部空间较小拱券结构发展后,建筑空间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放,建造起了象罗马的万神庙等有内部空间层次的公共性建筑物,建筑的空间艺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未突破厚重实体的外框西方古典造型艺术强调“体积美”,建筑物的尺度、体量、形象并不去适应人们实际活动的需要,而着重在于强调建筑实体的气氛,其着眼点在于两度的立面与三度的形体,建筑与雕塑连为一体,追求一种雕塑性的美其建筑艺术加工的重点也自然地集中到了目力所及的外表及装饰艺术上 7•外国园林之外国园林之西方园林西方园林5•西方古代建筑多以石料砌筑,墙壁较厚,窗洞较小,建筑的跨度受石料的限制而内部空间较小拱券结构发展后,建筑空间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放,空间艺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未突破厚重实体的外框西方古典造型艺术强调“体积美”,建筑物的尺度、体量、形象并不去适应人们实际活动的需要,而建造起了象罗马的万神庙等有内部空间层次的公共性建筑物,建筑的着重在于强调建筑实体的气氛,其着眼点在于两度的立面与三度的形体,建筑与雕塑连为一体,追求一种雕塑性的美园林建筑取法于西方古典建筑,它把各种不同功能用途的房间都集中在一幢砖石结构的建筑物内,所追求的是一种内部空间的构成美和外部形体的雕塑美。
由于建筑体积庞大,因此很重视其立面实体的分划和处理,从而形成一整套立面构图的美学原则西方园林58欧洲园林•欧洲中世纪时期,封建领主的城堡和教会的修道院中建有庭园欧洲中世纪时期,封建领主的城堡和教会的修道院中建有庭园修道院中的园地同建筑功能相结合,如在教士住宅的柱廊环绕的修道院中的园地同建筑功能相结合,如在教士住宅的柱廊环绕的方庭中种植花卉,在医院前辟设药圃,在食堂厨房前辟设菜圃,方庭中种植花卉,在医院前辟设药圃,在食堂厨房前辟设菜圃,此外还有果园、鱼池和游憩的园地等在今天,英国等欧洲国家此外还有果园、鱼池和游憩的园地等在今天,英国等欧洲国家的一些校园中还保存这种传统的一些校园中还保存这种传统1313世纪末,罗马出版了克里申吉世纪末,罗马出版了克里申吉著的《田园考》,书中有关于王侯贵族庭园和花木布置的描写著的《田园考》,书中有关于王侯贵族庭园和花木布置的描写9•我国的园林艺术,如果从殷、周时代囿的出现算起,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园林艺术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在世界园林史上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并具有极其高超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园林是人们为了游览娱乐的方便,用自己的双手创造风景的一种艺术。
由于各民族、各地区人们对风景的不同理解和偏爱,也就出现了不同风格的园林归结起来,世界上的园林可分为三个系统——欧洲园林、西亚园林和中国园林我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它那“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原则,那熔传统建筑、文学、书画、雕刻和工艺等艺术于一炉的综合特性,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享有很高的地位中国园林10(此为苏州园林一景)(此为苏州园林一景)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人间天人间天堂堂,园林之城园林之城”的美誉这里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的美誉这里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江南园林”的美称 苏州古典园林苏州古典园林“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身居闹市市而有灵泉之致而有灵泉之致”, 作为举世瞩目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沉淀了二千五百作为举世瞩目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沉淀了二千五百余年吴文化底韵既有湖光山色、烟波浩淼的气势,又有江南水乡小余年吴文化底韵既有湖光山色、烟波浩淼的气势,又有江南水乡小桥美丽,闻名遐迩的苏州园林采用缩景的手法,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桥美丽,闻名遐迩的苏州园林采用缩景的手法,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为苏州赢得术效果,为苏州赢得“园林之城园林之城”的美誉。
的美誉1997年,苏州古典园林作年,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为中国园林的代表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园林的代表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1 还有这美丽的北京北海公园,北海公园内亭台别致,游廊曲折还有这美丽的北京北海公园,北海公园内亭台别致,游廊曲折全园以神话中的全园以神话中的““一池三仙山一池三仙山””(太液池、蓬莱、方丈、瀛洲)构思(太液池、蓬莱、方丈、瀛洲)构思布局,形式独特,富有浓厚的幻想意境色彩这里水面开阔,湖光塔布局,形式独特,富有浓厚的幻想意境色彩这里水面开阔,湖光塔影,苍松翠柏,花木芬芳,亭台楼阁,叠石岩洞,绚丽多姿,优如仙影,苍松翠柏,花木芬芳,亭台楼阁,叠石岩洞,绚丽多姿,优如仙境琼岛上有高境琼岛上有高6767米的藏式白塔(建于米的藏式白塔(建于16511651年),还有清乾隆帝所题年),还有清乾隆帝所题燕京八景之一的琼岛春阴碑石及假山、邃洞等东北岸有画舫斋、濠燕京八景之一的琼岛春阴碑石及假山、邃洞等东北岸有画舫斋、濠濮涧、镜清斋、天王殿、五龙亭、九龙壁等建筑;其南为屹立水滨的濮涧、镜清斋、天王殿、五龙亭、九龙壁等建筑;其南为屹立水滨的北海团城,城上葱郁的松柏丛中有造型精巧的承光殿北海团城,城上葱郁的松柏丛中有造型精巧的承光殿。
这里原是辽、这里原是辽、金、元建离宫,明、清辟为帝王御苑,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金、元建离宫,明、清辟为帝王御苑,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皇家园林之一,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皇家园林之一,19251925年开放为公园是中国保年开放为公园是中国保留下来的最悠久最完整的皇家园林、留下来的最悠久最完整的皇家园林、北海公园12颐和园(图为昆明湖和万寿山)•颐和园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前身清漪园,是三山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水面约占四分之三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以筹措海军经费的名义动用3000万两白银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烧毁了许多建筑物。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修复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9年,颐和园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13北海公园14苏州园林115苏州园林216中国南方园林17狮子林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