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观察临床医学论文.doc
3页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观察_临床医学论文 【摘要】目的中西医结合,提高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非手术治疗效果,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方法采用股骨髁上或胫骨结节持续骨牵引,患足穿防旋鞋,中西药物、手法功能锻炼并重,加强护理结果本组患者32例,随访6月-24个月,平均17个月30例骨折全部愈合,2例死于多器官系统衰竭,优良率达71.9%,不同程度髋内翻发生率约25%,死亡率6.25%结论无法手术或不愿手术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牵引、推拿、功能锻炼、中西药物并重等综合治疗措施,可明显提高该类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及致残率,降低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 【关键词】高龄转子间骨折非手术治疗护理 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系指年龄70岁以上股骨颈基底到小转子间水平以上部位骨折,多系直接或间接暴力引起转子间血运丰富,一般易于愈合临床上一般采用手术治疗,争取牢固固定,早期起床活动,以降低长期卧床引起的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褥疮、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但本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骨质疏松及内科疾患,有明显的手术禁忌症或年龄太大,不愿手术保守治疗,难度较大骨折本身常遗留髋内翻,下肢外旋,短缩等畸形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10年3月,共收治此类患者32例,收到较好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共32例,男性11例,女性21例,年龄70-93岁,平均80.2岁,受伤至就诊时间:2小时-11天,平均2.13天。
均为行走时摔伤导致的转子间闭合性骨折其中30例为顺转子间骨折,2例为逆转子间骨折顺转子间骨折根据Evans分型,I型10例,Ⅱ型14例,Ⅲ型5例,Ⅳ型1例伴膝部骨关节炎5例,不同程度心肌缺血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7例,左肺毁损1例,原发性高血压4例,帕金森氏综合征1例,老年痴呆症1例,Ⅱ型糖尿病1例,多器官衰竭2例部分病员伴有两种以上内科病患加之腰椎严重退变,麻醉风险极大部分病员不愿承担手术风险,故本组病员均采用保守治疗 2治疗方法 2.1骨牵引根据骨折类型及功能锻炼需要,采用患侧股骨髁上牵引或胫骨结节持续牵引一般患足穿防旋鞋,采用russell牵引法选择适宜牵引重量,时间6周-8周,且一定要维持有效牵引,负重时间结合X光片一般在伤后3月至半年去牵引后可坐 2.2药物治疗早期药物:中西药物并重,后期中药为主 伤后病员有不同程度失血及内环境改变,根据病员合并疾患给予补充输血、白蛋白及预防肺部、尿路、血肿感染及内科疾病治疗骨折方面给予迪巧钙口服(每片含碳酸钙750mg、vd3100u),1片,bid 中药治疗:损伤早期给予参苓白术散加减,随症配方,基本方剂为:人参15g,白术15g,山药20g,白茯苓15g,白扁豆15g,桔梗10g,缩砂仁10g,苡仁30g,山楂30g,神曲9g,丹参30g,元胡15g,赤芍12g,陈皮12g,气虚明显者加黄芪30g,血虚加当归15g,中焦湿热加黄连6g,煎服,每2日一剂,150ml/次,每日3次。
伤后5天左右的病员内环境趋于稳定,伤肢肿胀开始消退,可给予丹参、红花、参附等注射液活血化瘀,改善循环,防止血栓形成 伤后3周左右,骨痂开始形成,可给予右归丸、地黄饮子加减,基本方药为:巴戟天10g,桑青生15g,莬丝子12g,龟版胶10g,淫羊藿10g,山茱萸10g,党参10g,怀山药15g,茯苓15g,女贞子15g,杜仲20g,骨碎补10g,续断10g,山楂30g,黄芪30g,当归10g,每2天一剂,150ml/次,tid或按比例配制成丸剂、散剂,服用4月左右,每丸含生药10g左右 2.3推拿按摩,功能锻炼一般牵引后,病情稳定即可进行主动的双下肢肌肉,特别是双侧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运动,防止血栓形成及废用性肌肉萎缩,每日早、中、晚各锻炼1次,每次约20分钟左右肌肉收缩舒张均应为有效收缩平素亦可被动进行双下肢及骶尾部按摩牵引3周后,骨折处已经有骨痂生长,在确保有效牵引及骨折断端稳定情况下,进行患膝关节被动屈曲活动,每日晨1次,每次5分钟屈膝达90°左右即可活动前患膝局部热敷,运用按摩弹拔揉捏等手法松解患侧膝关节软组织对于严重膝关节疼痛粘连者还可以针灸刮痧等 去牵引后可进行主被动髋关节功能锻炼,但应克服骨折处受剪力及应力导致的影响。
一般负重应结合X光片,不能过早负重,以防髋内翻发生 2.4加强护理采用持续充气床垫,平铺透气性能良好的床单床垫入院后即指导其合理有效的功能锻炼,损伤初期,严重骨折者可保留导尿管2周,定时开放尿管,多饮水,注意会阴部清洁卫生骶尾部在确保不影响有效牵引的情况进行按摩,轮换垫高,避免长期受压,牵引4周后病员可取半坐卧位继续牵引 3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评定标准:优:骨折愈合良好,无畸形,髋膝关节活动正常,行走无痛,能完全下蹲,日常生活同伤前良:骨折愈合,髋内翻≤5°,髋膝关节活动稍差,患肢负重时有不适感或轻度疼痛,不能完全下蹲,生活基本自理可:骨折愈合,5°<髋内翻≤15°,髋膝活动受限,行走时有中度疼痛,需扶拐杖,能自立行走,生活尚能自理,但需要一些照顾差:骨折愈合,髋内翻15°或患肢短缩2.0cm,不能自行坐立,疼痛明显,需服止痛药物,生活自理困难 4结果 本组患者牵引6周-10周,平均7.8周住院时间平均8周随访6月-24个月,平均17个月,优12例,良11例,可5例,差2例,其中1例因帕金森氏综合征出现四肢屈曲挛缩,优良率达71.9%2例死于多器官衰竭 5讨论 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骨质疏松,对于严重者做内固定应慎重。
骨的机械强度3级以下者,内固定成功率仅20%而且本组病员大多并发内科疾患,有明显手术禁忌症只能采用非手术治疗文献中记载,牵引治疗死亡率及髋内翻发生率较高,一般牵引8-12周或更长,髋内翻可达40%-50%国外现不多应用,我国仍广泛应用徐龙江认为应用牵引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对患者生理干扰小,不破坏患者局部血循环,骨折愈合快通过调整颈干角及前倾角,可有效地达到功能复位或解剖复位但老年人长期卧床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尿路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及髋内翻、膝关节僵硬等我院采用中西医药手法并重,治疗护理并进的治疗措施,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本组患者无一例褥疮及血栓形成 祖国医学认为:骨折早期,常脾胃虚弱,饮食不化,湿自内生治疗上益脾,渗湿参苓白术散健脾渗湿,加丹参、赤芍、元胡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损伤后期(3周后)主要补肾健脾,壮骨益精增髓活血通络本法主要源于中医理论“肾主骨生髓,肾气足,肾精充实则骨髓生化有源”方中淫羊藿主要阻滞体内雌激素下降及骨量丢失,能刺激成骨细胞生成,增加GF-1含量(GF-1是骨骼中重要细胞因子之一,能促进细胞生长,增殖和类胰岛样的作用),同时可加强骨胶原的合成,减少胶原降低维持骨量,临床应用可明显改善骨质疏松及促进骨折愈合。
手法及功能锻炼:早期肌肉等长收缩使膝踝屈伸抗阻交替进行,可以避免肌肉过于疲劳,还可以改善肌肉及关节各结构成份的血液循环,活跃滑液分泌流动,提高关节内致痛物质的清除率,并改善软骨营养膝部按摩及关节功能屈伸锻炼可以解除膝部软组织紧张痉挛,增加髌骨活动度,松解粘连,降低异常全血粘度,改善血液流变学性质,有效减轻骨肉高压及改善长期牵引并发的膝关节僵硬,防止血栓形成及废用性肌肉萎缩等起到关键作用 总之,高龄转子间骨折非手术治疗应采用中西并重,医护并进,相互促进,交互影响的综合治疗措施,方能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邱贵兴等.股骨转子间骨折.骨科手术学[上]-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312. [2]高堂成,张春才,王秋根等.老年患者不稳定转子间骨折的术式选择[J].中华创伤杂志,2004,6(9):966-969. [3]徐萃香,刘一,李长胜.当前骨折内固定治疗中的几个基本问题[J].中华骨科杂志,1996,16(40):204. [4]王亦璁.股骨粗隆间骨折.骨与关节损伤,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68. [5]徐龙江等.牵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J].骨与关节损伤,2001,16(2):130-131. [6]段富津.中成药研究.方剂学,上海科技出版社,1982,8:25. [7]段富津.新医药学杂志.方剂学,上海科技出版社,1979,3:1. [8]杨彬.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研究进度[J].广西医学,2002,24(8):64-67. [9]王济纬,杜宁,符诗聪.手法治疗实验性膝骨关节炎研究[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96,16(6):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