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15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387328818
  • 上传时间:2022-09-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80.50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造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 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B. 土地私有制度C. 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D. 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反映的是土地兼并现象严重,结合所学可以知道,土地兼并现象严重的根源是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故B正确AC两项不是根源,应排除D是土地兼并现象严重的影响,不符合题意,应排除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需要掌握土地兼并现象严重的表现和原因,解题的关键是注意限定信息“根本原因”和对土地兼并现象严重的原因的识记2. “川中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这段话描述的生产工具是A. B. C. D. 【答案】A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农业发展·灌溉工具的变化3. 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这一“农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A. 精耕细作B. 男耕女织C. 千耦其耘D. 集约经营【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中国古代农业拥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目的在于掌握更高农业耕作技术,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符合“精耕细作”的特点,故A项正确;千耦其耘属于大规模的集体农耕,出现在商周时期,男耕女织是古代中国传统小农经济的特点,集约经营是现代生产方式,都与题意无关,故B、C、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的特点·古代的农业·精耕细作4. 《北齐书》记载了一种当时的铸造法:“其法烧生铁精以重柔铤(熟铁),数宿则成刚(钢)”,用此法铸造出来的兵器坚韧锋利这种技术出现于A. 西周B. 秦朝C. 南北朝D. 明朝【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材料《北齐书》,可以判断该技术出自南北朝,故选C大约在东汉末,我国已可能出现了炼钢新工艺“灌钢”法的初始形式南北朝时,綦毋怀文对这一炼钢工艺进行了重大改进和完善,使这种新的炼钢方法趋于稳定,操作更加方便、实用西周和秦朝在南北朝之前,排除;明朝在南北朝之后,排除D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经济﹒冶金业5. “土豪,我们做朋友吧”成为当今一种网络流行语如果某一土豪生活在武则天时代,他能够显示的财富不可能有A. 精美的青铜酒樽B. 削铁如泥的钢刀C. 田园中闲置的曲辕犁D. 色泽鲜艳的粉彩瓷【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一个否定式选择题武则天时代不可能拥有色泽鲜艳的粉彩瓷粉彩瓷是是清康熙晚期在五彩瓷基础上,受珐琅彩瓷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造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从康熙晚期创烧,后历朝流行不衰所以本题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制瓷业的进步。

      6. 明清时期中国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出现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这里的“变异”主要是指A. 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B. 民营手工业占据了手工业的主导地位C. 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出现D.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产生【答案】D【解析】明清时期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产生属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性质,D正确;A、B和C不属于变异的体现7.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曾祖父)无泽为汉市长由此可见,司马迁曾祖父从事的应是A. 商业贸易管理B. 军政事务管理C. 行政机构管理D. 文化典籍管理【答案】A【解析】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为本题主要考查点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汉代市长是城市中负责商业管理的官员,汉代在长安、洛阳、邯郸、临淄、成都、宛六大城设市长,故A项说法正确BCD三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8. 《临安春雨初霁》云:“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其中“深巷卖杏花”这种商业现象最早出现于A. 西汉B. 南北朝C. 北宋D. 明朝【答案】C【解析】“深巷卖杏花”说明城市的坊市界限被打破,最早出现于北宋时期,故C正确;西汉时期城市的坊市界限没有被打破,故A错误;南北朝时期也没有打破坊市界限,故B错误;明朝并不是坊市界限被打破的开始时间,故D错误。

      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深巷卖杏花”,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坊市界限被打破的角度进行正确理解,据此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9. 有一族谱记载:明清时期外出经商者日众,不少人依旧“壮则服贾,老则归田”这说明A. 社会风气日益恶化B. 经世致用思想受重视C. 商品经济繁荣发展D. 重本抑末观念占主导【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明清时期外出经商者非常多,许多人年轻的时候外出经商,年老时归家务农A C两项说法材料中没有反映;B项“经世致用”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与材料无关联材料中“壮则服贾,老则归田”说明重视农业抑制商业观念仍占主导,只是在商品经济发展较快的地方这种观点受到冲击故选D项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10. 明朝政府下令:禁止建造远洋船只,禁止保留超过两根以上的桅杆帆船从此,船员只得在内地小船上当雇工,郑和的大船因搁置而烂掉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 明朝鼓励民间贸易B. 明朝禁绝朝贡贸易C. 明朝造船技术落后D. 明朝实行海禁政策【答案】D【解析】“禁止建造远洋船只,禁止保留超过两根以上的桅杆帆船”主要是明朝实行海禁政策导致,D正确;明朝实行禁止海外贸易,A错误;B中禁绝不符合史实;C中造船技术落后不符合史实。

      11. 中国有世界上最好的粮食——大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丝和皮毛他们无需从别处购买一文钱的东西这表明当时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是A. 商品经济B.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C. 自然经济D.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答案】C【解析】“中国有世界上最好的粮食——大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丝和皮毛他们无需从别处购买一文钱的东西”说明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C正确;A、B和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12.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官僚、地主、买办和商人开始利用外国的先进技术和机器,创办了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首先出现在A. 香港地区B. 沿海地区C. 北京地区D. 内陆地区【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欧风美雨的产物,所以它最早应该出现在沿海的开放的城市,香港在西方入侵后成逐渐成为了英国的殖民地,所以排除A项CD两项不具备民族经济最早产生的客观条件,所以答案选择B项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13. 史书记载,1872年侨商陈启源创办继昌隆缫丝厂,采用蒸汽机和传动装置,雇女工数百人进行生产,它“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

      以上材料说明继昌隆缫丝厂A. 属于近代的民族工业B. 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C. 实质是外国资本在华创办的企业D. 没有跳出中国传统生产方式【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的材料中的行销于欧美两洲是强调产品主要面向国外市场而不是国内市场,该企业当然不是外国资本在华创办的企业而是民族资本家创办的企业,该企业采用机器生产已经跳出中国传统生产方式,该企业的确属于近代意义的民族工业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A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民族工业的兴起14. 民国初年,中国民族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以天津为例,在工商部注册、资产达万元以上的企业就有数十家出现上述状况的政治前提是A.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B. 华侨们竞相回国投资办厂C. 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D. 各类实业团体的广泛建立【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首先要注意时间限定,“民国初年”指的是1912~1919年,这一时期我国民族工业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四个选项均为民族工业出现短暂发展局面的原因,C项是外因,A、B、D三项都是内因,而B、D两项均是由A项产生的。

      正是由于辛亥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从而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故答案选A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15. 下表是1927、1936年全国华商纱厂相关统计数据,导致数据变化的原因是年份项目1927年1936年华商纱厂拥有纱锭数209.90万枚274.60万枚华商纱厂布机数1.35万台2.55万台A. 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B. 欧洲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 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D. 美国资本和商品大量输入中国市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获取和解读表格信息的能力从表格中可以看出,1927年到1936年是国民政府举行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民族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A项是在1912年之后;B项是在一战期间;D项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所以答案选C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6. 张謇自称兴办实业可谓是“幸而利,幸而成”,却又“至于钝,几于败”,感叹自己“不幸而生中国,不幸而生今之时代”造成张謇不幸的根源是A. 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B.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C. 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D.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在三座大山压迫下发展艰难,这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的,故选D。

      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可见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有所调整,排除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鸦片战争后逐渐解体,排除B;同样,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向西方学习,思想逐渐解放,排除C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的变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艰难发展的原因17. 城镇人口数量的变化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与下图现象直接相关的是A. “一五”计划实施B. “大跃进”运动开展C. 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D. 工业化基本实现【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一五”计划在1953年至1957年实施,由于工业化建设,促进了城镇人口的增加,故选AB是1958年;C也是1958年,都于图片时间不符,不选BC至1957年,中国还没有实现工业化,D错误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济建设探索·一五计划【名师点睛】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1953-1957),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1955年7月经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至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18. 1954年,毛泽东提出:“孤立的、分散的、守旧的、落后的个体经济限制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它与社会主义工业化之间日益暴露出很大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国在农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0讲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考点1常用化学仪器的选择及使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39讲盐类的水解考点2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及应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0讲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考点1常用化学仪器的选择及使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39讲盐类的水解考点2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及应用.docx 2025届湖北省新八校协作体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青桐鸣高三下学期10月大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湖北省“酷云”联盟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湖北省“酷云”联盟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八省联考教研联盟高三下学期演练统一监测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青桐鸣高三下学期10月大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湖北省“酷云”联盟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湖北省“酷云”联盟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联考(二)-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联考(二)-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广东省联考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八省联考教研联盟高三下学期演练统一监测考-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联考(二)-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江南十校”新高三下学期10月第一次综合素质考-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江南十校”新高三下学期10月第一次综合素质考-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联考(二)-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