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宁德市犀溪中学高二化学测试题含解析.docx
4页福建省宁德市犀溪中学高二化学测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下列各组分子中都属于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 )A.CO2、H2S B.C2H4、CH4 C.Cl2、C2H2 D.NH3、HCl参考答案:B略2. 关于酸性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pH小于7的溶液 B. 一定是酸的水溶液 C. 溶液中c(H+)>c(OH﹣) D. 不含有OH﹣离子的溶液参考答案:C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只要溶液中存在c(H+)>c(OH﹣),则该溶液一定呈酸性.解答:解:A.pH<7的溶液不一定呈酸性,如100℃条件下,纯水的pH=6,故A错误;B.溶液呈酸性,溶质可能是酸、强酸弱碱盐或强酸酸式盐,如NaHSO4溶液呈酸性,故B错误;C.酸性溶液中一定存在c(H+)>c(OH﹣),故C正确;D.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OH﹣、H+,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溶液酸碱性的判断,溶液酸碱性取决于c(H+)、c(OH﹣)的相对大小,与溶液的pH大小无关,注意:不能根据溶液的pH确定溶液酸碱性,为易错点.3. 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下列做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违背的是( )A.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B.过度开采矿物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C.开发利用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D.加强对工业“三废”的治理,保护环境参考答案:B 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分析:减少化石能源的利用,开发新能源,减少污染源等,则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并注意节约能源,应从我们身边做起.解答:解:A.汽车尾气中含有氮的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则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故A正确;B.过度开采矿物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会使资源匮乏,是只顾眼前不顾将来的做法,不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故B错误;C.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质的排放,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故C正确;D.加强对工业“三废”的治理,保护环境,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节约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人人有责,并做到从我做起,题目难度不大.4. 常温下,取0.3 mol/LHY溶液与0.3 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测得混合溶液的pH = 9,则下列说法(或关系式)正确的是]A.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0-9 mol/L B.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c(Y-)> c (Na+) > c(OH-)>c(H+)C.c(OH-)-c(HY)=c(H+)=1×10-9mol/L D.c(Na+)=c(Yˉ)+c(HY) =0.3 mol/L 参考答案:C略5. 用水稀释0.1mol/L醋酸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A、c(CH3COOH)/ c(H+) B、c(H+)/ c(CH3COOH)C、c(OH-)/ c(H+) D、c(OH-) 参考答案:A6. 以下关于纸层析的叙述,错误的是A.纸层析法适用于分离和检验化学性质十分相近的分子或离子B.用纸层析法可以检验氯化铁溶液中是否混有少量氯化铜C.纸层析法是利用试样中各种离子随展开剂在滤纸上展开的速率不同而形成不同位置的色斑D.为了看到色斑,只有有色离子的检验才可以用纸层析法参考答案:D略7.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应用中利用了物质氧化性的是A. 明矾净化水 B. 纯碱去油污C. 食醋除水垢 D. 漂白粉漂白织物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明矾净水是利用明矾溶于水电离产生的Al3+水解产生的Al(OH)3胶体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而沉降下来,与物质的氧化性无关,故A错误;纯碱去油污是利用纯碱溶于水电离产生的碳酸根水解显碱性,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较彻底的水解反应产生可溶性的物质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与物质的氧化性无关,故B错误;食醋除水垢,是利用醋酸与水垢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可溶性物质,与物质的氧化性无关,故C错误;漂白粉漂白织物是利用次氯酸钙生成的次氯酸的强氧化性漂白,故D正确8. 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A.Na2O B.H2S C.H2O2 D.N2 参考答案:C解:A、因在离子化合物中,相同的离子要分开写,并且要对称,故A成错误;B、因共价化合物中没有括号和所带电荷数,故B错误;C、共价化合物中氧原子形成2对共用电子对,氢原子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且满足稳定结构,故C正确;D、共价单质中氮原子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而D选项写法错误,故D错误;故选:C.9. 阿司匹林的结构为 , 这种有机物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水溶液显碱性 B.能溶于水C.能发生酯化反应 D.能跟NaOH溶液反应 参考答案:CD略1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氢键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化学键 B.氯化钠熔化时离子键被破坏C.冰熔化时水分子中共价键发生断裂 D.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参考答案:B略11. 某+2价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9,该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属的族是( )A.IIA B.IIB C.VIII D.IB参考答案:D略12. 实验室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 g/mL)配制0.5 mo1/L硫酸溶液500 mL,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A.500 mL容量瓶 B.25 mL量筒 C.烧杯 D.天平参考答案:D略13. 下列物质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得到的是 ( ) A.Fe(OH)3 B.FeCl3 C.H2SiO3 D.NaHCO3参考答案:C略14. 在H2O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Ag+、Na+、Ba2+、NO3﹣、SO42﹣、Cl﹣,该溶液在惰性电极的电解槽中通电片刻后,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比是( )A.1:2 B.8:1 C.35.5:108 D.108:35.5参考答案:B考点:电解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离子加入到水中,Ag+和Cl﹣结合为AgCl沉淀,Ba2+ 和SO42﹣结合为BaSO4沉淀,溶液中就只有Na+、NO3﹣了,实际上是电解NaNO3溶液,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阴极上氢离子放电,则氧化产物是氧气,还原产物是氢气.解答:解: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离子加入到水中,Ag+和Cl﹣结合为AgCl沉淀,Ba2+ 和SO42﹣结合为BaSO4沉淀,溶液中就只有Na+、NO3﹣了,实际上是电解NaNO3溶液,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阴极上氢离子放电,则氧化产物是氧气,还原产物是氢气,当转移相同电子时,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32:(2×2)=8: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池原理和离子共存,明确溶液中的溶质是解本题关键,很多学生只是根据离子放电顺序确定阴阳极上产物,因为漏掉了离子共存而导致错误,为易错题.15. 下列无机含氧酸分子中酸性最强的是( )A.HNO2 B.H2SO3C.HClO3 D.HClO4参考答案:D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某学生为了研究MnO2催化H2O2的分解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分液漏斗中盛有液体,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时液体H2O2不能流下,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同学发现,小试管中的液体几乎无明显的实验现象,锥形瓶中的溶液产生大量气泡但反应一段时间后,锥形瓶内溶液产生气体的速率逐渐变慢,原因可能是什么?如何设计实验证明?假设一: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现有切成片状的新鲜土豆和煮熟的土豆,证明新鲜土豆也能催化H2O2分解(已知新鲜土豆中含有过氧化氢酶)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分液漏斗上口的塞子没有打开或分液漏斗上塞子的凹槽与分液漏斗口颈部的通气孔未对准(2)H2O2溶液的浓度变稀致使产生气泡变慢 向锥形瓶中添加H2O2溶液,若反应速率增大,则假设成立 部分MnO2的催化活性降低或丧失 向锥形瓶再加入MnO2粉末,若反应速率增大,则假设成立(3)将片状的新鲜土豆和煮熟的土豆同时放入H2O2溶液中,新鲜土豆片表面产生大量气泡,而熟土豆片表面无明显现象,即可证明。
解析:本题考查MnO2催化H2O2分解的问题,实验装置和设问的角度都很新颖1)是学生使用分液漏斗经常出现的问题,可能的原因有:分液漏斗上口的塞子没有打开或分液漏斗塞子上的凹槽与分液漏斗口颈部的通气孔未对准2)锥形瓶内H2O2的分解速率变小,只能是H2O2或MnO2的原因可能的原因:一是H2O2的浓度变稀致使产生气泡的速率减小,实验操作是向锥形瓶添加H2O2溶液,若反应速率增大,则假设成立二是部分MnO2的催化活性降低或丧失,实验操作是向锥形瓶再加入MnO2粉末,若反应速率增大,则假设成立3)将片状的新鲜土豆和煮熟的土豆同时放入H2O2溶液中,新鲜土豆片表面产生大量气泡,而熟土豆片表面无明显现象(过氧化氢酶在高温下已变性,失去催化活性),即可证明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将Na2SO3固体在密闭的真空容器中加热,所得到的固体溶解于水,测定溶解显碱性1) 写出硫原子和S2-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2) 写出Na2SO3在上述过程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3) 设计实验方案确定上述反应是否进行完全 (4) 若某一有Na2SO3、Na2S、Na2SO4组成的样品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求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S原子的电子排布:1s22s22p63s23p4; S2-离子的电子排布:1s22s22p63s23p6(2)4Na2SO33Na2S+Na2SO4;(3)实验方案:将产物适量溶于水,先加入盐酸,再加入BaCl2溶液现象及结论:若加盐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