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古玉基本特征及仿制工艺技术.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454691808
  • 上传时间:2023-04-0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26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古玉基本特征及仿制工艺古玉器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一支灿烂奇葩,了解其基本特征,掌握其辨别技巧, 对认识和鉴赏古玉器有着积极的意义古玉器的仿制技术是在各时代人们在古玉器的收藏价 值不断提升,以及对其基本特征的反复认识与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民间技艺,探讨 其仿制工艺的特点,对传承和保护中华民间传统工艺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笔者 就古玉器的基本特征及其仿制工艺的几个关键问题展开以下讨论1、古玉器的基本特征 一般来说,按照古玉去仿古玉比较难,其一是很少能碰到相同的古玉,即难仿其玉质; 其二是古玉有沁色,即玉在地下埋久了,受地下介质影响,产生侵蚀变质和变色,而人工难 仿其质和色;其三是随着各代玉器业的兴衰,从业者技术优劣不等,工艺风格变迁,其工艺 造型技术特点难于再现因此,在讨论仿制古玉器的工艺之前,有必要先了解古玉器的基本 特征根据对前人资料的学习以及笔者对古玉器的认识与实践,古玉器的基本特征大致为以 下四点:(1) 形制与做工符合古代制玉的古朴风格;(2) 琢工明显地繁缛和费劲;(3) 磨制痕迹或残缺痕迹表现得古老陈旧;(4) 表面沁色及其分布符合受自然侵蚀的特点1.1 形制与风格 无论是在鉴定古玉器或者是仿古玉制作中,正确把握各个历史时期玉器的时代特色和艺 术风格,都是致关重要的。

      大致可以从形制、饰纹、琢工、玉质等方面着眼,以各时代的时间线索来分析考察以 下就新石器时代玉器、夏与商前期的玉器、春秋战国等历史时期玉器进行简要分述1.1.1 新石器时代的玉器此类玉器主要为简单的礼器、象征性武器、工具及装饰品等多为片状,形制简单,薄 厚不匀,造型不很规则,以素面居多有些有较繁缛的阴线刻纹动物造型或纹饰多侧重于 头部,尤为突出眼目的表现由于制玉工具比较落后,常在器表留下明显的制作残痕;而在 穿孔玉器的孔壁上,则由于工具的不断磨损,造成愈至深处孔径愈小的现象1.1.2 夏与商代前期玉器 此类玉器主要是象征武器、工具和少数简单装饰品制艺较粗糙有些器物两侧已出现 锯齿状扉棱,并在刻纹上开创双线勾勒之先河1.1.3 商代后期玉器 此时期玉器数量繁多,种类丰富,主要有礼器、礼杖、工具、器皿、装饰品、简单艺术 品等多类人物、动物形玉器大量出现是这一时期的一个重要特点片状玉 雕绝大部分呈 弧扇状,并出现了一定数量造型各异的立体圆雕作品商代后期常见的纹饰有重环纹、菱形 纹、同心圆弦纹、兽面纹等双线勾勒法普遍,器物的一侧或两侧,起扉棱的现象极为常见 穿孔玉器的孔内亦可常见回旋形的琢痕阴线刻划刚劲有力,被誉为"折铁线",仔细观察就 会发现这些阴线上有许多毛刺,略显粗糙,这些都是由于工具不利所造成的。

      1.1.4 西周玉器 西周玉器主要是礼器和装饰品在造型和纹饰等方面,基本是商代后期的延续1.1.5 春秋战国玉器春秋战国的玉器主要有礼器、装饰艺术品和一些实用器、丧葬用品等,装饰品特别是玉 佩饰极为发达是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纹饰主要有风鸟纹、云纹、谷纹等,一般均无通体纹 饰,饱满和谐,不留空间伴随着工具的改进,这一时期玉器线条遒劲,钻孔光滑,镂雕镶 嵌技艺运用得极为普遍玉质优良,做工精致1.1.6汉代玉器汉代玉器是我国古代玉器的一个辉煌的时代这一时期玉种繁多,造型丰富,主要有礼 器、陈设艺术品、装饰艺术品和葬玉等几类常见的纹饰有云纹、鸟纹、龙纹、螭虎纹、谷 纹、蒲纹等汉玉常运用跳刀"勾出细如游丝、若断若继的细线,刚劲有力线条的构图准 确,常使用在玉壁、玉人、佩饰、剑饰上,是鉴别汉玉的一个重要依据此外还有刻划简练, 勾勒神韵的”汉八刀"琢玉风络,是极具汉代特色的雕琢技法1.1.7唐代玉器唐代玉器与前代玉器在风格上迥然不同,大量的写实花、鸟、虫、鱼造型和纹饰的出现 是其显著特点,常见的有折枝花卉、葵花、云朵纹、人物鸟兽等琢工颇为精细,充满生活 气息和勃勃生机在雕琢中常采用一种似凸实凹的表现手法,获得相当成功的立体效果。

      1.1.8宋、辽、金、元玉器宋、辽、金、元玉器将唐代玉器进一步推向深入,出现了大量的写实的花卉、虫鸟、虎 鹿山林、龙凤呈祥图案,在形神兼得上达到了很高的造诣镂雕手法在这一时期运用得极为 普遍,并出现一些形态逼真的仿古玉这一时期玉雕题材大多是从现实生活中提炼,达到了 生活与艺术的高度统一1.1.9明代玉器明代玉器质料优良,器形方正规矩,雕琢细致,线条流畅出现以谐意美、吉、瑞的新 型图案,构图罗列散漫,不拘一格许多玉器图案还受到文人书画的影响,追求高雅的情趣, 往往镌刻有名人款识北方的玉器,一般粗犷,次要部位不求甚精;南方苏杭一带则追求工 艺精巧,玲珑剔透1.1.10清代玉器清代玉雕空前繁荣,玉器种类、数量繁多造型极为规整,方、圆、弧、折的雕琢一丝 不苟底子平,线条直尖如锋锐,圆似满月,棱角分明器表抛光细致,多呈油脂或蜡状 光泽从上述可以看出,随着古玉器的制作时代逐步向现代*近,其形制与风格有如下变化:(1) 形制从器形简单、造型多为不规则形或象征性形,逐渐过渡为造型规则形或写实形的 复杂器形2) 形制种类从为数不多的简单礼器、工具及装饰器,逐渐过渡为种类丰富、数量繁多的 礼器、器皿及装饰艺术器。

      3) 玉器的题材从简单的动物、艺术性较低的繁缛纹饰,逐渐过渡为复杂的动物、人物及 艺术性较高的具人文气息的图案纹饰4) 工艺风格从琢工粗糙,表面常有制作残痕,线条不流畅,以素面、阴线纹居多,逐渐 过渡为琢工精致,表面光滑,线条刚劲流畅,阳刻纹渐多,圆雕、浮雕及镂雕的形式大量出 现上述特点表明,古玉器的形制与制玉风格在中国各个历史时期是具有特殊性的,这些为 鉴赏古玉器以及仿制工艺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1.2磨制的痕迹古玉器的琢玉过程因工具和技艺落后,而总体表现为费劲和低效,再加上其久经风霜, 其残留的痕迹显得古老而陈旧,其主要特征如下:(1) 表面虽光滑,但因长期把玩或埋藏,局部由于磨损或侵蚀而显得略有些"自然的小凸凹!!(2) 古玉器的大的圆弧面较圆滑,一般不出现"小平面";(3) 表面残留的磨痕不甚平行,粗细不匀,深浅不一;(4) 阴纹线斜槽中残留磨痕的走向一般与线、槽壁的走向垂直;(5) 镂空透雕的孔壁中,往往残留锯搜痕迹,其走向总是顺着孔壁的走向,并常会出现细 窄的通花孔壁,这一特征在现代快捷玉器加工中是很少出现的;(6) 古玉器凸出部位明显比凹进去部位磨损大,而且亮度好;(7) 古玉器上残留的磨痕为暗灰色,有油脂感和陈旧感;(8) 钻眼的孔壁除了两端孔径不一致外,还在孔壁中见有来回锥磨的痕迹。

      上述特征表明,古玉器表面残留的磨制痕迹是古代琢玉工艺特殊性的印记,其特征往往 是微妙的和不易察觉的,只有全面地认识它才能在鉴定和仿制中把握要领1.3 伤残古玉器的伤残是因为长期把玩,或因为埋芷,又经盗掘出土,再经辗转流传,多次易手 总会留下偶尔磕碰或摔伤的痕迹其主要特征为:古玉器边角部位或尖锐部位易出现不经意的崩边或裂口; 崩边面或裂口断面常沾染陈旧的沁色;断面上无磨痕;断面上的凸出部位因长期把玩而略显光滑一般来说,古玉器的伤残痕迹是较难辨别的,但如结合古玉器的其它特征,还是能够加 以区别的1.4 沁色古玉器表面往往有沁色,是古玉器因长期把玩或埋藏,由其周围介质的侵蚀作用而自然 形成的由于介质的种类和量的不同以及被侵蚀的时间长短、或者发生侵蚀作用的环境差异, 致使沁色在颜色的种类、深浅及分布上呈现较不均匀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 古玉器沁色一般发生的玉石的局部,如在玉质较粗糙部位或裂绺以及伤残处,并且这 些部位的沁色往往色度较为浓重2) 任何一个古玉器的沁色,在其颜色的深浅及分布上不会是均匀的,总是以微小的色差 变化表现出自然的过渡性3) 个别古玉器由于其在制成时已有色皮,再经发生侵蚀作用,则会形成较大色差变化。

      总之,古玉器的沁色有其自然形成的特殊性,掌握这一特性,并在沁色的结构上加以区分 这对古玉器的鉴定和更巧妙地设计好仿沁工艺,都是十分有益的仿古玉器实质上是以间接的方式尽可能地反映某个古时代玉器特征的作品,其作为中国 古代玉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特殊产物,在仿制工艺方面有着独到之处 2 仿制工艺2.1 琢工的仿制仿古玉器的琢玉过程比较复杂,如宋、元、明、清仿古玉器的生产工艺一般都有以下 几道工序2.1.1 捣沙琢玉首先需要制作玉砂先用砧杵将石砂捣碎,再经过极细的筛子筛过然后,漂去其 浆,将净砂浸水以适用,并收集浆料,用于上光工序2.1.2 研浆器物磨光需研制极细腻的"黄"砂(石英砂)2.1.3 开玉 用多股钢丝绞成的钢绳及浸水"黑石砂"(石榴石砂),以两人不厌其烦地在玉石切口上来回拉锯钢绳,经相当久的时间才将玉石剖开如玉体极重,则用大扎锅开之2.1.4 扎锅 锅即砣,以木为轴,用钢板制成周边薄似刀片的圆盘,名扎锅加以浸水"黄砂"(石英砂) , 将去净石皮的玉材截成方块或方条2.1.5 冲锅用 4 分 ~4 寸直径,2 分~3 分厚的钢圈制成錾锅,圈内横以厚竹枝,再将其以紫胶接在木 轴上,磨玉时加浸水砂冲削之棱角,使器物成形。

      2.1.6 磨锅用 2 分 ~3 分厚的铜盘做成磨锅其大小不同, 可有六、七等冲后之钰(玉坯 )则需磨琢, 使玉体表面细腻2.1.7 掏堂 有些器如瓶、盂等的内部空间,以钢片卷成套筒,加浸水"黑石砂"掏其膛,完后,玉中 必有一根玉琏柱,则用小锤敲击,即断2.1.8 上花 凡玉器外面需琢各种图案花纹,皆用周边薄似刀口的小钢圆盘或小钢锅磨冲之,工具之 大小以方便适用为度2.1.9 打钻 如有图案需镂空透雕,就需先用锥木呈钻加金钢钻粉在需镂之处打透花眼,即钻圆孔, 然后再用搜弓锯搜之2.1.10 搜弓 金刚钻钻孔之后,以一条钢丝结于弯弓两端,作为搜弓用时先解钢丝一头穿过玉孔,复经于弓头上,用横木或竖木稳住玉器,加细石英砂,顺花样以搜之,如同木工锯搜通花一 样2.1.11 打眼 有些小器物如鼻烟壶、扳指、烟袋嘴等需打眼时,因手不便扶持,得用7寸~8 寸高大白 竹筒一个,内注清水,水上置木板数块,形状不一,或有孔,或有槽窝,用时将玉器夹在板 孔中或槽窝内,再以左手握扣锥木呈钻,右手拉绷弓,使锥木呈快速旋转,并借助金钢钻粉 以打眼2.1.12 木锅 器物即成,玉体平净,但尚欠光亮,当用木锅加更细的浸水砂浆以磨之。

      但小件玉器或有很细密花纹者,不能用木锅磨之,而用细钢针顺纹槽研磨,使纹线油亮2.1.13 水锅 将牛皮包于木锅之外,加浸水浆料研磨之上光,令玉体光亮湿润综合上述仿古玉器的琢玉过程和古玉器的表面特征以及笔者对仿古玉器的实践,可以归纳出 以下几个工艺要领:(1)仿制琢玉工序必须基本上与古玉器的费劲和低效的琢玉风格相仿,切忌使用快捷的电 动工具2)磨料必须使用散砂,并且散砂颗粒的大小不甚均匀,磨制时,只能用浸水散砂法,并 以钢或木质的磨砣来冲磨,不能使用胶合成型的磨砣,这样能使表面残留磨痕与古玉器的近 乎一致3)线槽部位只能使用钢针加散砂来研磨,可使线槽壁上的残留磨痕与"扇棱"相仿4) 圆弧面的成形需在慢速磨砣上滑动冲磨来实现并以细砂冲磨掉所有的微小棱面,可 使其没有任何"小平面"5) 对镂空透雕玉器,必须使用搜弓锯来拉开所有通花,并注意留有细窄的通花,这样能 使所有通花孔壁近乎逼真6) 钻眼必须用来回旋转的锥木呈钻,外加浸水金刚钻粉来完成,以使孔的两端及内部形 成与古玉器的钻眼孔壁相仿的特征7) 使用皮砣和砂浆将所有表面上光,只要使表面磨痕达到油脂感即可,切忌上得很亮,也 即上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