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海啸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技术导则(2022).docx

28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539662754
  • 上传时间:2023-06-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5.37KB
  • / 2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海啸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技术导则Guidelineforriskassessmentandzoningoftsunamidisaster前言 I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工作原则 34.1 分尺度原则 34.2 可靠性原则 34.3 综合性原则 34.4 一致性原则 35工作程序 35.1 资料采集 35.2 潜在海啸源确定 35.3风险分析 35.4 风险区划 45.5 成果制图 45.6 报告编制 46国家尺度评估和区划 46.1 工作目的和技术路线 46.2 资料采集与处理分析 46.3潜在海啸源确定 56.4模型建立 66.5模型验证 66.6海啸数值摹拟计算 76.7 海啸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 76.8 海啸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图件编制 86.9评估报告编制 87省尺度评估和区划 87.1 工作目的 87.2 工作内容 87.3 海啸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图件编制 97.4 评估报告编制 98市/县尺度风险评估与区划 98.1 工作目的和技术路线 98.2 2资料采集与处理分析 98.3 3潜在海啸源确定 108.4 模型建立 108.5 模型验证 118.6 海啸数值计算 118.7 海啸风险评估和区划 128.8 海啸淹没风险图和应急疏散图编制 138.9 海啸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图件编制 138.10 10评估报告编制 139成果管理 138.11 1审查与验收 138.12 2成果汇总与管理 139.3 更新 13附录A 14附录B 15附录C 17附录D 20D.1海啸灾害淹没风险图 20D.2应急疏散图 20附录E 22附录F 23F.1封面 23F.2封二 23F.3目录 23F.4前言 23F.5正文 23F.6封底 24F.7报告格式 24-XX- -α-刖 S本导则由国家海洋局提出。

      本导则起草单位: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浙江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本导则主要起草人:于福江、侯京明、原野、吴玮、赵联大、车助美、王君成、高义、王培涛本导则为首次制定海啸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技术导则1范围本导则规定了海啸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的术语、工作原则、工作程序、技术方法以及成果制作和管理等本导则合用于指导海啸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合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合用于本文件GB17740—1999地震震级的规定GB17741—2005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T12763—2022海洋调查规范GB/T14914—2022海滨观测规范GB/T15920—2022海洋学术语物理海洋学GB/T17108—2022海洋功能区划技术导则GB/T17742—1999中国地震烈度表GB/T17839—2022警戒潮位核定规范GB/T21010—2022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6376—2022自然灾害管理基本术语HY/T058—2022海洋调查观测监测档案业务规范MZ/T027—2022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基本术语UNISDR2022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2022减轻灾害风险术语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合用于本文件。

      3. 1海啸tsunami由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者水下塌陷和滑坡等所激起的长周期小振幅的散射波,以每小时百千米速度传到岸边,形成的来势凶猛危害极大的巨浪[GB/T15920—2022,定义2.5.60]3.2局地海啸IoCaltsunami海啸源距离受海啸破坏性影响的区域约100km以内(或者海啸传播时间不超过Ih)的海啸注:局地海啸通常由地震引起,滑坡或者火山喷发引起的火山灰流也能引起海啸3.3区域海啸regionaltsunami海啸源距离受海啸影响的区域约100Okm以内(或者海啸传播时间不超过1-3h)的海啸注:我国面临的区域海啸威胁主要来自琉球海沟、马尼拉海沟等越洋海啸(远距海啸)ocean-widetsunami海啸源距离受海啸影响的区域超过100Okm(或者海啸传播时间超过3h)的海啸注:越洋海啸不仅重创海啸生成源区附近的近岸地区,而且其产生的能量巨大的海啸波持续传播至整个大洋,并造成大洋其他近岸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所有越洋海啸均由大地震引起1.5传播时间traveltime海啸初波从海啸源传播到海岸的某一地点所需的时间1.6传播时间图traveltimemap显示海啸传播等时线的图。

      1.7估计到达时间estimatedtimeofarrival(ETA)海啸波从海啸源到达受影响沿岸固定地点的时间通常以第一个显著海啸波动到达的时间为准1.8海啸灾害承灾体exposureoftsunamidisaster直接受到海啸灾害影响和伤害的人类及其活动所在的社会与各种资源的集合,包括沿海人口、房屋、堤防、农作物及其他植被、养殖区、船舶航运、港口码头及其他工程设施等[根据GB/T26376—2022定义3.L3改写]1.9海啸灾害危(wei)险性hazardoftsunamidisaster包括海啸波幅、淹没范围和深度以及强流等致灾因素的危(Wei)险性大小及其综合[根据UNlSDR2022致灾因子定义改写]1.10脆弱性vulnerabiIity社会系统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包括社会脆弱性和物理脆弱性3. 11海啸灾害风险tsunamirisk某一特定海岸线遭受海啸袭击的可能性普通而言,风险是危(Wei)险性与脆弱性的乘积3.12灾害风险评估riskassessment对可能发生的灾害及其造成的后果进行评定和估计[GB/T26376—2022,定义4.8]4. 13海啸源tsunamisource生成海啸的点或者区域,通常是在发生地震、火山喷发、滑坡等并造成大规模快速的水体变形导致海啸的区域。

      5. 14海啸波幅tsunamiampIitude显著的海啸波峰或者波谷与未受扰动时的海面水位之间的距离的绝对值,或者相邻的波峰与波谷之间的差值的一半,并通过波峰与波谷之间的天文潮的变化进行修正通常基于水位记录测得6. 15潜在震源区potentialseismicsourcezone未来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区[GB17741—2005,定义3.14]3.16震级上限upperlimitmagnitude地震危(Wei)险性概率分析中,地震带或者潜在震源区内可能发生的最大地震的震级极限值[GB17741—2005,定义3.18]4工作原则4.1分尺度原则根据我国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分为国家尺度、省、市/县尺度,各尺度的评估目的,评估要素、评估方法以及评估成果等应有区分而又相互衔接4. 2可靠性原则对资料来源、数据精度及数据质量等有明确的描述,数据要通过质量控制审核,对不同来源的资料应该进行标准化或者归一化,保证所用资料权威可靠;对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应采用历史资料或者现场观测进行验证,保证评估精度4. 3综合性原则综合考虑海啸灾害风险的自然过程、社会经济状况、成灾机制及行政边界等特点,综合评估海啸灾害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及其不确定性,开展海啸灾害风险综合区划。

      7. 4一致性原则同一尺度的海啸灾害评估区划工作所采用的评估方法应具有一致性,且不同尺度评估结果应具有总体一致性,评估结果应方便实用5工作程序5.1资料采集确定风险评估区划的区域和尺度(国家、市/县尺度),搜集、整理与分析处理各类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社会经济和主要承灾体及谨防设施分布资料、历史灾害基本情况等与海啸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相关的数据资料5. 2潜在海啸源确定系统搜集太平洋和中国近海历史地震和海啸事件,开展海底地质构造分析,统计和分析太平洋及中国近海主要倾滑俯冲带和地质断层历史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参数,遵循历史重演和构造类比的原则,综合研究确定可能对我国沿海造成影响的潜在海啸源及其相关参数5. 3风险分析建立海啸数值模式,选择历史海啸个例进行摹拟,通过对海啸波幅、淹没深度、淹没范围等计算结果的检验,对模型进行验证;利用建立的海啸源和建立的模型分别开展海啸波幅、淹没范围等的数值计算;建立海啸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包括海啸灾害危(∖vei)险性等级、承灾体脆弱性等级和海啸灾害风险等级;开展国家、省、市/县尺度的海啸灾害风险评估区划工作其中,国家、省尺度以县级为基本评估单元,综合考虑海啸灾害危(Wei)险性和评估单元脆弱性进行风险评估;县域尺度需要综合考虑海啸灾害淹没危(Wei)险性和承灾体脆弱性进行风险评估,开展不同潜在地震海啸源情景和最大可能海啸淹没范围及淹没水深风险分析。

      5.4风险区划依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风险区划空间单元,对风险评估结果进行空间综合及大小分级5. 5成果制图根据风险分析和风险区划结果制作风险评估成果图件,选择可能最大淹没范围和淹没水深编制应急疏散图件8. 6报告编制编制海啸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报告6国家尺度评估和区划8.1 工作目的和技术路线面向国家沿海战略规划等宏观需求,采用基于海啸源场景的确定性评估方法,评估海啸灾害危(Wei)险性并结合评估单元脆弱性进行风险评估区划,为沿海城市发展规划、区域防灾减灾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同时为区域尺度风险评估提供指导国家尺度的海啸灾害风险评估技术路线图如下:历史地震ttacjvat洋.K域和局地地震对棘源确定趋础地理改 据,海底地杉 及岸线数据历史海布IkIHW危的性评估•必性分析等彼Ig评估人口. GDP等社会经济 数据图件绘制技术报告蝮M海啸灾害危险 性箸级分布图脆弱性等蝴分 海啸灾害风险布图等线分布图图1国家尺度海啸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技术路线图9. 2资料采集与处理分析开展海啸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工作所需资料包括:基础地理信息和社会经济资料、地震源信息资料、典型潮位站海啸波动序列资料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和质量控制审核。

      9.1.1 基础地理数据全国1:1X106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包括县一级(含)以上行政界线、全国水系(入海河流到3级)、重要居民点(省会城市、直辖市及沿海重要城市)、交通(铁路、高速公路、国道、沿海机场)、地貌以及岛屿、礁石、海洋注记等海洋要素6.2.2海底地形和岸形数据中国近海海底地形数据(分辨率2,),全国沿海岸线分布6.2.3社会经济数据全国沿海县一级(含)以上行政区域的三年以内人口、经济(GDP)等普查数据6.2.4地震源信息资料中国近海海啸历史资料、近现代地震信息资料;全球海底地震数据库和历史资料,重大海啸地震震源机制解资料地震资料采集与目录编制应符合以下要求:a)根据国际地震权威机构和组织、国内地震部门正式发布的地震目录和地震报告,采集相关的地震资料;b)历史地震资料应包括区域内自有地震记载以来的最重要的破坏性地震事件;c)主要地震参数包括:地震事件基本描述以及震中位置、发震时间、震源深度、震级、发震断层长度、宽度、滑动角、走向角、倾角、断层滑动量等6.2.5海啸波波动序列资料潮位站历史地震海啸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