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2024学年湖北省咸宁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自测考试题.docx
7页姓名 :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_____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阙处(quē) 素湍(tuān) 属引(zhǔ) 绝(yǎn)B.沿溯(sù) 曦月(xī) 叠嶂(zhàng) 襄陵(xiāng)C.悬泉(xuán) 飞漱(sù) 哀转(zhuàn) 蔽日(bì)D.涿县(zhuō) 略无(lüè) 绿潭(tán) 凄异(qī)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溃退 仲裁 锐不可挡 震耳欲聋B.轻盈 咆哮 催枯拉朽 一丝不苟C.建树 由衷 眼花瞭乱 白手起家D.凌空 浩瀚 殚精竭虑 如梦初醒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成都草堂是四川人民心中的文化圣殿,这是无可置疑的。
B.枣儿的父母三年前走出大山,前往广东,除了节假日偶尔和枣儿打通,至今杳无音信C.我们的语文老师读起书来声音清脆,声调抑扬顿挫,我们都为之着迷D.假冒伪劣产品一度肆虐,老百姓对只追求利益的商家深恶痛疾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节日的步行街,张灯结彩,人山人海,处处洋溢着欢乐的笑脸B.全校师生没有一个不否认“阳光体育”活动使整个校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C.2017年5月,省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在我市如期举行,开幕式既体现了地方文化特色,又彰显了体育新理念,获得了群众的好评如潮D.那烟雨迷蒙的乌江,恰如一幅淡雅而隽永的水墨画,展现在我们面前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①__________,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②愿驰千里足,__________《木兰诗》)③__________,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④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⑤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⑥巴东三峡巫峡长,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2)默写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己卯上元,予在儋州①,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②,屠沽③纷然归舍已三鼓④矣舍中掩关⑤熟睡,已再鼾⑥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⑦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⑧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苏轼《书上元夜游》)注:①己卯,指1099年;儋州,地名,今属海南,苏轼于1097年被贬谪至此②杂揉,即杂糅,混杂糅合③屠沽,屠户与酒家④三鼓,三更,指半夜11点至凌晨1点⑤关,门⑥再鼾,已醒而复睡⑦过,苏过,苏轼幼子⑧韩退之,即韩愈,韩愈曾在诗中借钓鱼钓不到大鱼,埋怨水太浅,要另觅钓鱼之处,暗指自己际遇不好,不得志1.下列加点字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欣然起行 屠沽纷然 不以为然 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B.遂至承天寺 遂成枯落 半身不遂 肃遂拜蒙母C.相与步于中庭 念无与为乐者 与日俱增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知其一不知其二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无他,但手熟尔2.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记承天寺夜游》)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啊B.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这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虽然乘着飞奔的疾风,也没有这么快C.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与朱元思书》)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也会平息追名逐利的心D.民夷杂揉,屠沽纷然 (《书上元夜游》)汉族和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集市上卖肉和卖酒的店铺很多3.下列对两篇文章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甲、乙两篇都写到了“月”:甲篇用形象的比喻、传神的文字,描绘了空灵澄澈的月夜美景;乙篇写出了月夜儋州的繁华景象和祥和淳朴的民风B.甲乙两文都写于作者遭贬远徙时期,都隐约透露出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C.甲文中的“张怀民”,乙文中的“老书生数人”“韩退之”等,都是与苏轼一样有着相同遭遇、相同情趣的人,也即甲文中所说的“闲人”D.这两篇短文融人生感悟于寻常经历、琐细小事中,多用口语,率真随性,潇洒自然,富有诗意,可谓文如其人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两个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甲】①在北岸防守的是川军李全山的第三十八团。
这个团的先头部队三营,就是与红军隔河举着火把齐头并进的那支川军三营的先头连比红一军团四团早两个小时到达泸定桥,连长饶杰命令士兵立即拆桥板,但是由于士兵们实在太累,又有不少人犯了鸦片烟瘾,因此桥板拆得极其缓慢三营营长周桂到达之后,增派了士兵去拆桥板,同时开始构筑阻击工事天亮的时候,团长李全山率李昭营到达北岸桥头堡,南岸红军的四团也到了,双方没有犹豫就开始了射击团长李全山命令周桂的三营负责守卫桥头堡,李昭营配置在两翼火力掩护②万丈深渊之间,仅凭几根铁索就想突击到河这边来,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至少川军是这么想的因此,他们一边向河对岸射击,一边不断地向红军高喊:“有种的你们飞过来!”③下午四时,中国工农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战斗打响了④没有任何别的可以选择的出路,只有迎着枪林弹雨强行冲过十三根寒光凛冽的铁索⑤激越嘹亮的军号声震荡着千年峡谷⑥二十二个年轻的红军勇士向铁索冲去⑦铁索剧烈地摇晃起来⑧川军开始了疯狂的射击,红军的掩护火力也开始了猛烈的压制炮弹呼啸,大河两岸皆成一片火海川军的子弹打在铁索上,火星迸溅红军勇士一手持枪,一手抓索,毫无畏惧地一点点向北岸靠近⑨三连连长王友才带领的官兵紧紧地跟在后面,他们人人抱着木板,只要前面的突击队队员前进一步,他们就在铁索上铺上一寸。
⑩川军无法想象红军竟然这样向他们靠近了!看着在铁索上越来越近的红军,他们惊骇地瞪大了眼睛,他们不知道世间除了红军,还有什么人能够空悬在万丈深渊上顺着那些摇晃的铁索发起冲击⑪南岸的军号声连续不断地怒号着⑫红军所有的掩护火力愤怒地喷射着⑬二十二名红军突击队队员没有一人中弹掉下深渊,勇士们在川军轻重机枪和炮火的阻击下已经靠近了泸定桥北岸的桥头堡⑭这与其说是一场战斗,不如说是意志和勇气的较量看着攀着光溜溜的铁索冲过来的红军勇士,川军目瞪口呆,惊恐万分他们平生从未见过这样舍生忘死的场面他们曾经听说过红军是打不死灭不尽的,今天终于亲眼看见了,他们射击的手开始忍不住地发抖⑮就在红军勇士即将接近北岸的时候,北岸桥头突然燃起了大火——川军把拆下来的桥板堆在桥头,泼上煤油点燃了⑯大火封住了桥头⑰火势凶猛,映红了渐渐暗下来的黄昏天色⑱攀在最前面的廖大珠连长喊了一声:“同志们,跟我前进!”然后他站起身,第一个冲进了火海⑲第二个迎着火海冲进去的,是一个苗族小战士⑳接着,突击队队员一个跟着一个冲进了大火之中㉑头发、眉毛和衣服都被烧焦的红军勇士冲过了火焰,冲上了泸定桥桥头堡阵地后续梯队踩着桥板,不顾一切地过了桥,蜂拥进泸定县城。
节选自王树增《长征》)【乙】①安顺场以西四百里,峡谷高耸,河流又窄、又深、又急的地方,有条有名的铁索悬桥叫做泸定桥这是大渡河上西藏以东的最后一个可以过河的地方现在赤脚的红军战士就沿着峡谷间迂回曲折的小道,赤足向泸定桥出发,一路上有时要爬几千英尺高,有时又降到泛滥的河面,在齐胸的泥淖中前进如果他们能够占领泸定桥,全军就可以进入川中,否则就得循原路折回,经过彝族区回到云南,向西杀出一条路来到西藏边境的丽江,迂回一千多里,很少人有生还希望②泸定桥建桥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同华西急流深河上的所有桥梁一样都是用铁索修成的一共有十六条长达一百多码的粗大铁索横跨在河上,铁索两端埋在石块砌成的桥头堡下面,用水泥封住铁索上面铺了厚木板做桥面,但是当红军到达时,他们发现已有一半的木板被撬走了,在他们面前到河流中心之间只有空铁索在北岸的桥头堡有个敌军的机枪阵地面对着他们,后面是一师白军据守的阵地当然,这条桥本来是应该炸毁的,但是四川人对他们少数几条桥感情很深;修桥很困难,代价也大据说光是修泸定桥“就花了十八省捐献的钱财反正谁会想到红军会在没有桥板的铁索上过桥呢,那不是发疯了吗?但是红军就是这样做的③时不可失必须在敌人援军到达之前把桥占领。
于是再一次征求志愿人员红军战士一个个站出来愿意冒生命危险,于是在报名的人中最后选了三十个人他们身上背了毛瑟枪和手榴弹,马上就爬到沸腾的河流上去了,紧紧地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红军机枪向敌军碉堡开火,子弹都飞迸在桥头堡上敌军也以机枪回报,狙击手向着在河流上空摇晃地向他们慢慢爬行前进的红军射击第一个战士中了弹,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但是别的人越来越爬近到桥中央,桥上的木板对这些敢死队起了一点保护作用,敌人的大部分子弹都迸了开去,或者落在对岸的悬崖上④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他们自己的斗志受到了影响;也许他们故意开乱枪不想打死他们;也许有些人暗中祈祷对方冒险成功!终于有一个红军战士爬上了桥板,拉开一个手榴弹,向敌人碉堡投去,一掷中的军官这时急忙下令拆毁剩下的桥板,但是已经迟了又有几个红军爬了过来敌人把煤油倒在桥板上,开始烧了起来但是这时已有二十个左右红军匍匐向前爬了过来,把手榴弹一个接着一个投到了敌军机枪阵地⑤突然,他们在南岸的同志们开始兴高采烈地高呼:“红军万岁!革命万岁!大渡河三十英雄万岁!”原来白军已经仓惶后撤!进攻的红军全速前进,冒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