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暮江吟》课件5篇.docx

18页
  • 卖家[上传人]:1779****392
  • 文档编号:269142592
  • 上传时间:2022-03-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0.99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暮江吟》课件5篇 语文课件对大家学好课本上的知识有很大的帮助,能够让我们掌握所学的重点内容,这样大家在学习的时候就能做有目的性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暮江吟》课件,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暮江吟》课件1 学习目标: 理解古诗优美的语言,了解唐诗是我国文学的瑰宝,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理解“铺、瑟瑟、可怜、似”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理解每句诗的意思,体会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正确回答课后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加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情感、意境、潜词造句的体验,有感情的背诵古诗,默写《暮江吟》 引导学生由书本走向生活,通过广阔的生活空间、网络空间去获取资料培养学生多角度的理解诗词 学习重点: 学习古诗体会诗中的名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用语言或者图画描绘诗句概括的景物,体会其中的诗味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正确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指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展开合理想象,引导学生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转化成画面,读中感悟,体会作者看到奇丽景色的愉快心情。

      教学准备: 描写夕阳的一些诗词、文; 欣赏的《暮江吟》教学课件; 自谱的乐曲一首《暮江吟》(歌曲附后)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谈话入课 1、今天来给同学们上课,心理上免有点惶恐不知道同学与一个陌生的老师第一次上课是什么样的心情呢?激动?忐忑?还是像老师一样的惶恐?能不能给佘老师一点信心和鼓励呢? 2、哪同学跟老师一起做 (1)用手按住自己的胸口,在大声的对自己说:“我能行!我最好!” (2)同学俩俩用手搭在彼此的肩膀上,对对方说:“你能行!你最好!” (3)闭上眼睛,在心理用肯定的语气对自己说“我能行!我一定行!” 3、怎么样?这会是不是信心十足了?我们来做个诗词接龙的游戏,就是老师说上句,你能接出下句诗 (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3)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看来老师是难不倒你们了,哪位同学来出出题呢? 5、“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6、对!白居易是唐朝著名的大诗人,他的一生为后人留下三千多首诗他的诗内容充实,语言通俗,大多反映现实生活,反映人民疾苦我们常常说“如诗如画”,一首诗就是一幅画今天我们要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山水风景诗———《暮江吟》(板书) 二、听诗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词 1、请同学们轻轻地闭上眼睛,有心去欣赏这首诗你会看到怎样的一幅画面呢? 2、再来一遍,用心去感受哦! 3、谁能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 三、读诗初读课文,从语言文字中去感受画面 1、自由读诗注意用笔圈画出描写景物的词,进一步的感受画面 2、谁来读读这首诗? 3、俗话说:“好诗好景好地方”,谁能告诉我这首诗写得是什么地方的风景?你从诗中什么地方知道的?(暮江吟——江;半江瑟瑟半江红——半江) 4、这首诗写得是什么时候的风景呢?(九月初三夜——农历九月初三,今天是农历九月十二,今天的九月初三是十月十六,星期六) 5、九月初三傍晚和夜晚时间的江边景色诗中哪个词看出是傍晚?哪个词体现的是夜晚?(暮、夜) 四、赏诗。

      看课件,听朗诵,欣赏诗词 1、公元1083年,距离我们现在有一千九百多年,诗人在去杭州上任的路上,看到江边的日落,不禁陶醉其中,吟下了这首诗然我们看看画面,去亲身领略当时诗人所看到的美景播放课件录音) 2、诗分两个时间段,那么我们也按两个时间段来学习品味这首诗 五、品诗体会诗人情感、意境、潜词造句的体验 1、傍晚夕照,是怎样的景象呢?出示诗句,学生自学,用自己的话说说你读到的景象 (1)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2)你觉得这两句诗中哪个词用得最好?或者你还有什么疑惑的问题? 铺:——体现了光的柔和、斜身的方位、还有面积广大而均匀 ——比较:照、盖、洒、射,铺更形象、生动 瑟瑟:——碧绿的颜色 ——江水中怎样的绿呢?(像绿宝石、像无暇的翡翠、像碧玉铺成的) 红:——江水是怎样的红呢?(像小孩子的脸、像红玛瑙、像火) ——白居易有一首诗《忆江南》,诗中有一句:“日出江花红似火”虽说是江边的灿烂红花,但朝霞映红江面,也如火一样的艳艳在这儿,夕阳下的江水,不也是“日落江花红似火吗” 一道:——为什么用“一道”,对于夕阳,我们多半怎样的给它组词? ——一轮夕阳,半轮夕阳 ——“一道”我们一般怎样组词? ——一道墙、一道伤口、一道光( ——对,是一道光,夕阳西下,是光斜射到江面上,本诗的句子应该是“一道残阳光铺水中”只是古诗的绝句有严格的字数要求,所以省写了“光”,这在古诗中经常见到。

      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对愁而眠的应该是人,全诗应该是“江枫渔火对愁眠人”同样是因为字数的原因,省去了利用简笔画去帮助学生体验诗句所描写的情景) (3)诗人的遣词练句非常精彩,给我们描绘了这样的美景,以至历经一千九百多年我们还是能感受到它的美妙 (4)“夕阳无限好”古诗中有很多吟夕阳的诗谁查了相关的资料? 李商隐:《登乐游园》“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王之焕《登鹳鹤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无曲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歌曲《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5)看到这样的情景,诗人的内心是怎样的感受?那么,带着这样的愉快心情,我们来读读这两句 2、夜晚的景色 (1)漫步江边,面对着醉人的美景,心情十公愉快,诗人留连忘返不知不觉天暗下了,夕阳也带着它的美丽隐去这时新月当空,诗人又看到了什么呢? (2)读诗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的感受 (3)夜晚的景物有哪些? 新月:如弓——古诗中常有这样的描写,“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这是新月如钩。

      露珠:珍珠(晶莹、透明)——新月的映照 (4)如果说傍晚江边夕阳如火,那么夜晚江边新月当空,一片银白这静谧的夜景令作者作美丽的遐思 3、将全诗朗诵一遍 六、再次品味、赏析诗词 诗人的心情很是愉快,即使是今天,我们读到这首诗,内心也充满着跟诗人同样的情感诗人触景生情,吟咏此诗我们又怎样来表达我们的读诗心情呢? 出示作业:唱唱、画画 诗如画——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动笔画画(展示网上学生的画) 诗如歌——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唱唱(出示录音歌谱) 诗为心声——朗诵好的同学可以有感情或者表演地朗诵 贺诗——大家可以贺一首诗,把自己心目中的夕阳用诗的形式表达出来 (如:夕阳西下红如砖,可爱石榴云里钻,深蓝天空点约霞,夕阳美景似奇观)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暮江吟》课件2 教材分析 《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描写了诗人在去杭州上任的路上,看到江上从日落到夜晚这一段时间的景色,流露出作者对深秋季节美景的喜爱之情诗中描绘了两幅画面:残阳斜照和新月明露其中“铺”字形象地表现出了夕阳的柔美,而“半江瑟瑟半江红”的动幻之美更令人陶醉;“可怜”一词恰恰表现了诗人对夜凉如水,“露似珍珠月似弓”这一静美景色的热爱和留恋。

      教学目标 1、学生自主参与,合作学习,理解古诗的内容,讨论解决学习中有价值的问题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入情入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并展开想象,把诗句所描绘的景色转化成画面 3、运用已有的知识自学课外古诗,积累古诗,感受古典文化,弘扬古典文化 设计理念 这首古诗文字浅显,意境优美鉴于这是我校《大班额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应用》这一实验课题的研讨课,因此,教学设计中着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合作、探究来理解诗歌内容,突破学习难点;同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读中想象,读中感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学完古诗后,设计了一个让学生欣赏古诗、自学古诗的活动,旨在让学生积累古诗,自觉弘扬祖国灿烂文化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有关诗人白居易的图片、资料 教师准备:录音带,教学挂图,写有《忆江南》和学习目标的投影胶片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在课内和课外背诵了许多古诗,其中大量是写景的诗,能背几首吗?大家喜欢怎样的方式学古诗?这节课我们就以同学们喜欢的方式来学习一首写景的古诗《暮江吟》。

      2、解题: 读题后说说题目中自己理解的字和不理解的字,(重点理解“吟”)再连起来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3、傍晚在江边吟诗,这是谁呀?(白居易)谁来介绍介绍 他的诗容易读懂,因为他写诗的时候,总是要把写好的诗读给老百姓听他有个师傅叫顾况 二、初读感悟 1、要了解这首诗,还要回到1083年,在去杭州上任的路上,他看到江边红日落下的美景,陶醉其中,不禁吟诗一首,这就是《暮江吟》,每一首写景诗,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这首诗向我们展现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放配乐朗诵磁带,生想象画面) 2、听了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生汇报)多美啊!接下来,同学们也去美美地读一读 4、汇报朗读指名读诗)(齐读) 三、合作学习,理解诗意 1、同学们读得真好,学习一首诗只读好就行了吗?(根据学生的思路)找要好的伙伴,借助注释,理解品味,了解诗歌所描写的美丽景色,在讨论中来领悟诗中最美的地方在哪里? 出示合作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理解诗意,然后在小组中交流弄懂的问题 (2)提出自己经过努力没有解决的问题,在小组中试着讨论解决。

      生自由学习讨论) 2、请各小组来交流一下你们讨论的结果 (1)理解诗意:一道夕阳照在水中,一半变成红色,一半变成绿色,草地上的露珠晶莹美丽,月亮就像一张弓一样 (2)相机引导:太阳都是照射的,这里为什么用“铺”呢? 师引导大家做“照”、“洒”、“铺”的手势从这个手势中你感受到什么?(很柔美)能读出来吗?(生读) (3)那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你认为最美的是什么? (生汇报) (出示挂图)欣赏“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意境 想象“露似珍珠月似弓”的情境 四、悟情评读 1、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白居易,你的心情会怎么样? 2、课文中。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