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漆工艺在当代首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ocx
6页传统漆工艺在当代首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Summary: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漆首饰作为传统漆工艺品的一个极小门类,与贵金属、宝玉石等材料制作的传统珠宝首饰相比,物质价值较低,且造型形式单一,难以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求,缺乏市场竞争力甲醛、致癌等现代词汇使得大多数不了解传统漆工艺的人“谈漆色变”,这造成了漆工艺产品的受众面较窄要想改变此局面,将漆工艺融入当代首饰设计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对于贵金属与宝石镶嵌等传统类型的首饰而言,漆工艺的文化内涵对现代首饰设计具有重大意义这既是漆工艺在当代首饰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也是当代首饰新的创作方式的探究Keys:传统漆工艺;首饰设计;应用研究引言漆首饰是漆艺在首饰设计中的运用早在先秦时期,漆首饰便已经出现,随着近年来民族文化保护风潮兴盛的影响,漆首饰设计逐渐成为现代设计和实践领域的重要课题其中,大漆材料和工艺技法的运用方式及实践表现受到广泛关注作为大漆工艺与首饰设计结合的艺术形式,漆首饰不仅丰富了漆艺创作的表现形式,而且拓宽了首饰设计的材料选择和精神内涵近年来受保护民族传统文化风潮的影响,漆首饰逐渐成为艺术理论研究与实践创作领域的重要课题作为漆首饰创作的组成部分,材料与工艺成为研究的焦点,对漆首饰中不同类型材料与工艺的应用及表现相关研究的比重增加。
同时漆首饰相关研究的兴盛会反哺漆艺及首饰研究,拓宽它们的研究选择范围;对实践创作而言,则会提高艺术家们的创作热情,促进更多学科类型的跨界合作1当代漆工艺首饰设计原则1.1技法传承性原则工业革命后,工厂取代了手工工场,在讲究经济效益和速度的工业化时代,传统手工逐渐没落但在当代社会,人类已经进入不再单纯讲究效益而是更加关注文化意义和价值的知识化时代,手工价值日益突显黄成在《髹饰录》中总结了14门,共479种漆艺的表现技法,如雕漆、填嵌、犀皮、螺钿、嵌金银等,这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又为创作者提供了广泛的创作空间在当代漆工艺首饰的创作过程中,这些表现技法的灵活应用是传统手工价值的重要体现,更是漆艺技法传承的重要过程1.2文化内涵丰富性原则漆工艺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形式,当其被应用到当代首饰设计中后,首饰就变成了漆工艺的文化载体同时漆艺也是一种表现手法和形式,在漆首饰创作过程中,除了表达创作者自身的思想、情感、内涵外,还可以将其他的文化元素、文化形式、文化内涵表达出来例如金艳和王小妍分别将凉山彝族服饰元素、永乐宫壁画服饰元素应用于漆首饰设计中除了传统民族文化外,其他艺术风格、亚文化元素等都可以融入当代漆首饰设计,让漆首饰成为各类优秀文化的聚焦点和传播点。
2漆器发展现状及困境2.1发展现状漆器自商周时代起源,在西汉中期至东汉早期发展至顶峰漆艺从初创融合发展到全盛辉煌,至后期的衰退萧条,虽暂时式微,但也并未湮没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反而在工艺表现上更加精妙绝伦在过去的60多年间,坐落于漆器厂在赓续着这项源自商周的古老技艺现阶段,漆器工艺在不断创新生产、营销模式及产品样式的同时,沿用着“大雕填”“小雕填”等技法,保护并传承着能够代表蜀漆工独特技法的传统文化近年来,漆器厂拓宽经营模式,专门设置销售门店及网络旗舰店除漆器厂外的漆器工作室或销售个体,同样主推成品销售和定制化服务,但目前整体漆器市场仍然狭小,消费者以小众圈层结构为主2.2传统与现代融合困境(1)漆器历史悠久、工艺精湛,以装饰手法出众而区别于其他漆器种类,但是由于漆器制作步骤繁琐、造价贵、工时长等问题,漆器现代发展仍然面临局限性成都漆器在古老的封建社会备受推崇,以礼器、生活器皿等形式存在,随着生产生活水平的提升,漆器的功能属性逐渐转为具有观赏、把玩等娱乐和收藏属性的工艺美术产品,功能属性的转化并不意味着成都漆器的生存空间即将被蚕食殆尽,反而为漆器的保护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反映在其工艺创新、材质创新、造型创新、营销创新等方面,从而进一步吸引消费群体,在现代快消时代树立永恒而璀璨的漆器之美。
2)换位思维地树立漆器注重消费者群体的建设与调研,但群体与个体、制作者与使用者之间需求差异未能达到平衡状态换位思维,是主体在认识过程中,为达到对客体及其与主体的关系的客观、全面的真理性认识所运用的一种思维方式在漆器的传统制作中,漆器须遵守固有的自然之道,从而使人成为漆器造型及纹饰的对应者而在现代生活中,人的需求成为设计造物的立足点将设计的主动权交给使用者,制作者发挥其工艺特长,在设计与制造之间达到平衡,树立漆器工艺的换位思维3当代漆工艺首饰设计实践3.1从建筑出发的创作思考建筑是人类文明的外在表现,是人类最古老、最基本的活动领域之一城市和建筑遗产是人类物质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古代,建筑几乎是人类创造的尺度最大的作品芒福德说过:“每个时代都在它所创造的建筑上写下它的自传同漆工艺一样,建筑也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重要佐证,是艺术的载体,是文化在现实世界中的表现徽式建筑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成熟的古建筑流派之一,是东方文化的缩影粉墙黛瓦与马头墙是徽式建筑外形的典型特征,是徽式建筑元素的典型代表符号,黑白相间的墙面,层叠的建筑群让人联想到太极图的阴阳鱼,朴实无华却又高深莫测,表现了东方美学“道法自然”的文化底蕴,给人一种空灵清丽的美。
3.2装饰材料选择及制作漆首饰装饰材料选择范围宽广,在创作中设计者需要根据作品视觉呈现和表现效果的需求挑选适合的材料,从常见的螺钿、蛋壳到罕见的自然或化工材料,都可以成为选择的一部分,不同材料的组合形式和呈现方式会为作品带来不同的表现效果围绕天然大漆的色彩这一部分创作,通过微缩的漆画图案来诠释笔者对天然大漆色彩和调色这一环节的学习认知图案中尽量选用简洁的几何图形,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构成错落有致的城市街景,建筑的布局及与窗框的空间关系也是设计中着重考虑的部分3.3基于填嵌技法的首饰设计《髹饰录》中将填嵌分为“镂嵌填漆”和“磨显填漆”两类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设纹的先后顺序镂嵌填漆是在漆面上镂刻纹路,并在纹路上填上彩漆,彩漆干固后磨平推光磨显填漆是在漆胎上设置花纹并刷上彩漆,等彩漆干固后打磨至花纹显现后推光大漆色彩沉稳,颜色多样,唯独高纯度的白色无法调制,现有的白色大漆或多或少泛黄色20世纪20年代,印度支那艺术学院的学生们在漆画中采用了蛋壳,效果绝佳,在20世纪40年代,蛋壳替代了大漆中的白色并得到广泛的使用同时蛋壳经过打磨揩清后的质感同徽式建筑的白粉墙面质感类似,是在漆工艺首饰中表现粉墙黛瓦元素的首选材料。
徽式建筑大多依山傍水而建,于是笔者在首饰创作过程中将树瘤和树脂结合,作为首饰的底托,用以象征山水结语传承是一种延伸,漆工艺能发展传承到今天是无数古今漆工艺者不断创新积累的成果漆艺作为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曾经被广泛地运用在生活的各个方面,然而在当今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人们越来越难发现传统漆工艺的身影,其魅力也逐渐被人们忘却应当贯穿当代漆工艺首饰设计的全过程,这样才能创作出既有文化内涵又能满足新时代审美需求的首饰徽式建筑只是众多优秀文化中的一个闪光点Reference[1]孙嘉英.当代新首饰的表现与设计[J].装饰,2002(6):70-71.[2]胡世法.当代首饰创作的包豪斯之源[J].新美术,2020(11):106-111.[3]方李莉.手工艺与当代中国生活方式的重塑[J].民俗研究,2021(3):42-51,158.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