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基于联通主义的实训生成课程开发模式构建.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09642110
  • 上传时间:2021-11-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86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基于联通主义的实训生成课程开发模式构建 摘要:近年来各种新型犯罪层出不穷,我们没有开发出及时有效的培训课程传统的课程开发依赖学科专家或行业专家,而这类课程需要获取实践及其参与者的经验来生成一门课程针对知识体系不清晰类的模糊目标下的生成课程,课程内容主要来自实践情境中一线实践者的经验,研究从实训生成课程开发理念、开发模式、教学设计进行论述同时借助开放网络平台(Moodle)进行实例开发;在教学过程中获取实践者的经验和知识来不断生成和完善一门课程生成课程突破了传统课程结构的束缚,对于从业人员培训中的课程开发具有现实意义关键词:课程开发,生成课程,联通主义,警察训练,实训实训是职业技能实习训练的简称生成课程最早的研究是在儿童教育领域,指课程是在“预设”中逐渐完善并不断丰富的在新媒体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它的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课程开发的内容包括理念(教学观、课程观、学习观等)、方法技术(具体的课程开发技术,如需求分析技术、设计技术和评价技术)和技术组织(灵活、合理的技术过程步骤,如课程开发模式)三部分[1]对于特定行业领域如警察、医学、MBA等,大量的知识蕴藏在实践之中[2]每一个真实案件的背后都包含有事实、技能等知识。

      如何从真正有权利的人在去除个人主观性的前提下,获取实践中的知识开发课程?这是课程开发理论遇到的新问题笔者所在的系部承担着不断研发一线实战课程的任务研究开发出的课程侧重于公安实战训练,探讨出来的实训生成课程开发模式是为了解决一线实战内容多变性与学校课程设置稳定性,以及教师知识专业性和实训内容综合性的矛盾一、引言近年来,各种新型犯罪(如电信诈骗、网络犯罪等)层出不穷这些新型犯罪案件发案突出,所占比重大,侵害客体多,影响范围广一线从业人员却都有各自破案的经验与教训这需要从真实案件中获取实践者的经验梳理出知识开发课程来进行一线警务人员的培训同时,在web2.0等社交媒体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针对生成性知识(不是固定内容知识)的学习,需要探寻实训生成课程开发模式该模式适合知识体系不清晰模糊目标下的课程开发本文就是试图从我部门日常实训教学的实践中,基于联通主义理论总结适合公安教育训练的实训生成课程开发模式[3]它也是我校“警察训练”二级学科申报的基础理论之一目前关于课程开发模式的研究主要有职业教育领域和普通高等教育领域职业领域对于工作过程确定、岗位清晰有其课程开发模式(MES,CBE,TAFE,BTEC,CBL等)[4][5];普通高等教育针对知识体系清晰,培养目标明确也有其课程开发模式(目标模式,过程模式,知识组件模式)[6]。

      针对工作过程不稳定,岗位不清晰也有基于角色分析的课程开发模式[7]目前的课程开发模式研究在体现技术性和易理解性的同时,主要集中在知识体系清晰或者是培养方案明确的前提下,对课程开发各环节,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形式及组织和课程评价等方面的研究针对通过网络平台的联通交流而产生大量生成性知识的学习,需要一种新的课程开发模式尤其是在联通主义蓬勃发展的今天,生成课程的模式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它依赖于开放互联环境,利用web2.0等工具,在实训教学中生成课程下面本文将在联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论述笔者对生成课程的理解、实训生成课程开发模式、教学设计并介绍我部门从课程的教学实施到课程生成的案例二、实训生成课程开发理念联通主义理论最早在《联通主义:数字化时代的学习理论》一文中提出作者认为最近二十年由于受到技术的影响,学习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网络化时代知识的半衰期缩短而更新的速度却在剧增,这使得我们的学习方式发生变化过去的学习理论在网络环境下就显得有些不足,于是作者以混沌理论、复杂理论、网络理论和自组织理论作为基础,提出了数字化时代的联通主义学习理论[8]该理论的突出特点是把学习视为连接和网络形成的过程[9]。

      联通主义理论提出以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基于联通主义的课程认为知识是一个持续不断动态发生变化的过程,它就如同管道中的水不断流通,而管道本身就是联通的结点;知识以碎片的形式散布在网络中,每个学习者都拥有其中一部分,并且都可以对网络中的知识进行创造、完善、更新和批判等[8],与此同时也不断生成着新的知识实训生成课程基于联通主义开发,它也将成为未来联通主义的一种重要课程形式它聚焦于特定行业领域,大量知识存在于实践案例中,在实训教学中汇聚学员的经验生成一门课程警务培训中的生成课程能很好地克服目前培训中存在的一些难题,做到真正尊重学员的主体性,“解放兴趣”,有效地促进信息时代警察的职业发展一)联通主义影响下课程结构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以前,以“泰勒原理”为代表,课程理论一直把“怎样科学有效地开发课程”作为探究的主要问题美国著名课程理论家派纳将这种研究取向概括为“课程开发范式”(the paradigm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10]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课程研究广泛受到现象学、存在主义、解释学、法兰克福学派、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哲学思潮的影响,产生了形形色色的“课程理解”[11]。

      与联通主义课程相比传统课程结构基本可以概括如下[12]:网络化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剧增,导致了传统课程结构的改变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使我们对过去各种环境下的学习有了清楚的认识,但当进入到数字化和技术促进学习时代,与传统的课程相比,联通主义课程具有以下不同[12][13]:(1)联通主义课程强调学习者自主决定如何参与,采用何种技术来建立个人学习网络(PLN)和分享学习内容或者是生成的内容2)课程是不仅是专家而是师生共同开发的随着课程在网络上的开展,课程的内容通过学习者的学习活动而得到扩展;学习者通过分享学习资源或者发表自己的观点使得课程内容再不断发生变化3)生成性内容对于某一主题的深层次交流和发展非常重要这些生成性内容可以是活动或者资源,比如博客,维基或者案例等网络平台上的其他学习者可以基于别人的生成内容再次进行自己的意会活动4)传递课程内容不仅局限于传统的纸质媒体,而是可以借助多种不同的技术来发布内容并进行交互,但网络是交互和学习的中心5)学习者拥有自己的空间以及他们对内容的贡献在课程中,鼓励学习者建立自己的交互空间很多学习管理系统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以后都限制学习者的访问在联通主义课程中,一般都建议学习者建立自己的个人学习环境与其他学习者进行交互。

      6)课程内容以碎片化的形式存在于微博、博客,视频以及其它各种形式反思表达中课程本身结构在发生变化[12],对于课程开发者而言,开发的范式也会发生变化在传统的课程开发中,课程内容的确定被认为是课程开发的核心工作,而这个核心工作是学科专家或者行业专家依靠自身的经验来完成的比如,学科中心课程的开发,由学科专家从知识领域中抽取一些知识作为课程内容;职业岗位中心课程的开发,由行业专家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或对岗位专业能力进行分解,将鉴别出来的知识作为课程内容”[6]本研究旨在警察实训中,生成一门课程,各地实践及其参与者(警察)的经验构成了课程的主要内容,而这个课程内容会不断丰富和完善在联通主义理论基础上,笔者对生成课程作如下定义生成课程是指在网络环境下,依托活动和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汇聚学员经验动态生成的课程除包含传统课程的结构还包含课程讨论区、博客、wiki等师生提供或共同创造的内容它适合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员学习对于实训生成课程开发也有了以下区别于传统课程开发的理解笔者主要在实训生成课程开发的教学观、学习观、环境观方面有以下观点二)对生成课程开发的理解1. 教学观:教学过程也是课程开发过程网络中知识的核心的特性包括三个:动态性、隐性、生长性。

      在网络中,知识是一种组织,而不是一个结构高质量的网络及其联通就一定产生高品质的知识分享[14]针对这样的特点,在实训课程中如果可以把实践者或学习者的经验在具有联通特性的网络平台中分享,会达成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学习者生成性知识成为了构成课程的最主要内容,这区别于传统课程教师提供全部的材料在这种新型的实训教学中,教师的作用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控制变为影响即教师不是控制整个课堂,而是影响或者塑造一个网络在网络化的学习环境中,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放大、策划者、促进寻径和社会化——驱动意会、聚合、过滤、模仿和持续存在[15]课程内容是在教学实施中动态生成的,教师和学习者通过在网络中的持续不断的交互,不断生成课程内容和活动2. 学习观:学习即链接学习是建立网络链接的过程链接的节点可能是某个网站、某本书、某篇论文或任何其他信息源学习网络可以被理解为我们建立的一种结构,而建立这种结构的目的就是为了持续获得经验,并不断连通外部新知识并且在连通过程中,知识和学习就在发生,它不完全在个人掌控之中,它聚焦在联通的“管道”中今天对学习和知识而言,“知道在哪里”、“知道谁”比“知道什么”、“知道怎样”更加重要。

      信息超载的环境要求我们应具备这样的能力:就是知道哪些信息是重要的,然后当信息变化了还可以继续保持连通物理空间的学习者应该努力用工具和资源丰富他们自己的网络建立网络使学习者能够继续在迅速发展的知识面前保持时代性管道比管道里的内容更重要(因为内容在迅速地改变着)[16]实训课程中,新手学员在网络平台与相对有经验的专家学员交流中,学习的同时也建立链接3. 环境观:个人学习环境和个人学习网络在过去的几年中,随着个人网络技术(PWTs)的日益成熟与易用,编织个人学习网络(PLN)变得重要起来,个人学习环境和个人学习网络已经代替了传统的学习环境个人学习网络指“定制个性化基于网络的环境,这个环境能明确地支持一个人的社会化,专业化的学习,而且能提供用户个性化看网络世界的窗口的材料能够很容易地被保存、做标签、分类,且不需要任何关于网页怎么做成的专业知识”[17]个人学习环境可以帮助学习者控制和管理自己的学习:包括设置自己的学习目标、管理学习材料和学习进程、与其他人进行交流等目前大量的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工具和应用可以用于个人学习环境的创建个人学习网络(PLN)为了丰富学习的连接而建立,随着个性化学习目标的不断推进,网络也在扩大。

      当学习者通过个人的网络技术,要求他们放弃作为信息的被动消费者的角色,承担起新的角色为了成功地使用PWTs,学习者必须成为负责任的编辑,认真归档分类的图书管理员,和为互联网的讨论、合作、项目贡献他们自己观点和见解的研究者”个性网络技术不仅要求个人如何接收和查看信息,而且如何与它进行交互教师和培训人员可以鼓励使用PWTs,PLE和PLN;对于自主、批判思考的个体,个人网络技术带来一片新的学习天地[18]三、实训生成课程开发模式我国部分学者提出应当依据工作过程设计课程组织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对于课程的内容和结构追求的不是学科架构的系统化,而是具体工作过程的系统化姜大源教授用“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描述了职业课程组织的转换[19]徐国庆教授认为工作组织包含:任务组织、活动组织和情境组织;他们对应于课程体系组织、内容组织和情境组织[20]现有高等教育或职教课程开发模式都是基于知识体系清晰的情况或者工作任务明确的情况,而本研究中实战课程内容却往往不具备这个条件基于此,本研究引入了幼儿教育领域生成课程开发模式根据笔者的研究总结实训生成课程的开发会经历如下阶段,见下图课程准备/预设:主要是课程开发或者教学的前期准备工作,主要是根据总体的培养目的、专家的访谈、素材的收集来预设一个实训生成课程开发的框架。

      这个框架主要包含内容素材的准备以及搭建一个平台系统系统要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如聊天室讨论区、思维导图、web2.。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