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地方本科院校重点学科建设研究.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09642104
  • 上传时间:2021-11-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79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地方本科院校重点学科建设研究   [摘 要] 本文论述了地方本科院校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重点学科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地方本科院校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重点学科建设  重点学科建设是高校的一项综合性、系统性、长远性基础建设工作许多地方本科院校由于是在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过去一直以教学为中心,在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方面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学科建设便成为这些学校能否真正体现本科办学特色,达到本科办学要求的关键工程而在学科建设中,能否抓住重点,有所突破,形成特色,更是地方本科院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举措本文就地方本科院校重点学科建设工作中几个关键问题作一探讨  一、地方本科院校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1.重点学科建设是地方本科院校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学科建设与学校的总体发展密切相关,是高等学校提高科研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作为建校时间普遍不长的地方院校,学科群还处在形成过程中,不可能在学科建设中普遍开花,只能选准重点,有所突破,作为学科建设的火车头  2.重点学科建设是学校申报硕士乃至博士授权点的重要基础。

      没有明确的重点学科建设目标及扎实有效的工作,就不可能争取到硕士乃至博士授权点重点学科建设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到硕士乃至博士授权点的成长和增长速度因此,地方本科院校要按期并成功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资格,必须进一步强化和突出重点学科建设  3.重点学科是高等学校良好形象的代表重点学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主要内容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图书资料及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实验室建设、学术梯队建设、专业课程及教学体系建设、管理制度及运行机制建设、校园精神文化氛围的营造等重点学科的多少是一所高等学校综合水平的体现重点学科的水平是高等学校的“拳头产品”和品牌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定位,能否产生社会认可的名师、名教授群,都与重点学科建设高度相关从这种意义上讲,没有建设成功的重点学科,学校就很难生存与发展  4.重点学科是学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基石重点学科是学校的“抓手”,是学校进入社会中心,服务社会的通道在特定的重点学科内,有很多创新能力强的高层次人才,有一批能启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科研成果,重点学科更能被社会、政府和企业接受因此,重点学科不但是学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切入点,深入下去,重点学科将是扩大学校和个人发展的空间的主要动力。

        5.重点学科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现代社会是一个急需大量高级人才的时代特别是处于地域位置不佳的高校,人才更是发展之本我们在靠感情和事业留住人才、引进人才的同时,必须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以浓厚的学术氛围留住人才、引进人才重点学科建设,是营造学术氛围的一种具体的得力的措施此外,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也取决于有无重点学科以及重点学科的多少重点学科会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报考该专业  二、地方本科院校重点学科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体制尚未理顺,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发挥不充分管理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是地方本科院校重点学科建设管理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具体表现为行政干预较多,行政管理色彩过浓,学科建设的管理主要集中在学校上层,学科建设的人事权、资金使用权等全部由学校领导和主管部门掌握各系及学科带头人没有自主权,学科带头人一无资金支配权,二无人员调动权,三无行政管理权学校以签订目标责任书的方式规定各学科应尽的责任,却没有赋予其相应的权利,致使学科带头人作为学科建设与发展的主要执行者的作用和积极性无法发挥,其在学科建设中的意志也难以体现,因而造成学校上级管理部门管得过多、过细,各学科所在系又疏于管理,积极性不高,缺乏主动性,学科建设的管理效率不太理想,学科建设中学术权威弱化、行政权威越位的倾向和状况。

      由于管理体制不顺造成的这些问题不能很好解决,势必会影响整个学校重点学科的发展  2.重点学科的水平还不高总体上讲,地方本科院校重点学科建设水平与重点院校相比差距较明显,尤其在学术队伍和科研水平这两个重要方面一是重点学科的学术梯队中缺乏顶尖的优秀人才学术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尽管近年来这类学校陆续培养出了一批青年学术骨干,有一批获得博士学位和教授职称的年轻学术骨干,但要论及其在国内或国际学术领域的学术水平和地位,严格来讲地方本科院校真正具有较高知名度和一流学术水平的年轻学术带头人尚属凤毛麟角从数量上看,学科梯队中年轻化、高学历、高职称的学科带头人为数也不多,学科梯队结构不尽合理,缺乏合适的学术带头人,而多数学科已呈现带头人缺位的现象二是学科的科研水平不高科学技术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基础,科研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学科建设的水平一般地方本科院校的重点学科无论从质量还是数量来看,均处于偏低的状态,多数学科的科研获奖级别不高,在研项目中纵向课题特别是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高级别课题偏少,发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的论文数量不多,多数学科发表的论文数量明显偏少,刊物级别明显偏低  3.学科建设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体系落后。

      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所需的基础设施特别是实验室建设方面普遍比较落后,这一方面是由于地方本科院校原有的办学基础较差,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般地方本科院校的财力限制,加上课题级别不高,难以获得足够的基金武装,使得对实验室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因而各学科的实验仪器设备普遍陈旧、老化,尤其缺少最先进的大型仪器设备,部分学科的实验室装备落后,实验人员力量薄弱,人员素质偏低,甚至不能完成正常的本科教学而且随着新专业的增加和不断扩大招生数量,大有恶性循环的趋势学科建设的辅助保障系统如图书资料、情报信息系统和教材等公共服务体系也远远满足不了科研、教学和学术交流的需要  三、地方本科院校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的措施  1.有重点、有特色、分层次地加强科研机构的建设地方本科院校科研机构的建设,应充分考虑自身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科研机构,要有所侧重单纯在科研机构上追求数量,存在很多弊端其一,在基础条件比较差,研究能力不强的情况下,建立过多的、相对分散的研究机构,将导致研究方向分散,重点不突出,各自为政的情况这不利于各学科间的相互交叉、融合,不利于搞好学科建设,发展重点学科其二,将导致人才、物资设备、经费等资源的严重浪费,不能充分、高效地配置使用现有资源,违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

      其三,不利于科研队伍的建设及形成科研群体优势,不利于快出成果、出有较高水平的成果其四,不能在培养人才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有特色的地方本科院校的科研机构建设不能盲目追求数量,应有重点、分层次地建设好几个研究实力强、水平高、有特色的研究机构要加大投入力度,在人力、物力和经费上给予重点扶持,使之成为代表学校办学水平、特色和实力的支柱只有这样,科研工作才能迅速发展,才能多出成果,出高水平的成果,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才能以点带面推动学校的其它学科建设  2.重点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培养青年学科建设带头人地方本科院校的一批优秀青年学术骨干正在不断成长,并发挥着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或是在其发挥的作用上,与国家重点大学相比,都还有较大差距,还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1)教学与科研队伍中“断层”现象严重35—43岁左右的优秀青年学术骨干奇缺,而34岁以下的青年教师,由于承受着包括来自社会的、家庭的、以至于经济的沉重压力,其成长速度与对人才的需求相比,不相协调2)优秀青年学术骨干分布失衡由于学校内部在晋级、升职等方面的导向作用,导致教学型的优秀青年骨干相对较多,而侧重研究型的青年骨干教师较少。

      (3)教师的整体学术水平还不高,既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又有较强的科研管理能力的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更为缺乏4)由于地方本科院校科研基础条件较差,经费投人严重不足,给引进优秀青年人才工作带来客观上的困难5)外部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的不合理,也给地方本科院校培养青年学术带头人造成一些困难  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加大力度进行教学和科研队伍建设,特别是要加速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队伍因此,必须在政策和措施上采取相应的倾斜,营造一个建设重点学科的良好氛围1)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学科带头人2)大力培养本校的优秀人才,尤其重视中青年骨干教师的选拔和培养选拔有发展前途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并拨专款进行重点培养和扶持3)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优化学科梯队的学历结构4)扶持青年教师科研起步学校每年拿出一定的经费资助,着力培养青年教师的独立科研能力和良好的科研素质5)学校要从多方面积极做好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工作,在工作中给予大力支持,并赋予充分的权力和明确应当承担的责任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努力,使重点学科的队伍在学术的水平、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等方面,都得到提高和优化  3.加强管理,明确措施,为重点学科建设创造条件。

      1)结合本校实际,统筹规划,为建设重点学科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学科建设规划必须实事求是,立足于区域经济、地方行业发展的需要和本校的优势和特色,通盘考虑,统筹安排,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总体发展目标而在实施过程中,分步进行,坚持标准,成熟一个,启动一个,建设一个2)明确职能,加强校、系两级对重点学科建设的管理工作学科建设是一项关系到学校建设和发展的系统工程,仅靠学校某一职能部门是不可能承担如此艰巨而复杂的任务的,更不能实行若干部门的分块管理的模式必须明确校、系两级职能,密切配合,相互协调,为发展重点学科提供保障3)建立健全制度,努力建立科研成果的评估体系和监测程序,科学测定科研机构的研究水平和发展状况,科学测定和评估个人的学术成果、学术水平和科研实绩,为教师职务晋升,骨干教师的选拔、奖励等提供科学依据4)加大科研管理工作改革的力度,完善科研奖励措施,增加科研投入,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杠杆作用设立多项科研基金,并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进一步增加对科研工作的投入,为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5)努力加强科研管理队伍建设科研队伍,应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由科研工作中第一线从事科学研究的科研人员构成,另一部分是由从事科研管理的人员构成。

      事实上,每当强调加强科研队伍建设时,往往重视的是第一部分的建设,而忽视了科研管理队伍的建设实际上科研管理队伍是高等学校科研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研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支撑科研管理工作应具有两项基本任务,一是对科研工作进行系统的、综合的管理,二是为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多方位的服务,提供应有的后勤保障因此,要充分重视科研管理人员的培养,重视其职业道德教育,努力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管理能力6)处理好五个关系一是要处理好重点学科建设与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关系;二是要处理好重点学科建设和其它学科建设的关系;三是要处理好学校重点支持和加强学科自身建设的关系;四是要处理好学科带头人与学术梯队的关系;五是要处理好科研与教学的关系7)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和上级教育和科研主管部门的扶持一是争取地方政府把地方本科院校的重点学科建设作为发展地方经济建设的科技孵化器,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得到扶持;二是争取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地方本科院校的重点学科建设实行激励,如通过教育主管部门协调和牵线,把学科相关的重点高校与地方本科院校的重点学科建设进行“手拉手”;三是争取各级政府的科研管理部门对一般地方本科院校的重点学科建设的支持,在技术中心的建设、科研项目的下达等方面,实行部分重心下移政策。

        [参考文献]   [1]路甬祥.论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1).   [2]范文翟.中国高校。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