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露天矿山实施指南.doc
27页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原则化规范 露天矿山实行指南AQ.3- AQ .3- 作者: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来源: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时间:10月26日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原则化规范 露天矿山实行指南AQ .3-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10-1发布 -01-01实行 前言 本原则根据AQ .1《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原则化规范导则》制定,用于指引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公司创立安全原则化系统,以达到对安全生产工作实行原则化管理,不断消除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风险,持续改善安全生产绩效,避免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事故发生的目的 本原则所有规范性技术要素均为强制性 本原则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原则由全国安全生产原则化技术委员会非煤矿山安全分会归口 本原则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本原则参与起草单位: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中南大学、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中国铝业公司、中国黄金集团公司 本原则重要起草人:张兴凯、李晓飞、张涌、史秀志、边卫华、高士田 1 范畴 本原则规定了创立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公司安全原则化系统的规定 本原则合用于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公司或其独立生产系统。
2 规范性引用文献 下列文献中的条款通过本原则的引用而成为本原则的条款但凡注日期的引用文献,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涉及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合用于本原则,然而,鼓励根据本原则达到合同的各方研究与否可使用这些文献的最新版本但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献,其最新版本合用于本原则 GB 16423—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 GB 14161—1993矿山安全标志 GB 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国务院令第397号 非煤矿矿山公司安全生产许可证明施措施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9号 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措施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18号 3 安全生产方针与目的 3.1 方针 3.1.1 方针的制定 3.1.1.1 公司应制定安全生产方针,并由重要负责人签发 3.1.1.2 制定公司安全生产方针时,应考虑法律法规规定、公司的风险特点与核心业务 3.1.2 方针的内容 3.1.2.1 方针应阐明公司安全生产的总目的和对改善安全绩效的承诺,并简要扼要 3.1.2.2 方针的内容应体现: ——遵守法律法规; ——公司风险特点; ——避免伤害和疾病; ——避免财产损失; ——持续改善。
3.1.3 方针的沟通与传达 3.1.3.1 方针的制定应保证员工充足参与,并与有关方进行沟通 3.1.3.2 公司应通过合适的方式向员工传达所制定的方针,并使所有员工熟悉和理解 3.1.3.3 公司应向有关方和公众宣传安全生产方针 3.1.4 方针的评审与修订 3.1.4.1 公司应定期对方针进行评审 3.1.4.2 公司应根据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及时对方针进行修订,以保证其合适性 3.2 目的 3.2.1 目的的设立 3.2.1.1 公司应设立文献化的安全生产目的 3.2.1.2 公司的安全生产目的应符合下列规定: ——与安全生产方针一致; ——体现公司的风险特点和不同职能、层次的具体状况; ——具体并可测量 3.2.2 目的的实行 3.2.2.1 公司应制定目的实现筹划并保证明施 3.2.2.2 公司应对目的的完毕状况进行监测 3.2.2.3 公司应根据监测成果和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对目的进行修订 4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她规定 4.1 法律法规意识 4.1.1 公司各级人员均应理解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定的重要性,特别是遵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义务。
4.1.2 公司应定期理解各级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 4.2 需求辨认与获取 4.2.1 应拟定渠道,辨认、获取影响公司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她规定,涉及法律、法规、规章、原则及规范性文献等 4.2.2 公司应建立有效途径,及时获取员工或部门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她规定的需求 4.3 融入 4.3.1 公司应将辨认并获取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她规定,融入所制定的管理制度中 4.3.2 公司应根据辨认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她规定的需求,对所有层次人员提供培训 4.3.3 公司应向受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她规定影响的人员,发放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她规定或为其建立获取途径 4.4 评审与更新 4.4.1 公司应保证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她规定的变化进行辨认、获取、评审与更新 4.4.2 公司应保证使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她规定的有效性 5 安全生产组织保障 5.1 安全生产责任制 5.1.1 责任制的建立 5.1.1.1 公司应建立所有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重要负责人、管理人员和各岗位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 5.1.1.2 安全生产责任的描述应具体、简要、界定清晰并能考核。
5.1.2 责任制的内容 5.1.2.1 公司重要负责人对本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5.1.2.2 公司重要负责人和管理层人员应明确对公司安全生产的领导责任,并以实际行动表白对安全生产的承诺 5.1.3 责任制的沟通与评审 5.1.3.1 公司应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具体阐明和交流,保证各岗位人员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充足理解,特别是公司重要负责人和管理层人员 5.1.3.2 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定期评审.并根据需要予以更新 5.2 安全机构设立与人员任命 5.2.1 安全管理机构 5.2.1.1 公司应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规定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5.2.1.2 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具有相应的意识、知识和能力 5.2.1.3 重要负责人应在最高管理层中指定原则化系统专门负责人,以保证公司安全原则化系统的建立、实行、保持及持续改善 5.2.2 安全生产委员会 5.2.2.1 公司应根据自身的状况和需求,设立符合下列规定的安全生产委员会: ——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均应书面任命,并明确其相应的职责; ——委员会成员应接受安全管理培训,具有必要的安全知识和能力; ——委员会成员应涉及员工代表。
5.2.2.2委员会应定期召开审查安全工作进展和拟定发展方案的会议,形成会议纪要并由主任签发会议纪要应涉及研究的重要内容和实行方案等 5.2.2.3 公司应保证所有员工理解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机构、成员构成及其重要职责 5.2.3 特殊职位人员任命 5.2.3.1 公司的安全管理人员、应急救援人员等特殊职位人员,应由重要负责人书面任命 5.2.3.2 被任命的人员应接受有关的培训,并具有必要的知识和能力 5.3 员工参与 5.3.1 公司应建立员工权益保障制度,保证员工关怀的问题得到积极响应,特别是保证员工在安全状况异常的状况下回绝工作而不会受到惩罚 5.3.2 公司应保证员工或员工代表参与安全活动,并建立收集、反馈员工关注的安全事项的渠道 5.4 文献与资料控制 5.4.1 文献控制规定 5.4.1.1 应建立文献控制的管理制度,保证公司安全规章制度产生、使用、评审、修订和控制的效力与效率 5.4.1.2 公司应定期或不定期对安全规章制度进行评审,必要时予以修订或废除 5.4.1.3 安全规章制度应能被所需要的人员获取 5.4.2 安全规章制度 5.4.2.1 应根据风险和作业性质,建立健全公司安全规章制度。
5.4.2.2 公司的安全规章制度至少应涉及安全检查制度、职业危害避免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事故和事件管理制度、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重大隐患整治制度、设备和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危险物品和材料管理制度、特殊作业现场管理与审批制度、特殊工种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5.4.3 安全记录规定 5.4.3.1 公司应对重要的安全生产过程、事件、活动建立安全记录,并保证对安全记录的有效控制 5.4.3.2 安全记录应符合下列规定: ——内容真实、精确、清晰; ——填写及时、签订完整; ——编号清晰、标记明确; ——易于辨认与检索; ——完整反映相应过程; ——明保证存期限 5.5 外部联系与内部沟通 5.5.1 外部联系 5.5.1.1 公司应建立外部联系渠道,明确职责,保证与外界就有关安全事项进行及时有效的联系 5.5.1.2 公司应采用文献化的形式,及时向外界披露重大安全事项,特别是也许影响公司周边居民安全健康及有关方的事项 5.5.2 内部沟通 5.5.2.1 公司应建立文献化的内部沟通制度,明确沟通的方式、时机、内容、职责及信息的解决。
5.5.2.2 重要负责人应定期与员工就安全问题进行沟通 5.5.2.3 公司应召开安全事项讨论会,收集员工关怀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5.5.2.4 公司应制定合理化建议制度,听取员工和有关方的意见及建议合理化建议制度应有效地执行,以保证管理层是以公平的方式来评审所提出的各项建议 5.6 系统管理评审 5.6.1 公司管理层应定期组织实行管理评审,评价本公司安全原则化系统的实行状况,辨认局限性和需要改善的事项 5.6.2 管理评审应建立在真实反映公司安全管理状态的有效信息之上管理评审过程应文献化,评审成果应与负责人、员工及有关方沟通,并保证根据评审成果制定的行动筹划得到有效实行 5.6.3 公司应保存管理评审的记录 5.7 供应商与承包商管理 5.7.1 供应商的选择与管理 5.7.1.1 公司应建立供应商的管理制度,保证供应商的能力满足公司规定 5.7.1.2 公司应拟定符合规定的供应商,并保存批准过程的有关记录 5.7.1.3 公司应对供应商的供应过程实行有效控制 5.7.1.4 供应商在公司现场活动时,应遵守公司的安全规定 5.7.2 承包商的选择与管理 5.7.2.1 公司应建立承包商的管理制度,保证承包商的能力满足公司的规定。
5.7.2.2 公司应拟定符合规定的承包商,并保存批准过程的有关记录 5.7.2.3 公司应辨认承包商工作给公司带来的风险,井在容许承包商的员工使用公司的设备、设施前应对其进行培训 5.7.2.4 公司应对承包商的服务过程实行检查,以辨认及控制承包商导致的风险 5.8 安全承认与奖励 5.8.1 公司应建立员工安全体现的承认与奖励制度 5.8.2 公司应保证所有层面的员工均能参与个人的承认过程 5.8.3 公司应通过公示牌或电子信息媒介,展示安全体现信息 5.9 工余安全管理 5.9.1 安全宣传资料应传阅或张贴,涉及家庭和社区 5.9.2 工余的事故应报告和分析 5.9.3 培训和宣传内容应涉及如何避免工余意外 6 风险管理 6.1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规定 6.1.1 一般规定 6.1.1.1 公司应建立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制度,辨识各类危险源,并系统地进行风险及其影响的辨认与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