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六单元公开课.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409017934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80.80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音乐学科教学设计课题第六课《摇篮曲》第一课时《摇篮曲》授课日期1课时教材分析:奥地利作曲家的《摇篮曲》是他19岁时以克劳蒂乌斯的诗谱写的歌曲为带再现的教材与 两段体结构每个乐段分为两个乐句,每个乐句都是4小节,因此十分规整学情分析学情分析:孩子们一年级的时候学过《小宝宝睡着了》,感受过摇篮曲但对他的 特点还不是很清晰教学目标:一、初步感受《摇篮曲》的风格特征体验《摇篮曲》所蕴含的意境和情感,能够 深深理解母爱,唤起对母爱的感恩之情目标与 重难点二、能用轻柔、甜美、舒缓的歌声及连贯的气息深情的演唱舒伯特的《摇篮曲》三、认识并掌握拍号知识,懂得4拍号的含义和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了解作曲家 舒伯特的生平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聆听与歌唱中,体会音乐情感并准确表现出来教学难点:能够准确掌握附点节奏以及装饰音的演唱教学准备电子琴、打击乐器、课件认识 掌握拍的知 识是本课教 学目标之 一,用碰钟 击拍一是为 了帮助学生 巩固节拍特 征,二来也 更符合歌曲 意境了解摇教学过程自备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二度修改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教师播放两首歌唱妈妈的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我的好妈 妈》,请学生用心聆听与感受歌曲的主题。

      2 .引入新歌《摇篮曲》二、学习歌曲《摇篮曲》1 .欣赏歌曲,感受音乐所蕴含的情感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力度以及速度2)交流体会后,请学生从速度、力度、情绪、音色等方面,谈 个人感受3)再次聆听,感受歌曲节拍,学生可跟随音乐用身体轻轻地把 节拍表现出来4)师生交流:〃你们能听出歌曲是几拍子吗?四拍子的强弱规律 是怎样的,你们能用动作表示吗? 〃(过渡)”同学们做得都很好,老师相信你们对四拍子已经很熟悉 了,但今天老师会进一步跟你们介绍一个新朋友,知道它怎么读 吗? 〃(5)与学生一起,认识1拍的拍号、含义6)巩固节拍,用碰钟为歌曲伴奏2 .介绍摇篮曲与舒伯特1)邀请学生们相互总结一下,什么是摇篮曲,摇篮曲有什么特三、完成编创活动及活页练习1.跟随教师的琴声哼唱下面的旋律行歌曲处 理,使用不 同音乐要素 使演唱更符 合歌曲的意 境,增强歌 曲的音乐性 与表现力1)识读乐谱,复习本册第2课所学的升记号、连线及附点四分 音符2)跟随教师的琴声边打拍子边哼唱旋律,进一步感受拍音乐的 特点,掌握8拍旋律的视唱2 .让学生用模仿的方法完成旋律补充练习1 : F।4 3 |5 " U 2 一「 I - || 】 )1 *(1)复习第2课及第4课编创活动引出以上旋律。

      2)学生分组讨论,各自完成旋律补充练习3 .听辨练习:把进行曲、舞曲、摇篮曲三种音乐体裁与其所表现 的情绪用线连一连I ****- j疝ft曲| [肾曲] 热派那么(分组讨论,书面完成,提交作业与其他组同学交流)四、用多种艺术方式表现歌曲美.场景表演,让小型戏剧表演进课堂:(教师尽可能在课堂上提供 表演用的大块方形布料、包被、布娃娃、摇篮),邀请一位同学上 来扮演母亲的角色,边哼着《摇篮曲》,边编创表演激发学生用 体态动作、舞姿的即兴创作表现母爱的情景1 .多角度、多层次感受力度、速度等音乐要素在歌曲中的作用1)运用大块方布,邀请儿位同学各自拉着布料的一个角,教师 在方布的底下,根据音乐的强弱高低起伏,让学生直观感受音乐带 给我们的真切体验旋律 补充练习的 设计是在第 2课、第4 课学习〃乐 句的变化重 复(同头换 尾)和旋律 接龙(鱼咬 尾)〃等编创 手法后,接 着采用〃模 仿〃(严格模 进)的手法 编创旋律的 练,为进 一步丰富学 生编创旋律 的手法,逐 步提高学生 的音乐创作 能力听辨 练习意在加 深学生对这 三种音乐体 裁的印象, 为初中进一 步学习这些 知识打下基(2)会打节奏的乒乓球:十个同学与教师盘着腿围圈坐在地上, 肩并肩,随着音乐的速度与节奏像摇篮一样轻轻摇摆上身,手上拿 着乒乓球在地上随着舒伯特的《摇篮曲》进行打节拍,在唱完一个乐句后把球往下一位同学传递。

      3)在原有的旋律基础上,尝试改编歌曲的节奏,再加上卡农式 的轮唱,乐器加入伴奏2 .师生共同欣赏,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及评价,积极反应,并加 以引导,使得该表演得到进一步升华,提出新的设想进而布置课 后拓展作业,把音乐课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服务于我们的生 活,提高学生对音乐想象力及美的表现能力,进而增加生活情趣的 培养五、深化拓展,欣赏不同演唱、演奏形式的《摇篮曲》.聆听不同演唱、演奏形式的摇篮曲(合唱、小提琴、男女声重 唱等),感受其不同的美感效果,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1 .自己选择某一种伴奏形式或演唱形式练习演唱舒伯特的《摇篮 曲》,比拟感受其美感特征,说说自己的感受和美感效果2 .整理经验,总结摇篮曲的风格特征,并用板书记录〃摇篮曲这种音乐体裁,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它那舒缓的旋 律,让我们听起来非常舒服、非常静谧〃 六、释放情感,小结下课1.对妈妈说句心里话教师:“同学们,听到你们发自内心地演唱和表演《摇篮曲》, 让我感到你们与妈妈之间的爱是那么浓厚是啊,母亲的恩情就像 温暖的太阳,无时无刻不照耀着我们请你们闭上眼睛,听着音乐 想一想,你和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景,回味一下浓浓的母爱。

      此时此刻,把你最想对妈妈说的一句话献给亲爱的母亲〃 2.回顾学生在前几册陆续感受的进行曲、小夜曲、船歌、变奏曲、 舞曲等不同体裁的音乐,让学生有一定感性的积累,为了解学习相 关知识打下基础3.再唱《摇篮曲》,献给妈妈教师:〃摇篮曲的歌像天籁之音,久久回味为歌颂母爱,表 达我们对妈妈的感激之情,让我们带着对妈妈的深深的爱,用最美 的歌声演唱《摇篮曲》教师 放手,把课 堂还给学 生,给他们 个人展示和 同伴合作交 流的机会, 在活动中进 行人际交 往,学习互 动,既能表 现自己,增 强自信心, 又能让歌曲 的情感得到 升华,实现 教学目标作业(活动 设计)板书 设计点呢?:2)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总结摇篮曲的体裁及其特点:〃摇篮曲又称 催眠曲,原是母亲为使幼儿安静入眠而唱的一种歌曲后来作曲家 们对摇篮曲的应用,逐步开展成为在音乐会上表演的一种抒情歌 曲,成为独具一格的音乐体裁〃(3)介绍舒伯特:〃这首《摇篮曲》曲作者舒伯特,是西方浪漫主 义时期奥地利著名作曲家,他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尤其在艺术歌 曲这一领域,为世人留下了 600多首作品,为推动艺术歌曲的开展 作出了伟大贡献,因此他又被后人称为〃歌曲之王在这首《摇篮 曲》诞生的背后还有一个作曲家的小故事,但老师想请你们在课后 自己去寻找这个小故事,在下节课和我们一同提供。

      〃3.学唱歌曲1)听教师范唱曲谱,学生在内心默唱并带以下问题思考:“歌曲 各个乐句之间有何异同之处,歌曲的结构是怎样的? ”(2)出示歌曲旋律,师生一起总结歌曲的结构为:A(a+a')+B(b+a')(4+4)(4+4)(3)认识装饰音,进行难点练习学生找出难点(第三乐句),教师讲授装饰音及其演唱方法,分析 装饰音的作用,并跟随钢琴进行反复练习4)请同学们观察并比照分析其他三个乐句的关系,再分别唱一 唱5)师生接龙演唱歌谱6)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完整演唱歌谱7)以《摇篮曲》伴奏音乐为背景,有感情地朗读歌词8)填词演唱①学生跟随钢琴试唱第一段歌词,教师指导(尤其第三乐句),学 生自评②学生自学第二、三段歌词⑥跟随钢琴完整演唱歌曲,同时注意声音的处理和情感的抒发④跟随伴奏音乐完整演唱歌曲,教师指挥,学生能用恰当的声音 准确地表达歌曲情感三、情感激发与拓展欣赏.交流情感:〃谈谈通过学习这首歌曲,你体会到了什么?〃1 .表现歌曲:〃带着自己所体会到的情感,表现歌曲,可独唱可小 组唱〃.欣赏大提琴版《摇篮曲》篮曲与作曲 家舒伯特为 教学目标之 一,学生在 聆听歌曲之 后还须掌握 这些知识, 以帮助学生 更好地了解 作品。

      从聆 听与默唱, 到分析歌曲 曲式结构、 分析乐句特 点、解决难 点,再到唱 谱、朗诵歌 词,最后填 词完整演 唱,师生评 价与教师指 导,层层递 进,学生能 够轻松并扎 实地学习, 高效完成教 学目标让每个学生交流情感,同时给他们个人展示的机会表达情感, 让学生既能表现自己,增强自信心,又能让歌曲的情感得到升华, 实现教学目标下来,老师还想请你们欣赏另外一首《摇篮曲》,请 你们听听看,这首作品具有哪个国家的风格,同时请你们听出主奏 乐器是什么2 .初听作品,感受音乐风格、乐器音色1)学生完整欣赏《摇篮曲》2)交流:〃这首作品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呢? 〃邀请学生简单介 绍大提琴的音色特点教师总结:〃你们说得都很准确,大提琴的声音柔美、舒缓、消沉, 接近人声,最适合表现这种静谧的气氛〃.复听作品,听辨节拍与曲式结构教师请学生感受音乐节拍;在乐段变化处提示学生学生思考:与前 一首《摇篮 曲》拓展欣 赏局部呼 应,学生能 更进一步地 熟悉大提琴 音色1)音乐一共变化了几次?(2)有什么样的变化?(3)在这样的变化中你能联想到什么?师生交流:〃作品为2/4拍,曲式结构为ABAA乐段描述妈妈轻 声哄宝宝在摇篮里安静的入睡;B乐段描述窗外风雨骤起,小宝宝 惊愕而不安;再现的A乐段说明一切又恢复平静。

      〃.再次聆听,听辨音乐主题1)教师请学生找出这首乐曲一直在变化重复的旋律,并确认这 条旋律为音乐的主题旋律2)教师边唱主题旋律,边引导学生用右手在空中划出旋律3)学生跟随钢琴哼唱主题旋律(有能力可唱音名)3 .聆听与表现作品1)教师请一位同学到讲台上拿碰钟为音乐伴奏,在每一个强拍 处敲响一次2)其他同学带着感情再次完整聆听作品,在音乐主题处跟着轻 声哼唱,同时双手模仿碰钟的演奏动作引导学 生学会找出 音乐主题的 方法,并能 弄清旋律的 走向,同时 学会哼唱, 加深对主题 音乐的印 象五、课堂小结教师:"这节课我们欣赏并学习了两首《摇篮曲》,同学们,你们有 什么收获吗?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你们的收获可真多啊,但老师觉得你们最大的收获应该是 学会了感恩母爱在回家后,希望你们能对自己的妈妈说一声〃妈 妈,我爱你! 〃,来表达你们对妈妈的爱〃教师:〃下课!〃提供自己的课堂收获,最后一句〃妈妈,我爱你〃将音乐情感升华, 与教学目标呼应作业(活动 设计)板书 设计音乐学科教学设计课题第六课《摇篮曲》第二课时《摇篮曲》授课日期1课时教材分析汪玲、杨存德作曲的《摇篮曲》是一首由六个乐句加结尾的一段体歌曲,八六拍,F 宫调式。

      这首歌曲曲调优美流畅、婉转动听,六拍子的节奏更增强了动乱摇晃的感 教材与 觉学情分析 管弦乐《摇篮曲》作者是勃拉姆斯歌曲采用二段体结构每个乐段都由4个乐句 组成学情分析:学了舒伯特的《摇篮曲》,孩子们对这一体裁有了初步了解能用轻柔 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目标:一、会安静聆听音乐,能跟随管弦乐曲《摇篮曲》轻声哼唱主题旋律,并能随歌曲 《摇篮曲》节拍做律动二、通过聆听、欣赏、演唱、听辨、模仿、律动等多种方法,参与到对音乐的体验 之中,感知音乐要素及其变化,并能用相应的形式表现出来目标与 重难点三、通过管弦乐曲的欣赏,感受音乐审美过程的愉悦,能对管弦乐曲产生一定的兴 趣教学重点:能想象乐曲所描述的场景;能用合适的力度、速度和音色有感情地演唱 歌的《摇篮曲》教学难点:能记忆乐曲的主题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