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科学探究题(含答案).pdf

89页
  • 卖家[上传人]:奇异
  • 文档编号:343105683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3.64M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 9.2 0 2 0 柳州 钙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常温下能与水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a +2 H 2C a(O H)2 +H 2 个在实验室,某兴趣小组先将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倒入烧杯中,再取一块钙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有蓝色沉淀生成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蓝色滤渣,兴趣小组对滤渣的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滤渣的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C a(O H)2 微溶于水,C u(O H)2 不溶于水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全部是C a(O H)2猜想二:全部是CU(O H)2猜想三:-小东从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后认为猜想不合理,理由是实验与验证】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1取少量蓝色滤渣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溶解后过滤,将滤液分成两等份,向其中一份滴入酚甑试液滴入酚猷;后滤液呈色滤液显碱性,证明滤液中有O H 一离子实验II向实验1 的另一份滤液中滴入N a z C C b 溶液有白色沉淀证明滤液中有_ _ _ _ _离子【结论与反思】根据实验I 和实验I I 可以证明猜想 正确,写出实验H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拓展与延伸】Na和 Ca都是非常活泼的金属,都 能 与。

      2 反应生成过氧化物这两种过氧化物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 N a2O2+2 H 24 N a O H +2 个 和2 C a O2+2 H 22 C a(O H)2+长途运输鱼苗时常选择C a2 作供氧剂而不选择N a z C h 的原因是答案】【猜想与假设】C a(O H)2 和C u(O H)2 的混合物 一 C a(O H)2 是白色固体,而滤渣为蓝色,所以猜想一不合理【实验与验证】红 C a2+【结论与反思】三 C a(O H)2+N a 2 c o 3 =2NaOH+C a C C h l【拓展与延伸】生成的C a(O H)2 微溶于水,覆盖在C a O 2 上面,阻碍了反应的进行,随着运输过程中的震动,C a C h 又可以与水接触,继续反应,可以长时间缓慢放出氧气;且 C a(O H)2微溶于水,使得溶液的碱性较弱,均有利于鱼苗的长途运输1 3.2 0 2 0 贵阳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酸、碱和盐的性质进行探究,请你参与查阅资料 C O2+N a2C O3+H2O=2 N a H C O32 0 时,部分物质的溶解度物质Ca(OH)2NaOHNa2cO3NaHCO.3溶解度/g0.1 61 0 92 1.89.6探究一:探究氢氧化钙的性质2 0 时,在盛有5 g C a(0 H)z 固体的A烧杯中加入4 0 m L 水,用玻璃棒搅拌,静置,取上层部分清液于B 烧杯中。

      1)向 A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配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再加入过量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向 B 烧杯中通入C O?,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由上述实验可知氢氧化钙的性质o 实验拓展(4)向上述(1)反应后的A烧杯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测得其p H 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A B段的实验现象是,B C 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DpH探究二:二氧化碳通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成分的探究设计和实验2 0 时,甲、乙两组同学设计如图装置分别进行实验甲组:从a 端缓慢通入C O”一段时间后I I 中变浑浊,停止通C O 2,I 中溶质为X打开活塞,滴加足量稀盐酸解释与结论(1)经分析X 是 N a H C O s实验过程中,I 中产生的现象是一乙组:从a 端缓慢通入C O z,一段时间后I I 中无明显现象,停止通C O 2,I 中溶质为Y打开活塞,滴加足量稀盐酸,H 中变浑浊III 解释与结论(2)乙组同学认为Y只有N a 2 cO s你认为该结论是否合理,结合分析Y的成分说明理由_I中一定 发 生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答 案】.溶 液 由 无 色 变 为 红 色 (2).C a(O H)2+2HCl=CaCl2+2 H2O(3).固体;微溶于水,能与指示剂作用;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庆应生成盐和水;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4).产生大量气泡(5).CaCl2+N a2C O3=C a C O3 i+2NaCl(6).无色溶液中逐渐有固体析出(变浑浊),滴盐酸后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溶解(消失)(7).不合理,根据通入的C O 2 的量的不同情况,Y的溶质成分可能还有:N a O H 和 N a z C O s N a。

      ):,和 N a H C O N a H C O:,这三种情况三种情况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且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8),2 N a O H+C O2=N a2C O3+H2O【解析】(1)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向 A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醐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再加入过量稀盐酸,稀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HCl=Ca02+2 H20o(3)由上述实验可知氢氧化钙的性质:固体;微溶于水(2 0 时,溶解度0.1 6 g),能与指示剂作用;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实验拓展(4)向上述(1)反应后的A烧杯中滴加碳酸钠溶液,A B 段是碳酸钠溶液先和上步过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p H 上升:B C 段是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CaJ+Na2 cC)3=C a C O 3 J+2 N aC D 段是最后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故 A B 段的实验现象是产生大量气泡,B C 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 a C 1+N a 2 cO 3=C a C C 3 J +2 N a C L 解释与结论(1)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和碳酸钠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经分析X 是 N a H C O:,所以实验过程中,I中产生的现象是无色溶液中逐渐变浑浊,滴盐酸后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消失2)乙组同学认为Y只有N a Q,不合理,根据通入的C O?的量的不同情况,Y的溶质成分可能还有:N a O H 和 N a 2 co:,(二氧化碳只够与部分氢氧化钠反应),N a z C Q;和 N a H C O:,(二氧化碳将氢氧化钠反应全部反应完,且与部分碳酸钠反应),N a H C 03(二氧化碳将氢氧化钠反应全部反应完,且与将碳酸钠反应完)这三种情况三种情况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且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I中一定发生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 N a O H+C C 2=N a 2 cC +H?2 9.(2 0 2 0 广西北部湾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混入N a 2 c 0 3的 N a O H 固体,于是他们对该固体中N a 2 c 0 3的含量进行了探究查阅资料】I .碱石灰是氢氧化钠与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I I.水硫酸铜是一种白色固体,遇水会变成蓝色提出问题】该固体中N a 2 c 0 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反应原理】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会生成C 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制定计划】同学们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装置气密性良好,浓硫酸、碱石灰均足量)图1方案甲:用 图 1 所示装置测定反应生成C O 2 的质量图2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于锥形瓶中,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后,向样品中滴加稀硫酸,待样品反应完全,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后,测出生成C O 2 的质量,计算方案乙:用图2 所示装置测定反应生成C O 2 的体积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将样品和足量稀硫酸分别置于Y形管b 处(此时量气管液面在零刻度处),倾斜Y形管,使反应发生,待样品反应完全,测出生成C O 2 的体积,计算分析与讨论】(1)方案甲中,浓硫酸的作用是;为测出生成C O 2 的质量,需要在样品反应前后分别称量装置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填装置序号)的质量方案乙中,植物油的作用是;反应结束后,应,然后根据液面读出生成C O 2 的体积2)小红同学认为方案甲 装置设计还存在一个明显缺陷,可增加图3 中的一个装置进行改进,改 进 后 整 套 装 置 的 连 接 顺 序 为 (按气流方向填装置序号)3)小青同学认为,还可以用“沉淀法”进行测定: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放入试管中,,计算进旅 森】洞学们在完善实验方案后,测出了该N a O H 固体中N a 2 c C h 的质量分数。

      反思与评价】设计实验方案应使实验简便、误差小答案】(1).N a2CO3+H2S O4=N a2S O4+H2O+CO2 T (2).除去 C O 2 中的水蒸气.C .防 止 C O 2 溶于水,造成实验误差.移动水准管使两侧液面相平(6).G A BfCD (7).加水溶解,加入过量B a C L 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的质量(合理即可)【解 析】反应原理 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2SO4=Na2SO4+H20+C02 T,故 填:Na2cO3+H2sO4=Na2SO4+H2O+CO2 To 分析与讨论(1)方案甲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具有吸水性可除去C 0 2中水蒸气;C装置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为测出生成C 0 2的质量,需要在样品反应前后分别称量装置C的质量方案乙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防止C O?溶于水,造成实验误差;反应结束后,应恢复至室温,移动水准管使两侧液面相平,然后根据液面读出生成C 0 2的体积,故填:除去C 0 2中的水蒸气;C;防止C 0 2溶于水,造成实验误差;移动水准管使两侧液面相平2)小红同学认为方案甲的装置设计还存在一个明显缺陷,空气中二氧化碳会影响实验结果,可增加图3中的一个装置G吸收通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改进后整套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G A B C D,故填:G A B C D。

      3)小青同学认为,还可以用“沉淀法”进行测定: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放入试管中,加水溶解,加入过量B a C b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的质量,计算,故填:加水溶解,加入过量B a C L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的质量2 0.2 0 2 0 锦州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钙、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微溶性物质按可溶处理)查阅资料】氯化钢溶液呈中性实验探究】实验一:取一定量白色粉末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水,搅拌,静置,观察到烧杯中有白色不溶物由此小明得出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钙讨论交流】有的同学对小明的结论提出了质疑,认 为 其 结 论 不 一 定 正 确,理 由 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二:为进一步确定白色粉末成分,继续进行实验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步 骤I:取实验一中的上层清产生白色沉淀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钢溶液,过滤步骤H:取步骤I中的滤液少 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量于试管中,滴加酚酰溶液【实验结论】综合以上探究,同学们通过讨论确定了白色粉末的组成,其可能的组成有_ _ _ _ _ _ _ _ _ _ 种情况。

      反思评价】(1)步 骤I中 加 入 过 量 的 氯 化 钢 溶 液 的 目 的 是2)下列物质能替代步骤I I中 酚 醐 溶 液 达 到 实 验 目 的 的 是 (填序号)石 蕊 溶 液 氧 化 铜 二 氧 化 碳 硫 酸 镁 溶 液 稀 盐 酸【答案】【实验探究】Na 2 c O 3+C a C l 2 C a C O 3 +2 Na C l实验二:碳酸钠溶液变红色【实验结论】3【反思评价】检验并且除去碳酸钠(2)【解析】【实验探究】实验一:其结论不一定正确,理由是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钠。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猜您喜欢
      《日语口语-初级》课程介绍课程名称:《日语口语-初级》.pdf 【20套试卷合集】东营市重点中学2019-2020学年数学高三上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pdf (含2套高考模拟题)高中数学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1.pdf 2021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第二次质量预测数学模拟试题含解析《择选12套试卷》.pdf (16份试卷合集)湖北省重点名校2019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汇总.pdf (16份试卷合集)湖南省重点名校2019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汇总.pdf 2023鲁科版新教材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同步练习--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复习提升.pdf (含3套新高考模拟卷)濮阳市2017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pdf lesson20新概念英语.pdf (含2套高考模拟题)高中数学第一章三角函数1 .1 周期现象与周期函数.pdf (含3套新高考模拟卷)藁城2017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七.pdf (附加30套期末模拟试卷)江苏省响水中学2020年高二上第三次测试数学试题及答案.pdf 2016年英语中考复习计划.pdf (含3套新高考模拟卷)潍坊市诸城市2017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pdf .NET_面试题与答案.pdf (附加20套期末模拟试卷)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pdf 2019年中考英语试题分类汇编-《代词》.pdf 201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同步.pdf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经典必备.pdf 2020年中考化学高频考点复习提纲.pdf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