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清洁能源规划摘要.pdf
9页1 柳州市清洁能源规划摘要 根据国家清洁能源行动规划办公室的要求,制定了柳州市清洁能源规划,规划的具体内容为: 一、 现状和问题 1、能源消费水平 2000 年柳州市能源消费总量为 311.96 万吨标煤,人均用能 1.57 吨标煤/人,柳州市人均能源消费明显高于广西的 0.562 吨标煤/人平均水平,也高于全国的 0.988吨标煤/人平均水平,体现了柳州市工业和制造业发达的特点 2000年柳州市产值能耗为1.56吨标煤/万元, 全国产值能耗为1.53吨标煤/万元,而同期广西产值能耗为 1.3 吨标煤/万元,表明柳州市产值能耗偏高,能耗高的第二产业发达,能耗低的一、三产业还有待发展 2、能源结构 如表 1 所示,2000 年柳州市终端能源消费总量为 287.6 万吨标煤,煤炭仍然是主要的终端能源在终端能源的详细构成中,原煤作为终端能源直接消费的比例为24.21%煤炭的其它形式,如型煤、焦炉煤气的比例仅为 2.73%和 3.80% 2000 年柳州市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 294.68 万吨标煤(表 2) 煤炭在一次能源构成中占据主导地位, 占一次能源的 73.37% 生物质能在一次能源构成中位居第二,占一次能源的 22.48%。
水电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仅占 4.15%,相对偏低,水电是柳州市一次能源中具有发展潜力的部分,应大力开发水力资源 表 1 2000 年终端能源消费量及品种构成 项 目 煤 油产品 可再生能源 电力 合计 终端能源消费总量(万 TCE) 149.1 31.3 67 40.2 287.6 终端能源消费构成(%) 51.84 10.88 23.30 13.98 100 表 2 2000 年一次能源消费量及构成 项 目 煤 生物质能 水电 总计 一次能源消费量(万 TCE) 216.2 66.25 12.23 294.68 一次能源消费构成(%) 73.37 22.48 4.15 100 3、能源利用状况 2000 年柳州市的能源利用以煤为主,其次为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其中煤的传统利用和清洁利用的比例分别为 46.42%和 53.58%(表 3) ,清洁化利用的比例仍偏低 2000 年可再生能源消费量为 67 万吨标煤其中小水电、秸秆薪材、畜禽粪便分别占 1.12%、23.73%和 75.15%(表 4) 可再生能源消费主要是农用沼气的推广和使用 2 表 3 2000年煤的利用 煤的传统利用 煤的清洁利用 品 种 原煤 型煤 焦炭 焦炉煤气 总计 能源消费量(万 TCE) 70.1 7.9 62 11 151 利用率(%) 46.42 5.23 41.06 7.29 100 总计(%) 46.42 53.58 表 4 2000 年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项 目 小水电 秸杆薪材 畜禽粪便 总计 开发量(万 TCE) 0.748 15.90 50.352 67 可再生能源构成比例 (%) 1.12 23.73 75.15 100 在能源利用方面,柳州市高新技术的推广和利用体现在煤的清洁燃烧、火力发电厂脱硫及循环流化床的采用和生物质能利用上。
4、柳州市能源环境存在的问题 (1)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结构简单,以煤炭利用为主,没有天然气、石油等其它常规能源,煤炭供应全部依靠外购输入,电力作为终端能源消费的比例过低,没有充分开发柳州丰富的水利资源 (2)企业技术落后,单位能耗高柳州市第二产业比例较高,老企业多,初加工企业多,生产工艺技术陈旧落后,增加了单位能耗 (3)产业结构不合理柳州市是广西重要的工业城市,第二产业发达,一、三产业相对落后,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传统制造业,高技术含量的企业不多,高附加值产品的比例过低,造成了柳州市能源消耗量过大 5、2000年柳州市大气主要污染物 表 5 2000 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吨/年) 项 目 二氧化硫 总悬浮颗粒物 氮氧化物 污染物总量 54000 55200 14180 等标污染负荷比(K i)52.49% 26.83% 20.68% 表 6 本市设备主要污染物排放现状 项 目 民用及餐饮大灶 电厂锅炉 工业锅炉 其他重大设备工艺等 等标污染负荷比 (K i) 3.28% 20.73% 53.19% 22.80% 柳州市 2000 年空气质量状况为:二氧化硫浓度为 0.092 毫克/立方米,降尘为6.88 吨/平方公里·月,降水 PH 值为 5.20,降水酸雨率为 30%。
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三级标准,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主要污染源为工业锅炉和其他重大燃煤设备 3 6、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 (1)能源主要依靠煤炭,燃煤污染物的超量排放造成柳州市严重的煤烟型污染 (2)企业污染治理设施滞后,生产工艺落后,导致二氧化硫和粉尘排放量的增加 (3)地理、气象等自然因素加重了污染程度柳州市的主要工业区沿城市的主导风轴线方向分布,两工业区的燃煤二氧化硫排放共占全市的 80%以上,对城市中心的大气环境影响巨大 (4)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物呈上升趋势,导致氮氧化物排放增加 二、 预测与行动目标 柳州市终端能源消费总量将由 2000 年的 287.6 万吨标煤,上升到 2005 年的567.53 万吨标煤,年均增长 14.56%,明显高于“九五”经济和能源转型期的 0.58%按照经济发展规划,柳州市将在“十五”期间进行大规模的工业结构调整,重点企业的能源消费将大幅度提高,如: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十五”期间进行改扩建,其能耗将由 2000 年的 88 万吨标煤增至 2005 年的 259.26 万吨标煤,增加的能源量占柳州市“十五”期间增加的能源总量的 61.18%。
这些主要能源消费企业的能源消费量的大量提高,使得 2005 年的能源消费总量比 2000 年增加了一倍 按照柳州市的经济发展目标,能耗预测结果见表 7,能源需求增长较快 表 7 2000 年和 2005 年人均用能及产值用能比较 2000 年 2005 年 增长率(%) 人均用能(TCE/人) 1.57 2.838 80.76% 产值能耗(TCE/万元) 1.56 1.32 - 15.38% 1、2005年能源结构及变化 2005 年终端能源消费及构成见表 8,煤炭消费总量将由 2000 年的 149.1 万吨标煤增长到 268.58 万吨标煤,年均增长 12.49%油产品消费年均增长率达到 5.91%电力消费年均增长 23.27%(图 1) 表 8 2 0 0 5 年终端能源消费量及构成 项 目 煤 油产品 可再生能源 电力 合计 终端能源消费 (万 T C E ) 2 6 8 . 5 8 4 1 . 7 1 1 4 2 . 8 1 1 1 4 . 4 3 5 6 7 . 5 3 终端能源构成(%) 4 7 . 3 3 7 . 3 5 2 5 . 1 6 2 0 . 1 6 1 0 0 2005 年一次能源消费量预测为 518.98 万吨标煤,其中煤炭、生物质和水电分别为 335.36、135.44、48.18 万吨标煤。
图 2 中所示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降低了8.75%生物质能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升高了 3.62%,水电升高到 9.28 %清洁能源在一次能源结构的比例升高,能源结构渐趋合理 4 图 1 2 0 0 0 -2 0 0 5 年终端能源结构变化 图 2 2 0 0 0 -2 0 0 5年一次能源结构变化 2、2005年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按能源消费预测及各重点项目实际排污测算, 到2005年污染物排放结果见表9,为实现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目标,各种污染物减排量要求见表 9 表 9 2005 年环境空气质量目标及预测 二氧化硫(万吨/ 年) 烟尘(万吨/ 年) 氮氧化物 (万吨/ 年) 2 0 0 5 年目标 4 . 4 0 3 . 8 1 1 . 5 6 2 0 0 5 年预测 1 1 . 5 9 9 . 6 4 3 . 2 1 减 排 量 7 . 1 9 5 . 8 3 1 . 6 5 三、战略分析 1、能源的清洁利用 减少燃煤的使用比例,优化煤质,鼓励使用低硫优质煤,禁止高硫煤的使用从提高煤的利用率和效率入手,改变煤的传统燃烧方式,推广应用煤的洁净燃烧技术,降低燃煤污染物的排放。
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率 2、进一步调整、优化能源结构 大力发展水电,推广清洁燃料的使用,增加清洁燃料在城市终端用能中的比重,实施能源品种多元化的战略,使城市能源结构趋于合理继续推广和扩大农村沼气的应用范围,实现生物质能的高效利用 3、进一步进行工业污染防治 推广、安装燃煤烟气除尘脱硫净化装置和锅炉低氮燃烧装置对城市范围内的中小型锅炉推广和安装烟气脱硫除尘设备,在除尘的同时,降低二氧化硫的排放 4、实施机动车尾气监控和排放控制 实施汽车尾气年检和抽检制度在用车辆必须安装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实施双燃料(LPG)汽车改造项目以燃气替代燃油,实现对氮氧化物的减排控制 终端能源结构变化煤 4 7 . 3 3 %煤 5 1 . 8 4 %油产品 7 . 3 5 %油产品 1 0 . 8 8 %可再生能源 2 5 . 1 6 %可再生能源 2 3 . 3 %电力 20.16%电力 1 3 . 9 8 %01 02 03 04 05 06 02 0 0 02 0 0 5 煤油产品可再生能源电力一次能源结构变化煤 64.62%煤 73.37%生物质能 26.10%生物质能 22.48%水力 9.28%水力 4.15%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2 0 0 02 0 0 5 煤生物质能水力5 5、积极开发和推广高科技含量的清洁能源控制技术 研究洁净煤燃烧和二氧化硫排放的综合控制技术,研究和实施大型循环流化床燃烧脱硫技术,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水煤浆制备和燃烧技术,型煤制备和燃烧技术,二氧化硫脱除与回收利用技术等。
实施烟气脱硫技术开发和应用,提高城市垃圾处理技术水平建立各种清洁能源和污染控制技术的优化组合,实现节能和污染控制的整体效益 6、完善大气污染监督管理体系,提高大气污染控制的科学管理水平 进一步完善“九五”期间柳州市政府实行的对大气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政策,重点加强有关排污交易政策、污染源排污总量监控等技术,为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政策保障在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发挥宏观调控与指导作用,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水平 四、实施方案 1、重点工程项目 根据柳州市 “十五”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在综合分析可供选择的技术和措施后,为柳州市 2005 年实现清洁能源规划,达到目标允许排放量要求,有效保护大气环境,确定了实施清洁能源计划行动的总体方案 柳州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燃煤废气,工艺废气和汽车尾气,清洁能源计划行动的重点建设项目是清洁能源工程、提高终端能源效率工程、脱硫工程、及其它工程柳州市清洁能源计划行动实施方案的工程项目如表 10 所示总体方案实施后,清洁能源的比例将有明显提高,可削减二氧化硫 7.55 万吨/年,二氧化硫浓度可下降 80%以上,达到 0.06 毫克/立方米以下,将基本解决现阶段柳州市清洁能源和大气污染控制的关键问题。
表 10 清洁能源行动十五重点工程项目 序 号 项目名称 项目内容 建设 期限 投资 (万元) 环境效益 备 注 一 引进清洁能源工程 1 柳州市民用煤 气第三期工程 建设规模为日供气 11.7 万 立 方 米 , 年 替 煤 量 14.34 万吨 1996 ~ 2002 20900 年削减二氧化硫 排放量 0.16 万 吨,削减烟尘排 放量 0.77 万吨/ 年 日元贷款 为 1380 万 美元,折 合人民币 10355万 元 二 开发本地区清洁能源工程 2 柳江纸厂竹浆 工程 燃用造纸固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