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秤的发展历史(共2页).doc
2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杆秤的发展历史与古代欧洲的希腊、罗马一样,我国的杠杆秤也是先有天平据古书记载, 远在四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天平今天我们还能在博物馆里见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的天平(教科书八年级上册图6-1-4) 这些古代天平与我们今天在实验室里见到的现代天平基本道理一样,而模样却大不相同它有一根木质或青铜质的秤杆秤杆的中点系着提挈用的绳子,两端则各固定悬挂一个秤盘一个秤盘放待称的物品,另一个秤盘放砝码有意思的是,当时的砝码是一整套大小不一的青铜圆环天平的基本特点是秤杆挂砝码的一边(力臂)与挂物品的一边(重臂)长度相等因此放的砝码应当与待称物品重量相等这就使天平只适用于称量较轻的物品要称量几十、几百千克物品,就得放几十、几百千克砝码,这太麻烦!在天平出现2000多年后,古代制秤匠师们终于摸索出“小小秤砣压千斤”的巧办法,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不过,这时出现的还不是像今天这样的提系杆秤,而是不等臂秤(图11-2-4)不等臂秤的特点是:秤杆上有尺寸刻度;挂物品的绳子和挂秤砣的绳子都可以在秤杆上滑移;不再采用成套的砝码,而采用一个重量固定的秤砣我们在博物馆里可以见到公元前5世纪或更早的齐国(在今山东省北部、东部)、共国(在今河南省辉县等地)不等臂秤的秤砣,和公元前4世纪的楚国宫廷里用的不等臂秤的秤杆。
中国发明不等臂秤比欧洲早三个世纪不等臂秤是杠杆秤家族的第二代然而,不等臂秤不像后来的提系杆秤那样能直接读出物品的重量,而必须用公式(力臂秤砣重量=重臂物品的重量)算出物品的重量,使用起来不太方便于是在不等臂秤使用1000多年后,到南北朝时代(420~589年),制秤匠师们又创造出提系杆秤(图11-2-5)提系杆秤是杠杆秤家族的第三代,算是小孙子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一千多年来一直受到普遍欢迎专心---专注---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