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教版化学上册单元测试卷及期中期末检测卷(含答案).doc
38页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 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4分,共60分)1.生活中,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酒精挥发 B.冰雪融化 C.蔗糖溶解 D.钢铁生锈2.下列各组物质在自然界里天然存在的是 ( )A.光导纤维和玻璃 B.石油和煤炭 C.塑料和合成橡胶 D.水泥和石灰3.下列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A.铁铸成锅 B.葡萄酿成酒 C.木柴燃烧 D.面包发霉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化学可以合成许多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B.利用化学可以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C.造纸、纺织、印染等工业是轻纺工业,与化学没有密切关系 D.自然资源的综合应用和环境保护与化学有密切关系5.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化学科学研究内容的是 ( )A.培育新品种,增加农作物产量 B.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C.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良人造纤维 D.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6.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 )A.用量筒取一定体积的溶液时,仰视读数或俯视读数B.在实验室里制取O2、CO2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装药品C.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7.下图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对玻片呼气 B.蜡烛燃烧 C.湿衣晾干 D.灯泡通电发光8.下列实验操作存在错误的是 ( )9.下列过程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1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绿色化学”是指与绿色植物有关的化学B.人类利用化学合成了许多物质C.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手段D.化学在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1.点燃蜡烛的过程中 ( )A.只发生化学变化 B.只发生物理变化C.没有发生物理变化 D.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12.下列描述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汽油挥发 酒精燃烧 B.食物腐烂 水蒸发C.铁铸成锅 蜡烛燃烧 D.滴水成冰 水加热变成水蒸气13.使用酒精灯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用灯帽盖灭火焰 B.不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C.酒精灯里的酒精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D.用完酒精灯不盖灯帽14.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 ( )A.用水冲灭 B.用嘴吹灭 C.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D.用湿抹布扑盖15.“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
下列措施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是 ( ) A.为了避免捕鱼的速度大于鱼类繁殖的速度,在海洋渔场进行限量捕捞 B.为了确保一定的耕地资源,在占用耕地进行建设时应开发荒地为耕地 C.为了避免对土壤造成污染,将一次性塑料料饭盒倒入江河 D.为了充分利用农作物中的物质和能量,将农作物秸秆用于沼气池发酵和培养食用菌二、填空题(17分)16.(3分)选择仪器的序号填空: ①量筒 ②烧杯 ③玻璃棒 ④试管 ⑤蒸发皿 (1)常用作少量药品反应的容器是_________,用于取一定体积的液体的仪器是__________ (2 )为完成过滤操作,除选用上述中的部分仪器外,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17.(2分)现在大量的城市改造美化了人们生活环境,在修路中用到大量的生石灰来使松软的地基变结实,这其中发生的变化有①将石灰石敲碎成粉末②生石灰遇水变成熟石灰③熟石灰遇空气中二氧化碳变成坚硬的碳酸钙,从而把砖、碎石、粘土、沙子牢牢粘合在一起,指出其中的发生化学变化是 (填编号)。
18.(3分)①纯净的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②在放电的条件下,氮气与氧气能直接化合成一氧化氮 ③一氧化氮无色不溶于水,④常温下与氧气化合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 ⑤二氧化氮有毒、易溶于水,能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其中属于氮气化学性质的是 (填序号)19.(4分)化学在保证人类的生存并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请把左栏与右栏相关的项目用横线起来①利用化学生产化肥A.使人类生活更加美好②利用化学合成药物B.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③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C.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④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D.增加粮食的产量20.(5分)学化学要经常做实验请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填空:(1)量取7.2 mL 溶液,需要一种合适的玻璃仪器是 2)过滤中,要用到的三种玻璃仪器是 3)浓硫酸稀释时,应特别注意的是 4)连接仪器时,若玻璃导管不易插入胶皮管内,应 。
三、(6分)化学变化的文字表达21,完成下列化学变化的文字表达式(1)含硫火柴中硫的燃烧: (2)加热碱式碳酸铜: (3)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四、实验题(17分)22.(6分)右图是使用漏斗过滤的操作装置,操作时注意做到“一贴、二低、三靠”,其中(1)“一贴”指的是: (2)“二低”指的是: (3)“三靠”指的是: 23.(11分 每空1分)看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右图所示的装置能用于 类物质加热,其中的物质可能是 或 。
2)若试管中的药品是碳酸氢铵,则管口有 气体产生,管壁有 ,如将产生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将会看到 3)编号中仪器的名称A B C (4)若要收集产生的气体,在试管口需增加 和 第2章 我们身边的物质 单元测试题(A)班级 学号 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中)1.家庭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调味用的食醋 B. 餐饮用的啤酒 C.降温用的冰水共存物 D.炒菜用的铝合金锅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 )A.铜制造电线 B.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C.用氢气填充气球 D.氧气供给呼吸3.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气被用作火箭的燃料,利用了氧气的可燃性B.碳单质用于冶炼金属,利用了碳单质的还原性C.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是利用了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4.下列叙述中不属于氧气的物理性质的是 ( ) A.无色、无味的气体 B.不易溶于水 C.密度比空气大 D.能跟磷反应5.下列关于“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反应类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碳-白色火焰-化合反应 B.铁丝-火星四射-分解反应C.磷-大量白烟-氧化反应 D.石蜡-发出白光-化合反应6.在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时,不需要的仪器有 ( ) A.试管 B.长颈漏斗 C.集气瓶 D.水槽7.将带火星的木条移近集气瓶口时,木条剧烈燃烧起来。
对于这个现象,你得到的结论是( ) A.集气瓶中盛的是空气 B.集气瓶中盛满了氧气C.集气瓶中盛有半瓶氧气 D.不能确定集气瓶中是否盛满氧气8.某集气瓶中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现欲除去氧气而得到纯净的氮气,应选用下列最佳试剂是 ( ) A.木炭 B.铁丝 C.红磷 D.蜡烛9.一般不会造成水污染的是 ( ) A.合理放养鱼虾等水产品 B.工厂排放没有经过处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