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导法测定水溶性表面活性剂.doc
12页电导法测定水溶性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姓名 学号:班 指导老师:1、目的要求1、了解表面活性剂的特性及胶束形成原理;2、掌握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3、用电导法测定十二烷基硫酸钠的临界胶束浓度;2、基本原理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具有“两亲”性质的分子组成的物质,其分子由极性和非极性两部分组成按离子的类型可分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三大类;当表面活性剂溶于水中后,不但定向地吸附在水溶液表面,而且达到一定浓度时还会在溶液中发生定向排列而形成胶束随着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浓度的增长,球形胶束还可能转变成棒形胶束,以至层状胶束表面活性物质在水中形成胶束所需的最低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以 CMC表示在 CMC 点上,由于溶液的结构改变导致其物理及化学性质与浓度的关系曲线出现明显转折,如下图所示 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的物理性质和浓度关系3、仪器和试剂DDS-6700 型电导率仪、容量瓶(100ml)、DJS-1A 型铂黒电极、氯化钾(分析图 2 胶束的球形结构和层状结构纯)、十二烷基硫酸钠(分析纯)、容量瓶(1000ml)、恒温水浴、试管(大)4、实验步骤1、用电导水或重蒸馏水准确配置 0.01mol/L 的 KCI 标准溶液。
2、取十二烷基硫酸钠在 80 ℃ 烘干 3h,用电导水或重蒸馏水分别准确配置0.002,0.004,0.006,0.007,0.008,0.009,0.010,0.012,0.014,0.016,0.018,0.020mol/L 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各 100ml3、开通电导率仪和恒温水浴的电源预热 20min调节恒温水浴温度至 25℃或其他合适的温度4、用蒸馏水洗净试管和电极在恒温下用 0.01mol/L KCl 标准溶液标定电极的电导池常数5、用电导率仪从稀到浓分别测定上述各溶液的电导率用后一个溶液荡洗存放过前一个溶液的电导电极和容器 3 次以上,各溶液测定前必须恒温 10min,每个溶液的电导率读数 3 次,取平均值6、列表记录各溶液对应的电导率或摩尔电导率7、实验结束后用蒸馏水洗净试管和电极,并且测量所用水的电导率5、数据处理 原始数据 T=25℃ 浓度/(mol/L) G1/ms G2/ms G3/ms G 平均 /ms0.002 0.31 0.30 0.30 0.3030.004 0.40 0.40 0.40 0.40.006 0.52 0.52 0.52 0.520.007 0.58 0.57 0.57 0.5730.008 0.58 0.59 0.59 0.5870.009 0.62 0.62 0.61 0.6170.010 0.65 0.65 0.64 0.6570.012 0.71 0.72 0.71 0.7130.014 0.78 0.77 0.76 0.770.016 0.84 0.82 0.82 0.8270.018 0.85 0.85 0.85 0.850.020 0.79 0.77 0.76 0.773有图可以看出转折点在 0.007mol/L 处,即 CMC=7.0×10-3mol/L.六、思考题1.若要知道所测得的临界胶束浓度是否准确,可以用什么实验方法验证?答:可以通过试验方法测定同温下的 CMC,比较检验该方法测得的 CMC 是否准确。
如表面张力法或紫外线法等2.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能否用实验方法测定临界胶束浓度?为什么?若不能,则可用何种方法测定?答:不能,因为本实验时采用电导法测电导与浓度变化关系的转折点来确定临界胶束浓度,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导电的离子少,不能用电导法则,可以用表现张力和渗透压法则电导法测定水溶性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姓名:杨航 学号:20125053067班级:2012 级化工班 指导老师:黄中原一、目的要求1、了解表面活性剂的特性及胶束形成原理;2、掌握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3、用电导法测定十二烷基硫酸钠的临界胶束浓度;二、基本原理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具有“两亲”性质的分子组成的物质,其分子由极性和非极性两部分组成按离子的类型可分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三大类;当表面活性剂溶于水中后,不但定向地吸附在水溶液表面,而且达到一定浓度时还会在溶液中发生定向排列而形成胶束随着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浓度的增长,球形胶束还可能转变成棒形胶束,以至层状胶束表面活性物质在水中形成胶束所需的最低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以 CMC表示在 CMC 点上,由于溶液的结构改变导致其物理及化学性质与浓度的关系曲线出现明显转折,如下图所示 。
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的物理性质和浓度关系三、仪器和试剂图 2 胶束的球形结构和层状结构DDS-6700 型电导率仪、容量瓶(100ml)、DJS-1A 型铂黒电极、氯化钾(分析纯)、十二烷基硫酸钠(分析纯)、容量瓶(1000ml)、恒温水浴、试管(大)四、实验步骤1、用电导水或重蒸馏水准确配置 0.01mol/L 的 KCI 标准溶液2、取十二烷基硫酸钠在 80 ℃ 烘干 3h,用电导水或重蒸馏水分别准确配置0.002,0.004,0.006,0.007,0.008,0.009,0.010,0.012,0.014,0.016,0.018,0.020mol/L 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各 100ml3、开通电导率仪和恒温水浴的电源预热 20min调节恒温水浴温度至 25℃或其他合适的温度4、用蒸馏水洗净试管和电极在恒温下用 0.01mol/L KCl 标准溶液标定电极的电导池常数5、用电导率仪从稀到浓分别测定上述各溶液的电导率用后一个溶液荡洗存放过前一个溶液的电导电极和容器 3 次以上,各溶液测定前必须恒温 10min,每个溶液的电导率读数 3 次,取平均值6、列表记录各溶液对应的电导率或摩尔电导率。
7、实验结束后用蒸馏水洗净试管和电极,并且测量所用水的电导率五、数据处理 原始数据 T=25℃ 浓度/(mol/L) G1/ms G2/ms G3/ms G 平均 /ms0.002 0.31 0.30 0.30 0.3030.004 0.40 0.40 0.40 0.40.006 0.52 0.52 0.52 0.520.007 0.58 0.57 0.57 0.5730.008 0.58 0.59 0.59 0.5870.009 0.62 0.62 0.61 0.6170.010 0.65 0.65 0.64 0.6570.012 0.71 0.72 0.71 0.7130.014 0.78 0.77 0.76 0.770.016 0.84 0.82 0.82 0.8270.018 0.85 0.85 0.85 0.850.020 0.79 0.77 0.76 0.773有图可以看出转折点在 0.007mol/L 处,即 CMC=7.0×10-3mol/L.六、思考题1.若要知道所测得的临界胶束浓度是否准确,可以用什么实验方法验证?答:可以通过试验方法测定同温下的 CMC,比较检验该方法测得的 CMC 是否准确。
如表面张力法或紫外线法等2.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能否用实验方法测定临界胶束浓度?为什么?若不能,则可用何种方法测定?答:不能,因为本实验时采用电导法测电导与浓度变化关系的转折点来确定临界胶束浓度,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导电的离子少,不能用电导法则,可以用表现张力和渗透压法则电导法测定水溶性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姓名:雷琼 学号:20125053068班级:2012 级化工班 指导老师:黄中原一、目的要求1、了解表面活性剂的特性及胶束形成原理;2、掌握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3、用电导法测定十二烷基硫酸钠的临界胶束浓度;二、基本原理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具有“两亲”性质的分子组成的物质,其分子由极性和非极性两部分组成按离子的类型可分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三大类;当表面活性剂溶于水中后,不但定向地吸附在水溶液表面,而且达到一定浓度时还会在溶液中发生定向排列而形成胶束随着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浓度的增长,球形胶束还可能转变成棒形胶束,以至层状胶束表面活性物质在水中形成胶束所需的最低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以 CMC表示在 CMC 点上,由于溶液的结构改变导致其物理及化学性质与浓度的关系曲线出现明显转折,如下图所示 。
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的物理性质和浓度关系图 2 胶束的球形结构和层状结构三、仪器和试剂DDS-6700 型电导率仪、容量瓶(100ml)、DJS-1A 型铂黒电极、氯化钾(分析纯)、十二烷基硫酸钠(分析纯)、容量瓶(1000ml)、恒温水浴、试管(大)四、实验步骤1、用电导水或重蒸馏水准确配置 0.01mol/L 的 KCI 标准溶液2、取十二烷基硫酸钠在 80 ℃ 烘干 3h,用电导水或重蒸馏水分别准确配置0.002,0.004,0.006,0.007,0.008,0.009,0.010,0.012,0.014,0.016,0.018,0.020mol/L 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各 100ml3、开通电导率仪和恒温水浴的电源预热 20min调节恒温水浴温度至 25℃或其他合适的温度4、用蒸馏水洗净试管和电极在恒温下用 0.01mol/L KCl 标准溶液标定电极的电导池常数5、用电导率仪从稀到浓分别测定上述各溶液的电导率用后一个溶液荡洗存放过前一个溶液的电导电极和容器 3 次以上,各溶液测定前必须恒温 10min,每个溶液的电导率读数 3 次,取平均值6、列表记录各溶液对应的电导率或摩尔电导率。
7、实验结束后用蒸馏水洗净试管和电极,并且测量所用水的电导率五、数据处理 原始数据 T=25℃ 浓度/(mol/L) G1/ms G2/ms G3/ms G 平均 /ms0.002 0.31 0.30 0.30 0.3030.004 0.40 0.40 0.40 0.40.006 0.52 0.52 0.52 0.520.007 0.58 0.57 0.57 0.5730.008 0.58 0.59 0.59 0.5870.009 0.62 0.62 0.61 0.6170.010 0.65 0.65 0.64 0.6570.012 0.71 0.72 0.71 0.7130.014 0.78 0.77 0.76 0.770.016 0.84 0.82 0.82 0.8270.018 0.85 0.85 0.85 0.850.020 0.79 0.77 0.76 0.773有图可以看出转折点在 0.007mol/L 处,即 CMC=7.0×10-3mol/L.六、思考题1.若要知道所测得的临界胶束浓度是否准确,可以用什么实验方法验证?答:可以通过试验方法测定同温下的 CMC,比较检验该方法测得的 CMC 是否准确。
如表面张力法或紫外线法等2.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能否用实验方法测定临界胶束浓度?为什么?若不能,则可用何种方法测定?答:不能,因为本实验时采用电导法测电导与浓度变化关系的转折点来确定临界胶束浓度,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导电的离子少,不能用电导法则,可以用表现张力和渗透压法则电导法测定水溶性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姓名:静小静 学号:20125053069班级:2012 级化工班 指导老师:黄中原一、目的要求1、了解表面活性剂的特性及胶束形成原理;2。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