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及其现实意义.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hh****pk
  • 文档编号:204802035
  • 上传时间:2021-10-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及其现实意义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及其现实意义【摘 要】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是马克思的重要理论贡献之一 相对过剩人口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伴随着资本积累和资本 有机构成提高而产生的,它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关键词】资本积累;相对过剩人口;资本有机构成;失业一、相对过剩人口理论的基本内容(一) 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及其形式马克思“把剩余价值当作资本使用,或者说,把剩余价值再转化 为资本,叫做资本积累肘随着资本积累的进程,不变资本和可变资 本的比例会发生变化,即随着资本构成的提高,可变资本的相对减少, 就会出现劳动力需求的相对减少,从而形成相对过剩人口相对过剩人口通常有三种形式:流动的过剩人口、潜在的过剩人 口和停滞的过剩人口.流动的过剩人口是指临时失业的工人,这种形 式在城市和工业中心最为普遍潜在的过剩人口是指农业过剩人口 停滞的过剩人口是指现役劳动军中就业极不固定的人主要包括在家 内劳动中替工厂主和包买商干活的城乡劳动者二) 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随着总资本量的增长,它的可变部分即合并于总资本的劳动力的 绝对量也会增加,但增加的比例越来越小不仅追加资本所能吸收的 工人越来越少,而且原有固定资本的更新,新技术和机器设备的采用, 又使越来越多的工人被游离出来。

      在这两种情况下,由于资本有机构 成的提高,要吸收与以往一样多的工人,都要求以递增的速度加快积 累而这种不断加快的积累以及与其伴随而来的资本集中,又成为使 资本构成发生新的变化的原因,从而成为可变资本再次迅速减少的原 因可变资本的相对减少随着总资本的增长而加快,而旦比总资本本 身的增长还要快,因而不能吸收全部待业人口这是造成相对过剩人 口的真正原因三)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人11规律就社会总资本来说,资本积累的运动是周期性地变化的在经济 繁荣时期,积累会扩大,可以大量地吸收工人;在经济危机时期,积 累会缩小,从而大量的排斥工人就不同生产部门来说,积累的运动 与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减,会有不同的情况在某些生产部门,虽然资 本的总量没有增长,但由于资本的集中,生产资料的积聚,资本构成 提高了,从而对劳动的需求就会绝对地减少;在有些生产部门,虽然 资本的总量增长了,但由于资本构成的提高快于资本总量的增长,可 变资本部分和它所吸引的劳动力同样会绝对地减少;在另一些生产部 门,资本时而在原有构成的基础上进行积累,从而吸引工人,时而乂 改变它的构成,从而排斥工人四) 相对过剩人口的作用第一,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个 条件。

      相对过剩人口不仅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同时它乂反过来成 为资本积累的“杠杆”相对过剩人口形成一支可供资本支配的“产 业后备军",可以为不断变化的资本增殖的需要提供一个随时剥削的 人身材料第二,相对过剩人11有利于调动劳动者就业的积极性和劳 动者素质的提高,降低劳动成本,强化劳动纪律决定工资的一般 变动的,不是工人人口绝对数量的变动,而是工人阶级分为现役军和 后备军的比例的变动,是过剩人11相对量的增减随着资本有机构 成的不断提高,形成的一支强大的产业后备军来迫使工资的变动符合 资本增值的要求第三,相对过剩人口是为资本主义生产提供充足的 人力资本,可以促进社会分工,产生新的生产部门,有利于顺利实现 产业的调整和升级相对过剩人口最初在劳动密集型产业部门大量被 吸收,在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过程中,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 为资本密集型产业,这些相对过剩人11乂被释放出来二、相对过剩人口理论的现实意义据统计,2012年末我国失业率为4.1%, 2013年1月美国失业率 为7. 9%,欧元区失业率为11.9%o我国的失业率统计指标为城镇登记 失业率,这一指标的不足在于,在一定时间内,其反映总体失业状况 的敏感度不高,而且有一部分失业人员没有进行登记,主要包括正在 寻找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和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农民工群体。

      所以它并 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我国的失业状况分析我国当前失业问题的成因,既有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社 会共有的普遍性原因,乂有基于我国当前制度创新和体制改革特定阶 段的特殊性原因其一,在资本积累过程中,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 应用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然出现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从而减少 对劳动力的需求其二,我国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潜在 的过剩人]Io其三,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我 国的工业化进程经历了一个结构升级和资本深化的过程,经济增长带 动的就业大大下降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适当缓解当今的就业问题:第 一,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目前,国家一方面国家 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但同时乂规定 符合法律、法规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第二,健全 劳动力市场,拓展就业信息渠道劳动就业服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 应准确掌握职工下岗失业情况,及时收集、发布用工供需的变化、发 展动态以及就业的形势、政策等信息,建立多形式、多层次的信息服 务、职业咨询、就业指导、劳动协作等业务一条龙系列化服务体系 第三,从整体上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一•方面发展高等教育,另一 方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掌握新技术和新 知识,乂可以改善就业结构,接受教育和再教育的人数保持一定的存 量,也会对缓解就业压力起到一定的作用,最后达到吸收就业的目的 第四,应建立健全失业保障制度,解决失业人11的生活保障要进一 步完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镇居民最低生 活保障,即所谓“三条保障线”制度第五,发展和扶持劳动密集程 度高、资本密集程度低的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就业机会在宏观政 策上必须体现和引导扶持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利用丰富劳动 力资源,也就是用人力资源的积累代替相对稀缺的资本资源积累,走 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路线第六,保持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 增加社会总不变资本的数量要提高社会资本总量,必须依赖于较快 的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可以延缓甚至抵消资本有机构 成提高对可变资本数量的影响,从而一定程度地减轻社会就业压力参考文献:[1]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75[2] 张衔.《资本论》与社会主义经济专题研究讲义[D].成都:四 川大学.2012⑶王珏、吴振坤、左彤.《资本论》介绍(第…卷)[M].中共中 央党校出版社.1982[4] 刘永贵.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及启示[J].当代经济.2007 (02)[5] 李朝林.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与我国失业问题[J].经 济与管理,2004 (01)[6] 崔丹、钟思远.资本积累过程中的就业问题[J].天府新论.2006 (06)[7] 任聪颖、张淑东.相对过剩人I【理论的借鉴意义[J].理论探 索.2012 (08)。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