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全册.doc

164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517356550
  • 上传时间:2022-11-2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63KB
  • / 16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教材基本分析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感恩生活”,包括五篇讲读课文《老师,您好!》《但愿人长久》《古诗两首》《秋天》,写作——想象心中美好的节日,口语交际——学会感激这一组的课文有四篇课文组成,都与诗有关:第一篇和第四篇是现代诗;第二篇是文包诗,包的是古诗;第三篇是古诗两首这四篇课文在内容上并无内在联系,可见文体是组合这一单元最大的理由文包诗放在《古诗两首》前面,体现了扶放过程两首现代诗歌各居首尾,是为了让学生初步体会现代诗歌和古诗的不同这组教材蕴涵这样一条主线——赞美人间美好的愿望和情感教学中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其阅读兴趣,同时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二)单元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分析单元教学目标1、能读会写课文中的生字,培养使用词典独立识字的良好习惯2、培养在阅读的过程中主动做记号的习惯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4、能在理解自然段意义的基础上简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5、培养主动阅读相关拓展阅读的习惯6、能读懂习作的要求,按自己的心愿设立一个节日,并把过程或原因交代清楚7、能认真倾听他人的话语。

      三)每篇课文的训练点篇目名称训练点《老师,您好》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引导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感悟优美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同时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情感以及生活见闻,加深对教师及教师工作的理解和认识,真正激发学生热爱教师的情感《但愿人长久》加强朗读,感受,感悟、吸纳文章中的优美语言,逐步内化,不断积累,体验情感引导想象揣摩、体验人物复杂的心理变化另外通过联系即将到来的中秋节,让学生曾有或正有的思亲之苦与苏轼的思亲之情产生共鸣,再通过对苏轼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广阔胸襟的体会,反过来教育学生,如何正确对待思亲之情《古诗两首》加强朗读,培养学生感知语言形象的能力,培养学生感知作品内涵的能力,同时启发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情感《秋 天》引导朗读,在朗读中培养学生语感,感知语言的形象,引导想象,在想象中体验诗歌的情感和意境二.篇目教学分析《1.老师,您好》【文本解读】《老师,您好!》这课文,放在第一篇,可否解释为这几个原因:天时,教师节即将来,新学期开始;地利:学校;人和:在场的学生和老师课文深深表达了对老师的问候和赞美如课题中说“老师,您好!”《老师,您好》,这篇课文主题非常清楚——赞美老师的事业。

      题目“老师,您好!”,是作者对老师发出由衷的问候和赞美作者又是怎样通过自己的诗句赞美老师事业的哪?先来看“事业”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人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而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经常性活动事业一词,表明教师的职业对社会发展有有着深远的影响 这首诗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写教师事业的崇高,第二部分写教师事业的美好崇高”在《现在汉语词典》中,解释为最高的,最高尚的美好”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好(同生活、前途、愿望等抽象的事物)也就是崇高和美好,是作者表现主题的两个不同角度这是这首诗的内在结构联系这样,崇高和美好就成为了这首诗的关键词它勾稽了这首诗的内在联系这首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它的句式整齐,长短结合,节奏感强,非常适合朗读它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使整首诗含义深刻,富有韵味比如把老师比成春蚕,笑语比成甘露,用鲜花象征学生这首诗最为成功的地方,是它情感节奏从叙述教师事业的崇高,到叙述教师事业的美好,层层铺陈,反复咏唱,读者能够感到老师的形象越来越具有人性的美丽,越来越亲切自然所以第一节呼喊老师您好的时候,只是心中涌起感情的波涛第二节呼喊老师您好的时候,就变成了情不自禁地衷心祝愿。

      教学这首诗,首先要抓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说出诗的大意然后围绕关键词崇高、美好来阅读,在作者创造的一个个意象中体会文字中蕴含的情感教学目标】1、 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理解和掌握本课重点句子3、 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教学资源运用】老师,您辛苦了是谁——    把无知的我们领进宽敞的教室,    教给我们丰富的知识?    是您,老师!    您用辛勤的汗水,哺育了春日刚破土的幼苗! 是谁——把调皮的我们,教育成能帮助别人的人?是您,老师!您的关怀好似和煦的春风,温暖了我们的心灵! 是谁——把幼小的我们,培育成成熟懂事的少年?是您,老师!您的呵护让我们健康成长,在金秋时节结出累累硕果! 您辛苦了,无畏艰难辛勤工作的老师!您辛苦了,无私奉献着青春的老师!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老师,您辛苦了! 老师,我想对您说您是蓝天,我就是白云,在您宽阔的胸怀畅游 您是安全的港湾我就是一直扬帆的小船,在您平静的碧波里荡漾 您是一首动人的乐曲,我就是乐谱上跳动的音符,在您充满爱的旋律中跳跃 您是火红的太阳,我就是土坡刚萌芽的小苗,在您温暖的怀抱中成长。

       老师!您多么伟大,多么慈祥,您用自己的一生,培育了多少国家栋梁!【课时分配】两课时【教学构想或建议】设计本课教学时,我以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为主线,主要从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来完成学习目标一)谈话导入,调动情感1、汇报走访教师的感想,主要谈谈他们教书育人的感受2、教师在你们心目中的形象?(二)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就要来了,我们中队决定举行一次庆祝教师节的活动,大家来出出主意,你想出什么节目?生自由交流想唱的就唱两句,想说的就说两句相机引导出诗朗诵三) 提供诗稿、自由练读1、 师配乐范读2、 小组合作,自由练读1) 自学生字词,分析字形,简单记忆2) 小组互读,纠正读音,初步确定朗读感情3) 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 小组表演,生生互评四) 教师指导,提高朗读1、 分句训练1) 自由读,体会一下,你最喜欢哪一句话,说说为什么2) 其他学生补充说明这句话的精彩之处3) 指名朗读这句话,生点评4) 生竞赛读这句话,达到朗诵水平2、 如上,对相关句子进行训练3、 重点部分,拓展训练1) 生质疑:哪些句子不太理解?(2) 指名读这些句子,师生共同解决3) 再读句子,抒发感情。

      4) 重点句子: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新苗带学生理解“春晖”、“朝霞”、“春蚕”、“理想的丝线”、“甘露”、“茁壮的新苗”的象征义5) 相机出示句子: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① 指名读;② 理解“浸透”、“蕴含”的表层意思③ 换一种句式,读一读,比一比,体会有什么不同?④ 根据你搜集的资料,来证明这句话⑤ 饱含感情地再读一读4、 齐读五) 补充资料,增强积累1、 调动学生积累,说说赞美教师的诗句2、 师出示有关赞美教师的诗文,小故事六) 小练笔1、 你们一定也有好多话想对教师说,你是不是也仿照课文写一首诗,长短不限,我们来个新的节目——诗歌联诵2、 主动朗读,师生点评,以鼓励为主,提出改进性意见3、 修改后进行诗歌联诵课时作业设计】1、 抄写优美词句2、 小组合作,排练诗朗诵《2.但愿人长久》【文本解读】《但愿人长久》是苏教版语文课本第一单元中的第2课课文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词中的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创作经过课文以故事的形式展现了词意,讲述了宋朝大文学家苏轼在中秋节的夜晚,仰望皓月,思念弟弟,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故事将这首词表达的情感描述得非常清晰,它反映了苏轼对弟弟的无比思念之情,寄托了祝愿人们和和美美,相亲相爱的美好情感苏轼的《但愿人长久》这首词,极富人情味,虽没有直接描写月色,却使人感觉到它的皎洁,它的高贵、和它的清寒尤其是他借月抒怀,用丰富的想象力,把复杂心理活动——心绪不宁、埋怨、宽慰的内心世界,转化为人间美好生活的祝愿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基调是欢乐的,高昂的,充满对未来的幸福憧憬反映了他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广阔胸襟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 组成的词语 2、学习“文包诗”写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六自然段 4、理解品味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 5、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情感 6、体会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理解“但原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7、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并领略皓月当空的美景,感受祖国古典诗词所创 设的意境,进行 美的熏陶教学资源运用】1、 课件2、 苏轼的《水调歌头》3、 李白的咏月诗《月下独酌》、《把酒问天》4、 有关中秋的故事传说等【课时分配】两课时【教学构想或建议】《但愿人长久》这篇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出了苏轼中秋夜情感的变化,用明白如话的语言解读了《水调歌头》一词的意蕴。

      结合文本特色,学生的年段特点,在教学设计上,应侧重处理好以下几点: (1)、朗读理解,理清文脉这篇文章语言浅显,学习之初,让学生充分朗读多种形式的朗读保证学生能将文章读通读顺这也是学生学好语文必须达成的目标 (2)、对比想象,体验情感文章运用对比描写,将别人的团聚与苏轼的孤独,将过去的热闹与现在的冷清相对照通过阅读、想象,走进人物内心世界,体验人物情感 (3)、以今解古,涵咏词句文章巧妙地运用现代白话文将《水调歌头》这首词的意思阐述的很清楚对照阅读,能使学生比较容易地理解这首词一、谈话导入、创设情境  同学们,今年的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是怎样度过的?当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到来,我们会亲人团聚,品尝瓜果月饼,共享一轮明月但总有人因为生活和工作的原因漂泊他乡,不能与亲人团聚,看到这一轮明月,心里会有那些感受?每逢佳节倍思亲,望着天上的月亮,总让人想起家乡的亲人才上心头,却下眉头,许多写月的诗词作品都表达了这种情愫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所学过的有关描写月的作品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新的诗词《水调歌头》,齐读课题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出示诗歌《水调歌头》,学生自由朗读  指名朗读,纠正学生读音。

      阙,琼,绮)  这首脍炙人口的诗词,想象丰富,语言凝练,情感深刻,意境深邃,同学们在学习理解上遇到了较大的困难请同学们打开课文《但愿人长久》,仔细阅读这篇文包诗结构的作品,就能帮助我们学习和理解三、精读诗文、体悟情感  读了课文,你感受和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人因为思念弟弟而心绪不宁,你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绪?(埋怨、宽慰)  课文一至三小节描写了诗人对弟弟的思念在中秋月圆之夜,诗人为何单单想起了他的弟弟呢?什么是手足情深?课文中是怎样描写出他们之间的兄弟情深?指名同学朗读从这些语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在这首诗里,同样也蕴涵着这样的感情,让我们齐声朗读,来感受这种深深的思念之情齐读《水调歌头》  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描写诗人的离愁别绪,自由读读这。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