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2020小学中秋节节日主题班会.docx
9页关于2020小学中秋节节日主题班会最新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在这一团圆之日,在学校的小学生们是怎么举办的呢以此小编特此整理五篇例文,仅供参考!中秋节节日主题班会小学第一篇为充分发掘传统节日内涵,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激发广大师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并且在中秋来临之际激发学生熟知经典、吟诵经典、热爱经典、亲近经典,大队部在中秋节前后,组织开展“月圆国圆,传承经典”主题活动,小学中秋节活动主题班会二、活动主题:月圆国圆,传承经典三、活动时间:9月21日——10月10日四、活动内容:(一)中秋读月1、(9月24日)国旗下讲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给学生讲述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并且倡议每位同学节日期间做到“家圆”——帮爸爸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人圆”——给在无法团聚的远方的亲人发一条节日祝福短信;“国圆”——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早日统一立下壮志2、(9月24日——9月28日)搜集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诗歌、书籍,晨会课各班开展有关的活动二)中秋忆月1、(9月24日——9月28日)各中队组织学生搜集有关中秋节的节日起源、传统民俗、逸闻趣事、诗词佳句的资料,展示在教室布置及黑板报“特色板块”中;2、(9月24日——9月28日)各中队完善班内或黑板报“心愿”墙,学生可以把对同学、亲人、老师、长辈想说、想表达的节日祝福写在“心”上。
3、(9月28日)各中队举行一次中秋诗会,主题为“传承经典诵中秋”搜集、诵读有关中秋的经典诗词,在品月饼、诵古诗的过程中感悟团圆、和谐的幸福,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三)中秋赏月:1、开展一次“弘扬美德圆中秋”亲子互动活动,鼓励学生为父母制作中秋贺卡,帮长辈做家务,与家人一起品月饼、赏明月,感悟举家团圆的幸福一、二年级)2、开展“快乐体验暖中秋”志愿者活动,学生利用中秋节小长假给长辈送月饼,送温暖,并写下体验日记三、四年级)3、“月儿圆圆画中秋”:五年级节假日完成一份以“中秋”为主题节日小报;六年级节假日完成一份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节日小报每个中队上交5份)中秋节节日主题班会小学第二篇一、背景分析: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是孩子们观赏月亮、品尝月饼、学习分享的大好时机这一主题活动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儿童所熟悉、感兴趣的,又是具有教育价值的以中秋节为主题设计和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助于帮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相关文化,感受花好月圆和合家团圆的美好氛围而环境作为一种“隐性教育课程”,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为了更好的完成中秋节主题,就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
在环境创设上要突出幼儿的主体性,也就是从设计到布置再到评价整个过程均让幼儿积极参与在环境创设内容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幼儿的发展需要,保证幼儿对环境的选择和自由支配二、活动主题目标:1.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让幼儿通过品尝月饼、观赏月亮、学习和欣赏歌曲、制作水果拼盘等活动来体验节日的快乐,分享美好的情感2.知道阴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3.幼儿与家长共同收集整理资料,提高幼儿的自我学习能力三、环境创设:(一)主题环境创设:主题墙作为促进幼儿发展不可缺少的“环境”,已成为当前幼儿园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在主题教学活动中,通过创设主题墙,让墙由“静”变“动”,融入到主题教学中,让幼儿与环境进行有效地对话,成为我们主题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幼儿学习的互动平台在创设前,先和幼儿讨论,多关注幼儿,观察幼儿的兴趣点和需求,确定环境创设内容,并激发他们创设主题墙饰的积极性,倾听幼儿创设墙饰环境的所思、所想,为幼儿提供适度的支持其实创设环境的过程也是幼儿的学习过程经过与幼儿讨论决定了墙饰内容后,教师应和幼儿一起设计、准备材料和制作。
1.奇妙的月亮——关于月亮的图片(由教师、幼儿、家长共同收集整理)如:嫦娥奔月图片、月宫照片、神舟飞天照片、月球图片等(下面配上简单的文字说明)丰富幼儿关于月亮的经验2.中秋风俗——关于中秋节各地风俗的照片通常中秋节与国庆节在同一时间段,可以布置中国地图,然后将共同收集的各地庆祝中秋节的照片按照地域布置在地图上如:中秋团圆、赏月、吃月饼、登高望月等由师幼共同完成目的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风俗习惯3.中秋来历——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图片目的在于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相关传说4.团圆乐——幼儿全家福照片,体现中秋是团圆的日子5.欢欢喜喜过中秋——幼儿亲子手抄报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手抄报,体现中秋来历、中秋风俗、中秋儿歌、古诗等,图文并茂增进幼儿对国家的传统文化的认识,接受中华文化和美德的教育6.中秋祝福——教师为幼儿准备一幅长卷,让幼儿用画笔在长幅画卷上表达了自己对中秋的感悟月桂树下的玉兔、会飞的嫦娥、月亮的变化、团圆的心愿……所有关于月亮的梦想都跃然纸上二)区域活动创设区域活动是课程内容的延伸或拓展,因此本主题的区域内容来园与中秋节的相关内容,根据幼儿的不同能力和个别差异投放不同层次的材料,区域中的内容都是与课程和近阶段的活动内容紧密联系的,幼儿通过区域游戏,主题活动中获得的经验会进一步得到巩固、迁移和提升,1.团圆超市:幼儿和搜集各种月饼外包装盒、手提袋、月饼盒、饮料瓶、各种水果等,开展“超市购物”游戏2.美工区巧手吧:幼儿利用月饼盒、手提袋等,借助教师提供的辅助材料(剪刀、双面胶、彩纸、丝带等)对包装盒进行装饰,组合制作立体化的作品。
生活中随处可取的废旧材料在孩子们富有创造性的小手中就会变成宝贝,汽车、家具等当孩子们体验创造的快乐时更收获了成功的喜悦月饼店:幼儿利用橡皮泥,借助模具制作月饼说明:为了体现幼儿互动,几个区域可以合作游戏泥工区幼儿制作好的月饼可以送到巧手吧进行包装,由司机送到超市里出售这些可以在老师的提示下,由幼儿表达出合作游戏的愿望3.益智区:结合科学领域活动,在节前节后让幼儿观察月亮,进行对比,绘制出“月亮变化册”等4.音乐区:快乐音乐会准备各种打击乐器:圆舞板、三角铁、碰铃等,音乐图谱,进行节奏乐练习,尝试为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音乐《彩云追月》,用不同的打击乐器合作演奏,体验快乐,尝试用乐器独立演奏,幼儿接触打击乐,能够发展幼儿对音乐的节奏感、感受力和理解力,培养幼儿耐心倾听与相互合作的习惯5.表演区:为幼儿提供表演的头饰、道具,引导幼儿举办中秋联欢会,鼓励幼儿大胆表演、展示自我,激发幼儿的自信心6.阅读区:投放关于月亮、中秋节的故事书、图片、识字卡片、图文并茂的古诗、儿歌,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三)走廊环境创设:走廊是幼儿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室外场地和室内环境的通道,是幼儿每天都必须接触和经过的场所,它同样肩负教育功能的职责。
四)家园联系栏家长园地是家园沟通的重要园地,家长园地不仅要温馨、好看,而且要富有诗意,能吸引家长眼球,要让栏目“活”起来,真正体现家园之间互动为让家长全面地了解班级活动,设立如下板块:教育早知道——张贴主题教学计划,让家长了解本主题内容;本月话题:——家长讨论“过一个有意义的中秋节”的'方案,让幼儿在节日的欢乐气氛中了解节日的来历、风俗等;我学会了——张贴儿歌、故事;温馨提示——结合主题活动的开展需要家长配合的工作等,精彩瞬间——用照片的形式将幼儿园开展活动的情况向家长展示从而体现家园共育的理念和主张!在中秋节主题环境的创设中,要体现出以幼儿作为学习主体的身份贯穿活动的整个过程,努力使每一块墙面、每一个区域、每一件材料都能与幼儿互动,与幼儿“对话”,发展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让环境也成为幼儿的老师中秋节节日主题班会小学第三篇一、活动目的:通过本次班会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在这个信息化社会里,应该拥护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保留一点炎黄子孙传统的东西此外,借助于“团圆”,让学生感觉到亲情、感情存在二、活动准备:1、召集班委讨论、决定班会程序,构思班会主题、内容,确定主持人;2、根据班会内容确定班会骨干同学;3、排练朗诵、合唱《水调歌头·中秋》等节目;4、学生查找有关中秋的信息。
三、活动过程:1.主持人(顾佳卉、)致欢迎词;2.周想朗诵《水调歌头·中秋》;3.讲述中秋的由来、食俗;4.讲述身边有关中秋的传说故事;5.有关中秋的民谣表演;6.冯文彬等全班合唱《水调歌头·中秋》;7.主持人宣布班会结束四、活动内容:女:首先欢迎各位老师光临,参加我班的“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班会男:当冰峰上的一片雪花在阳光的拥抱中成了一滴水珠的时候,它便有了生命,有了与生俱来的蓝色的梦想女:当这滴水珠将自己溶入涓涓细流、溶入汪洋大海的时候,它便有了勇气、有了追逐梦想的汹涌的力量男:转眼间又到中秋佳节了,在此祝所有的同学老师——合:“中秋节快乐!”男:我想同学们对“中秋”应该不会陌生吧?我们来一起回忆一下,我们有没有学过什么诗词是有关中秋的?女:下面请欣赏周想朗诵《水调歌头·中秋》:水调歌头·中秋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男:很好,谢谢周想同学给我们带来的朗诵《水调歌头·中秋》,同学们,我们谈中秋到现在,那有谁知道“中秋”的由来啊?(同学们自由发言)“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
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人赋予月亮许多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自汉至唐,墨客骚人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至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庆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中秋节成为一年之中的重大节日,又与科举考试有着极其微妙的关系,在我国封建社会,开科取士,一直是统治者十分重视的一件大事而三年一次的秋闱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里举行胜景与激情结合在一起,人们便将应试高中者,誉为月中折桂之人每到中秋,必须进行隆重庆贺,成为全社会人民的重要风俗,经朝历代,盛行不衰,中秋节逐渐成为我国汉族三大节日(春节、端午、中秋)之一事先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女:其实呢,最近几年我们这代人对这些节日慢慢淡化了,反而对圣诞节等比较注重。
在2008年中秋节才被正式确立为法定节假日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更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二次修订),规定自2008年1月1日起将清明、端午、中秋定为法定假日,清明、端午、中秋当日放假一天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是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也叫“仲秋节”;又因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节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