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药学笔记总结】中药学重点笔记(共6页).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文库****9
  • 文档编号:190570483
  • 上传时间:2021-08-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74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药学笔记总结】中药学重点笔记[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第一节:解表药  凡以发散表邪,治疗表证为主的药物,称解表药,又叫发表药  1. 咳嗽气喘:麻黄;生姜;细辛;牛蒡子;桑叶;  2. 水肿利尿:麻黄;桂枝;香薷;浮萍  3. 呕吐:生姜;紫苏  4. 麻疹不透:荆芥;薄荷;牛蒡子;蝉蜕;升麻;葛根  5. 风疹搔痒:荆芥,防风,薄荷,牛蒡子,蝉蜕,浮萍  6. 风湿痹通:防风,白芷,细辛,苍耳子,羌活  7. 鼻渊:白芷,细辛,苍耳子,辛夷  8. 破伤风证:防风,蝉蜕  9. 肝阳上亢,目赤昏花:薄荷,桑叶,菊花,慢荆子  10. 目生翳障:蝉蜕,木贼  11. 疏肝解郁:薄荷;柴胡  12. 痈肿疮疡:荆芥;牛蒡子,白芷;菊花  13. 气虚下陷,升举:柴胡;升麻;葛根  14. 外感表证:桂枝;防风;荆芥;细辛  15. 咽喉肿痛:薄荷;蝉蜕;升麻  16. 止痛:防风;羌活;白芷;细辛;葛根  17. 止血:荆芥;木贼  18. 带下证:白芷  19. 热病口渴,阴虚消渴:葛根  20. 热病烦渴:淡豆豉  21. 解毒:紫苏;生姜  第二节:清热药  凡以清解里热,治疗里热证为主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1. 气分实热证:石膏;知母;芦根;天花粉;淡竹叶;栀子;黄连  2. 肺热喘咳:石膏,知母,芦根,天花粉,黄芩;青黛;射干;地骨皮  3. 消渴证:石膏,知母,黄连;天花粉,生地黄,地骨皮  4. 凉血,止血:栀子,黄芩,黄连,生地黄,水牛角,地骨皮  5. 目赤肿痛:栀子;夏枯草;决明子;黄连;龙胆;秦皮;野菊花;玄参;赤芍  6. 肠燥便秘:知母;决明子;生地黄;玄参  7. 湿热泄痢:黄芩;黄连;黄柏;苦参;金银花;鸦胆子  8. 湿热黄疸:栀子;黄芩;黄连;龙胆;  9. 热入营血:金银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青黛;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  10. 咽喉肿痛:板蓝根,青黛,射干,马勃,山豆根  11. 热病神昏,惊痫抽搐:龙胆;青黛;熊胆;水牛角  12. 痈:蒲公英;鱼腥草,金荞麦;大血藤,败酱草  13. 活血活络:漏芦;大血藤;败酱草;牡丹皮;赤芍  14. 水火烫伤:白蔹;四季青;紫草  15. 阴虚内热,骨蒸潮热:知母;黄柏;生地黄;玄参;青蒿;地骨皮;胡黄连;银柴胡  16. 疟疾:鸦胆子;青蒿;黄芩;柴胡  17. 小儿疳积:贯众;银柴胡;胡黄连  18. 清解少阳:黄芩;柴胡;青蒿  19. 胎动不安:紫苏;黄芩;桑寄生  第三节:泻下药  凡能引起腹泻,或润滑大肠,促进排便的药物。

      称为泻下药  1. 积滞便秘:大黄;芒硝;番泻叶;芦荟;火麻仁,郁李仁,松子仁;巴豆  2. 消肿散结:芒硝;甘遂;巴豆  3. 利水消肿:番泻叶;郁李仁;巴豆;甘遂,京大戟,芫花;牵牛子  4. 大黄  5. 杀虫:芫花;牵牛子  6. 肺燥咳嗽:松子仁;芫花;牵牛子  中药学笔记  第四节:祛风湿药  凡以祛除风寒湿邪,治疗风湿痹证为主是药物,称为祛风湿药  风湿痹证:  独活;威灵仙;川乌;蕲蛇,乌梢蛇;木瓜;寻骨风;秦艽;防己;桑枝;五加皮,桑寄生,狗脊  中药学笔记  第五节:化湿药  凡气味芳香,性偏温燥,以化湿运脾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化湿药  1. 湿阻中焦:藿香;佩兰;苍术;厚朴;砂仁  2. 呕吐:藿香;佩兰;砂仁;豆蔻  3. 暑湿,湿温初起:藿香  4. 风湿痹证:苍术  5. 苍术:用于治疗夜盲症及眼目昏涩  第六节:利水渗湿药  凡能通利水道,渗泻水湿,治疗水湿内停证为主的药物,称为利水渗湿药分为:利水消肿药利尿通淋药利湿退黄药  1. 水肿:茯苓;意苡仁;猪苓;泽泻;葫芦;香加皮;泽漆;车前子  2. 痰饮:茯苓;泽泻;车前子;石韦;虎杖  3. 淋证:泽泻;车前子;滑石;木通;海金沙;石韦;金钱草  4. 黄疸:玉米须;茵陈;金钱草;虎杖  中药学笔记  第七节:温里药  凡以温里祛寒,治疗里寒证为主的药物,称温里药,又叫祛寒药。

        1. 亡阳证,阳虚证:附子;干姜;肉桂  2. 寒痹证:附子;肉桂;吴茱萸  3. 寒饮咳喘:干姜;吴茱萸  4. 腹痛,呕吐,泻泄:干姜;吴茱萸;小茴香;丁香;花椒  5. 阳痿,宫冷:肉桂;丁香  中药学笔记  第八节:理气药凡以疏理气机为主,治疗气滞或气逆证的药物,称为理气药,又叫行气药  1. 气滞证:陈皮;青皮;枳实;木香;沉香;川楝子;乌药;青木香;荔枝核;香附;佛手  2. 痰:陈皮;佛手  3. 胸痹:陈皮,枳实,木香,薤白  4. 温肾:沉香;乌药 中药学笔记  第九节:消食药1. 饮食积滞:山楂;神曲;麦芽;稻芽;莱菔子;鸡内金  2. 其他:麦芽;莱菔子;鸡内金第 6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