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粉虫的食用与药用价值及养殖技术汇总.docx
12页黄粉虫的食用与药用价值及养殖技术 黄粉虫的食用与药用价值及养殖技术 黄粉虫不但有药用价值.也是珍贵的食品目前市场上有各种黄粉虫制品,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黄粉虫繁殖速度快,营养价值高,因此,黄粉虫类食品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从黄粉虫的营养价值、药理作用、安全毒理学、产品开发等方面综述了黄粉虫类食品的研究与开发进展 黄粉虫;食用药用;形态特征;营养价值;养殖技术 前言 昆虫是地球上生物量最大的生物类群,具有食物转化率高、繁殖速度快的特点又因其虫体蛋白质含量很高,且氨基酸组成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制定的良好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比例模式非常接近因此昆虫是一类高价值动物蛋白 质资源[1]我国黄粉虫养殖是从本世纪初开始的,当时养殖的黄粉虫主要用作药用 动物及珍禽的饲料,也用于科研教学近来,黄粉虫的开发利用发展很快由于保健品市场的发展,对黄粉虫开发利用起了促进作用,黄粉虫的养殖己遍及全国,各地花鸟鱼虫市场都有黄粉虫销售,而且销量很大黄粉虫也由作蝎子和鳖的饲料发展到作鸟、金鱼、乌龟、蛤砎、牛蛙和热带鱼等十余种动物的饲料近来各地学者对黄粉虫食用的研究较多,餐饮系统、宾馆、饭店也逐渐将黄粉虫搬上了餐桌,并逐渐被消费者所接受。
1.定义:黄粉虫又叫面包虫,在昆虫分类学上隶属于鞘翅目,拟步行虫科,粉虫甲属原产北美洲,50 年代从苏联引进我国饲养,黄粉虫干品含脂肪30%,含蛋白质高达50%以上,此外还含有磷、钾、铁、钠、铝等常量元素和多种微量元素因干燥的黄粉虫幼虫含蛋白质40%左右、蛹含57%、成虫含60%(据《中药科技报》报道)被誉为“蛋白质饲料宝库” 2.形态特征 黄粉虫一生(指一个生长周期),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2.1卵 乳白色,很小,长约1-2毫米,直径为0.5毫米,呈椭圆形卵外面有卵壳,比较薄,起保护作用,卵液为白色乳状粘液卵分为:卵壳、卵核、卵黄、原生质 2.2幼虫 黄色有光泽,长约35毫米,宽约3毫米,呈圆筒形有十三节各节连接处有黄褐色环纹腹面淡黄色依此而命名为黄粉虫头胸所占虫体的比例较短,约为身体的1 /5身体直,皮肤坚,中间较粗腹部末端一节较小头缝呈U字形,咀扁平尾突尖,向上弯曲 2.3蛹 幼虫长到50天后,长约2-3厘米,开始化蛹蛹头大尾小,头部基本模样, 两足(薄翅)向下紧贴胸部蛹的两侧呈锯齿状,棱角。
蛹初为白色半透明,体较软,渐变褐色后变硬 2.4成虫 蛹在25℃以上经过一星期后蜕皮为成虫成虫刚刚蜕皮出来为乳白色,甲壳很薄,十来个小时后变为黄褐色,黑褐色,有光泽,呈椭圆形,长约14毫米,宽约6毫米,甲壳变得又厚又硬,这时完全成熟了经过交配产卵进行第二代繁殖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成虫头部比幼虫头部多长出一对触须,并且是幼虫面的五倍长足三对,一对长在前胸部,二对长在腹部,足长比幼虫长8至10倍每个足尖二个钩爪,足趾上有毛剌背部翅膀上有竖纹若干条成虫虽然有一对漂亮的翅膀,但只能作短距离飞行,翅膀一方面保护身躯,另一方面还有助于爬行 3、开发利用现状: 我国黄粉虫养殖是从本世纪初开始的,当时养殖的黄粉虫主要用作药用动物及珍禽的饲料,也用于科研教学近来,黄粉虫的开发利用发展很快由于保健品市场的发展,对黄粉虫开发利用起了促进作用,黄粉虫的养殖己遍及全国,各地花鸟鱼虫市场都有黄粉虫销售,而且销量很大黄粉虫也由作蝎子和鳖的饲料发展到作鸟、金鱼、乌龟、蛤砎、牛蛙和热带鱼等十余种动物的饲料近来各地学者对黄粉虫食用的研究较多,餐饮系统、宾馆、饭店也逐渐将黄粉虫搬上了餐桌,并逐渐被消费者所接受。
近年来,有的学者在研究利用黄粉虫的表皮提取几丁质和几丁聚糖几丁质又称甲壳质,为乙酰氨基葡萄糖多聚体,广泛存在于低等植物、菌类、甲壳动物外壳和高等植物细胞壁几丁聚糖又称壳聚糖,是几丁质脱乙酰基产物几丁质和几丁聚糖均有广泛的用途有降低人体胆固醉、提高机体免疫能力、防治糖尿病、降血压等作用,可用来制做具有活化细胞、抗菌、止血作用的人工皮肤,可做为食品稳定剂、乳化剂、防腐剂和澄清剂,还可在制造具有抑菌、防腐、抗过敏作 用的纺织品中发挥作用[2] 目前市场上的几丁质产品多是从虾、蟹壳中提取的虾壳、蟹壳中含有大量的石灰质及蜡质,几丁质含量仅为4 %-6%,生产工艺较复杂昆虫体壁石灰质及蜡质含量较低,几丁质含量高达20%-40%,提取较容易,产品质量高,在药品、保健品、食品、化妆品、纺织品或农林果蔬增产剂等制造业中具有诸多的用 途[3] 4、营养价值: 4.1 黄粉虫的营养成分黄粉虫的幼虫、蛹、成虫都含有较高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维生素等营养物质黄粉虫所含高蛋白、游离氨基酸为哺乳动物的50-100倍、牛奶的11倍;脂溶性维生素a、d、e、k水溶性维生素b族的含量极为丰富,维生素b1是牛奶的15倍,维生素b2是牛奶的1800倍,维生素b6是牛奶的52倍;另外,具有常量矿物质元素钙、钾、钠、镁等,微量矿物质元素铁、锌、铜、锰、钴、铬、硒、硼、碘等,营养素的含量均比牛奶和肉类丰富得多。
在“合理膳食,均衡营养”的原则下,追求绿色昆虫蛹菜现成为一种时尚,倍受人们青眯黄粉虫口感好、风味独特、易于被消费者接受,可以烘烤、 煎炸、加工成具有果仁味的蛋白饮品、精制蛋白粉等多种形式的食品[4] 5.药用价值 《本草纲目拾遗》云:“洋虫,出外洋,明末年始,传入中国有饲以茯苓屑,红花,交桂末者,人食则色红而光泽可爱,入药尤良凡见此虫出没百里定有长寿老者现在医学研究证明黄粉虫的核黄素和VE含量都很高,VE有保护细胞膜中的脂类免受过氧化物损害的抗氧化作用,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和药品黄粉虫不仅蛋白质含量高,而且含有种类齐全的必需氨基酸黄粉虫脂肪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可提纯作为医用和化妆品用脂肪,能提高皮肤的抗皱功能,对皮肤病也有一定的治疗和缓解症状的作用,用黄粉虫为原料提取SOD 作为美容养生产品原料,其抗衰老、防皱、美白、养颜效果也优于现有市场产品黄粉虫特有的甲壳素和抗菌肽,有降低血压、提高免疫、活化细胞、预防癌症、降血脂、降血压、调节血糖、抗衰老,调节机体环境等多种功能作用,可用于医药产品和保健产品另外,通过小鼠实验初步说明:黄粉虫具有一定的促进生长,益智,抗疲劳和抗组织缺氧的营养保健作用。
杨兆芬等研究指出:黄粉虫幼虫干粉滤液具有较好的抗疲劳,延缓衰老和降低血脂及促进胆固醇代谢的功能,并能提高小鼠外周淋巴细饱转化和降低骨髓微核率;黄粉虫在活血强身、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及康复治疗、老弱病人群的基本营养补充方面有着切实的辅助作用 6.养殖技术 6.1成虫期 蛹羽化成虫的过程大约3-7天,头、胸、足、翅先羽出,腹、尾后羽出因为是同步挑蛹羽化,所以几天内可全部完成羽化,刚羽化的成虫很稚嫩,不大活动,约5天后体色变深,鞘翅变硬雄雌成虫群集交尾时一般都在暗处,交尾时间较长,产卵时雌虫尾部插在筛孔中产出,这个时期最好不要随意搅动发现筛盘底部附着一层卵粒时,就可以换盘这时将成虫筛卵后放在盛有饲料的另一盘中,拨出死虫5-7天换一次卵盘成虫存活期在50天左右,产卵期的成虫需要大量的营养和水分,所以必须及时添加麦麸子和菜,也可增加点鱼粉若营养不足,成虫间会互相咬杀,造成损失 6.2卵期 成虫产卵在盛有饲料的木盘中,将换下盛卵的木盘上架,即可自然孵化出幼虫,要注意观察,不宜翻动,防止损伤卵粒或伤害正在孵化中的幼虫当饲料表层出现幼虫皮时,1龄虫已经诞生了[5] 6.3幼虫期 卵孵化到幼虫,化蛹前这段时间称为幼虫期,而各龄幼虫都是中国林蛙最好饲料。
成虫产卵的盘,孵化7-9天后,待虫体蜕皮体长达0.5厘米以上时,再添加麦麸子和鲜菜每个木盘中放幼虫1公斤,密度不宜过大,防止因饲料不足,虫体活动挤压而相互咬杀,要随着幼虫的逐渐长大,及时分盘麦麸子是幼虫的主要饲料,同时也是栖身之地因此饲料要保持自然温度在正常情况下,当温度较高时,幼虫多在饲料表层活动,温度较低时,则钻进下层栖身木盘中饲料的厚度在5厘米以内,当饲料逐渐减少时,再用筛子筛掉虫粪,添加新饲料1-2龄幼虫筛粪,要选用60目筛网,防止幼虫从筛孔漏掉要先准备好盛放新饲料的木盘,边筛边将筛好的净幼虫放入木盘上架黄粉虫幼虫生长要突破外皮(脱皮),经过一次次蜕皮才能长大幼虫期要蜕7次皮,每蜕一次皮,虫体长大,幼虫长1龄平均9天蜕一次皮幼虫蜕皮时,表皮先从胸背缝裂开,头、胸、足部,然后腹、尾渐渐蜕出幼虫蜕皮一般都在饲料表层,蜕皮后又钻进饲料中, 刚蜕皮的幼虫是乳白色,表皮细嫩 6.4蛹期 幼虫在饲料表层化蛹在化蛹前幼虫爬到饲料表层,静卧后虫体慢慢伸缩,在蜕最后一次皮过程中完成化蛹化蛹可在几秒钟之内结束刚化成的蛹为白黄色,蛹体稍长,腹节蠕动,逐渐蛹体缩短,变成暗黄色幼虫个体间均有差异,表现在化蛹时间的先后,个体能力的强弱。
刚化成蛹与幼虫混在一个木盘中生活蛹容易被幼虫在胸、腹部咬伤,吃掉内脏而成为空壳;有的蛹在化蛹过程中受病毒感染,化蛹后成为死蛹,这需要经常检查,发现这种情况可用0.310-6漂白粉溶液喷雾空间,以消毒灭菌同时将死蛹及时挑出处理掉挑蛹时将在2天内化的蛹放在盛有饲料的同一筛盘中,坚持同步繁殖,集中羽化为成虫在黄粉虫的养殖过程中,掌握好养殖技术和管理措施十分重要,它关系到黄粉虫繁殖的速度、虫体质量、经济效益等问题 6.41禁止非饲养人员进入饲养房如非进入室内不可的人员,必须在门外用生石灰消毒 6.42在黄粉虫的生活史中,四变态是重要的环节,掌握好每个环节变态的时间、形体、特征,就能把握养殖的技术 6.43饲料要新鲜,糠麸不变质,青菜不腐烂 6.44在幼虫期,每蜕一次皮,更换饲料,及时筛粪,添加新饲料在成虫期饲料底部有卵粒和虫粪,容易发霉,要及时换盘 6. 45为了加快繁殖生长,对幼虫,羽化后的成虫,在饲料中适当添加葡萄糖粉或维生素粉、鱼粉每天都要喂鲜菜 6.46饲养人员每天都要察看各虫期情况,如发现病虫、死虫应及时清除,防止病菌感染 6.47黄粉虫的养殖要按计划进行。
饲养虫量和养殖中国林蛙的数量要衔接,使各龄的幼虫数量都要有完整的记录,才能保证黄粉虫养殖的成功利用农村废弃的作物秸秆饲养黄粉虫几乎不花什么成本,3-5斤秸秆粉加少量的麦麸、玉米面,再加少量菜叶就可饲养一斤商品虫将适龄的雌雄成虫,集中同时配对,并放入同一塑料盆中统一饲养,这样既可提高饲养员的劳动生产率,也有利于强化饲养管理工作,确保各项生产性能的同步发挥黄粉虫配对后,一般在3~4天开始产卵,由于全群适龄繁殖的成虫在同一时期配对,因而会出现同步产卵的结果具体时间一般在7~10天,在适宜的温度下7天后应筛一次卵筛卵时应先将盆中的饲料及其他碎物筛下,防止盆中存有个别的卵粒或幼虫,然后将接卵纸一起放入塑料盆中或搬到孵化箱中孵化箱与成虫产卵箱规格相同,箱底是木板,孵化箱可孵化2~3个卵箱或用塑料盆中孵化2~3个卵盆的卵,但应分层堆放,层间要用3~4根木条隔开,以透空气,在干燥季节,卵上还要盖上一层菜叶卵在箱中或盆中10天之内即可全部孵化出幼虫同步喂养将孵化出的幼虫放入饲养室内进行人工饲养饲养室要消毒、清扫,并安装饲养架,架上放塑料盆,盆中添0.4~0.5公斤的混合饲料,一般每个盆中放幼虫0.15~0.2公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