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可贵的沉默1.doc
20页课题17、可贵的沉默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 学习14个生字,会认9个二类字2、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点学习课文生字词教学难点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懂得沉默的可贵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思路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分配备注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可贵的沉默2、引导学生说说什么是“沉默”? 3、齐读课题,质疑师:看到题目你有哪些问题?(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呢?谁沉默?在什么情况下沉默?他们沉默时的神态怎样?沉默之后是一种什么情景呢?……)学生汇报5分钟二、学生自学,解决疑惑1、课件出示自学要求:(1)借助拼音通读课文把不理解的词语画下来2)读课文,标出自然段3)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把不懂的句子做上记号4)小组合作学习,把自己不理解的,不懂的词句与大家交流、讨论2、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学3、教师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汇报预习中的了解到的内容和提出不懂的问题10分钟三、检查自学情况,深入学习课文,体会思想感情1.读准生字、新词的字音2.理解词义3、读课文,理清条理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哪些自然段是写课上发生的事?哪些自然段写了课下发生的事?(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1—16自然段):写课上老师教育我们不能只会感受爱,还要知道回报父母的爱。
第二段:(17自然段):写家长会上,家长们的反映第三段:(18自然段):写“我”的感受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10分钟7分钟四、全班交流讨论结果,齐读课文学生朗读5分钟五、小结3分钟作业布置板书设计课题17、可贵的沉默教学内容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学习课文,理清课文条理,理解课文内容2、让学生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学习如何去关心和爱护别人,从而使学生懂得做子女的也应当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3、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体会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教学难点理解体会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思路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分配备注一、 复习导入1、 用生字卡片检查读音2、 指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汇报3分钟二、 学习课文(一)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1到9自然段1、 其他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当时热闹的场面2、 齐读第九自然段3、 小结二) 学习10到16自然段1、 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思考:孩子是在什么情况下沉默的?2、 看图3、 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人物的内心三) 学习17到18自然段1、 自由读,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2、 为什么这种沉默是可贵的?你们理解了吗?是怎么理解的?学生了解到的内容和提出不懂的问题。
8分钟8分钟三、再读课文,加深理解小组讨论学习6分钟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提示:朗读时,要注意人物不同的情绪变化开始要读出孩子们欢乐、自信的情绪和热闹的气氛;在孩子们沉默时要读出内疚、后悔的心情;在孩子们明白了要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的时候,要读出欢快、欣喜的语气1、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2、学生朗读7分钟五、总结师:我们自学、合作学习了课文内容,并且有语气地朗读了全文,现在谁能说说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呢?3分钟六、谈体会:学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什么启发?学生汇报5分钟作业布置板书设计17.可贵的沉默热闹沉默热闹↑↑↑兴奋地感受爱思索沉默地回报爱后记课题18、她是我的朋友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11个生字,掌握“孤儿院、休克、输血、颤抖、迫在眉睫、草垫、擦拭、呜咽、抽泣、竭力、轻柔”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学习课文生字词,紧扣住“体会小男孩内心活动的变化教学难点学习课文生字词,紧扣住“体会小男孩内心活动的变化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思路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分配备注一、名言导入,揭示课题1、导语:我们中国有句古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意思是说,有朋友自远方来,难道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吗?2、揭示课题:18、她是我的朋友3分钟二、检查预习效果,教学生字1、检查朗读2、教学生字3、再读课文朗读课文学习生字再读课文3分钟8分钟2分钟三、引导学生交流初步的阅读感受,并质疑问难。
1、看课文,想一想,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2、小女孩伤势严重,输血迫在眉睫,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3、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想还有什么疑问,把你最想知道的问题提出来小组讨论学习5分钟四、探究小男孩献血时的内心活动1、要想知道小男孩献血时心里是怎样想的,就要从小男孩献血过程中神态、动作入手2、我们要从小男孩的神态、动作去想象他的内心3、请同学们再把这个句子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模仿阮恒的动作,想象阮恒的内心,他举手时为什么“颤抖”?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举起来”?4、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阮恒的心情1)指名读2)老师范读3)再指名读三)重点句2、3、4 1、问:在输血过程中,他又是怎么想的?请同学们分小组学习,一组讨论一个重点句,先提问题,再想答案等会儿,每组一个同学在班上汇报2、小组讨论3、重点句2 (1) 课件2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脸疼吗?阮恒?”医生问道阮恒摇摇头2)哪个小组汇报一下,刚才你们提了什么问题?找到什么答案? (3)小结4、重点句3 (1) 出示课件3 (2)哪个小组来说一说?(问题:阮恒过了一会儿,为什么又哭了?为什么又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5、重点句4 (1)出示课件4 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
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2)小组汇报?6、小结7、感情朗读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学生汇报学生汇报5分钟6分钟五、人物评价阮恒在献血的过程有过害怕,甚至是非常害怕,你认为他可爱吗?说说你们的看法学生汇报3分钟六、指导书写5分钟作业布置回去把课文读熟,也可以把课文中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板书设计课题18、她是我的朋友教学内容第二课时教学目的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阮恒无私奉献的品格教学重点学习小男孩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教学难点学习小男孩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思路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分配备注一、导入——提出本课学习任务1由《狼牙山五壮士》的简单回顾,引入学习战争时期的另一个感人故事,揭示课题2、读读“阅读提示”,提出学习任务与要求①略读课文,想想小男孩献血时是怎样想的? ②读读课文,画出描写小男孩献血时神态、动作的句子,思考他内心活动有什么变化③把你想到的与同学交流,再有感情地把课文多读几遍学生汇报5分钟二、精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指导朗读 、学生汇报7分钟三、品读——揣摩内心活动变化(一)交流自读情况与感受1、交流一:你知道他献血时是怎么想的吗?你是从什么地方知道的?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2、交流二:把你画出的小男孩献血的神态、动作的句子,读给同学们听一听,并简要说说自己体会到什么。
二)品读重点词句,揣摩小男孩内心活动的变化(1)出示导读题: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阮恒举手时为什么“颤抖”?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举起来”?) (2)集中品读:联系第12自然段体会阮恒为什么愿意这样做呢?小男孩是怎么说的呢? (3)小组讨论:“她是我的朋友”,阮恒这样说的时候,他是怎么想的?你从这句话想到了什么?体会小男孩为朋友愿意无私奉献的精神三)有感情朗读,体会小男孩的内心变化与奉献精神1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自由选择一句或一段进行有感情朗读2有感情朗读第5—14自然段小组讨论学习学生汇报指导朗读10分钟10分钟四、回顾——升华文章思想感情自由谈谈学习本课后的感受,再有感情地把课文多读几遍1、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2、学生朗读5分钟五、总结3分钟作业布置板书设计18、她是我的朋友迫在眉睫啜泣 呜咽 哭泣 抽泣阮恒献血 深厚友情紧闭 咬小拳头后记课题19 、七颗钻石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认识“竟、匆”等几个生字,会写“渴、罐”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钻石、水罐,喜出望外”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思路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分配备注一、揭示课题复习《可贵的沉默》引入,揭题学生汇报3分钟二、初读课文1、出示自学要求:(1)自由读文,读准字词2)了解词语意思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生按提示自学3、反馈1)用生字卡片检查字的读音2)识记字形,指导书写3)理解词意4)指名逐节读文,正音5)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汇报预习中的了解到的内容和提出不懂的问题8分钟10分钟三、学习第一自然段,体会当时水的重要性1、齐读第一自然段2、说说第一自然段讲了什么?3、展开想象,想象当时地球上时什么情景?1、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2、学生朗读15分钟4、指名汇报5、小结,体会当时水的四、小结水,对她们来说如此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