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信息系统应用.doc
9页班级:09 级人力资源管理姓名:张 峰 凯学号:0911022270邮箱:769441421@.com管理信息系统期末作业 现代化防腐2利用现代化手段防范政府腐败利用现代化手段防范政府腐败摘要:摘要:本文通过介绍如何利用信息系统进行科技防腐,阐述如何利用现代化手段消除信息不对称以及如何有效进行工程监管关键词:关键词:信息系统 科技防腐 信息 工程监管 评标一、概念一、概念信息系统是由网络和通讯设备、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和规章制度组成的以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腐败指的是运用公共权力谋取私人利益的行为所谓科技防腐,就是以信息、通信和网络技术为主要手段,以电子监察综合系统为主要载体,将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反腐倡廉的各个环节,促进重要领域权力运行网络化管理和电子化监督,提高反腐倡廉科技含量工程监管:工程从可行性研究,立项到完工,交付使用后的保修期内的全过程的监督管理所谓评标,是指按照规定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对各投标人的投标文件进行评价比较和分析,从中选出最佳投标人的过程二、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预防腐败的必要性:二、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预防腐败的必要性:第一,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预防腐败,是防止权力滥用的“防火墙” 。
现代科技手段具有公开性、严密性、程序性、实时交互性,与预防腐败的制度相结合,能够发挥规范权力、制约权力的强大功能只要把各项法规制度、工作规程设置为计算机程序,在操作中就必管理信息系统期末作业 现代化防腐3须按照规定程序运转,不能根据个人的喜好进行选择,也不能逆向或跳跃进行一旦出现违反制度要求和正常工作规程的做法,系统就会自动拒绝;只有当操作符合制度和规程要求时,计算机才能按程序运转,不受任何主观因素干扰第二,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预防腐败,是实施行政监察的“电子眼” 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电子监察系统,好比为行政监察工作安装了一双明亮的“电子眼” ,盯住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中容易发生腐败问题的重点领域、要害部位、关键环节,进行全程有效的跟踪和监督,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行政监察职能优势,确保网上行政行为、政务活动和公共资源交易等权力运作过程的公正规范三、创新办公模式,推行网络办公、审批体系三、创新办公模式,推行网络办公、审批体系简单说就是通过网络系统,减少贪污腐败事件的发生一) “窗口式”办公改变以往集中办公、分头受理的旧模式,各个审批、收费职能部门在政务大厅各开设一个窗口,实行“一门受理、互联审批、统一收费、集中管理、分业行政、效能监督”的办公模式,除涉及上级审批的内容外,审批过程全部在大厅完成。
所有审批及服务项目的项目名称、办事程序、申办条件、审批期限、收费标准等内容,通过政务服务中心显示屏、公告栏以及互连网信息系统全面公开,让群众对办理事项的涉及部门和工作流程一目了然 (二)网上办公在各乡镇、市直、国家各部门之间推行办公电子化政府下发文件、通知、信息、简报,部门内部之间的公文管理信息系统期末作业 现代化防腐4签批、文件传递,全部通过内网传递,纪检监察和政府督查部门可通过网络实时监控,对文件收取、签批、传递不及时,上级批件、承担任务完成情况、各类工作汇报总结报送延期等问题进行督导三)网上审批办事群众可登陆门户网站或政务服务中心网站,根据自己所要办理的事项下载有关表格,按照办理事项需要提交资料的要求和提示,将资料准备齐全后,通过政务服务中心网站直接申报,网上申报的资料通过中心机房自动交换,直接传输到办理部门窗口 (四)电子监察改变传统的监察模式,通过功能完备,技术先进的网上监察系统,对互联审批、网上办公、人事信息管理等软件系统运行情况进行监察;通过安装在行政服务中心大厅和部门的视频监控系统,对窗口人员和全体干部的服务态度、工作纪律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同时,群众可以通过互联网实时查看行政审批许可及收费、行政处罚的相关信息,发现和举报存在的问题领导和纪检监察部门可通过网络查看社会、企业和个人的投诉意见,对办事不力的部门实施调度,对一些不作为、乱作位、损害群众利益、影响行政效能的单位和个人予以查处五)绩效评价体系制定电子政务绩效评价办法,根据系统记录的各部门工作情况、年度违规违纪查处情况以及网上群众投诉率,对各部门的工作进行综合考评,考评结果作为单位年度考核和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六)建立智能化监控和预警系统,改变人工对账检查模式一管理信息系统期末作业 现代化防腐5方面在联网计算机上按照有关法规设置预警条件,比如,拨款金额是否大于预算指标、资金支出是否对应专项资金来源等,并将这些预警条件固化到计算机当中,通过与当天的备份数据比较,形成预警报告另一方面预警系统对每天备份的数据进行相互比较,发现数据变更时,系统也形成预警报告,提醒财政监督人员有异常现象四、消除信息不对称四、消除信息不对称(一)建立信息化的电子政务系统,推行“阳光政务” 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规范和整合,做到固定流程、责任到人、明确时限、全面公开,并在关键环节上设置不同的权限管理,使业务流程中权责明确,减少公务工作中的随意性,促进政府工作程序的规范化,避免暗箱操作。
二)建设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平台一是规范审批事项依法清理和规范行政许可事项,凡是法律依据变更或者上级明令取消的,坚决予以取消二是推行网上审批用无情的电脑制约有情的人脑,做到固定流程、责任到人、明确时限、全程留痕三是实施电子监察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在服务窗口安装音频、视频电子监控系统,设立群众满意度测评器,对行政审批事项的受理、承办、批准和办结等环节进行全程监控,及时发挥预警纠错功能在网上设置相应监察点,对出现的违规情况,由系统自动给相关人员发出预警信号管理信息系统期末作业 现代化防腐6(三)建设公共资源交易监察平台以规范公共资源交易行为为重点,将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土地交易等公共资源交易置于“阳光监控”下,实现信息服务、交易场所、交易规则、运作程序、专家评委库公开透明运作,对相关招标、采购、交易的全过程,实行实时监控、全程留痕,实现交易前、交易中、交易后的全过程监督四)建设公共资金监管电子监察平台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扶贫救灾资金和财政部门安排的专项资金以及中央扩大内需项目资金数额将非常巨大,为确保这些资金高效安全运行,研发和应用专项资金公开运行平台软件系统,把专项资金全部纳入网络平台运行,实现对资金分配、拨付、使用、验收、审计等环节的动态性、全过程、全方位监控,让社会各界能够随时查询、参与监管。
五)提供网络监督平台网络监督的成本低、便捷性高,网民可以很方便地将腐败分子的腐败行为或相关线索公布于众,大大降低了腐败行为的隐蔽性,大幅提高了腐败被发现的概率利用网络把预防对象的岗位职责、易发职务犯罪及腐败的薄弱环节等一系列信息资料上网公布,使公众充分了解监督对象和监督内容,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发网络反腐舆情监控系统,自动实现与主流网站搜索系统的对接,加强对网评、跟帖、博客等网上反腐舆情的跟踪监控,从中管理信息系统期末作业 现代化防腐7发现和排查案件线索,充分利用信息化优势,由事后监督转变为事中和事前监督依托机关网站,健全和完善“信访举报” 、 “反腐谏言”等栏目,设立电子举报信箱举报在反腐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发挥举报的力量对于有效打击腐败尤为重要网络举报具有反应快、信息来源广泛等优势,是一种“全天候的反腐利器” ,是值得推行的一种有效方式六)出台网络信息化的保密性与公开性的措施出台规范网络举报和保护举报人的制度,让更多的群众更积极有效地通过网络参与反腐败斗争,让腐败分子陷入网络监督的汪洋大海之中,伸手就被捉。
五、工程监管五、工程监管探索运用网络科技手段,构建三大平台,预防和治理招投标、标后监督和施工现场管理招投标环节是最易发生问题的环节,针对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环节中存在的排斥潜在投标人、透露投标人信息、围标串标等损害国家和他人合法利益,扰乱建设市场秩序的突出问题,从完善监督机制和强化监管措施入手,推行网上招投标投标人在网上缴退投标保证金项目招标从公告发布到开标的全过程,实现了信息的全公开和运行的全封闭,实现项目业主和代理机构与投标企业之间的物理隔离,阻断人为操作的路径和渠道,规范各方主体的行为从而使招投标实现“全程电子、全程共享、全程受控、全程安全”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作业 现代化防腐8(一)语音抽取评委系统:招标人通过设定抽取条件系统自动剔除与投标单位有隶属关系的评标专家后,语音通知系统采用标准格式语言自动通知被抽取的专家,任何人不知道所抽取专家的姓名等信息,评标专家只知道评标时间和地点,不知道工程名称等相关信息二)门禁指纹识别系统:评标专家评标时,需经过“门禁指纹识别系统”通过指纹确认和门禁系统自动拍照验证无误后评委才能进入评标区,防止找人代替,确保评标专家本人参加评标和在评标结束前不能随意离开评标区。
该门禁系统实现了只进不出,如遇特殊情况需离开的,需征得监督部门的同意,由管理人员通过遥控才能打开门禁三)信号屏蔽系统:评标专家进入评标区后,通讯系统立即被屏蔽,有效地预防作弊行为四)计算机辅助评标系统:该系统实现了电子评标,可以使信息交流与传递更加快捷,提高评标效率与质量,使评标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合理五)答疑对讲系统:评标活动和评标过程中发生的质询可通过答疑室中的对讲系统进行,并被同步录像录音,避免投标单位与评委见面,实现了“背靠背”答疑六)电子监控系统:该系统可以对整个开评标过程实行全方位的监控七)实施远程监测系统实行分级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施管理信息系统期末作业 现代化防腐9工单位、监理单位均可根据授权权限,通过互联网远程查看工地实时情况,对建筑质量、安全、隐蔽工程情况实施检查,督促定时上传施工日志和监理日志,即时作出评价、下发整改通知书;可以随时对照投标文件和施工合同,对施工方现场管理人员远程视频点名,防止挂靠(即所谓“企业挂靠经营” ,就建筑业而言,是指允许一个施工企业允许他人在一定期间内使用自己企业名义对外承接工程的行为。
)转包(也可称“违法转包” ,是指承包人在承包工程后,又将其承包的工程建设任务转让给第三人,转让人退出现场承包关系,受让人成为承包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的行为 )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