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段路面沥青混凝土的施工工艺.doc
6页6)沥青砼路面6.1 材料Ⅰ、粗集料A、集料应为按要求尺寸轧碎的坚固、强韧、耐久的石料全部材料必须洁净、干燥、无风化,不得含有泥土、有机物和其它有害杂质,且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扁平细长颗粒(长与厚或和短边之比超过 3:1 的扁平料)含量不大于 15%B、当按照 JTJ054—94 进行磨耗试验时,沥青路面联接层石料的磨耗率不得超过 40%,沥青路面面层石料磨耗率不得超过 30%C、当按 JTJ057—94 标准方法试验时,其联结层石料饱水抗压强度不应低于80MPa,压碎值不得大于 28%;沥青面层石料饱水抗压强度不应低于100MPa,压碎值不应大于 25%D、当按 HT054—94 标准进行方法试验时,集料的裹附率应在 95%以上;按JTJ052—93 最佳方法试验时,对沥青的粘结力不得低于 IV 级否则,应自费掺加外掺剂,其外掺剂应取得监理工程师批准E、2mm 筛孔筛余的混合集料应是碎石轧碎的砾石,粗集料中轧碎颗粒含量应在 95%以上(按重量计) F、当按适当比例同其他必须的细集料和填充料混合而成混合料时,所合成的混合料应符合规定的级配要求Ⅱ、细集料A、细集料应为干净、坚韧、表面粗糙而棱角的颗料,其石料质量应满足粗集料中(1)一(5)的要求。
如果使用天然砂时,其颗粒应坚固、干燥和耐久,并不得含有有机物和其它杂质B、当按 JTJ054—94 标准试验时,细集料应满足比重大于 2.5、硫酸盐稳定性试验损失最大为 12%、塑性指数为 0 的要求C、通过 2mm 筛孔的混合集料部分应是天然砂或用适宜作粗集料的石料轧碎而成的细料,或者是两者的混合料当按适当比例与其他必须的集料、填充料混合时,合成的混合料应符合规定的级配要求Ⅲ、矿粉A、应采用石粉做矿粉,矿粉要干燥、疏松,含水量不大于 1%,并不得含有泥土、杂质和结块颗粒通过 0.075mm 筛孔的细颗粒含量不得小于 80%B、如经监理工程师批准,低标号水泥也可以用来做矿粉C、按 JTJ051—93 和 JTJ052—93 标准所确定的塑性指数不大于 2Ⅳ、石油沥青A、要求质地均匀、无水份,当加热到 170℃时不起泡沫B、每批托运到现场的沥青都应附有制造厂的证明和出厂实验报告,说明装运数量、装运日期、定货数量、规定的试验结果C、沥青使用前要按规定进行复检试验,提出合格的试验报告 6.2 混合料的拌和A、粗、细集料应分类堆放和供料,取自不同料源的集料应分开堆放应对每个料源的材料进行抽样试验,并应经监理工程师批准。
B、拌合应将集料包括矿粉充分地烘干每种规格的集料、矿粉和沥青都必须分别按要求的配合比进行配料C、沥青的加热温度应在 150℃一 170℃范围内,石料加热温度应在 140℃一170℃范围内,混合料的出厂温度应在 145℃一 165℃范围内,并应保证运到施工现场的温度不低于 130℃D、所有过度加热的混合料,或已经炭化、起泡和含水的混合料都应废弃拌和以后的混合料必须是均匀的,集料的所有颗粒都应涂上结合料,不带有花白斑点、离析和结块现象,否则不得用于本工程E、在材料的规格或配合比发生改变时,都应根据室内试验资料进行试拌,试拌时必须抽样检查混合料的沥青含量、级配组成和有关力学性能,并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6.3 混合料的运送6.3.1 应采用干净的自卸槽斗车辆运送混合料,车槽内不得沾有有机物质为防止尘埃污染和热量过分损失,运输车辆应设有覆盖设备,在槽四角应密封坚固6.3.2 已经离析或结成不能压碎的硬壳、团块或在运料车辆卸料时留于车上的混合料,以及低于规定铺筑温度或被雨水淋湿的混合料都应废弃,不得用于本工程6.3.3 除非运来的材料可以在白天铺完并能压实,或者在铺筑现场备有足够和可靠的照明设施,当天或当班不能完成压实的混合料不得运往现场。
否则,多余的混合料不得再用于本工程6.4 混合料的摊铺6.4.1 在路面工程开工前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现场,配备齐投入该项工程的全部机械设备及各种沥青混合料,以符合本规范规定的方法各铺筑一段长 50m 的试验路面,用以证实混合料的稳定性以及拌和、摊铺和压实设备的效率和施工方法、施工组织的适应性,并写出书面报告,报请监理程师审查批准后实施6.4.2 在铺筑混合料之前,必须对路面的下层进行检查并取得监理工程师批准铺筑第一层时必须将基层清理干净,并喷洒粘层油6.4.3 面层铺筑前将各类检查井升高到设计路面标高6.4.4 摊铺机在开始受料前应在料斗内刷涂柴油,以免粘料7.4.5 立缘石、平缘石及其它结构物应在铺筑前完成,摊铺前应在所有接触面上均匀地刷上一薄层热沥青结合料(或用适当溶剂溶解的粘稠沥青或稀释沥青)涂刷时不得污染周围的非涂刷区,或采取履盖措施防止污染6.4.6 摊铺的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摊铺的厚度及路拱、横坡,并按使用权帮的混合料总量与面积校验平均厚度,不符合要求时应根据铺筑情况及时进行调整6.4.7 在铺筑的过程中,摊铺机螺旋送料器应不停顿的转动,两侧应保持有不少于送料器高度 2/3 的混合料,并保证在摊铺机全宽度断面上不发生离析。
在熨平板按所需厚度固定后,不得随意调整6.4.8 面层和联结层应连续施工否则,对联结层表面的所有松散材料都应清扫,直到表面无污物为止铺筑面层前,应洒粘层沥青并取得监理工程师指准对清扫过及洒过粘层沥青的表面,不许车辆行驶6.4.9 运料应尽快地不间断地卸进摊铺机,并立刻进行摊铺,不得延误向摊铺机输送材料的速率应与摊铺机连续不断工作的吞吐能力相致,并应尽一切可能使摊铺机连续作业如果发生暂时性断料,则摊铺机尚应继续保持运转6.4.10 摊铺应沿着木质或钢质侧模向前推进,侧模应顺线形和高程牢固地加以支撑,并要有足够的强度,以承受住压路机在热料上产生的侧压力这些侧模应在原位一直保留到全部压实工作结束6.4.11 摊铺机的行驶速度和操作方法应及时调整,以保证混合料平整而均匀地铺在整个摊铺宽度上,不产生拖痕、断层和离析6.4.12 用机械摊铺的混合料,不应用人工反复修整当出现横断面不符合要求、构造物接头部位缺料、摊铺带边缘局部缺料、表面不平整、局部混合料明显离析、摊铺机后有明显的拖痕时,可用人工作局部找补或更换混合料6.4.13 对外形不规则路面厚度不同、空间受到限制、路面狭窄部分、平曲线半径过小的匝道或加宽部分等摊铺机无法工作的地方或小规模工程可用人工摊铺,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可以采用人工铺筑混合料。
6.4.14 人工找补或更换混合料应在现场主管人员指导下进行缺陷较大时,应予铲除,调整摊铺机或改进摊铺工艺当属机械原因引起严重缺陷时,应产即停止摊铺人工修补时,工人不应站在热混合料层面上操作6.4.15 人工摊铺时,沥青混合料宜卸在铁板上,摊铺时应扣锹摊铺,不得扬锹远甩;要边摊铺边用刮板整平,刮平时应轻重一致,往返刮 2-3 次达到平整即可,不得反复撒料反复刮平引起粗集料离析6.4.16 在雨天或表面存有积水及城市道路当平均气温低于 5℃时,都不不宜摊铺混合料,若必须摊铺时要采取一些措施6.5 压实6.5.1 在混合料完成摊铺和刮平后应立即对路面进行检查,对不规则之处应及时用人工进行调整,随后进行充分、均匀地压实6.5.2 压实工作应按试验路面确定的压实设备的组合及程序进行,并应备有经监理工程师所认可的小型振动压路机或手扶振动夯具,以用于窄狭地点压实或修补工程6.5.3 压实应分成初压、复压和终压压路机应以均匀速度行驶初压应在混合料摊铺后较高温度下进行,并不得产生推移、开裂,压实温度应根据沥表稠度、压路机类型、气温、铺筑层厚度、混合料类型经试铺试压确定,并符合规范要求6.5.4 初压应采用钢轮或振动压路机(关闭振动)碾压 2 遍,其压力不小于350N/㎝2,初压后应检查平整度和路拱,必要时应予以修整。
复压应采用串联式双轮振动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终压应采用光面钢轮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但不得振动)6.5.5 碾压时应将驱动轮面向摊铺机,碾压路线及碾压方向不应突然改变面导致混合料产生推移压路机起动、停止应减速缓慢进行6.5.6 复压宜采用重型的轮胎压路机,也可采用振动压路机或钢筒式压路机碾压遍数应经试压确定,不宜少于 4-6 遍,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并无显著轮迹6.5.7 当采用轮胎压路机时,总质量不宜小于 15t碾压厚层沥青混合料,总质量不宜小于 22t轮胎充气压力不小于 0.5MP ,相邻碾压带应重叠后轮 1/2 轮宽6.5.8 当采用三轮钢筒式压路机时,振动频率宜为 35-50HZ,振幅宜为 0.3-0.8㎜,并根据混合料种类、温度和层厚选用层厚较厚时选用较大的频率和振幅,相邻碾压带重叠宽度为 10-20㎝振动压路机倒车时应先停止振动,并在向另一方向运动后再开始振动,以避免混合料形成鼓包6.5.9 碾压作业应在混合料处于能获得最大密实度的温度下进行,一般初压不得低于 120℃ ,复压不得低于 90℃,终压完成时的温度不得低于 70℃6.5.10 碾压应纵向进行,并由材料摊铺的低边向着高边慢速均匀地进行。
相邻碾压至少重叠宽度为:双轮 30cm,三轮为后轮宽度的二分之一6.5.11 在碾压期间,压路机不得中途停留、转向或制动当压路机来回交替碾压时,前后两次停留地点应相距 10m 以上,并应驶出压实起始线 3m 以外6.5.12 压路机不得停留在温度高于 70℃的已经压过的混合料上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油料、润滑脂、汽油或其它有机杂质在压路机操作或停放期间掉落在路面上在当天碾压的尚未冷却的沥青混合料层面上,不得停放任何机械设备或车辆,不得散落矿料、油料等到杂物6.5.13 在压实时,如接缝处( 包括纵缝、横缝或因其他原因而形成的施工缝)的混合温度已不能满足压实温度要求,应采用加热器提高混合料的温度达到要求的压实温度,再压实到无缝迹为止否则,必须垂直切割混合料并重新铺筑,立即共同碾压到无缝迹为止6.5.14 在沿着立缘石、平缘石或压路机压不到的其他地方,应采用热的手夯或机夯把混合料充分压实已经完成碾压的路面,不得修补表皮6.5.15 压路机应从外侧向中心碾压相邻碾压带应重叠 1/3-1/2 轮宽,最后碾压路中部分,压完全幅为一遍当边缘有挡板、路缘石、路肩等支挡时,应紧靠支挡碾压当边缘无支挡时,可用耙子将边缘的混合料稍稍耙高,然后将压路机的外侧轮伸出边缘 10㎝以上碾压。
也可在边缘先空出宽 30-40㎝,待压完第一遍后,将压路机大部分重量位于已压实过和混合料面上再压边缘,以减少向外推移6.5.16 终压应紧接在复压后进行终压可选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或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碾压,不宜少于两遍,并无轮迹6.5.187 压路机的碾压段长度以与摊铺速度平衡为原则选定,并保持大体稳定压路机每次应由两端折回的位置阶梯形的随摊铺机向前推进,使折回处不在同一横断面上在摊铺机连续摊铺的过程中,压路机不得随意停顿6.5.18 压路机碾压过程中有沥青混合料沾轮现象时,可向碾压轮洒小量水或加洗衣粉的水,严禁洒柴油轮胎压路机可不洒水,或在连续碾压一段时间轮胎已发热后停止向轮胎洒水6.5.19 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并冷却的路段上转向、调头或停车等候振动压路机在已成型的路员上行驶时应关闭振动6.6 接缝6.6.1 铺筑工作的安排应使横向接缝保持在最小数量接缝的方法及设备,应取得监理工程师批准在接缝处的密度和表面修饰应与其它部分相同6.6.2 当由于工作中断,摊铺材料的末端已经冷却,或者在第二天恢复工作时,就应做成一道横缝横缝应与铺筑方向大致成直角横缝在相连的层次和相邻的行程间均应至少错开 1m。
横缝应有一条垂直经碾压成良好的边棱。





